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整理精校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作者:黎青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4期(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重庆 404700)摘要:高中议论文写作是高考最重要的一个考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取得的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
议论文写作中分论点的提取和表述是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议论文;分论点;提炼表达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75-02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
一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议论文会立即吸引高考阅卷老师的注意,也更易得高分;并且议论文模式化比较明显,把握它的基本模式,在高考中也不会因为离题而得分较低;更何况议论文它更能展现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倾向于议论文的教学。
但是议论文教学往往让教师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议论文是有规律可循,有模式可抓的。
一篇议论文首先得立意,也即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就是文章的灵魂。
如一个人,有了灵魂,还得有骨架的支撑。
分论点就好比一个人的骨架,有了大体框架,各个板块,各条肌肉才会顺着框架逐步成型。
因此,分论点的有无,它的广度,深度,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整体效果。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文章结构层次的显性表达。
对于分论点,我们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设置。
分论点的设置应明确,旗帜鲜明,分论点之间不能交叉,重复。
分论点的提取方法很多,也很杂,从分论点之间的结构关系来看,可分为并列式,递进式和正反对比式。
一、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1、从中心论点的是什么角度拟写并列式分论点。
中心论点的“是什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涵,就是从中心论点所概括的对象特有的本质属性方面来谈。
(1)分论点可以是对中心论点本质属性的理性的直接诠释。
例如:以“自嘲”为话题,从中心论点的内涵来构思并列式分论点。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优劣。
小编收集了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欢迎阅读。
一、怎样提炼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高考北京地区高考题为:以“安”为题材,“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如: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⑴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⑵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⑶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的目标无法实现。
例2: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兰子曰:这三个分论点不是对原因的追问,而是对“没有规矩”的后果的追问,是对“难成方圆”的解释)例3: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出有一些基本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
提出的角度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一、并列式(横向展开议论)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阐释内涵)角度(《步步高第271页》)例1. 中心论点:家①家是亲情的港湾,装载着幸福;②家是友情的寄托,承载着快乐;③家是永远的牵挂,搭载着甜蜜;例2. 题目:《谈意气》(1)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2)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3)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例3. 题目:行走在消逝中中论:美丽香消玉殒,精神永垂不朽。
分论点:(1)消逝的是躯体,不散的是灵魂。
(2)消逝的是时光,不散的是精神。
(3)消逝的是路途,不散的是感恩。
结论:消逝不是死亡,它是另一种的新生;消逝不是毁灭,它是另一种的存在;消逝不是朽腐,它是另一种的传承。
行走在消逝中,蓦然回首,有一种涅槃的气息氤氲而来,我知道,那是一种精神的召唤。
练习1.《坦然看生活》中心论点:坦然看生活分论点:1.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2.坦然是一种付出后的欣慰3.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练习2. 题目:阅读是一种孤独中论:阅读是一种全身心的孤独。
分论:(1)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2)阅读是一种身体上的孤独。
(3)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结论:阅读是一种环境、身体和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这样的孤独才是大境界、大智慧。
在从外到内的孤独中我懂得了阅读,找到了自己。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分析理由)角度(《步步高第271页》)例: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议论文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原创:最实用高考作文妙法——议论文分论点如何提炼和表达(一)最实用高考作文妙法:议论文分论点如何提炼和表达(一)考场议论文结构很重要,也就是盖房子,要先搭架子。
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种关于分论点如何提炼和表达的妙招。
因为分论点提炼得好,作文的架子就好,而在考场中用这个“架子”模式写出的议论文不但条理清楚明确,说理也必然容易有一定深度,这将使得全文整体效果出众。
即便是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都有这样的好架子,更别说被阅读的时间极其有限的考场作文了。
下面,敲黑板……开始记笔记啦!首先,所谓分论点,就是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而每一个角度,每一个侧面、每一个层次,就是文中一个分论点。
但是分论点都是对主题的展开与说明,而不是另起炉灶,这也是很多同学实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因为,如何提炼并合理表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提炼分论点。
第一种:并列式。
其中又可以按照对一个中心论点的不同认知分为五类。
1.是什么,针对中心论点类别和性质方面的而言。
不同侧面来提炼,例如: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分论点一:勇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二:勇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三:勇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为什么。
针对的是中心论点的原因或者目的。
一般而言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每一个分论点都是追溯其形成的原因或者是形成的条件。
例如: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一: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二: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分论点三: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再如:(直接用例证作为分论点的来源)中心论点:心有大爱,照亮人间。
分论点一:因为心有大爱,屈原面对楚君昏聩,坚持正道直行,九死不悔。
分论点二:因为有大爱,丛飞点燃自我,照亮他人,带来希望。
分论点三:因为有大爱,周总理超越小我,成就大志。
3.怎么办。
针对的是实现中心论点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高考作文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5)【考题回放】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之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
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
