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873.50 KB
- 文档页数:50
第二章人物速写的基本要点第二章人物速写的基本要点要想把人物速写画好,不仅要了解表面的轮廓起伏,而且还要知道其下的骨骼的构造,肌肉走向作用及视觉透视变形,甚至每画一条线、一个起伏都要体现解剖学及透视学的知识,这些人体解剖知识能使人物速写作品画的更深入,形态更准确。
1.人体骨骼结构人体机构和运动所产生的变化非常复杂,由此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和肌肉间的协调配合,也就产生了人体丰富的优美的动态。
人体骨骼由几部分组成,主要骨骼有:头部(颅骨、颧骨、上下颌骨);胸部(胸骨、胸廓、锁骨、肋骨);腹部(盆骨、耻骨);上肢(肱骨、桡骨、尺骨、腕关节);下肢(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踝骨);背部(肩胛骨、脊柱骨、背廓)。
人体骨点对外形影响很大,随动态的变化部分的骨点显露程度不同,主要有:肩关节(肩峰)、肩胛骨、锁骨、脊柱骨、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胸廓、盆骨、髋关节、股骨大转子和踝关节等。
其中肩关节、锁骨、肩胛骨、脊柱骨、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股骨大转子甚为明显,画动态时,首先要抓住这些较为外露的骨点,有助于对动态基本形的确定。
脊柱:是把人的整个身体中的头部、四肢,以及胸、腹等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的环节,是人体的轴心,是一个坚实的柱形机构,它是以活动的骨节以及富有弹性的软骨形成的,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因此它也决定着人体各种姿态的形成,人体在卧、立、行、坐、跑、跳等各种姿态下时,脊柱均在不断的变化,造成形体明显的变化。
因此,抓动态,首先要分析脊柱的倾斜扭转变化,抓住脊柱这条主线。
其他重要骨骼:锁骨和肩胛骨构成连接肱骨的肩臼,形成球形关节盂,是肱骨可自由朝各方向旋转使手臂产生各种动作胸廓是一个鼓胀的外形从胸部绕至背部与脊椎相连;这个灵活的关节,使下肢产生各种动作,股肌的上部较突出,构成髋骨,髋骨总是接近皮肤,髌骨起连接股骨和胫骨的作用,呈椭圆形平;腓骨起自胫骨的后面,在踝骨同胫骨交叉,并继续向下延伸,因而,外踝较内踝低。
画好速写的要点(1)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是最重要的,构图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整体效果。
在作画过程中,做到构图饱满完整,节奏感强,虚实关系得当。
形有大小、方圆,线有曲直、疏密、长短,明暗调子有黑、白、灰的变化等等。
这些都是构成画面节奏的因素,都要在构图之前认真考虑。
(2)结构要点画人物速写也要做到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人体解剖知识。
在训练中多去了解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形态,以及这些结构对着衣人物的影响。
面对风景、动物进行速写写生时,同样要认真观察植物的形态以及动物的结构特征等。
(3)动态比例动态比例是速写表现的核心。
画速写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动态比例关系。
人物三大块的空间位置和方向基本确定了人物的动态,速写要求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肯定的线把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动态姿势快速地表现出来。
一般我们从人物大的比例关系开始,抓住5个点(头、双手、双脚)的大的位置关系,那么这个人的动态比例基本上就可以确立下来。
(4)头、手、脚的塑造一张好的速写基本的要求是:比例恰当、动态舒展、线条流畅、有粗有细。
还有一点,作为速写的重要组成“部件”——头、手、脚在表现时一定要有塑造感,头往往是视觉中心,手是人物的动态核心,脚起着支撑人体的重要作用,因此不能轻视。
(5)线、面的表现力人物是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曲折和穿插来表现的。
速写中重点是表现人体结构的线条,其他线条要围绕主要线条来组织。
线条的特质与形态结构的巧妙结合,是速写生动准确的重要条件。
适当地辅以明暗调子,以线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有利于增加画面层次感、空间感,提高画面感染力。
(6)整体效果与美感整体效果即作者对表现对象的第一感受或观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有着统筹整个画面质量的重要作用。
