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零件图_习题答案
- 格式:pps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8
第七章图习题答案基础知识:7.1 在图7.23所示的各无向图中:(1)找出所有的简单环。
(2)哪些图是连通图?对非连通图给出其连通分量。
(3)哪些图是自由树(或森林)?答:(1)所有的简单环:(同一个环可以任一顶点作为起点)(a)1231(b)无(c)1231、2342、12341(d)无(2)连通图:(a)、(c)、(d)是连通图,(b)不是连通图,因为从1到2没有路径。
具体连通分量为:(3)自由树(森林):自由树是指没有确定根的树,无回路的连通图称为自由树:(a)不是自由树,因为有回路。
(b)是自由森林,其两个连通分量为两棵自由树。
(c)不是自由树。
(d)是自由树。
7.2 在图7.24(下图)所示的有向图中:(1) 该图是强连通的吗? 若不是,则给出其强连通分量。
(2) 请给出所有的简单路径及有向环。
(3) 请给出每个顶点的度,入度和出度。
(4) 请给出其邻接表、邻接矩阵及逆邻接表。
答:(1)该图是强连通的,所谓强连通是指有向图中任意顶点都存在到其他各顶点的路径。
(2)简单路径是指在一条路径上只有起点和终点可以相同的路径:有v1v2、v2v3、v3v1、v1v4、v4v3、v1v2v3、v2v3v1、v3v1v2、v1v4v3、v4v3v1、v3v1v4、另包括所有有向环,有向环如下:v1v2v3v1、v1v4v3v1(这两个有向环可以任一顶点作为起点和终点)(3)每个顶点的度、入度和出度:D(v1)=3ID(v1)=1OD(v1)=2D(v2)=2 ID(v2)=1OD(v2)=1D(v3)=3 ID(v3)=2OD(v3)=1D(v4)=2 ID(v4)=1OD(v4)=1(4)邻接表:(注意边表中邻接点域的值是顶点的序号,这里顶点的序号是顶点的下标值-1) vertex firstedge next┌─┬─┐┌─┬─┐┌─┬─┐0│v1│─→│ 1│─→│ 3│∧│├─┼─┤├─┼─┤└─┴─┘1│v2│─→│ 2│∧│├─┼─┤├─┼─┤2│v3│─→│ 0│∧│├─┼─┤├─┼─┤3│v4│─→│ 2│∧│└─┴─┘└─┴─┘逆邻接表:┌─┬─┐┌─┬─┐0│v1│─→│ 2│∧│├─┼─┤├─┼─┤1│v2│─→│ 0│∧│├─┼─┤├─┼─┤┌─┬─┐2│v3│─→│ 1│─→│ 3│∧│├─┼─┤├─┼─┤└─┴─┘3│v4│─→│ 0│∧│└─┴─┘└─┴─┘邻接矩阵:0 1 0 10 0 1 01 0 0 00 0 1 07.3 假设图的顶点是A,B...,请根据下述的邻接矩阵画出相应的无向图或有向图。
第7章零件图
一、表面粗糙度的标注7-1 已知平面立体的两视图,完成三视图,并求出其表面上点的另二个投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学号: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7-2按题目要求标注公差与配合。
Φ15H7/g6 基准制:基孔制
配合种类:间隙配合
精品文档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7-3 把用文字说明的形位公差,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精品文档
四、读零件图7-4 读齿轮轴零件图,在指定位置补画断面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5 读顶杆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6读端盖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班级:姓名:学号:7-7读轴架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8读弯臂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9读支座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9读支座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班级:姓名:学号:五、画零件图作业7-10 画零件图作业指导。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1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计算图示各系统的动能:(1)偏心圆盘的质量为,偏心距OC m e =,对质心的回转半径为C ρ,绕轴O 以角速度0ω转动(图a )。
(2)长为l ,质量为的匀质杆,其端部固结半径为,质量为的匀质圆盘。
杆绕轴O 以角速度m r m 0ω转动(图b )。
(3)滑块A 沿水平面以速度移动,重块B 沿滑块以相对速度下滑,已知滑块A 的质量为,重块B 的质量为(图c )。
1v 2v 1m 2m (4)汽车以速度沿平直道路行驶,已知汽车的总质量为0v M ,轮子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轮子可近似视为匀质圆盘(共有4个轮子)(图d )。
解:(1) 222200111()222C C C T mv J m e 2ωρω=+=+(2) 2222111(83)326O J ml mr ml m l r =++=+2220011(83)212O T J m l r 22ωω==+(3) 22121122A B T m v m v =+2221121212221212221211(2cos150)2211()m v m v v v v m m v m v m v v °=+++=++(4) ()2222000211111(4)422222v T M m v mv mR M m v R ⎛⎞=−+⋅+⋅⋅=+⎜⎟⎝⎠20一常力矩M 作用在绞车的鼓轮上,轮的半径为r ,质量为。
缠在鼓轮上绳索的末端A 系一质量为的重物,沿着与水平倾斜角为1m 2m α的斜面上升,如图所示。
重物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
绳索的质量不计,鼓轮可看成为匀质圆柱体,开始时系统静止。
求鼓轮转过ϕ角时的角速度。
解:为一自由度理想约束系统。
取鼓轮、重物及绳索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下图所示。
鼓轮转过ϕ角时系统的动能为2222212111222T m r m r 2ωω=⋅⋅+ 重力、摩擦力和力矩M 在此有限路程上所做的功为122sin W M Fr m gr ϕϕϕ→α=−−根据动能定理,有()222212211sincos 42m r m r M m gr ωωαμ+=−+αϕ⎡⎤⎣⎦ ω=绞车提升一质量为m 的重物,如图所示。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7-1试述生产过程、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的概念。