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
一切既往不咎。
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一、提炼论点与确立论点思维方式不一样有学生这样来形容一位老师:这是一位矮而胖的青年老师,头发粗壮得让人害怕,视力模糊到必须凭借一幅眼镜才可以看清教室的每个角落……从学生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来评论,但是要想准确体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找出该人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评价。
我们在片段中提炼论点也是一样,片段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拿来评论,(提炼观点)但只有抓住文段的主要意思,才可以贴近作者的本意,获得最佳效果。
(确立观点)提炼论点重在分析,确立论点重在综合。
二、提炼论点之方法(一)抓住关键,贴近生活在提炼论点的过程中尽量贴近生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注意:论点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片段一: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和家人看野鸭南飞跋涉上百里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和家人美丽要一起分享看野鸭南飞拥抱自然就是拥抱美丽跋涉上百里为爱,我们需要(不怕)付出代价片段二: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
他听了很高兴。
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儿子要喂野鸭他听了很高兴一家人喂野鸭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儿子要喂野鸭善良是孩子的本性他听了很高兴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爱心一家人喂野鸭美好的行为是极富感染力的片段三: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分析片段中的关键词句:十年野鸭不再南飞2.从关键词句中讨论论点:十年贵在坚持野鸭不再南飞物极必反小结:抓住关键,贴近生活,形成一句完整的论点。
高考作文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2)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1.分解法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
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议论文提炼分论点三法一、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提炼、设立分论点常见的几种方法;2、学以致用,在写作中科学有效地设立分论点。
二、方法探究请以《永不满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永不满足”的精神。
分论点——(并列)①永不满足,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②永不满足,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③永不满足,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一)概念分析法《永不满足》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
“概念”——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角度:是什么并列分解“是什么”一是就其内涵而言。
如“自我调侃,真智慧”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我调侃,是机敏的退让;②自我调侃,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我调侃,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
如“肩膀需要扛起”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快乐,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幸福,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谈风骨风骨,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风骨,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风骨,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风骨,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人不能没有风骨,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风骨,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风骨,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风骨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若无风骨,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人有风骨,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议论文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分论点作文辅导0525 15:07::议论文写作指导如何拟好分论点明确:本节课旨在介绍一种简明的且能获取较高分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诚然,议论文的结构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新八股文”,但作为一次作文专题指导,学习一种作文技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指导】本节课要介绍的结构模式是“总—分一总”,但重点谈的是中间主体部分的“分”,即分论点。
动笔前应该围绕中心论点精心提炼和拟写分论点,并将其放在每一层的段首,拟写分论点的要求是:分而有理,分而有序,分而有度,分而有范。
分而有理,就是列举推敲分论点的角度要科学合理,重心准确。
围绕中心论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论点之间应该不重复,不包含,不交叉;重心要准确,紧扣关键词,不能偏移。
分而有序,就是要统筹所罗列出的分论点,分析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安排好他们之间的顺序,或由重到轻,或由小到大,或由浅到深……不能东扯西拉,杂乱无章。
分而有度,就是分论点在数量上应该达到最合理的个数,既不能太多(三四个足矣);也不能太少(尽量不低于三个)。
因为分论点如果在五个以上,在规定的800字的考场作文里,每个分论点就只能有100字左右的篇幅了,这样的话,—般很难把分论点说深说透;分论点如果低于三个,结构上则会有不完整、不匀称之感。
分而有范,就是每个分论点要表达得精炼规范,具体来说,每个分论点不应该太长,字数最好控制在20个字以内;如果分论点太长,往往不容易—眼看出。
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因为这样的句子既醒目,又更能显示出你不同凡响的表达能力,还能体现构思的整体性、严密性和精巧性。
一、什么是分论点?议论文中我们为了论证中心论点,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面、每一层,就是一个分论点。
二、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和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有了分论点,文章的条理就显得比较清晰。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一、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怎样提炼分论点。
a、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练习1:志节操行(1)志节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2)志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支柱。
(3)志节是衡量人道德品德的一杆秤。
练习2:中国人的气质(1)(2) (3)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高中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作文辅导0624 07:13::高中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一、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怎样提炼分论点A、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练习1:志节操行(1)志节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2)志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支柱。
(3)志节是衡量人道德品德的一杆秤。
练习2:中国人的气质(1) (2) (3)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练习1:学会宽容(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3:手确立中心:用双手播撒爱。