因此,无论所描绘对象多么简单或复杂、多么平常或独特,我们在表现之先都要认真考虑和处理好画面大的效果,而不要拘泥片面的局部刻画。
(7)透视和人物重心首先注意的是近大远小的基本透视规律,平时我们画速写可以转换视角去画,就会有仰视和俯视的变化,这些透视关系要平时多观察、体会、实践、积累,掌握人物运动透视规律。
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与方法
人物背部是速写中常见的一个部位,它的形态和线条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姿态和动态,因此在速写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介绍一些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观察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人物的背部形态和线条受到人物姿态和动态的影响,因此在速写前要先观察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例如,人物站立时背部的线条会比较直,而弯腰时背部的线条则会呈现弧形。
把握人物背部的主要线条。
人物背部的主要线条包括脊柱线、肩胛线、腰线等。
在速写时要把握这些主要线条,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注意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
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可以表现出人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
在速写时要注意观察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立体感。
多练习。
人物背部的速写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人物的背部形态和线条,多画几次,逐渐掌握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人物背部速写是速写中的重要部分,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把握主要线条、注意阴影和明暗,并不断练习,才能画出更加生动、立体的人物背部。
人物速写要怎样练习人物速写注意事项有哪些人物速写,是以人物为描绘对象的快速写生方法。
它为画者了解人体结构,提高造型能力起到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人物速写因人而异,既有写实概括的所谓的学院派风格,也有夸张变型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那么人物速写要怎样画呢?中国美术高考网整理了一些资料,以下就是人物速写的步骤:人物速写主要是头手脚,然后就是人的比例结构。
速写不像素描,首先不要画大的轮廓,因为那样不好把握,而且很难第一步就把人物的大感觉找到。
(一) 所以第一步先画眼睛,从一只眼睛,再到五官一步步向外推画五官和头部,突出的是神,一定要抓住特点,特点抓住一个就好了,特点多了到处都是就等于没特点。
(二)头和脖子的连接处一定要注意,模特穿着衣服时要注意肩膀的位置,要透过衣服看本质。
(三)然后画衣服,推到手的位置后细化手部画手的时候可以突出人的胖瘦,胖就简单的勾线,手就突出骨节画手还可以突出人得性别,女人,线条柔美细腻,男人就多些皴擦画手还可以突出这人的职业,劳动人的手和教师的手肯定不一样。
(四)画完手后,要注意上下身的链接,即腰的位置,跨的位置之后腿要注意膝盖的位置不要只画表面的衣褶,最重要的是卡骨点和人物比例。
(五)最后是脚,鞋一定要画的生动突出鞋的质感。
中国美术高考网提示:如果想练习线条和严谨性,可用自动铅画或细油笔水笔都可以,但千万不要用橡皮,错了,在以前的基础上再画如果想练感觉,营造气氛,就用炭铅,过炭精条,柳木碳条也可以,这时的橡皮也不再是橡皮,是笔,只不过是反着画的笔。
建议没事画自己的手,只要闲着,或没人的时候画自己的手,摆出各种姿势,角度一定要刁钻,这样才能练出效果。
人物速写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步构思、构图。
在作画前要养成观察对象的特征、酝酿自己情绪的习惯。
根据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爱好等考虑该如何表现,最后欲达到怎样的效果。
成竹在胸,下笔就大胆潇洒。
不要仓促作画,构图时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以及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些。
1、注意构图:构图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单个动作的构图比较简单,原则上宁上勿下。
动作朝左。
