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安全教育《酷热天气时的防护》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8.02 KB
- 文档页数:3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随着夏季的到来,炎热高温的天气成为热点话题。
为了确保夏季安全,创建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关注各种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夏季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夏季安全教育教案:怎样应对炎热高温的天气?一、认识高温天气的风险炎热高温的天气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出汗量增加,导致身体脱水、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升高,进而影响心肾功能,诱发肾炎和心脑血管疾病。
2. 空气湿度大,氧气含量降低,对呼吸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 高温环境下身体代谢加快,消耗能量增加,导致疲劳、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学习和工作能力。
4. 暴晒会损伤皮肤、导致皮肤病和晒伤,增加患癌风险。
认识高温天气的风险和危害是防范高温天气的前提。
二、预防高温病1. 适度增加水分摄入,尤其是饮用清凉、淡盐水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2. 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避免食用易变质的食品、生冷食品等。
3. 谨慎选择外出时间,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暴晒或体力劳动,避免到高温地带旅游。
4. 保持室内、室外通风,调节家庭和学校的恒温空调、扇风设备。
5. 个体差异明显的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尤其注意。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以小病不治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防暑降温的措施1. 要选择透气、轻凉、宽松的服装,避免黑色或深色衣物和化纤材质的衣服。
穿棉质、麻质等吸汗排汗性能良好的衣服,也可以穿着湿润的衣物降温散热。
同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和眼睛,可以带遮阳帽、墨镜等。
2.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者在阴凉处休息,避免长时间在空调房间、电风扇下呆着。
3. 饮用冰镇饮料或冷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身体消化吸收。
最好喝点温开水或常温饮料,以维持水分平衡。
4. 洗手、洗脸等切记用冷水,因为冷水虽然能够快速刺激人体表面的神经末梢,使人感受到一定的清凉感,但它已经不能有效帮助身体散热了。
高温天气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越来越频繁。
在高温天气下,人体易发生中暑、电击等危险。
因此,高温天气下的安全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家介绍高温天气安全教案,让大家了解如何预防中暑、电击等危险。
一、中暑预防1.了解中暑的症状中暑是一种因高温天气引起的身体疾病,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口渴、皮肤红热等。
如果发现这些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2.保持室内通风高温天气下,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因此要保持室内通风。
可以打开窗户,也可以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
但要注意,制冷设备的温度不要过低,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高温天气下的烈日会加剧中暑的危险。
因此,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应该选择在早晨、晚上等较为凉爽的时间段进行室外活动。
4.饮食清淡易消化高温天气下,人体往往比较虚弱,食欲也会下降。
因此,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热量高的食物。
同时也要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多饮果汁等饮料。
二、电击预防1.注意安全用电在高温天气下,人们使用电器的频率也会增加。
因此,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
包括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在充电时使用电器等。
2.避免雷雨天气雷雨天气下,电气设备很容易受到雷击,从而造成电击事故。
因此,在雷雨天气下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器、不要接触金属物品等。
3.维护电器定期维护电器也是预防电击的关键。
检查电线、插头等设备是否有损坏、有无漏电等情况,最好由专业人士进行检修。
三、小结高温天气下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中暑和电击是高温天气下发生的危险,如果不注意预防,会给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在高温天气中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小学生防中暑安全教案1. 简介中暑是指由于高温天气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甚至生命危险的情况。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中暑的危险性更高。
因此,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小学生防中暑安全教案应当得到认真制定和实施。
2. 目的本教案的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中暑的危险和预防方法,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中暑的发生。
3. 培训内容3.1 了解中暑的危害•热痉挛: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出现肌肉无力、抽筋等症状。
•热痉挛症状的处理:立即停止活动,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充足的饮水以及适当的营养补充。
•热衰竭: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热衰竭症状的处理:立即停止活动,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和腰带,给予充足的清凉饮水,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
3.2 中暑的预防措施•调整活动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到下午时段。
•穿着合适的衣物: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黑色或密不透风的衣物。
•饮水: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饮用6~8杯水;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大量糖分的饮料。
•遮阳伞和帽子:在户外活动中使用遮阳伞或戴帽子,以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活动,每小时休息10至15分钟。
•防晒霜:使用防晒霜,特别是紫外线强烈的时候。
4. 实施方法4.1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详细介绍中暑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4.2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暑和紧急处理的场景,培养学生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4.3 游戏活动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中暑及预防知识的理解。
5. 答疑与总结5.1 答疑学生对中暑防治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答疑解惑,教师通过专业解答和示范来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5.2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中暑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争取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中暑。
3.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1. 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
2.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
教学难点:1. 如何应对中暑的紧急情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防暑降温相关资料。
3. 实物演示:防暑降温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高温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包括:(1)中暑的原因及症状;(2)防暑降温的方法;(3)中暑后的处理措施。
2.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
3. 教师现场演示防暑降温用品的使用方法,如:遮阳帽、防晒霜、清凉油等。
4.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中暑,教师巡视指导。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防暑降温小实验,如:制作清凉饮料、设计防暑降温标语等。
2.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表扬。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防暑降温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暑降温知识。
