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952.00 KB
- 文档页数:15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作者:————————————————————————————————日期:(一)知识网络(二)决策的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领导个体决策型。
由领导者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于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作出日常性决策,其中包括听取各方面意见后由其个人所作出的决策。
其正确性依赖于领导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信息,尤其是个人的品质(如公正与否等)。
这种决策方式往往当机立断,效率比较高。
二是领导群体决策型。
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所作出的决策。
这类决策的特点是,不定期地对涉及大局的重大问题和长远发展进行重要决断。
其正确性取决于班子的民主性、凝聚力和整体素质。
三是群众参与决策型。
由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参与讨论并根据多数成员的意见所作出的决定。
这类决策的特点是参与面广、群众关心度高。
这种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信息的准确度和群众参与程度以及群众的整体素质。
一般而言,群体性决策有利于集思广益,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群众的认同程度比较高,贯彻落实比较容易。
上述三种决策类型,就决策过程所需的时间依序递增,而决策的风险系数依序递减。
在决策内容上应各有分工,避免随意性,防止“越位”决策。
、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每题10分,共60分)1.随着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发展,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方式有()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某市城市轨道线路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和网络评议等方式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政府多次召开市民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原方案进行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
这体现了A 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B 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C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D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3.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
第二框题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过程导入设计一、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同学们,书上有这样两幅漫画(PPT 展示),看到这幅漫画,我想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①这两幅漫画有何不同?②相比之下,哪种做法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国家性质?(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左边这幅漫画即是典型的精英决策,这个貌似政府领导的人独霸话语权,群众则是闭口不言或者叫做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嘴都是封上的;再看右边这幅漫画,即是民主决策,领导对决策的事情,问计于民,公民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么什么是民主决策呢?即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通过可行性研究后确保决策能广泛吸取各方意见、集中各方智慧、符合本地区实际、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方式。
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了解决策内容并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所以右边这幅问计于民,集中民智的决策方式更符合我国国家性质,而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反过来也要求决策要反映人民意志,要求民主决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二、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这也是在我国实行民主决策的必要性,即国家性质要求。
民主决策是做出最佳选择的基本方式。
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
前面我们学习了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就是要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决策。
这是公民间接参与国家决策。
(板书:选出代表进入决策机关)那么,除此之外,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呢?(作为公民我们有没有机会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我们怎样直接参与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材料:11 月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王岐山与专家座谈内容披露:官员财产公开成焦点话题。
对于到底官员财产要不要公开呢?不管要不要公开,这个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扯的范围太大,同时又是备受关注的,什么样的决定才能最大程度的符合民意要求?这就需要决策机关能够在决策之前,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理解民主决策1.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民主的理解,引入民主决策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解释民主决策的定义,强调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1.3 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民主决策的经验和看法。
1.4 总结:总结民主决策的核心概念,强调公民参与的价值。
第二章:了解决策过程2.1 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决策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决策的各个阶段,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和执行。
2.3 活动:让学生参与决策模拟活动,体验决策过程。
2.4 总结:总结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强调信息收集和方案评估的重要性。
第三章:分析和评估方案3.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对不同问题的看法,引入方案分析和评估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分析和评估决策方案,包括考虑利益和成本、风险评估等。
3.3 活动: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估给定的决策方案。
3.4 总结:总结方案分析和评估的关键因素,强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重要性。
第四章:民主参与和表达4.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民主参与的看法,引入民主参与和表达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如何通过投票、示威、社交媒体报道等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4.3 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民主参与和表达的场景。
4.4 总结:总结民主参与和表达的方式,强调公民权利和责任。
第五章:实践民主决策5.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民主决策的看法,引入实践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将民主决策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包括学校、社区和国家的决策。
5.3 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民主决策的模拟活动,如学校学生会选举或社区决策。
5.4 总结:总结实践民主决策的关键要素,强调公民参与和实践的重要性。
第六章:民主决策的工具与技术6.1 引入:通过讨论学生们对民主决策工具和技术的好奇心,引入本章内容。
6.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的民主决策工具和技术,如头脑风暴、德尔菲法、多标准决策分析等。
专题2.2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1.公民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的重要前提。
2.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公示有利于提高和公民参与度。
4.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
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还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5.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的重要环节。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
【答案】1.反映意见科学决策 2.专家学者专业性技术性3.公示知情权前提和基础决策透明度 4.参与决策5.科学化民主化 6.反映民意集中明智理解社会责任感1.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民主决策的重要性①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②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典例1】我国政府部门从中央到地方,重大决策在制定之前往往交由公众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逐步实现了从精英关门决策走向公众参与决策的良性轨道。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民主决策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意识。
1.2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1.3 教学内容介绍民主决策的定义和意义。
讨论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二章: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2.3 教学内容介绍民主决策的四个基本原则:自由、平等、多数决定、保护少数。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民主决策的程序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民主决策的程序。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3.3 教学内容介绍民主决策的四个阶段:问题提出、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决策执行。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
第四章:参与民主决策的技巧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技巧。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4.3 教学内容介绍五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技巧:倾听、表达、说服、妥协、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练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第五章:案例分析:民主决策的实际应用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民主决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5.3 教学内容提供两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评价民主决策的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民主决策的程序和技巧。
第六章:决策中的伦理考量6.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在民主决策过程中伦理考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识别和处理决策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教学方法。
6.3 教学内容探讨伦理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
讨论解决伦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第七章:决策的心理因素7.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决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培养学生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以及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主决策的重要性,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决策是一种基本权利和责任。
学生将通过学习民主决策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掌握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能够作出最佳的选择。
1.2 学习目标了解民主决策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掌握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民主决策的基本概念2.1 民主决策的定义介绍民主决策的概念,解释民主决策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2.2 民主决策的原则阐述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公开性、参与性和透明性等。
2.3 民主决策的实践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不同领域和层面上的民主决策实践,如社区决策、学校决策、政府决策等。
第三章: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和技巧3.1 信息收集和分析介绍如何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包括利用各种信息来源、筛选和评估信息的方法。
3.2 意见表达和交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网络交流等。
3.3 参与决策会议和讨论掌握参与决策会议和讨论的技巧,如积极参与讨论、倾听他人意见、提出建设性建议等。
第四章:民主决策的实践应用4.1 学校决策实例以学校为例,分析学生如何参与学校决策过程,提出建议和意见,影响学校决策的结果。
4.2 社区决策实例介绍社区居民如何参与社区决策,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发展的案例。
4.3 政府决策实例分析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了解公民如何通过投票、意见反馈等方式参与政府决策。
第五章:评估和反思5.1 民主决策的评估指标介绍评估民主决策效果的指标,如参与度、公平性、决策效果等。
5.2 民主决策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参与民主决策的经历,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民主决策的效果。
5.3 提升民主决策能力的方法提出提升民主决策能力的方法和建议,如持续学习、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等。
第六章:案例研究:成功的民主决策实例6.1 案例选择与分析选择具体的成功民主决策案例,如企业、非盈利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决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