双人组合要注意两个动作的主次对比和相互谐调,首先比例要一致,站立的动作和坐着的动作一样高是不行的。
场景组合难度较大,透视是最需要注意的,前大后小的原理一定牢记。
然后是动作的呼应与联系;
2、比例要准确:人物动作的比例是画好速写的关键,双人或多人以及场景速写的比例是很难掌握的,在动笔前,要用虚线定好前后动作的比例差别,千万不要出现没有透视或比例失调的现象,比例的差错,往往是考卷失分的关键所在。
3、人物动态特征要鲜明:动作特征和运动重心是人物速写最重要的因素,表现动作最忌讳木纳、僵硬。
要把动作画的自然生动,一是平时多观察,多积累。
二是要深刻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熟练运用斜线纠正动势。
4、一幅动作速写,构图适中,比例准确,动态优美自然,但画面还不生动,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和你画速写时的情绪以及笔意有关。
当你情绪激动时,画出的线条动作以及画面感觉就生动许多。
张扬的情绪能够带动你的笔法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偶然效果。
当然,画面效果的生动,还需要你平时有目的的练习。
速写入门基础教程—人物速写中人物头像速写的方法速写,因其速写的题材与对象不同,速写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形式不同,其速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作为基础素描的速写训练,重要的是遵循速写训练的原则,而速写的方法可以作多样的选择。
作为速写训练课题,着重进行人物头像速写、人物动态速写训练,同时注意不同题材的速写方法的学习。
一、人物头像速写的方法要点与表现例要人物头像速写相对于人物动态速写,其内容要“简”一些,其动态相对要“静”一些,但它又具有富于表情的五官和侧转俯仰的动态变化。
特别是人物头像速写注重人物瞬间神态、面部表情和造型特征的研究与表现,既要简练概括,又要形象准确,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
1、人像头像速写的方法人像头像速写的方法一般有从整体入手和从主要部位入手两种方法。
两种方法在作画的切入点上有所不同,但对于在动笔前通过观察捕捉人物形象的形体特征与神态特征,速写过程中对形象简练概括的提炼与表现等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a、从整体入手的速写方法从整体入手是从一般素描写生进入速写训练而习惯采用的方法。
它有利于对人物形象动态、透视和造型特征的整体把握。
但是,它不同于一般素描写生的方法,将“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作画步骤,具体地层层深入地表现于画面。
它所表现于画面的只是按照这一步骤所作出的认识与判断,即是说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到“局部”,始终注重于捕捉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特征和神态特征,在认识上抓住主体,在落笔上大胆肯定,在表现上概括取舍。
从整体入手的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整体的比较观察,敏锐地捕捉对象的形体与神态特征,并用简约的线条画出头部的动态、轮廓,定出五官的大体位置。
(2)用概括而轻松的线条画出头部的基本形体特征,调整五官的关系并画出五官轮廓;把握形体结构,确定明暗交界线大体部位。
(3)紧紧抓住人物神态特征,注重五官的刻画与表现,简约画出形体的明暗色调和胡须的生动特征。
(4)深入五官的刻画,概括明暗两大部的色调关系;依据动态特征,调整并简要画出头颈肩的关系。
人物场景速写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物场景速写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人物场景速写呢,就是快速把包含人物的场景画下来。
就好比你看到一群人在公园玩,你得很快地把人和周围的花草树木、长椅啥的都画出来,重点在一个快字,而且要抓到关键的东西,像人的动作、表情,场景的布局等。
②重要程度:在绘画学科里挺重要的。
它可以训练你的观察力和快速捕捉画面的能力,对人物绘画和构图能力提升特别有帮助。
很多大画家都擅长人物场景速写来记录生活灵感。
③前置知识:得有点绘画基础吧,比如知道线条怎么画得直、曲线怎么画好看,简单的人体结构比例,像人的大概身高是头长的七倍左右这种,还有物体的基本形状,像房子的大概长方体形状之类的。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不少。
要是你是个漫画家,出去看到有趣的场景人物就可以速写下来,用到漫画里;要是搞设计的,这能快速记录各种场景和人物风貌,来激发设计灵感。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人物场景速写在绘画学科中属于基础创作的部分。
