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际政治:是国家、国际组织及其他政治行为主体,在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将政治看做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揭示的政治现象的范围:▲时间范围▲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
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这就要求在研究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来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更替和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的规律;研究国家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它各种政治关系和问题的方式、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与其相关科学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就出现新政治阶级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自从人类创造出哲学以来,它就与政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政治学概论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二章政治权力第三章国家第四章政党第五章利益集团第六章政治管理第七章政治参与第八章政治文化第九章政治民主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的含义(一)对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神权政治观即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董仲舒,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
(3)政治就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或者说政治就是“权术”、“统治术”、“权谋”。
——韩非子,马基雅弗利(4)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马克斯·韦伯。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3)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二)政治的含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政治就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上,人们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围绕社会公共权力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二、什么是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就是以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政治现象的描述和把握,深入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目前我国政治学研究几个领域一是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二是中国政治三是比较政治学四是行政管理五是公共政策六是国际政治(二)政治学与其相关科学的关系三、政治学的历史发展(P12—P24)(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二)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学习、研究政治学的意义(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00312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①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将其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的学者有:孔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
②视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其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的学者有:凯尔逊。
③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及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活动的学者:马基雅维里(他的著作《君主论》)、俾斯麦、拉斯韦尔、马克斯·韦伯。
④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学者有:孙中山、麦肯齐。
⑤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的学者有:戴维·伊斯顿(他的《政治体系》提出了“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解释(简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综上所述,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各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①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②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单选):①传统政治观的逻辑起点认为人性是完善的或者是可以趋于完善的.②而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永远是不完善、有弱点的。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多选):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中国古代政治学:①(多选)先秦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政治学概论(完整版)第⼀章政治⽣活中的国家第⼀节国家与国家形成理论1、国家的含义与特征1.1 国家的含义“国家”在汉语中由“国”和“家”两个汉字组成。
最初, 两者是分开使⽤且有区别的, 如《尚书》中的“天⼦建国, 诸侯⽴家”,但由于“家国同构”的统治思想的需要, 这⾥“家”的理解已经超越⼀般意义上的家庭, 上升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这实际上为“国”、“家”并提奠定了基础。
所以, 中国古代许多典籍中还有“国”、“家”合在⼀起的说法, 如《荀⼦》中的“国家⽆礼则不宁”。
但有⼀点需要注意, 在中国古代, ⼤⼀统的国家常常被称为“天下”,“国家”并不是指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与西⽅学说中“state”的国家观念相等同的国家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
从国家的词源学来考察,凸显了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意义。
同时国家之所以为国家,其不可或缺的乃是公共权威中⼼的存在,否则国家仅有地缘意义⽽⽆政治意义了。
西⽅政治学对国家的界定众说纷纭。
政治哲学探讨的是国家的本性,由此⽽形成两⼤流派:⼀是古典取向的共同体说;⼆是近代取向的契约从政治共同体的⾓度理解国家,揭⽰了国家的本源意义,或者说展现了国家的理想形态,⽤以关照和判断国家的现实形态;近代契约论则认为国家乃是基于个⼈利益的基础上建⽴的,⼈们正是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才不得不联合成国家,国家的终极⽬的也在于实现个⼈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定义来⾃于恩格斯。
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给国家下了完整的定义:“国家是表⽰:这个社会陷⼊了不可解决的⾃我⽭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摆脱这些对⽴⾯。
为了使这些对⽴⾯,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于在⽆谓的都争⽃中把⾃⼰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种表⾯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量,这种⼒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但⼜⾃居于社会之上并且⽇益同社会脱离的⼒量,就是国家。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对国家本性的探讨,以对现实国家进⾏价值判断和关照批判,有着重对现实国家的现象还原,对其形态做科学描述,并将两个⽅⾯有机的加以结合。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一、名词解释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多选题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从狭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从广义的角度,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2、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3、中世界神学政治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4、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代表人物: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
5、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代表人物: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
7、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社会的出现第二章政治主体一、名词解释1、政治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政治事务,享有政治权利,承担政治义务的政治实体。
2、领袖:领袖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不同阶级的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具有卓越政治见识和杰出政治才能,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本阶级中拥有最高权威的政治人物。
3、政党: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4、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5、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6、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阶级统治、政治统治的政治运筹机制性政治组织机构。
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的名词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但这并非意味着统治者应该放弃对国家的治理。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政治学》概论第一张绪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的可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实质和含义: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是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政权扩大自己,如何争取同盟者,如何打击敌人的一种艺术。
政治概念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综合。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区分两个层次。
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以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定,规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内涵。
依据对象这一内涵,可以推导出政治学研究的外延,即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学的基本对象——国家政权——而形成理论体系,并非试图涵盖政治学研究的全部范围,因此,它的作用在于为政治学相关领域和具体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政治学理论都要以某种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并导致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分化或滞亡。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2012年全国自考政治学概论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实质是( )A.经济关系B.社会关系C. 阶级关系D. 阶级斗争答案:C 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2.( )直接制约国家机构的设置。
A.国体的性质B.国家结构形式C. 国家管理形式D. 国家权力配置答案:C 解析:国家管理形式即政体,直接制约国家机构的设置。
