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16
- 格式:docx
- 大小:20.30 KB
- 文档页数:23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杨雄写天子田猎的大赋代表作()。
A.《长杨赋》B.《上林赋》C.《河东赋》D.《甘泉赋》正确答案:A2.【单选题】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正确答案:D3.【单选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作者是( )。
A.曹操B.刘琨C.刘桢D.左思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曹操的《蒿里行》,生动地再现了汉末动乱时期民生凋敝的苦难现实。
4.【单选题】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A.《文赋》B.《诗品》C.《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正确答案:A5.【单选题】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是()。
A.大禹治水B.夸父逐日C.精卫填海D.女娲造人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和战争神话三类。
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6.【单选题】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B.《艳歌行》C.《悲愤诗》D.《美女篇》正确答案:C7.【单选题】以下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曹敷B.王粲C.曹植D.蔡琰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砀和刘桢被称为“建安七子”,而王粲是其中诗歌成就最高者之一。
8.【单选题】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阴阳家大师B.兵家大师C.法家大师D.儒家大师正确答案:D9.【单选题】《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取消“列传”B. 保留“书”C. 不设“世家”D. 保留“表”正确答案:10.【单选题】“永明体”这一概念中的“永明”是南朝哪个皇帝的年号()。
A.齐和帝B.齐明帝C.齐武帝D.齐高帝正确答案:C11.【单选题】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形象属于()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表意型人物D.典型人物正确答案:C2.【单选题】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实用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正确答案:A3.【单选题】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A.魏晋B.汉代C.隋唐D.秦代正确答案:A4.【单选题】“马上、枕上、厕上”说的提出者是()A.白居易B.苏轼C.王昌龄D.欧阳修正确答案:D5.【单选题】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文化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意志论B.信息论C.体验论D.反映论正确答案:C6.【问答题】结合任一文学作品,谈谈你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的理解。
正确答案: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一、首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
1、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
这是因为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
2、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二、其次,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
1、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
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她们行动”的客观条件。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够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总之,文学典型是显示幽特征、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它包含丰厚的历史内容,成为人类经过文学直观自身、认识生活的主要形式。
它是写实型作品的最高美学追求和理想范型模式,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之一。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洛阳伽蓝记》所描述的主要内容是()。
A.京都物产B.佛寺建筑C.山川地貌D.人物风情正确答案:B2.【单选题】嵇康赋文代表作是()。
A.《大人先生传》B.《清思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思旧赋》正确答案:C3.【单选题】以下不是陶渊明散文作品的是()。
A.《与子俨等书》B.《五柳先生传》C.《桃花源记》D.《陈情表》正确答案:D4.【单选题】诗歌《纤夫》的写作年代是()。
A.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五四”时期正确答案:B5.【单选题】被胡适称为“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的清初家庭生活小说是()A.《金瓶梅》.B.《歧路灯》C.《醒世姻缘传》D.《侠义风月传》正确答案:C6.【单选题】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A.雕饰藻绘B.清薪拔俗C.豪放悲壮D.清淡秀逸正确答案:C7.【单选题】下列属于“元诗四家”之一杨载著作的是()A.《诗法家数》B.《论诗绝句》C.《瀛奎律髓》D.《麓堂诗话》正确答案:A8.【单选题】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C.“清空”、“骚雅”D.“如七宝楼台”正确答案:B9.【单选题】在近代诗坛上,梁启超倡导的是()A.新学之诗B.新派诗C.诗界革命D.境界说正确答案:C10.【单选题】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散文被称为()A.桐城派散文B.阳湖派散文C.文人之文D.学人之文正确答案:D11.【单选题】清初以李渔为代表的戏剧流派是()A.苏州派B.文人派C.娱乐派D.性灵派正确答案:C12.【单选题】“台阁体”诗的风格特点是()A.笔力矫健,气势纵肆B.雄深雅健,醇厚博大C.雍容醇厚,平正典雅D.冲淡闲放,平易自然正确答案:C13.【单选题】沈璟曲论的核心是()A.推崇语言本色B.强调“场上之曲”C.注重文采才情D.“宁协律而不工”正确答案:B14.【单选题】清末民初的“小说界革命”中提倡最力的小说类型是()A.政治小说B.谴责小说C.科学小说D.历史小说正确答案:A15.【单选题】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名是()A.《茗柯词》B.《弹指词》C.《忆云词》D.《饮水词》正确答案:D16.【单选题】苏轼词的特点是()A.以文为词B.以赋为词C.以诗为词D.以论为词正确答案:C17.【单选题】清中期宗法宋诗的诗歌理论是()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正确答案:C18.【单选题】“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A.古诗B.绝句C.律诗D.歌行正确答案:B19.【单选题】杨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A.宫词B.古乐府C.律诗D.新乐府正确答案:B20.【单选题】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精编⑴(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问答题】试述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正确答案:(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
(2)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①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②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
③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3)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都可以转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而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就可以被划分为六种。
