0801010301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 格式:pptx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人口统计图表和人口分布图,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提高分析图表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4.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和“中国的人口政策”4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中国的人口政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在实行计划生育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仍较多。
“标准”要求“运用有关数据说明”,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关注的时间段宜为1949年到现在,并特别关注实行计划生育前后的差异。
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为加深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速度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正文简明扼要地讲述了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教材绘制了一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图,并围绕这幅图设计了一组“活动”。
这样来安排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行政区划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国人口数量之多,教材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我国人口大省与世界人口大国的比较,强化学生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理解。
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知识点:中国
的人口
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目前人口数为13亿。
增长速度较快:分布疏密不均。
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人口多处和人口少处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 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 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我国人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二上册地理第三节复
习知识点:中国的人口,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必备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要点:
中国的人口
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
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了2019必备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要点:中国的人口,欢迎参考!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9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
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6
3、8%,36、2%)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
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通过对2019必备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复习要点:中国的人口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地理网!。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案温塘学校:左素艳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
3. 记住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
6.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教学难点: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合作交流、归纳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在七年级地理《世界的居民》一章中曾讲过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二、共同学习、合作探究(一):数量世界第一1、阅读课本P11图1-9“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完成以下任务:(1)中国人口最多、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是哪一个?你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大约是多少?(2)将P12表的内容填写完整,从中感悟中国人口之多。
(二):增长速度较快。
从1949年我国总人口5.4亿,到2010年总人口13.4亿,在短短6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净增8亿。
可见我国人口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1、利用表提供的中国人口数据,绘制出1949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解决以下问题(1)完成P11页“活动1、2、3”?(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2、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其人口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教师点拨:人口增长的原因除参照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外,还有人口的迁移也是导致人口增长的原因;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教学目标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增长,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及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增加学生的危机感。
重点难点1、中国人口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2、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教具电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在第一册《世界的居民》一章中曾讲过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数12.95亿占世界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人口分布不平均1、我国平均人口134人/平方千米世界的3倍2、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3、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条线)中国请学生看教材图2、1,根据材料,算算中国人口分别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多少倍?(4、6 41、8、8、93)(为什么东南人口多,而西北人口少)二、世界上人口在5000 万以上的国家,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三)华人与华侨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人——华侨已定居国外并加入了居留国国籍的——外籍华人课堂小结: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分布着大量的华侨及华人,这些华侨及华人,虽然身居海外,但他们一向热爱祖国,关心和支持祖国的建设,并为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巨大的贡献。
请学生在图2、2中找出我国有哪几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超过5000万?(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广东、四川、安徽、湖南、湖北)课后思考:1、我国人口总数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2、阅读图2、3扼要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板书设计:第1节中国的人口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二、我国人口分布不平均1、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2、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三、华人及华侨教学后记:本节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学生掌握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