答:制造机械产品时,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是指在一个工序中,当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在一个工步内,如果被加工表面需切去的金属层很厚,一次切削无法完成,则应分几次切削,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安装是指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正确的位置(即为定位),然后加以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经过一次装夹完成的工序称为安装。
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每一个待加工位置称为工位。
7-2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是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写成文件,用来指导生产、组织和管理生产的技术文件。
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部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材料性能,使其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7-3试指明下列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安装、工位及工步。
坯料为棒料,零件图如图题7-3所示。
1)卧式车床上车左端面,钻中心孔。
答:车左端面、钻中心孔分别为工步。
2)在卧式车床上夹右端,顶左端中心孔,粗车左端台阶。
答:夹右端,顶左端中心孔为装夹,粗车左端台阶为工步。
3)调头,在卧式车床上车右端面,钻中心孔。
答:车右端面、钻中心孔分别为工序。
4)在卧式车床上夹左端,顶右端中心孔,粗车右端台阶。
答:夹左端,顶右端中心孔为装夹。
车右端台阶为工步。
5)在卧式车床上用两顶尖,精车各台阶。
答:两顶尖定位为装夹,精车左、右端台阶为工步。
图题7-3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与步骤有哪些?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制定原则各有哪些?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研究部件或总成装配图样和零件图样;2)选择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装备;6)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7)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8)填写工艺文件。
第7章-图习题及参考答案第7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的度为与它相关联的()的数目。
A. 顶点B. 边C. 权D. 权值2.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v i与v j之间的路径为从v i到达v j的一个()。
A. 顶点序列B. 边序列C. 权值总和D.边的条数3.图的简单路径是指()不重复的路径。
A. 权值B. 顶点C. 边D. 边与顶点均4.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 n-1B. n(n-1)/2C. n(n+1)/2D.n(n-1)5.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条边。
A. n-1B. nC. n+1D. 0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 倍。
A. 3B. 2C. 1D. 1/27.若采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该邻接矩阵是一个( )。
A. 上三角矩阵B. 稀疏矩阵C. 对角矩阵D. 对称矩阵8.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B. 中根C. 后根D. 层次9.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B. 中根C. 后根D. 层次10.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选择权值最小的边的原则是该边不能在图中构成()。
A. 重边B. 有向环C. 回路D. 权值重复的边11.在用Dijkstra算法求解带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要求图中每条边所带的权值必须是()。
A. 非零B. 非整C. 非负D. 非正12.设G1 = (V1, E1) 和G2 = (V2, E2) 为两个图,如果V1 ⊆ V2,E1 ⊆ E2,则称()。
A. G1是G2的子图B. G2是G1的子图C. G1是G2的连通分量D. G2是G1的连通分量13.有向图的一个顶点的度为该顶点的()。
A. 入度B. 出度C. 入度与出度之和D. (入度﹢出度))/214.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一个()子图。
七、标准结构及标准零、组件7.1 螺纹∙∙∙∙∙∙∙∙∙∙∙∙∙∙∙∙∙∙∙∙∙∙∙∙∙∙∙∙∙∙∙∙∙∙∙∙∙∙∙∙∙∙∙∙∙∙∙∙∙∙∙∙∙∙∙∙∙∙∙∙∙∙∙∙∙∙∙∙∙∙∙第77~77页习题7.2 螺纹连接和螺纹紧固件连接∙∙∙∙∙∙∙∙∙∙∙∙∙∙∙∙∙∙∙∙∙∙∙∙∙∙∙∙∙∙∙第78~79页习题7.3 齿轮、键、销∙∙∙∙∙∙∙∙∙∙∙∙∙∙∙∙∙∙∙∙∙∙∙∙∙∙∙∙∙∙∙∙∙∙∙∙∙∙∙∙∙∙∙∙∙∙∙∙∙∙∙∙∙∙∙第80~80页习题2345题号:题号:67891011121314题号:17.4 轴承和弹簧∙∙∙∙∙∙∙∙∙∙∙∙∙∙∙∙∙∙∙∙∙∙∙∙∙∙∙∙∙∙∙∙∙∙∙∙∙∙∙∙∙∙∙∙∙∙∙∙∙∙∙∙∙∙∙∙∙∙∙∙∙∙第80~80页习题题号:1516171.已知下列螺纹代号,试识别其意义并填表。
2.根据给定的螺纹要素,标注螺纹的尺寸。
(1)普通螺纹,大径30mm,螺距1.5mm,单线,(2) 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尺寸代号3/4。