2. 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导致中暑,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夏季高温天气的危害,并掌握了预防中暑的方法。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防暑降温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小学生防高温中暑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主题:小学生防高温中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温中暑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学会正确应对高温天气,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1.高温中暑的危害和影响。
2.高温天气下的正确防暑措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片、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的环节。
2.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在高温天气下的表现,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
2.讲解防高温中暑的知识(15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高温中暑的定义和危害,提醒学生在高温天气中要注意预防中暑。
(2)教师讲解了解如何判断和预防中暑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3.分享经验和观点(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遇到过高温天气的经历,并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遇到高温天气时注意事项和防暑措施,然后挑选代表进行展示。
4.制定个人防暑计划(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列举自己常规的活动,并讨论在高温天气下如何调整自己的活动安排以适应天气。
(注:教师可以从出行、户外活动、饮食和穿着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启发)(2)学生用纸和笔制定个人防暑计划,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提供建议。
5.学习整理总结(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定的个人防暑计划,教师给予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总结全课内容,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做出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到家中询问或查阅防暑知识,比如高温中暑的症状和应对方法,做一份高温中暑小手册,并在下堂课时分享给同学们。
教案二主题:小学生防高温中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温中暑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学会正确应对高温天气,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教学重点1.高温中暑的危害和影响。
2.高温天气下的正确防暑措施。
小学生防高温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防高温安全教育教案一、教育目标1.了解高温天气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2.掌握防止中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通过学习,增加小学生对高温天气的认知,提高防范高温安全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高温天气的特点;2.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3.防止中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小学生防高温安全的要点。
三、教学重点1.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2.防止中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小学生如何防止中暑;2.小学生如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课件:高温天气的特点、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2.实物:温度计、中暑急救包、瓶装水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通过出示温度计,向学生介绍高温天气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高温安全问题的思考。
2.讲授(1)向学生介绍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如中暑、中暑症状等,并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2)讲解防止中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戴帽子、多喝水、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等。
3.示范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帽子、如何正确喝水,并让学生模仿示范操作。
4.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中暑技巧的演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模拟户外活动时,提醒学生戴帽子、避免暴晒;(2)模拟饮水环节,提醒学生记得随身携带瓶装水;(3)模拟中暑急救环节,让学生了解中暑急救包的使用方法。
5.讨论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高温天气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促进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6.整理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主制作“防高温”的宣传海报,倡导全校学生共同关注高温安全问题。
2.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气象局,了解更多有关高温天气的知识。
3.鼓励学生主动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2.学生演练环节的表现;3.学生的讨论发言;4.学生制作的海报评选,评价内容是否准确和实用。
小学生高温防暑安全教育教案学校生高温防暑平安教育教案一年一度,夏季纷沓而来。
高温登场,劳碌之时,别忘了防暑;一丝凉爽,几许满意,轻送到你身旁。
惟愿生活一切安康,晚安哦!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生高温防暑平安教育教案,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校生高温防暑平安教育教案一、熟悉中暑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病人会消失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痛苦,有的病人消失高热等症状,假如发觉不准时、治疗拖延或治疗措施不当均可导致死亡。
二、中暑的症状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后,一开头体温正常或略上升,而后核心体温持续上升达到38摄氏度以上时,消失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四肢湿冷等状况。
三、中暑的类型1.先兆中暑:在中暑前都会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皮肤起红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痱子;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四肢肌肉酸痛……若不准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中暑!2.轻度中暑:会消失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留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3.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大部分都伴有体温明显上升的症状。
四、中暑的处理方法①降低体温:当消失中暑状况时,我们首先要让中暑的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把病人抬到四周通风阴凉的室内或树荫下,半躺休息,然后快速给病人解开衣扣,并用浸过冷水的毛巾给病人敷头,使病人体温下降,也就是说降低体温。
②准时补液:由于在酷热的天气下活动,出汗多,体内大量的水分和盐分随着汗水排出,所以最好给病人喝些加少量盐的凉开水,也就是淡盐水。
但不宜吃大量冷饮。
③指压穴位法:遇到消失昏迷的中暑病人,可以用指压穴位,如指压按揉“人中穴”、“合谷”、“涌泉”穴位。
员工防暑降温平安学问用电的平安。
夏季天气酷热,人们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相应增加了触电的危急。
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
这就使夏季成为电气平安事故的易发季节。
抓好电气平安防范显得尤其重要。
夏季防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季常见的防护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夏季防暑、防晒、防溺水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2. 防暑降温方法3. 防晒知识4. 防溺水注意事项5. 应急预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防暑降温方法,防晒知识,防溺水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防暑降温方法,防晒知识,防溺水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夏季防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夏季防护技能训练,如防暑降温技巧、防晒措施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防护的重要性。