它跟人物绘画知识、构图知识、绘画透视知识等都有关联。
②关联知识:和人物结构知识关联紧密,毕竟场景里有人物,你得把人画对。
还有透视知识,要是画一个有街道房子的场景,远处的房子就得画小一点符合透视。
构图也相关,在素描、油画创作里都可能用到人物场景速写的构图经验。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难点在于要在短时间内画准。
因为速写要求速度,你还要同时关注人物、场景各方面。
比如说人物的服饰褶皱、场景里各种物体的细节。
- 关键点:关键就是抓重点,把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主要场景元素画出来。
按我的经验,场景里的焦点人物或者主要建筑肯定得突出表现。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里重要性挺高的,不管是美术院校入学考还是绘画等级考。
- 考查方式可能是直接让你画一个特定的人物场景,像市场的一角、操场上的活动场景等;或者给你一张照片,你根据照片的人物场景画速写。
三、详细讲解(按照方法技能类)①基本步骤:- 先整体观察。
看看这个场景里人物大概在哪里,是中心还是边缘,人物之间什么关系,整个场景是什么样子的,是开阔的广场还是狭窄的巷子。
人物速写要点人物动态速写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训练课程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于培养学习者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捕捉形象的表现技能,也是当前美术院校检验考生综合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要画好速写除了进行必要的勤奋钻研,还要对优秀速写范画认真临摹,学习别人的表现技巧,并达到用于写生的目的。
当然,对人体结构和人体运动规律以及线条的表现形式的深刻了解对于画好速写更是至关重要的。
一、人体基本知识1、比例:速写动态人物的比例主要指头部比例和人体比例。
头部比例可以用“三亭五眼”概括,即以正面的脸部,从发际线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底、从鼻底到下巴为上下高度的三亭。
上下高度,成年人以眼部为二分之一处。
从脸部高度的中间部位,两耳之间算起,面部左右有五个眼睛的宽度:外眼角至脸部轮廓各为一眼的宽度,两眼之间的眉心处又为一眼的宽度,加起来脸宽为五个眼睛度。
其中的耳朵和中亭高度基本一致。
人体的比例可以归结为“立七坐五盘三半”和“臂三腿四”之说。
人体比例是以头的高度为基准,正常站姿为七个或七个半头高。
坐姿(大腿水平状态)为五个头高。
盘姿(臀部和脚部均接触地面)为三个半头高。
胳膊的长度从肩关节算起至中指指尖为三个头高,上臂为一又三分之一个头高,前臂为一又三分之二个头高。
腿部长度为四个头高,大腿和小腿各为两个头高。
具体到手部和脚部的长度,手的长度与脸部的宽度接近,脚的长度和脸部的高度接近。
总之,人体各部比例有一个基本的比例范围,但也有特殊情况者,在观察和写生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例如服装模特的身高可能接近九个头高,有的运动员的臂展要超过三个头高。
(如图1)2、形体结构:关于人体的结构主要指骨骼和肌肉的组织规律,以及基本体块的构成与运动关系。
头部结构在我们学习素描头像写生时,已经接触过,主要研究头部骨骼的生长规律和肌肉的组织规律。
头颅骨圆润、面部骨骼方正。
眉弓骨外凸呈房檐状遮住眼睛,额骨呈圆形隆起,左右对称。
上颌骨和下颌骨的运动形成了嘴部的张合,颧骨隆突为脸部最宽处,等等这些均属骨骼结构。
关于肌肉,我们只需记住一些基本部位即可,例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等等。
毕竟艺用人体解剖和医用人体解剖有本质的不同。
我们研究的只是形状和组成状态,而医用解剖研究的是生长机能与病理知识。
对于人体的结构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大家可以看一些人体结构书,加强对骨骼肌肉的了解,对于画好人物动态速写还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我们画人物动作速写也不是画人体结构图,毕竟还有衣服的遮掩,因此我们既要了解人体内在的形体构成,还要结合外在的衣纹变化,才能更好的体现人物速写的造型规律和展示速写艺术的魅力。
3、三个关键部位:脸部、手和脚部。
对于人物速写,这三个部位既重要也不重要。
几分钟的快写,需要强调的是动作的基本特征和形态节奏以及整体的动作美感,可能不必要过于描绘头部或手脚。
但头部、手和脚部的造型又能够加强人物速写的精神内含和艺术美感,特别是对于较长时间的速写或慢写,没有这些部位的深入刻画就不足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这样来说,脸部、手和脚部(或鞋子)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脸部的表现需要结合头发的处理,头发由于发型的千变万化,不同程度对脸部的表现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头发要围绕头颅的结构进行刻画,头发线条比较密集,要注意上下前后的穿插。