右旋,中径及顶径公差代号6g,短旋合长度。
(3) 梯形螺纹,大径20mm,导程8mm,双线,右旋。
(4) 用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尺寸代号1/2。
3.将图中错处圈出,将正确的画在右边(包括尺寸)。
(1) M16(2) M24×1.5。
4.画出下列螺纹孔的两视图。
(1)M20。
孔为通孔,螺纹(2) M20。
孔为通孔,螺纹(3) M12×1.5。
螺纹盲孔,螺纹深攻到底,主、俯视图都全剖。
攻到30mm,主视图全剖。
18mm,钻孔深24mm,主视图全剖。
5.将下列两图的错处圈出,并将正确的画在下面。
(1) (2)6.将下图的错处圈出,并将正确的画在右面。
7.已知螺栓GB/T 5780 M16×L、垫圈GB/T 97.1 16、螺母GB/T 41 M16,板厚t1=t2=15mm。
用比例画法作螺栓连接的三视图(主视图全剖,俯、左视图画外形)。
第7章图二.判断题部分答案解释如下。
2. 不一定是连通图,可能有若干连通分量 11. 对称矩阵可存储上(下)三角矩阵14.只有有向完全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 16. 邻接矩阵中元素值可以存储权值21. 只有无向连通图才有生成树 22. 最小生成树不唯一,但最小生成树上权值之和相等26. 是自由树,即根结点不确定35. 对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序成功;否则,图中有环,不能说算法不适合。
42. AOV网是用顶点代表活动,弧表示活动间的优先关系的有向图,叫顶点表示活动的网。
45. 能求出关键路径的AOE网一定是有向无环图46. 只有该关键活动为各关键路径所共有,且减少它尚不能改变关键路径的前提下,才可缩短工期。
48.按着定义,AOE网中关键路径是从“源点”到“汇点”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
自然,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时间延长多少,整个工程的时间也就随之延长多少。
三.填空题1.有n个顶点,n-1条边的无向连通图2.有向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3. 生成树9. 2(n-1) 10. N-1 11. n-1 12. n 13. N-1 14. n15. N16. 3 17. 2(N-1) 18. 度出度 19. 第I列非零元素个数 20.n 2e21.(1)查找顶点的邻接点的过程 (2)O(n+e) (3)O(n+e) (4)访问顶点的顺序不同 (5)队列和栈22. 深度优先 23.宽度优先遍历 24.队列25.因未给出存储结构,答案不唯一。
本题按邻接表存储结构,邻接点按字典序排列。
25题(1) 25题(2) 26.普里姆(prim )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 )算法 27.克鲁斯卡尔28.边稠密 边稀疏 29. O(eloge ) 边稀疏 30.O(n 2) O(eloge) 31.(1)(V i ,V j )边上的权值 都大的数 (2)1 负值 (3)为负 边32.(1)n-1 (2)普里姆 (3)最小生成树 33.不存在环 34.递增 负值 35.16036.O(n 2) 37. 50,经过中间顶点④ 38. 75 39.O(n+e )40.(1)活动 (2)活动间的优先关系 (3)事件 (4)活动 边上的权代表活动持续时间41.关键路径 42.(1)某项活动以自己为先决条件 (2)荒谬 (3)死循环 43.(1)零 (2)V k 度减1,若V k 入度己减到零,则V k 顶点入栈 (3)环44.(1)p<>nil (2)visited[v]=true (3)p=g[v].firstarc (4)p=p^.nextarc45.(1)g[0].vexdata=v (2)g[j].firstin (3)g[j].firstin (4)g[i].firstout (5)g[i].firstout (6)p^.vexj (7)g[i].firstout (8)p:=p^.nexti (9)p<>nil (10)p^.vexj=j(11)firstadj(g,v 0) (12)not visited[w] (13)nextadj(g,v 0,w)46.(1)0 (2)j (3)i (4)0 (5)indegree[i]==0 (6)[vex][i] (7)k==1 (8)indegree[i]==047.(1)p^.link:=ch[u ].head (2)ch[u ].head:=p (3)top<>0 (4)j:=top (5)top:=ch[j].count(6)t:=t^.link48.(1)V1 V4 V3 V6 V2 V5(尽管图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但因没规定邻接点的排列,所以结果是不唯一的。
第七章 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P 60P 61P 62P 63P 64P 65P 66P 67首 页下一页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下页题答 案P60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0表面结构的表示法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1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7-5(4)-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7-5(4)-2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5(2)7-5(4)-17-5(4)-2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4)-17-5(4)-2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2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3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3零件图中尺寸的的合理标注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4零件图中尺寸的的合理标注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4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 (1)答 案 (2)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2)返 