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思想史总结
- 格式:xlsx
- 大小:21.60 KB
- 文档页数:8
西方经济思想史王志伟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希腊,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开始探讨经济理论和实践,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一些早期的经济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早的经济思想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提出了一些经济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财富是通过劳动和生产创造的,他主张人们应该适度地拥有财富,而不是贪婪追求财富。
他也提倡政府应该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以确保公平和平等。
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的财富和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也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家是塞涅卡,他对财富和消费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财富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应该通过节制和适度的消费来追求幸福。
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主要受到天主教教义的影响,教会对经济活动有严格的监管。
在这个时期,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封建制度。
经济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提出了一些关于价格和价值的理论,并试图将经济学与神学相结合。
到了16世纪,经济活动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和贸易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竞争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并推动经济增长。
他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地干预经济,以允许市场的自由运作。
19世纪是经济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受到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等和剥削会导致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到了20世纪,经济思想史上涌现出了新的学派和理论,如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应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以稳定就业和经济增长。
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市场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认为市场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和创造财富。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历史过程,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对经济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
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
“重农主义”含有自然支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法国的重商主义靠牺牲农民和农业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使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处于极度衰落的境地。
农村经济的衰败,反过来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当国家财政陷于严重困难之时,法国政府却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然而由重商主义者约翰〃罗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却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
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一种新的理论。
重农主义便是在激烈批判重商主义,并与之彻底决裂中产生的,所以,它与重商主义便构成对立的两极:与重商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货币形态相反,重农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与重商主义只强调贸易是财富的源泉相反,重农主义只强调农业和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与重商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相反,重农主义主张自由放任。
重农主义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
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
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
1.简述布阿吉尔贝尔重视农业的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是法国17世纪思想家,重农学派的先驱。
他认为:(1)农业是其它产业部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随着农业的发展,才产生其他部门的收入。
(2)农业的繁荣是社会其他部门存在和繁荣的基础。
(3)一切财富源于土地的耕种。
他呼吁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税负,提高谷价。
2.简述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的动机和中心意图。
巴师夏是19世纪30~40年代法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经济和谐论”。
(1)他的动机是从正面阐述自然和谐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反驳对资本主义的各种指责。
(2)中心意图,论证在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资本主义一定能达到自然和谐境界。
(3)中心思想:在私有财产制度不受侵犯及经济自由主义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之间,各阶级之间是利益一致的、协调的。
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简答)1、历史上第一次用法的形式确立私有财产权利。
2、提出了法人概念,法人可以是个人,个人可以通过契约方式自由处理自己的财产。
3、确立了法人团体的原则。
即使法人所有者不断变更,法人团体及财产可以保持不变,这一思想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起源。
4、认为主要是货币由国家法律创造的,货币的合理性并不是由于它的内在本质,而是由于国家的认可。
威廉·配第(选择、填空)1、配第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方法问题的经济学家。
在方法论方面,其一接受培根和霍布斯的主张,采用归纳法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是,试图将道德与科学分开,按照配第的看法,科学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处理道德问题,它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2、第一次有意识地将价值归结为劳动,为后来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其至理名言是“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3、论述了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并认识到分工程度与市场规模的依存关系问题。
4、第一次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分析了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土地肥沃程度而产生的级差地租,也分析了由于连续追加要素而引起的级差地租。
还提出土地价格预买一定年限的地租。
5、认识到了货币的三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认为第二种是最重要的,他否认货币作为绝对价值尺度的职能,坚持价值货币随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6、看到了货币数量和产出水平的关系,但没看到价格水平是货币数量论的核心。
理查德·坎蒂隆1、其理论体系认为经济行为受利己心支配。
坎蒂隆把经济设想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市场的有机系统,而这种相互联系的市场是以实现某种均衡的方式运作的。
他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制度会最好地运行。
在坎蒂隆的市场网络中,行为的动力是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调节资源使用的信号是相对价格,决策的基础是机会成本。
2、企业家的来去依赖于市场的兴衰;企业家活动的本质是冒险。
3、开创了货币理论的收入方法:把货币存量的变化与总支出、收入、就业和价格变化联系在一起进行因果链分析。
西方经济思想史期末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本文将从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等关键时期来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开端,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创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商品交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自由市场和个人追求利益可以最大化社会福利。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凯平反驳》则开创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生产力理论,强调资源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重商主义代表了16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国家的经济思想,这一时期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较为普遍。
重商主义者强调贸易顺差和黄金积累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来提高国家财富。
他们认为经济适度干预与国家的繁荣和实力紧密相连。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得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支持。
资本主义强调市场经济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主张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保护。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市场竞争被视为主要的动力,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总需求和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强调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被广泛应用于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帮助它们度过了经济危机。
