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0套间奏鼓

第一套开场曲

第二套进行曲

第三套出旗曲

第四套退旗曲

第五套颁奖曲

第六套授巾曲

第七套检阅曲

第八套宣誓曲

第九套迎宾曲

第十套欢送曲

乐器的规格及演奏动作

大鼓:根据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少先队所用大鼓直径左右,鼓宽。演奏时右手持执,击鼓方法有斜线击鼓法和垂直击鼓法。

大擦:大擦直径—。双手持擦位于胸前,演奏强拍时,右手向右下方,左手向左上方运行,弱拍相反。

中擦:中擦直径,双手持擦位于胸前,中擦的演奏方法与大擦相同。

小擦:小擦直径,直立持擦位于胸前,小擦中心孔与上衣第二纽扣相平,大小臂夹角约度。

小鼓:小鼓直径—,鼓宽—,队员将小鼓挂在身体的右侧,鼓面稍向右倾,鼓挂钩与上衣第四纽扣相平。持执方法有三种:向上持执法,向下持执法和自然持执法,少先队鼓号队多采用自然持执法。

少年号:少年号长,号口直径,单弯管,降调。持号方法:右手持号,持号部位与号嘴处相距左右,休止时将号口夹于肘关节部位,大小臂夹角约度,号弯管与地面平行。演奏时将号平举。

吹号的训练要领:

口型:吹号时两腮要收紧,不要鼓腮,号嘴要摆正,放在上下嘴唇的中间部位,持号的手不要过于用力,要放松一些。呼吸: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用口鼻同时吸气。

发音:正确的发音是嘴唇通过气流发生振动,高音嘴唇紧,出气少,力度较强,低音嘴唇松,出气多,力度较弱。

我们介绍四首号曲练习:

长音练习:

吐音练习:

吐音是通过舌头的运动产生的,发出“吐吐吐”的声音。

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二)

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三)

节奏感测试

鼓号队指挥

一、指挥的素质

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鼓号队,首先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指挥,鼓号队指挥的水平代表着鼓号队的演奏水平。一名优秀的指挥能够带领队员应付各种复杂的场面,沉着冷静,灵活果断,所以,指挥是全队的核心。选择指挥有三点要注意:第一,身材较高,形体较好,聪明好学,反应灵敏;第二,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一定的组织能力;第三,经过训练,能够掌握主要乐器的演奏方法。

二、指挥动作

1、持旗立正:右手握旗,指挥旗贴于右肩,成立正姿势站好。

2、持乐器:双手握旗至下而上直臂高举,两手间隔约60公分左右,队员见此指令,大鼓队员挂鼓,其他队员持乐器成立正姿势站好。

3、预备:持乐器动作完成后,右手将旗高举,从正面看,指挥旗在身体的右侧,从侧面看,旗与人体中垂线夹角约30度,队员见此指令,持乐器成演奏姿势站好。

4、起式:预备动作完成后,指挥旗向右肩方向移动,1 拍完成,而后,还原于预备动作位置,1拍完成。这两个预领动作是向队员表示演奏的速度,演奏速度快,动作则快,演奏速度慢,动作则慢。还原于预备动作后,迅及向下落旗至上衣第4纽扣处,落旗乐起,(鼓乐曲标准演奏速度每分钟116拍至120拍),所以,指挥的运行动作要和行进速度相吻合。

5、运行:指挥2/4拍鼓号曲,强拍向下运行,与上衣第4纽扣相平,弱拍向上运行,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强弱拍运行间距离约20公分左右,运行时指挥旗稍向前倾。

6、收式:指挥在乐曲结束的前4小节将旗高举,在乐曲结束前两小节的第一拍向肩部方向运动,一拍完成,而后还原于预备动作位置,一拍完成,落旗结束。

7、下乐曲:下乐曲动作与持乐器动作相反,见此动作,大鼓队员摘鼓,其他队员持乐器成立正姿势站好。

8、队形展开动作:右手持旗,两手平举,旗杆向右与两手在一条水平线上。

9、队形收缩动作: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下,立掌,右手在上持旗,旗杆水平指向右方。10、指挥左手辅助指令:(用左手表示演奏程序)