而面部五官可以适当概括,用肯定的细线造型,尽量抓住神态,笔触不可太多,否则显得很乱或显得老相。
手的造型简单,但变化复杂。
可以分为腕、掌和指三部分。
腕部和掌部变化小。
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手指的各种动作和组合上。
手指的造型基本相似,但长短各异。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手指的姿态和组合,在表现时,单个手指不可以画的太烦琐,特别是女青年的手指,画多了显得苍老。
五根手指一般情况下摆放不可能十分规则,有疏密、有曲直、有上下。
有握伸等等,这些变化组成了手的优美姿态。
掌部和手指连接处的骨隆起和手指缝隙根部往往是画好手的关键部位(如图2}。
这个部位转折复杂,注意穿插。
对于脚的形体结构,由于鞋子的原因,适当了解一下脚部特征即可。
脚弓、脚跟和脚趾是组成脚的三个部分。
理解脚的结构是本质,对鞋子的准确表现是关键。
因此画脚必须画鞋子,鞋子各种各样,左右脚对称。
不管怎样变化,脚部的内在结构永远是最重要的。
二、人体运动规律人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处于活动的状态。
运动状态下是人体千变万化,这对于初学者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如何掌握人物动作的要领呢,可以概括为“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以及斜线与动态造型两方面。
1、“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是对人体运动状态下,总结的基本表现规律。
“一条线”即人体处于运动时,所呈现的“S”曲线,也称动态线。
人体在休闲状态下,一般不可能像哨兵那样站的笔直,头部、胸廓和骨盆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整个身体保持一个弯曲的姿态,也只有处于曲线状态,人体才能平衡,人体才感到自然舒适。
这条线的走向决定了动作的特点。
我们在开始造型打轮廓时应该首先抓住这条线,否则,只有比例没有动态特征,动作僵硬呆板,缺少生气。
(如图3)“两个枢纽”指连接头部、胸廓和臀部的两个关节,即脖子和腰部。
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脖子和腰部对三大块的协调所产生的,脖子和腰部是纽带、是产生动作的关键。
(如图3)“三大体块”指人体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头部、胸廓和臀部。
三大体块由脖子和腰部连接,各种动作都是三大块处于不同状态下的体现,是由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协调而形成“S曲线”的结果。
可以把三大块理解成方体,每一块在运动时都会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姿态。
三大块的组合通过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的协调形成稳定的平衡重心,重心位置在骨盆中间的大转子处,重心必须与地面保持垂直关系,动作才能稳定。
因此掌握了三大块的组成关系,也就掌握了人体运动的规律及特点。
(如图4)“四肢”是指两条胳膊和两条腿,这是人体运动表现最自由最丰富的部分,既要受制于三大块的运动,还保持了独立性。
在“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准确的情况下,四肢的不同造型和变化为人体运动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动作语言。
可见,在三大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四肢的动作幅度和姿态摆放可以千变万化。
当今人物动画的制作就是采取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运用三大块与四肢的活动特点进行设计创作的。
因此,三大块是根本,而四肢是辅助协调。
(如图5)2、斜线运用与动态造型:有些人面对模特动作,不注意分析内部形体结构,也不做深刻观察,对人物的动态特征视而不见,画出的动作僵硬、呆板和木讷。
怎样才能把一个动作表现的生动自然呢,斜线的运用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纠正动态造型的方法。
方法是:把人体的所有部位分成11个独立的单位,包括头部、胸廓、臀部、左前臂、左上臂、右前臂、右上臂、左大腿、左小腿、右大腿和右小腿。
