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岭湖片区
- 格式:pdf
- 大小:315.17 KB
- 文档页数:18
目录1.规划背景 (2)2.规划位置及范围 (2)3.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2)3.1.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3.2. 惠州市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7-2020) (2)3.3. 惠阳区三和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修编) (2)4.土地利用现状 (3)4.1. 用地出让现状 (3)4.2. 土地利用现状 (3)5.规划原则 (3)6.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3)6.1. 现状概况 (3)6.2. 发展条件分析 (4)6.3. 现状存在问题 (4)6.4. 规划对策 (4)7.规划目标 (4)7.1. 功能定位 (4)7.2. 发展方向 (4)7.3. 发展目标 (5)7.4. 建设用地规模 (5)7.5. 人口规模预测 (5)8.用地布局 (5)8.1. 规划结构 (5)8.2. 用地布局.......................................................................................................................... 5 9.地块划分与细分 (7)9.1. 用地分类与构成 (7)9.2. 地块划分与编码 (7)10.地块控制 (7)10.1. 土地使用强度 (7)10.2. 综合控制规划 (8)11.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8)附表1:惠州市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地块规划控制指标表 (19)惠州市惠阳区规划建筑设计院1.规划背景1、为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2003年6月,惠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惠阳撤市改区,惠州都市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由沿江发展向沿海发展。
随着惠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格局从沿江向沿海城市的拓展,使“惠阳-大亚湾”地区的投资区位价值得到迅速提升,毗邻惠澳大道沿线地区的惠阳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为了规划与控制好这片土地,发挥其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使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同时,为配合惠阳区经济发展和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特编制本次规划。
惠阳初中学区划分
惠阳区初中学区划分如下:
1. 惠城镇:振坑中学、三堡中学、石湖中学、永宁中学、大亚湾中学、南盛中学、东堤中学、粤清中学、大旺中学、沙田中学、公明中学。
2. 惠阳镇:惠阳中学、秋长中学、爱正在中学、河南中学、大岭横中学、长安中学、北帝中学、观澜中学、东莞南中学、珠竹山中学。
3. 南区镇:江南中学、星湖中学、东航中学、惠东中学、后广中学、大朗中学、泰美中学、金港中学、会城中学、汀丰中学、观岭中学。
4. 淡水镇:淡水中学、良井中学、麻陂中学、国华中学、大岗中学、泰美中学、樟坑中学、坑口中学、港口中学、泥岗中学。
5. 开发区:惠东中学、和美中学、梁化中学、金山中学、南坑中学、良井中学、水口中学、淡水中学、港口中学、坑口中学、大岗中学、沙田中学。
请注意,以上学区划分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为准。
惠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方案》的公告《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方案》业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粤府函[2014]188号),现予以公告。
原划定的惠州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同时废止。
附件: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方案惠州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11月4日附件1: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调整方案序号保护区所在地保护区名称和级别水域保护范围与水质保护目标陆域保护范围1 惠城区芦洲镇博罗县观音阁镇芦洲-博罗东部六镇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东江富星村磨盘岭取水口上游1500m至下游100m的河道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
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向陆纵深50m的陆域范围,有河堤处至河堤近河侧路肩线。
东江槟榔潭取水口上游1500m至下游100m的河道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
二级东江富星村磨盘岭取水口上游4000m至东江槟榔潭取水口下游300m的河道水域,大岚河入河口上溯1000m的河道水域,不包括一级保护区范围。
水质保护目标:东江为Ⅱ类,大岚河为Ⅲ类。
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向陆纵深100m,有河堤处至河堤外坡脚50m的陆域范围,不包括一级保护区范围。
准级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向陆纵深1000m的陆域范围,不超过第一重山山脊线,不包括一级和二级保护区范围。
2 惠城区横沥镇深圳东部供水工程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惠城区廉福地取水点上游300m起至取水点下游200m河段的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
相应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300m的陆域范围。
二级惠城区廉福地取水点上游300m起上溯700m河段的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
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300m的陆域范围。
号所在地和级别水域保护范围与水质保护目标陆域保护范围3 惠城区水口街办水口下源东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东江下源取水口上游1500m至下游100m的河道水域。
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
一级保护区水域两岸向陆纵深50m的陆域范围,有河堤处至河堤近河侧路肩线。
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本片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为惠大高速公路、莞惠高速公路、惠南大道、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各建设地块出入口及内部支路详见图则。
本片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区内道路分为六个等级:(1)高速公路:惠大高速、莞惠高速,红线宽度控制60-80米;(2)快速路:惠南大道、四环路,红线宽度60米;(3)城市主干路:主1号路、主3号路(三环路南延段)、主2号路、主4号路、6号路,红线宽36-60米,双向6~8车道;(4)城市次干路:红线宽32—42米,双向4~6车道;(5)Ι级支路:联系各街坊及组团间的支路,红线宽18—32米;(6)Π级支路:各街坊及组团内部道路,红线宽18米。
南部新城的规划填补了惠城区和惠阳区两个市区主要城区过渡地带城市规划空白的现状,南部新城的规划区域,既是惠城区、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城市中心的延伸,也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个崭新城市区域。
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是连接各城区的重要交汇点《惠州市惠城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出,南部新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省区域空间的资源结构性变化,使得惠州市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的条件下,惠州市域经济发展重点正向南调整,这也使得南部新城成为惠城区及惠阳区(包括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向连接陈江仲恺地区惠东的重要节点。
在惠州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中,南部新城正好处在惠州的中心位置。
南部新城规划是市政府历年来首次对惠城区和惠阳区的中间地带进行详细规划。
惠城区和惠阳区两大主城区存在很多优势互补的方面,两个主城区的发展呈现出“向心力”。
南部新城规划的出台,将有利于整个惠州城市资源的整合和升级。
此外,南部新城将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南北走廊的重要衔接点,是惠州城市“南进北拓”的重要跳板。
根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惠州主要由四大城市次区域组成,即分为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和北部山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维布片区(QCWB)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惠阳区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2)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2)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3)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3)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6)第八章城市“三区四线”控制 (7)附录:文本用词说明附表: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惠州市惠阳区秋长维布片区(以下简称规划区)建设的科学引导与管理,保证规划区合理有序的开发建设,结合现状情况及规划区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5)、《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05)、《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惠阳中心城区)(2011-2015)》、《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等。
第三条本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文件有关规定,本文件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五条本文件是进行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依据。
第六条规划范围:北至新秋路,东、南、西三面以自然山体为界,总用地面积约191.27公顷。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第七条发展目标: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集生产、生活、展览、娱乐、特色观光为一体,产业发展与生活居住两相宜的城市新功能片区。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维白片区[QCWB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2016年6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2)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2)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3)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6)第八章城市“四线”控制 (8)第九章“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要求 (9)附录:文本用词说明附表: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惠州市惠阳区秋长维白片区(以下简称规划区)建设的科学引导与管理,保证规划区合理有序的开发建设,结合现状情况及规划区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版)、《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5)、《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2005)、《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充实完善》、《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惠阳中心城区)(2011-2015)》、《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等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编制而成。
第三条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秋长街道的西北, 东临观园路、老围路,西临布仔河,北侧与叶挺红色经典旅游景区接壤,南为规划环城西路,总面积为552.48公顷。
第四条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文件有关规定。
本文件未包括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惠州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本文件是进行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