第零套:将左手高举成握拳状。

第一套:伸出食指,其余四指成空握拳状。

第二套:伸出食指、中指。将拇指、小指、无名指并于掌心。

第三套: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将拇指、小指并于掌心。

第四套:将拇指并于掌心,伸出其余四指。

第五套:将五指伸开。

第六套:伸出拇指、小指,其余三指向掌心弯曲。

第七套:将五指指尖并拢在一起。

第八套:将拇指、食指伸开,其余三指向掌心弯曲。

第九套:将食指伸开,指关节自然弯曲成“勾”状,其余四指成握拳状。

第十套:将拇指伸开向下,其余四指握拳状。

指挥鼓号队要敲哪套,必须出示左手指令。

规范持器乐姿势(行进中)

一、大鼓:

(不演奏)上端切点与上衣第1 纽扣相平,不能挂下。挂带十字交叉于背部,左右手前后自然摆动。

(演奏)见指挥举旗(棒),右手持槌儿高举过头,从侧方看与人体夹角30 度,左手扶握大鼓左上方鼓卡。

击鼓方法:强拍向下运行,弱拍向上运行,演奏1小节打一强拍时(1拍延长音1 ×01),将槌儿挥舞过头,而后落槌。演奏8 分音符时,垂直击鼓(平击)。

二、大镲:

(不演奏)用尼龙绳将镲系劳,绳长短以队员能3 个手指为宜。镲绸0.6 ×0.6米。双手持镲前后自然摆动。

(演奏)双手持镲位于胸前,镲面稍向左倾,镲中孔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演奏强拍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运行,弱拍相反。演奏1小节一强拍时(1拍延长音1×01),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挥舞大镲。从正前方看,双臂伸直,与人体夹角30 度,闭击演奏时,可双镲合扣一起。

三、小镲:

(不演奏)同大镲。镲绸0.4 ×0.4米。

(演奏)双手持镲位于胸前,镲中孔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大小臂夹角60 度。闭击演奏可以双镲合扣,也可以右镲垂直轻磕左镲中部,在休止符处压住左镲。

四、小鼓:

(不演奏)在身体右侧挂鼓,左肩右挂,鼓面稍向右倾,鼓圈与上衣第4 纽扣相平,双手各持槌,前后自由摆动。

(演奏)双手持槌儿高于鼓面,采用左手虎口向上,右手虎口向下的自然持槌法演奏,第四套退旗曲,小鼓队员在击鼓圈演奏时(符号),可用鼓槌击小鼓上部鼓圈,也可用双槌打花棒,打花棒时,用一只鼓槌敲击另一鼓槌的头、尾部。

五、小号、少年号:

小号带有三个话塞键,又叫三音号。少年号单弯管号,又叫青年号。少年号右手持号,不演奏时,将号口夹于肘关节部位,大小臂夹角约90度,号弯管与地面平行。演奏时将号平举,单手举号。小号右手持号,不演奏时,号位于胸前,号口朝下。演奏时双手持号,将号平举。

队列与步伐

一、向左、右转:以左(右)脚为轴,向左(右)转90 度,不准自由左转弯、右转弯、向后转,按向右转动要领向后转180 度。队伍行进中不能倒退,横着走。

二、踏步走:抬脚时,脚尖自然下垂,距地面约10公分,踏步速度每分钟 116 拍至120 拍。

三、走位时间:行进走位总时间以3 至5 分钟为宜,时间过短不能完成图形的调度,过长会给人以拖沓的感受。每个设计图形定位时间以8 秒至16 秒为宜,定位时间短,图形连续变换,看不出图形要点,定位时间长,视觉单调。

四、行进走位原则:宁紧勿松,多方少圆,动作敏捷,速度稳定。

五、整场演奏不能超过8 分钟,参队以0 套为间奏曲,上下场可打0 套间奏曲,也可以直接奏指定套曲。

服装与鼓号旗

一、服装的选择要有少先队鼓号队的明显标志,颜色要协调,色彩搭配要合理,指挥着装要与队员有明显区别。鞋、帽、袜子、手套要与服装配套,袜子、手套均为白色,鞋子一般用白色胶底或穿白色靴子。