回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1)返 回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10(2)下页题题 目答 案 (1)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 (2)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 (1)答 案 (2)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2)返 回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1)返 回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11(2)下页题题 目答 案 (1)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 (2)P66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2上页题答 案P67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2题 目返 回P67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 题 目 答 案 P67。
第7章零件图
一、表面粗糙度的标注7-1 已知平面立体的两视图,完成三视图,并求出其表面上点的另二个投影。
-99-
班级:姓名:学号: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7-2按题目要求标注公差与配合。
-100-
Φ15H7/g6 基准制:基孔制
配合种类:间隙配合
-101-
-102-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 7-3 把用文字说明的形位公差,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班级:姓名:学号:
四、读零件图7-4 读齿轮轴零件图,在指定位置补画断面图,并完成填空题。
-103-。
-104-
-105-
7-5 读顶杆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06-。
-107-
7-6读端盖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08-
-109-
7-7读轴架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10-
7-8读弯臂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11-
-112-
-113-。
第7章零件图
一、表面粗糙度的标注7-1 已知平面立体的两视图,完成三视图,并求出其表面上点的另二个投影。
-99-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7-2按题目要求标注公差与配合。
-100-
Φ15H7/g6 基准制:基孔制
配合种类:间隙配合
-101-
-102-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 7-3 把用文字说明的形位公差,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四、读零件图7-4 读齿轮轴零件图,在指定位置补画断面图,并完成填空题。
-103-。
-104-
-105-
7-5 读顶杆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06-。
-107-
7-6读端盖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08-
-109-
7-7读轴架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110-
7-8读弯臂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11-
-112-
-113-。
第7章零件图
一、表面粗糙度的标注7-1 已知平面立体的两视图,完成三视图,并求出其表面上点的另二个投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学号:
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7-2按题目要求标注公差与配合。
Φ15H7/g6 基准制:基孔制
配合种类:间隙配合
精品文档
三、形位公差的标注7-3 把用文字说明的形位公差,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精品文档
四、读零件图7-4 读齿轮轴零件图,在指定位置补画断面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5 读顶杆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6读端盖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班级:姓名:学号:7-7读轴架零件图,并完成填空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8读弯臂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9读支座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9读支座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班级:姓名:学号:五、画零件图作业7-10 画零件图作业指导。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1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12 画零件图作业题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7章零件图H T 150Z A l S i 7M g材料材料 踏架阀盖 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 3名称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 2名称 7.3 根据轴测图,在白纸或坐标纸上徒手画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