(1)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2)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3)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例4:我是一株百合中心:要开了艳丽的花,证明自己。
(1)(邰丽华)用坚强努力,证明自己。
(2)(魏青刚)用朴实真诚,证明自己。
(3)(尾山宏)用不懈追求正义的精神,证明自己。
练习1、去恶从善1、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
2、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
3、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练习2:开拓(1)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研发或改进工作,抢抓机遇赢得先机。
(2)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生产经营具有超前意识。
(3)敢为天下先,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①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2: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例3:珍惜拥有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练习1:抓住今天A.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时间。
B.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希望。
C.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成功。
迎向风雨。
练习2:贫困也是一笔财富①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②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③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练习3: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叫好。
A.“胜于蓝”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标志着他们的发奋取得了成绩。
B.“胜于蓝”是老师的期望。
教师不但希望学生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还希望学生能打破前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学术,有所创新。
C.“胜于蓝”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前进,就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a珍惜拥有的亲情。
B珍惜拥有的友情。
C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课堂练习1:肩膀(1)王选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2)李春燕用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
(3)洪战辉用宽大的肩膀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B、递进式分解1、设疑法。
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例: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1)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是什么)(2)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为什么)(3)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怎么样)课堂练习:谈风度(1)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2)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3)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2、按意义上由浅入深的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论点:在困难面前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课堂练习:嫉妒(1)嫉妒心理往往导致缺德行为。
(2)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
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心甘“落后”的人。
(3)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
C、对比式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例:适度的爱(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课堂练习:如何估价自己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D、辩证法分解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提炼分论点。
例:学与问①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
课堂练习:走与停三、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
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第一,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
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最好在第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三四行文字即可。
第二,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又曰分论点)。
决不容许眉毛胡子搅在一起,仿佛在考查阅卷人的分层次水平!什么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
先看这一半——瓜瓤红红的、瓜子黑黑的,尝了一口甜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向阳,光照好(夸张了)。
再看另一半——瓜瓤白白的、瓜子瘪瘪的,尝了一口酸酸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朝北,光照不好。
这就是“分析”。
这就是通过剖视,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做到了这一点,“道理”和“理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我再强调一遍:考生朋友们无论如何要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第三,小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考场上应当回避“并列式”,采用“递进式”。
并列式,容易相互干扰、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分而未分。
递进式,层层深入,逼着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可能出现“平面铺陈”的毛病。
第四,平面铺陈,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一大通病,要下工夫纠正!典型的例子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做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雷锋的记忆,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何老师的记忆,考好高考作文(真有其事)……如此写下去,可以写到猴年马月,永无终期。
高考议论文,决不容许“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把这平坦的草地看个够”;你必须骑上骏马,要么跃上高山,要么跳下大海!第五,如果你实在“递进”不起来,那么,请采用下面的分析方法:立足于“中心论点”,向“前因”和“后果”两个方向探索。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前因——分“主观”和“客观”,客观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主观是“看问题的角度、标准和方法是多样的”;后果——一分为二,有“正确的答案”和“不正确的答案”,“正确的答案”又可分为“最佳的”、“较佳的”等等,而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
请看,如此向“前”、向“后”追索,一张说理之“网”就很快铺展开来了,有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亮点”便一一闪烁出来。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考生(单个的)把握每一个“亮点”,你只要抓住其中一两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