二、大鼓、小鼓、号上要装饰有星星火炬的鼓旗、号旗。指挥棒上要有指挥旗。

比赛评分标准

一、队容整齐、服装美观、精神面貌好;二、组织纪律性强,服从指挥;三、上下场不拖沓,干脆利落;

四、鼓乐队乐器配置和编队符合规定;五、各种乐器演奏动作、演奏速度准确;

六、指挥动作规范;七、队形变换美观、整齐、设计新颖;

最新少先队鼓号队乐谱曲谱 及训练方

鼓号队训练方法及乐谱总谱 号曲练习: 长音练习: 号曲练习(一) 吐音练习: 吐音是通过舌头的运动产生的,发出“吐吐吐”的声音。 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二) 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三) 前八分后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四) 以上四首号曲练习曲是较为简单的练习曲,有关鼓号曲的练习我们将在鼓谱解释里面重点的介绍。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 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队礼仪用曲。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套,套为间奏鼓,其余套乐谱均为小节。 0套间奏鼓 我给大家念一遍:(念大鼓、大擦谱,小擦谱,小鼓谱)

0套鼓很短,加上反复仅为小节,他的作用是在套和之间起中间段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每套之间都要打间奏鼓。他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号队至套的连续演奏提供小节的间隙时间。用套鼓开始或结束,起止整齐,宏观效果好。套鼓简单易学,可作为队员的入门练习曲,打击队员要掌握好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速度要平稳,力度要均匀。小擦队员要学会演奏空拍,请大家看总谱: 小擦队员要学会打空拍“”和连击“×”的声音。我给大家做一下套小擦演奏的示范动作。 0套的训练先分声部练习,练熟声部以后,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以后各套练习曲我将讲解其中重要的部分。 请大家看套间奏鼓的分声部练习: 第一套(开场曲): 第一套开场曲 这套乐曲是队员的基本功练习曲,训练要领:打击队员要练好前小节老三尺,(×××0×××0)小擦、小鼓队员演奏第拍和第拍时要弱一些。 第小节至第小节,演奏时要保持实质,不能越奏乐快。 号队队员演奏由易到难,向从低处到高处登台阶一样,要演奏好附点音符。 打击乐结束句为标准结束句,除第套外,其余乐曲结束句,打击乐演奏方法均与第一套相同,这种方法便于记谱。 我们介绍第二套(进行曲),这套乐曲在小节中,大鼓谱设计了个分休止符,号曲舒缓,稳健,适用于行进演奏。在行进中便于调整速度,统一步调,请大家看总谱: 第二套进行曲 第二套乐曲前边的几小节和第一套是一样的,是老三尺,要熟练掌握第小节和第小节的节奏类型,(念第小节和第小节各种乐曲谱),第二套乐曲并不

鼓号队乐谱 训练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 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队礼仪用曲。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套,套为间奏鼓,其余套乐谱均为小节。 0套间奏鼓 我给大家念一遍:(念大鼓、大擦谱,小擦谱,小鼓谱) 0套鼓很短,加上反复仅为小节,他的作用是在套和之间起中间段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每套之间都要打间奏鼓。他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号队至套的连续演奏提供小节的间隙时间。用套鼓开始或结束,起止整齐,宏观效果好。套鼓简单易学,可作为队员的入门练习曲,打击队员要掌握好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速度要平稳,力度要均匀。小擦队员要学会演奏空拍,请大家看总谱:

小擦队员要学会打空拍“”和连击“×”的声音。我给大家做一下套小擦演奏的示范动作。 0套的训练先分声部练习,练熟声部以后,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以后各套练习曲我将讲解其中重要的部分。 请大家看套间奏鼓的分声部练习: 第一套(开场曲): 第一套开场曲 这套乐曲是队员的基本功练习曲,训练要领:打击队员要练好前小节老三尺,(××× 0 ××× 0)小擦、小鼓队员演奏第拍和第拍时要弱一些。 第小节至第小节,演奏时要保持实质,不能越奏乐快。