2. 讲解夏季常见的安全隐患,如触电、中暑、溺水等。
3. 讲解防暑降温方法,如饮食调理、休息充足等。
4. 讲解防晒知识,如选用合适的防晒霜、避免暴晒等。
5. 讲解防溺水注意事项,如不私自下水、学会游泳等。
6.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夏季防护的重要性。
7. 分组讨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8. 进行夏季防护技能训练,如防暑降温技巧、防晒措施等。
9.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0.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夏季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应用:通过实践操作考核学生运用夏季防护技能的能力。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夏季防护手册》2. 课件:夏季防护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3. 实物:防晒霜、急救包等夏季防护用品。
4.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高温天气也要防安全教案高温天气也要防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温天气对人身体的影响。
2.掌握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
3.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高温天气的特点及对人身体的影响。
2.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室内活动、饮食搭配、合理着装、户外防晒等。
3.高温天气下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与学生讨论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2.讲解高温天气的特点及对人身体的影响。
(1)高温天气特点:温度高,湿度大,阳光强烈。
(2)高温天气对人身体的影响:脱水、中暑、热伤风等。
3.讲解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
(1)室内活动: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选择在室内进行活动,如看书、听音乐、打游戏等。
(2)饮食搭配:多喝水,注意补充电解质;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清淡食物。
(3)合理着装:穿宽松、透气、亲肤的棉质衣物,避免穿黑色或深色服装,可以戴宽檐帽、墨镜等。
(4)户外防晒: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等。
4.讲解高温天气下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
(1)脱水:多喝水,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过量饮酒或大量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2)中暑:及时就医,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额头、手脚心位置。
(3)热伤风:避免直接吹空调,保持通风环境;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5.讲解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行设计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向全班展示。
6.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份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手册,包括各种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小组展示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于高温天气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卫生防疫站、医院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知识。
2.举办亲子活动,邀请专业医生给家长讲解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护知识,携带孩子一同参加,加强家庭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防高温安全教育教案大全小学生防高温安全教育教案大全一、教案题目:小学生防高温安全教育二、教学目标:1.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掌握防晒、防暑、补水的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对高温天气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1.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防晒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防晒产品方法;3.防暑的相关措施;4.合理补水方式;5.高温天气下的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6.应对高温天气的急救措施。
四、教学重点:1.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2.掌握防晒、防暑、补水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难点:1.高温天气下的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2.应对高温天气的急救措施。
六、教学准备:1.幻灯片、教案、教具;2.高温天气下的实际案例、图片资料。
七、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观看一段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的视频,并简要介绍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师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高温天气的认识,并提出相关问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幻灯片和图片,讲解高温天气下的防晒措施,并与学生分享防晒经验。
2.讲解防暑措施,包括避免中暑的方法和如何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
3.讲解补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补水方式。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高温天气下的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并总结出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报告给全班。
步骤四:急救知识普及(15分钟)1.教师介绍高温天气下应对中暑等突发情况的急救方法,并配以图片资料。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突发情况并进行急救演练。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海报、手抄报、小视频创作,展示他们对高温安全教育的理解和预防措施。
2.教师进行总结,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对高温天气安全的重视。
八、教具及学具:1.幻灯片;2.防晒霜、喷雾、遮阳伞等;3.实际案例、图片资料;4.应急救援模型。
九、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3.观察学生的急救演练情况。
酷热天气时的防护
教学目标:
1、学习躲避酷热天气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2、掌握高温预警信号级别的含义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了解酷热天气对自身可能带来的危害。
3、学会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中暑的人。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阅读课文中“高温预警信号系统”;收集有关高温预警信号系统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认识酷热天气
1、学生读课文中“高温预警再发布”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
(1)什么是高温预警信号?
(2)高温预警信号分为几级?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3)高温预警信号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关系?
二、酷热天气的危害
1、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晒伤
三、如何应对酷热天气
1、中暑
(1)教师首先用一个中暑的案例引出话题。
(2)分小组互相交流,说出处理方法
(3)归纳方法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
2、其他应对方法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3)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4)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5)日间小睡;
(6)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7)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送大家一组健康知识:
最佳消暑对策:心静;最佳消暑食品:绿豆;
最佳消暑药物:荷叶;最佳消暑水果:西瓜;
最佳消暑蔬菜:苦瓜;最佳营养肉食:鸭肉
最佳调味用品:姜醋;最佳消暑饮料:热茶;
最佳降温方法:摇扇;最佳保健措施:午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掌握初步的防暑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