1.2.)轴套与孔:轴套与孔属于基孔制过盈配合;H的基本偏差代号,s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IT 6 级,孔为IT 7 级。
表示轴与孔的基本尺寸为Φ20;轴与孔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H表示偏差代号,f表示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IT 7 级,孔为IT 8 级。
7.6 根据已知条件,标注形位公差。
1.(1)B面对基准面A的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
(2)C面对基准面A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2。
2.(1)φ100h6对φ45p7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15。
(2)φ100h6的圆度公差值为0.004。
(3)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1。
7.7 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7.8 零件测绘。
(1)熟悉并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熟悉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的注写方法。
(3)加强徒手画零件草图的训练。
2.内容与要求(1)根据实际零件,合理选择表达方案,用A3图纸或座标纸徒手画出零件草图。
(2)测量零件尺寸,选择技术要求(用类比的方法或由教师指导),并标注在零件草图上。
(3)在所测绘的若干零件中,由教师指定,用A3图纸画出两个零件的零件工作图,比例自定。
(4)保存好全部零件草图,待以后用于计算机绘制零件工作图的训练。
(5)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7.9 看懂零件图,回答问题。
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宽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R3~ R52.铸件不得有砂眼、裂纹。
第七章 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P 60P 61P 62P 63P 64P 65P 66P 67首 页下一页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下页题答 案P60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0表面结构的表示法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1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7-5(4)-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7-5(4)-2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5(2)7-5(4)-17-5(4)-2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4)-17-5(4)-2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2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5(1)7-5(2)7-5(4)-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P6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3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3零件图中尺寸的的合理标注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P64零件图中尺寸的的合理标注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首 页题 目下页题返 回P64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 (1)答 案 (2)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2)返 回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7-10(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1)返 回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10(2)下页题题 目答 案 (1)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0(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 (2)P65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上页题下页题答 案 (1)答 案 (2)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2)返 回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7-11(2)题 目下页题答 案 (1)返 回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7-11(2)下页题题 目答 案 (1)P66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1(1)上页题下页题题 目答 案 (2)P66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2上页题答 案P67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7-12题 目返 回P67读零件图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3. 两回转面的交线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模 型 首 页 上页题 题 目 答 案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