号队队员演奏由易到难,向从低处到高处登台阶一样,要演奏好附点音符。 打击乐结束句为标准结束句,除第套外,其余乐曲结束句,打击乐演奏方法均与第一套相同,这种方法便于记谱。 我们介绍第二套(进行曲),这套乐曲在小节中,大鼓谱设计了个分休止符,号曲舒缓,稳健,适用于行进演奏。在行进中便于调整速度,统一步调,请大家看总谱: 第二套进行曲

少先队鼓号队乐谱曲谱及训练方法

鼓号队训练方法及乐谱总谱号曲练习: 长音练习: 号曲练习(一) 吐音练习: 吐音是通过舌头的运动产生的,发出“吐吐吐”的声音。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二) 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三) 前八分后分音符吐音练习: 号曲练习(四) 以上四首号曲练习曲是较为简单的练习曲,有关鼓号曲的练习我们将在鼓谱解释里面重点的介绍。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介绍 为丰富少先队鼓号队的艺术表现力,使用一组新的少先队鼓号队礼仪用曲。少先队鼓号队总谱是在吸收少先队建队多年来流行的鼓号谱基础上创编的,乐曲简单易学,先易后难,设计规范,便于记忆。学习总谱是鼓号队员的必修课程,总谱共分套,套为间奏鼓,其余套乐谱均为小节。 0套间奏鼓 我给大家念一遍:(念大鼓、大擦谱,小擦谱,小鼓谱) 0套鼓很短,加上反复仅为小节,他的作用是在套和之间起中间段的连接作用,也就是说,每套之间都要打间奏鼓。他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号队至套的连续演奏提供小节的间隙时间。用套鼓开始或结束,起止整齐,宏观效果好。套鼓简单易学,可作为队员的入门练习曲,打击队员要掌握

好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速度要平稳,力度要均匀。小擦队员要学会演奏空拍,请大家看总谱: 小擦队员要学会打空拍“”和连击“×”的声音。我给大家做一下套小擦演奏的示范动作。 0套的训练先分声部练习,练熟声部以后,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以后各套练习曲我将讲解其中重要的部分。 请大家看套间奏鼓的分声部练习: 第一套(开场曲): 第一套开场曲

这套乐曲是队员的基本功练习曲,训练要领:打击队员要练好前小节老三尺,(××× 0 ××× 0)小擦、小鼓队员演奏第拍和第拍时要弱一些。 第小节至第小节,演奏时要保持实质,不能越奏乐快。 号队队员演奏由易到难,向从低处到高处登台阶一样,要演奏好附点音符。 打击乐结束句为标准结束句,除第套外,其余乐曲结束句,打击乐演奏方法均与第一套相同,这种方法便于记谱。 我们介绍第二套(进行曲),这套乐曲在小节中,大鼓谱设计了个分休止符,号曲舒缓,稳健,适用于行进演奏。在行进中便于调整速度,统一步调,请大家看总谱:

少先队鼓号队乐谱(1)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2/4 =116—120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O O 大镲小镲: O ×: O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才 齐 (齐) 小鼓 ××× ××× ××× ×××× O (××××) ) 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大鼓 × ×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才齐小鼓 ××× ××× ××× × × × ×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大鼓 × ×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小鼓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号 1 5 1 3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O ×O O 大镲小镲: O ×: × ×: : O ×: × ×: × ×: 空齐才齐空齐 才齐 才齐 小鼓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3 5 3 大鼓 × 0大镲 小镲 O × × ×: 空才 才齐小鼓 ××× × × 弱 弱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三)出旗曲 号 5·5 5 5 5 —— 1 1 1 5 1 大鼓 ×大镲 小镲 O ×: O ×: × ×: O × × O 空齐 空齐才齐空 才 才小鼓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33 1 3 5·5 3 5 3 — 5 3 5 1 — 大鼓 × × O × × O × O × O :: : : ˙ ˙ : : :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0—10套(最新整理)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零)间奏鼓 2/4 =116—120 光锐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齐) 小鼓 ××× ××× ××× ××× ××× × × × × (××××) 弱 弱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大鼓 × × 大镲 小镲 : O × 空才小鼓 × × (××××) 咚 咚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0—10套 3 (1)