3.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A. 民族矛盾B. 敌我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 阶级矛盾答案:C 解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的关系由于剥削阶级的消灭成为各族工人和各族农民之间的关系,这种民族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性质,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
4.英国实行以立法至上为特点的( ),议会权力最高,国王在名义上有最高地位。
A.“混合权力体制”B.“议会至上制”C.“双重领导体制”D.“君主立宪制”答案:A 解析:英国实行以立法至上为特点的“混合权力体制”——议会权力最高,国王在名义上有最高地位,首相和内阁是国王的辅佐,行政与立法分立。
5.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实际进程表明,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的更替都是通过( )来实现的。
A.社会变革B. 经济发展C. 生产力发展D. 和平手段答案:A 解析: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实际进程也已表明: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
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是最后一个剥削阶级。
6.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 )的国家。
A.“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B.“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C.“非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D.“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答案:D 解析: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7.最早依据执政者人数来划分政体的学者,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 )A.亚里士多德B.希罗多德C.孟德斯鸠D.布丹答案:B 解析:最早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政体类型的学者,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依据执政者人数来划分政体,由此而区分出君主政府、贵族政府和民主政府。
8.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美国是( )的代表。
A.传统国家B. 过渡国家C. 现代化国家D.发展中国家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被视为是现代化国家,美国是现代化国家的代表。
9.( )代表着集团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是集团利益的最高代表。
A.领袖B. 组织C. 共产党D. 政党答案:D 解析:政党虽然不是集团唯一的组织和代表,但它却代表着集团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是集团利益的最高代表。
10.( )是指由谁推动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
A. 政治发展途径B. 政治参与C. 政治改革D. 政治发展动力答案:D 解析:政治发展动力是指谁推动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表面上回避了这一问题,实质上这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性质的政治发展理论都无法回避。
11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满剑与火、血与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是( )A.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对殖民地的掠夺C对剩余价值的掠夺D对农民土地的掠夺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满剑与火、血与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的组织形式。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立法机关D.爱国统一战线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特点之一。
13.(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A.制定权B.执行权C.命令权D.决定权答案:D 解析: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前途有两条,一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走( )道路。
A.社会主义B. 新民主主义C. 共产主义D. 各民族合作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前途有两条:一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1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是( )A. 鸦片贸易B.剥夺农民土地C. 奴隶贸易D.征服和掠夺殖民地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奴隶贸易、征服和掠夺殖民地。
其中基本途径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16.( )既是自由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
A.暴力方式B.改良方式C.革命方式D.掠夺方式答案:A 解析:自由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是以自由主义方式为主,暴力方式既是自由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
17.美国和英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用了共和制,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其主要原因是( )A.两国选择政体时国家性质不同B. 两国结构形式不同C.两国选择国家政体形式时所面临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D.两国选择政体的目的不同答案:C 解析: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例如,美国和英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用了共和制,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两国选择国家政体形式时所面临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
18.一般而言,( )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国家机关划分及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A.政体B.国体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有机体答案:B解析:国家机构是国家政权本质的实体体现和表征。
一般而言,国体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国家机关划分及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国体相同的国家,它们的国家机构性质相同,其担负和执行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在本质上也相同。
19.从政党数目、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综合考察,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可以分为( )A. 两党制与多党制B. 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C. 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居优制D. 多党制、一党制答案:B 解析:从政党数目、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综合考察,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20.国际政治的主题是( )A.战争与和平问题B.战争问题C.发展问题D.和平与发展问题答案:D 解析: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事实正是如此,在东西南北矛盾这一世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决定了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以三个世界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复杂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是( )A.法西斯国家B.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福利国家E.君主专制制答案:A^D^ 解析: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22.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 )A.法治国B.民主国C.共和国D.专制国E.福利国答案:A^B^D^E^ 解析: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等。
23.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是( )A.巴黎公社B.委员会制C.苏维埃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E.单一制答案:A^C^D^ 解析: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民主共和制形式,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巴黎公社的政权形式、苏维埃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24.国家机构作为公共权力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机构,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A.阶级性B.全社会性C.整体性和系统性D.强制性E.历史性答案:A^B^C^D^ 解析:国家机构作为公共权力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共机构,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阶级性;全社会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强制性。
25.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是由( )组成。
A.总理B.副总理C.国务委员D.各委员会主任E.秘书长答案:A^B^C^E^ 解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
26.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变态的国家包括( )A.专制国家B.君主国家C.寡头国家D.暴民国家E.贵族国家答案:A^C^D^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权)。
27.特别行政区拥有的高度的自治权包括( )A.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B.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享有独立的地方财政权D.独立的税收制度E.享有独立的外事权答案:A^B^C^D^E^解析:特别行政区拥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主要包括: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享有独立的地方财政权,独立的税收制度;享有独立的外事权。
28.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 )A.君主国B.主权国C.民主国D.法治国E.贵族国答案:A^C^E^解析: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
29.政党的功能可概括为( )A.争取群众B 影响群众C.集中阶级意志D.民主监督E.行使国家权力答案:A^B^C^E^解析:我们研究政党的功能应着重研究政党同本阶级群众的关系和代表本阶级利益所从事的主要活动。
据此,我们将政党的功能概括如下: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集中阶级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30.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B. 革命是改变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促进整体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C. 革命是改变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D. 革命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是使本阶级的政治统治进一步完善E. 革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答案:A^B^C^解析:具体来说,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