每一部分都参与人体的活动,都不同程度的呈现一定的幅度和斜度,这种斜度完全可以用目测,感受到其中的度数(如图6)。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11部分,没有一个完全垂直和绝对水平的,都保留了一定的斜度,只要把握准确这特定的角度,多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纠正每一部分,同时把握好重心,我相信你笔下的人物动作一定很生动很有自然。
三、人体运动与线条的表现表现人物动作速写,离不开对人体形体结构的的理解和对人体运动规律的研究。
但要充分的表现人物速写还需要掌握表现方法。
着衣状态下的人物动作,人体的运动需要靠服饰来体现,如何通过衣纹来表现人体的结构和动作呢,可以归纳为:衣纹与结构、衣纹的分类、线条的表现三部分。
1、衣纹与结构:衣纹的变化是人体运动的外在体现,衣纹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人体任何部位的衣纹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内部结构的起伏变化。
衣纹用线具有一定规律,即朝关节集中(如图7)。
衣纹聚集在肩关节、肘关节、腰关节、膝关节等处。
衣纹的走向就如一块布,当用一根手指或木棍支起时,顶起的点就像隆起的关节,布纹都朝着这个顶点集中,衣纹的走向也是如此。
(如图8)2、衣纹的分类:人物速写根据衣纹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四类:轮廓线、衣纹线、装饰线和动势线。
(如图9)轮廓线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物动作的外部轮廓,轮廓线由于形体的运动,产生了线条的前后穿插,因为穿插的存在,才有了线的造型意义。
因此说,轮廓线要注意衣纹的上下前后的穿插。
轮廓线左右着造型的准确与否,也影响着整个形象的表现效果,因此轮廓线要准确肯定,要多用流畅的中锋线。
轮廓线可分为内轮廓和外轮廓,内轮廓线条聚集,穿插较多,外轮廓结构隆起,几乎没有布纹,线条的穿插也较少。
(如图9)衣纹线多指关节处的衣褶,在表现衣褶时,要抓住关键的几个进行强调,要找准前后的穿插关系,避免不分前后上下的线条堆积。
衣褶也是表现画面疏密效果的关键所在。
衣纹线条一般较短,表现要灵活。
装饰线对于动作速写不是十分重要,多指衣服上的布兜、扣子、衣襟缝纫线,服饰图案或一些其它装饰品。
这些装饰品的添加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疏密效果和增强画面的审美情趣。
装饰线的用线要弱。
动势线,多用在动作剧烈的人物造型上,为的是强化动作的幅度和体块的运动方向,多用凌厉而虚弱的线条。
3、线条的表现性:线条除了具有表现形体团块的作用,本身还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增强画面的效果,传达作者的审美意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线的变化丰富,可以有长短、粗细、虚实、强弱、方圆、顿挫、急缓等线性变化。
还有疏密、聚散等线的组织变化。
线的表现性是提升人物动态速写必须的基本功,只依赖于对人体结构的理解还不足以充分显示速写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图解式的速写是缺乏情趣、缺少生机的非艺术存在,是脱离艺术本质的说教而已。
因此线的表现性不仅能够反映线的组织美感,同时还能够彰显作者的激情和审美倾向。
美术高考人物速写考试要点人物动作速写,在现代美术院校的考试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它有:两种形式:默写和写生。
两种方法:独立试卷或与素描同卷。
四种内容:单人动作、双人组合、场景一角、命题创作。
不管是什么形式,什么方法,还是考什么内容,我们都不能忽略以下几点:1、注意构图:构图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单个动作的构图比较简单,原则上宁上勿下。
动作朝左,构图偏右即可。
双人组合要注意两个动作的主次对比和相互谐调,首先比例要一致,站立的动作和坐着的动作一样高是不行的。
场景组合难度较大,透视是最需要注意的,前大后小的原理一定牢记。
然后是动作的呼应与联系。
场景速写除了注意人物动作和比例透视要自然,还要注意周围道具对场景的烘托,但不能太突出,以免影响了主题。
命题类速写的构图带有创意性,一般情况下,内容大多是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情节,例如集市一角,周末见闻或家乡新貌等等。
不管考什么内容,都有认真思考,做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2、比例要准确:人物动作的比例是画好速写的关键,双人或多人以及场景速写的比例是很难掌握的,在动笔前,要用虚线定好前后动作的比例差别,千万不要出现没有透视或比例失调的现象,比例的差错,往往是考卷失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