荔波一小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2/4 =116—120 注:1、小鼓队“+”为右手“–”为左手。 2、间奏鼓为开始和曲与曲之间变换时所用,反复次数由指挥临场决定。 (零)间奏鼓 大鼓 ×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读法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一达拉 二达拉三达拉 弱 弱一达拉 二达拉三达拉 弱 弱一达拉 二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5 1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 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二)进行曲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大鼓 × × 大镲 小镲 : O × 空才小鼓 × × (××××) 咚 咚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鼓号队总谱(大鼓、大鑔、小鼓能用)

(零)间奏鼓 2/4=116—120 光锐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5 1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 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5 3 5 1 — 大鼓 × × O × O 大镲 小镲 : O × × ×: O (×:)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O (××××) 咚 咚 咚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三)出旗曲 号 5·5 5 5 5 — 3·3 1 3 5 — 1 1 1 5 1 大鼓 × × O × × O × O ×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 ×: O × × O × ×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空 才 才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的配置

少先队鼓号队的配置 (-)鼓号队的组成 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 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 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0.90,)杆长2.1,。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1.2,),杆长2.6,。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号配号旗(35cm×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二、鼓号队的训练 (-)旗手的训练 ,、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米。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 ,、撑旗 ?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套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零)间奏鼓 =116—120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O 大镲 小镲 O ×: : O ×: O ×: O × ×: O (×:) 空齐 空齐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读法 二达拉 三达拉 四达拉 咚 咚 达拉达 拉 咚 (达拉达拉) 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O × 大镲 小镲 O × ×: O ×: O ×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 大鼓 × O × × O × O 大镲 小镲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 ×××× × O (××××) 三达拉 四达拉 五达拉 六达拉 七达拉 弱 弱 咚咚 达拉达拉 咚 (达拉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二)进行曲 号 · 1 5 1 大鼓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 O × × ×: O × × ×: :: : : : :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常识

鼓号队训练常识 一)鼓号队的组成 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 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 (二)鼓号队的器材 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2.1m。大型的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 2、指挥棒,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的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的指挥棒。 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号配号旗(35cm×25cm)。 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的大鼓和小鼓。 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 二、鼓号队的训练 (-)旗手的训练 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0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1米。 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3、撑旗 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 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

少先队鼓号队鼓谱(大鼓)

‖︰××︱××︱××0︱×0︰ 第一套: 1 ‖︰××︱×0︱××︱×0︱××︱××︱× 第二套: ××︱×0︱××︱×0︱×0︱×0︱× 第三套: ××︱×0︱××0︱×0︱××0︱××0 第四套: ××︱×0︱××︱×0︱××︱×0︱××︱×0 ︱×××︱×0︱ ×××︱×0︱×0︱×0︱××0︱×0 第五套: ×0︱××︱×0︱××︱×0︱×0︱× 第六套: ×0︱×0︱××︱×0︱×0︱×0︱××0︱×××0︱×0 第七套: 00︱0 0︱××︱×0︱0 0︱0 0 第八套: ××︱××︱××︱××︱××︱××︱××0︱×00︱×0 第九套: ×0︱×0︱××︱×0︱×0︱×0︱××︱×0︱××︱××︱××︱×0︱×0︱×0︱××︱××× 第十套: ×0︱×0︱××︱×0︱×0︱×0︱××0︱×0︱××︱×0︱××︱×0︱×0︱×0︱××0︱×0