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和回应。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市场自由和供求平衡,强调个体理性行为和效率。
它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等,为现代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总结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经历了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等关键时期的发展。
这些思想在经济学理论、国家政策和经济制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成长和繁荣,并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收获软件学院54091020 朱昌瑞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研究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经济思想是经济思想家对客观经济世界认知的理论观点.15-18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产生的时期,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
在16-17世纪已经出现了大型的贸易公司这种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如东印度公司),英国的封建贵族开始把政治权利转化为金钱。
前古典经济思想的产生正是联系到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
前古典价值理论所阐述的劳动决定交换的比例或早期的劳动价值论要表明的就是一种平等的观念,这符合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家所阐述的理念。
重商主义一般是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出版前即17-18世纪的经济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
这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形式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
作为一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统治欧洲长达两个多世纪,并且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到晚期重商主义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的跨越,尚不足以破坏重商主义思想的根本一致性。
斯图亚特被称为最后一个重商主义者。
其主要著作是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新古典理论把表示稀缺性的相对价格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一理论是从根本上否定总量存在的,虽然在单一产品模型中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但并不能在异质品模型中得到总量关系。
亚当·斯密(1723-1790年)在继承和发展了前古典学派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776年出版了其最主要的经济学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而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被誉为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者。
斯密的《国富论》标志着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纪元或者说一场革命。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1776年,斯密在英国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一书,这部学术著作很快就在官方流传,成为国会议员讨论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直至今天依然在强有力地影响着经济政策制定者的思想,而这种“看不见的手”正是基于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系统分析。
《西方经济思想史》读书笔记最近在看这本《西方经济思想史》,此书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
它讲述了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到20世纪的经济学说的一系列经济学派和它的代表人。
下面我就简单的讲一下看完这本书后我所知道的西方经济思想史。
首先是重商主义。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
于是出现了重商主义。
正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被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即封建社会晚期的商业资本。
就这个意义说,可以认为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是重商主义者,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者只不过描绘了这个新领域的表面现象。
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
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
它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
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然后是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
从亚当斯密——凯恩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历程回顾从今日起,本人借助天涯论坛将过去一年来阅读之余所写下的一些心得陆续上传出来,主要内容简要概括了自亚当斯密以降,包括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哈耶克等经济学家的观点,并结合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自己的见解加以评析,毕竟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出现不少疏漏乃至错误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个社会长久稳健发展的核心在于正确的价值理念,而价值理念则在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特性和思想的博弈,至于经济思想本身更是如此,凯恩斯曾经说:每一个政治家其实都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每一项经济政策背后都蕴涵着经济学家的思考所得出的见解,进而间接操纵着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实际利益,为此,让我们走入历史的长河,透过浩瀚书籍走进这些学者的内心深处,去体验他们情感、他们的学术价值理念、以及与时代交锋所迸发出来的智慧光芒。
1931年在英国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名不见经转的奥地利学者哈耶克在伦敦学派罗宾斯的邀请下来到英国,与当时炙手可热的知名人物凯恩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争锋。
这是市场自由放任理念与政府干预主义思潮的一次正面较量,也是自由论者试图转变当时社会群体观念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虽然这场学术论战最终演化成相互指责和攻击而偃旗息鼓,并且充满枯燥晦涩的专业用语,常人难于理解,但是从中折射出来的思想理念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可以说,时代价值与学术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而不同的学术思潮通过政治驾御改变着社会不同的走向,也决定着作为社会微观个人分子的共同命运。
而凯恩斯与哈耶克之间的博弈正是如此。
其实,也正如凯恩斯说的那样:“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炼出来的。
”凯恩斯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熟悉不过了,但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西方经济思想史读书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读书总结西方经济思想史是一部关于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的重要著作,通过读书对其进行总结,我深刻领悟到了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发展。
首先,西方经济思想从古希腊开始逐渐形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认为私有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法的形成和斯多亚学派的思想对西方经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斯多亚学派提倡公平分配和共同拥有财产的理念,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
其次,中世纪的西方经济思想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强调个人的奉献和无私爱心,认为金钱是罪恶的源头,导致西方经济活动的停滞。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的观念开始兴起,经济活动得到了巨大发展。
进入近代,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西方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当·斯密主张通过自由市场和分工来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体福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优势互补理论。
他的思想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经济思想家提供了重要启示。
另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对西方经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萧条期间,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凯恩斯提出了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干预经济来解决经济危机的政策建议。
他的思想成为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导,推动了福利国家的建立。
最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西方经济思想的新一轮变革。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倡导个体理性行为和市场均衡,在供求关系和边际效用的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还提出了效用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需求理论和生产理论。
通过阅读西方经济思想史,我对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不同时期的经济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观点,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思想家们的贡献,不仅对西方国家经济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