‖︰0×0×?0×0×?0×××?0 ×︰ 第一套: ‖︰0×0×?0×××?0×0×?0×××?0×0×?0×0×︱1 0×0×?0×××︰××× 第二套: ‖︰0×0×?0×××?0×0×?0×××?0×××?0×××?×××× 第三套: ‖︰0×0×?0×××?0×××?0×××?0×××?0×××?×××× 第四套: ‖︰0×0×?0×××?0×0×?×0 0 ?0×0×?0×××?0×0×?×0 0?0×0×?×0 ××?0×0×?×0 ××?0×××?0×××?0 × 第五套: ‖︰0×××?0××0 ?0×××?0××0?0×××?0×××?1 0×0×?0×××︰××× 第六套: ‖︰0×××?0×××?0×0×?0×××?0×××?0×××?××××× 第七套: ‖︰0 0 ?0 0 ?0×0×?×0 ?0 0 ?0 0 ? ××××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0—10套

1 荔波一小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2/4 =116—120 注:1、小鼓队“+”为右手“–”为左手。 2、间奏鼓为开始和曲与曲之间变换时所用,反复次数由指挥临场决定。 (零)间奏鼓 大鼓 ×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读法 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5 1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二)进行曲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5 3 5 1 — 大鼓 × × O × O 大镲 小镲 : O × × ×: O (×:)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O (××××) ˙ ˙ :: : : : : : ˙ ˙ :: : : :: : :

鼓号队总谱0-10套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零)间奏鼓 2/4=116—120 光锐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5 1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 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5 3 5 1 — 大鼓 × × O × O 大镲 小镲 : O × × ×: O (×:)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O (××××) 咚 咚 咚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三)出旗曲 号 5·5 5 5 5 — 3·3 1 3 5 — 1 1 1 5 1 ˙ ˙ :: : : : : :˙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套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零)间奏鼓 =116—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空齐 空齐 才 才 齐(齐) 小鼓 ××× ××× × × × O (××××) 读法 二达拉 三达拉 四达拉 咚 咚 达拉达拉 咚 (达拉达拉) 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大鼓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 O ×: 才齐小鼓 ××× ××× ××× × × ××× ××× ××× × × ××× ×××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大鼓 O 大镲 小镲 O :) 小鼓 (××××) 四达拉 五达拉 六达拉 七达拉 弱 弱 咚咚 达拉达拉 咚 (达拉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二)进行曲 号 ·— 1 5 1 大鼓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O × : O × ×: 空齐空才 空才 才齐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大鼓 × O 大镲 小镲 O ×:) 小鼓 × O (××××) 弱 弱 三达拉 咚 咚 咚 达拉达拉 咚 咚 达拉达拉 咚 (达拉达拉) ::::: : :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乐谱

少先队鼓号队乐谱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116—120 光锐 仁杰 陈膺 作曲 × × × O : O ×: O ×: O ×: : O (×:)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读法 一达拉 二达拉 三达拉 四达拉 咚 咚 达拉达拉 咚 (达拉达拉) 手型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 大鼓 × ×× 大镲小镲: O × O × × ×: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 一达拉 二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大鼓O 大镲小镲O ×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 ×××× × O (××××) 三达拉 四达拉 弱 弱 咚 (达拉达拉)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二)进行曲 号 1 3 1 3 5 1 大鼓× O ×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 : : :: : : :: : :

小鼓 ××× ××× ××× × × ××× ××× ××× × × ××× × × 三达拉 弱 弱 三达拉 弱 弱 一达拉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O × ×: × 空 (齐) 小鼓××× × × ××× × × × O ×××× × × ×××× × O (××××) 弱 弱 咚 咚(达拉 达拉)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三)出旗曲 — O : 空 才 才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 双 + - + - 1. 2. 号 5 3 5 3 — 5·5 3 5 1 大鼓 O × O 大镲小镲 × ×: O × 空 齐 (齐) 小鼓 × × ×××× × × ×××× × O ×××× × × ×××× × O (××××) ˙ ˙ :: : :

少先队鼓号队总谱0—10套

小学少先队鼓号队总谱 (零)间奏鼓 2/4=116—120 光锐 仁杰 陈膺 作曲 大鼓 × × × × × O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 才 才 齐 空 (齐) 小鼓 ××× ××× ××× ××× × × ×××× × O (××××) 咚 咚咚手型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一)开场曲 号 1 1 5 1 5 1 3 3 1 3 1 3 5 55 3 5 大鼓 × × × O × × × O ×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O ×: O × × ×: O ×: O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3 1 3 5 · 1 3 — 5 · 5 1 — 大鼓 × × × × × O × × O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O ×: O × × ×: O × × ×: ×:)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齐) 小鼓 ××× ××× ××× ××× ××× × × × × ×××× (××××) 弱 弱 咚咚 + + - + + - + + - + + - + + - + - + 双 + - + - + (+ - + -) 号 1 5 1 3 · 1 3 1 3 5 — 1 5 1 大鼓× × O × × × O × O 大镲小镲: O ×: O × × ×: O ×: O ×: O × × ×: O × × ×: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 × ×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号 5 3 5 1 — 大鼓 × × O × O 大镲 小镲 : O × × ×: O (×:) 空才 才齐 空 (齐) 小鼓 × × ×××× × O (××××) 咚 咚 咚 + + - + - + + - + 双 双 + - + - + 双 + - + - + (+ - + -) (三)出旗曲 号 5·5 5 5 5 — 3·3 1 3 5 — 1 1 1 5 1 大鼓 × × O × × O × O × × O 大镲 小镲 O ×: O ×: O × × ×: O × × ×: O × × O × × ×: 空齐 空齐 空才 才齐 空才 才齐 空 才 才 空才 才齐 小鼓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小学仪仗队少先队训练及鼓谱(最健全的训练方法)

(五)鼓手的训练 1.大鼓手的训练 站姿: 立正: 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C鼓身紧贴腹部; D右手持槌,槌贴裤缝下垂; 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预备击奏姿势 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 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击奏基本动作: 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体侧。 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 意:下击接下摆;上击接上摆。 2.小鼓手的训练 站姿 正 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 C鼓身紧贴腹部; 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 E双手各持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持棒 右手动作: 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左手动作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击奏位置 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

手位 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 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 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 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击奏规律 大鼓齐击时,一律用右手; B小鼓单独击奏时,一律采用右左手轮击; C击奏手法符号:右手用“0”,左手用“示。 ︱XX X︱XX X︱XX X︱X X X X︱XX X︱XX︱ 00十00十00十0十0十00十00 意:手腕灵活自然,左手击鼓要略加力度;每打完一次要离开鼓面;注意看指挥,把握节奏,勿时快时慢。 3、镲手的训练 持镲:用红绸布穿过镲心小孔,在内侧打个结。持镲时,用红绸绕中指一圈,各手指自然捏住镲中间凸出部位。 姿势:身体保持立正,左右手各持一片镲,垂直放在大腿两侧,镣心紧贴裤缝。 “预备”(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 右手拿镲斜上举45度,使镲心向左(第一声大鼓);B、右手向左下方,左手向右上方镲心相对在胸前交错(第二声大鼓双手弯曲,镲心相距10cm,放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处(第三声大鼓);D、休止动作与A同。 基本手法: 擦:擦心上下相对成45度交错擦击,双手与肩同宽; 合:擦心左右相对,轻轻一合; 挥:两擦擦击后,双手握擦沿45度继续挥出成一直线。左挥手时左手向上,镲心向右上,右手向下,镲心向左下, 手时则动作相反。 煞:演奏结束时,镲心同时按于髋关节自然下滑。 演奏符号:左镲击右镲击左挥手右挥手:/左摆手/合击煞音演奏示范(附谱) 意:演奏两个八分音符时以较小的动作幅度,左右手: 迅速翻转,连续两次擦击;当演奏 XXXX时,大镲保持上一拍的姿势,小镲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把镲轻轻一合。 小号手的训练 B调小号居多,一般情况下,仪仗队不使用其他调性小号(要根据乐曲定,大多数情况不用)。大型管弦乐演奏中,可以轮换使用不同种调性号。 号的基础训练,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 、演奏姿势 号的演奏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无论是站着演奏还是坐着演奏身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