2.【单选题】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正确答案:B3.【单选题】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正确答案:A4.【单选题】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单选题】《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B.夸张C.比兴D.映衬正确答案:C2.【单选题】《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的“韩太尉”指昀是()A.韩愈B.韩奕C.韩维D.韩琦3.【单选题】元好问《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苍苍”指()A.碧草B.青天C.青山D.绿水正确答案:B4.【问答题】试述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正确答案:(1)抒发作者对塞外友人的思念和同情,及以身相救的承诺。
(4分)(2)以词代信,语言平易,如叙家常。
(2分)(3)所用典故,贴切自然,曲折尽意。
(4分)5.【问答题】李密《陈情表》分为四段,分别陈述了怎样的情怀第一段写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分离。
第二段写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进退职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申说不能应诏,只是为了尽孝道,并无别的原因。
第四段表达对西晋王朝尽忠报国之心。
《陈情表》的特色是以情动人,开端言“孝”,再述自己的两难进境,接着便在陈情的基础上说理表态。
从道理而言,晋朝以孝治天下,自己竭尽孝道符合大义。
从实际情况而言,忠孝可以两全,先尽孝后尽忠,尽孝日短,尽忠日长。
合情合理,令人感动。
在措词方面,也颇有讲究,对蜀汉称“伪朝”,对西晋称“圣朝” 。
6.【单选题】孟子提及齐宣王舍衅钟之牛的用意是()。
A.谴责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贪利之心B.揭露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虚伪之心C.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D.赞扬齐宣王废除衅钟之礼的决心正确答案:C7.【单选题】下列诗人别号被列为诗中一体名称的是()A.陈与义号简斋B.范成大号石湖D.杨万里号诚斋正确答案:D8.【单选题】下列作品属于晚清“新文体”代表作的是A.康有为《强学会序》B.梁启超《少年中国说》C.严复《译天演论自序》D.龚自珍《病梅馆记》正确答案:B9.【单选题】《板桥题画》( 三则) 阐发了()A.伦理和词章的道理B.艺术和人生的道理C.性灵和才气的道理D.情致和文笔的道理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下列《哀郢》诗句中,揭露了楚国小人当道、君子失位的一句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精编⑴(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清初诗人吴嘉纪的诗作多抒写()A.山川胜概B.风俗民情C.民生疾苦D.历史事件正确答案:C2.【单选题】李渔在戏剧创作中主要追求的是()A.深刻的思想底蕴和沧桑感慨B.针对现实社会人生有感而发C.戏剧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典丽优雅的案头阅读效果正确答案:C3.【单选题】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A.徐渭B.李贽C.李梦阳D.王世贞正确答案:B4.【单选题】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正确答案:B5.【单选题】“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这句话是评价哪位诗人的()。
A.阮籍B.嵇康C.陆机D.潘岳正确答案:B6.【单选题】清初著名诗人中,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并称为()A.“清初三大家”B.“江左三大家”C.“岭南三大家”D.“乾隆三大家”正确答案:B7.【单选题】《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安史之乱时期B.宋元易代时期C.明清易代时期D.甲午战争时期正确答案:C8.【单选题】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A.《曲律》B.《南词全谱》C.《曲品》D.《南词叙录》正确答案:D9.【单选题】清代历史小说《隋唐演义》被鲁迅评为()A.“浮艳在肤,沉着不足”B.“隽思妙语,时足解颐”C.“戚而能谐,婉而多讽”D.“闾杂考辨,亦有灼见”正确答案:A10.【单选题】清中期宗法宋诗的诗歌理论是()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正确答案:C11.【单选题】桐城派古文家刘大樾的作品《章大家行略》,被姚鼐评为()A.靡丽瑰奇B.真气淋漓C.平淡自然D.凌厉雄杰正确答案:B12.【单选题】“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A.古诗B.绝句C.律诗D.歌行正确答案:B13.【单选题】清初以陈维崧为代表词人的阳羡词派推崇()A.苏轼、辛弃疾B.姜夔、吴文英C.柳永、周邦彦D.张元斡、张孝祥正确答案:A14.【单选题】南朝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精编⑴(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正确答案:C2.【单选题】“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正确答案:D3.【单选题】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正确答案:C4.【单选题】《詩經· 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鷄振羽” 后面的诗句,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七月在宇,八月在户,九月在野,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B.七月在户,八月在野,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C.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D.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正确答案:D5.【单选题】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6.【多选题】一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仄平平平仄仄C.平仄仄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平仄E.平仄仄平仄平仄正确答案:ABCDE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绝江有托于船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正确答案:D8.【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A.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庄公寤生,惊姜氏。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
A.认为美是主观的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答案:C2.【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C.是美的类型说D.是审美类型说正确答案:A3.【单选题】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4.【单选题】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5.【单选题】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
A.审美距离B.静观体验C.陌生化D.热情投入正确答案:B6.【单选题】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正确答案:B7.【单选题】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正确答案:D8.【单选题】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正确答案:D9.【单选题】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正确答案:B【单选题】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
A.欧阳修B.苏轼C.梅尧臣D.柳宗元正确答案:C11.【问答题】名词解释:艺术品的他律性正确答案:艺术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独立自足、自在自为的,而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的。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下面各句,没用复合偏义修辞方式的有()A.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到成败B.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C.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D.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正确答案:C2.【单选题】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3.【单选题】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正确答案:A4.【单选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正确答案:A5.【多选题】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于同义词的有()A.追—逐B.貧—窮C.省—視D.盗—贼E.更—改正确答案:ACE6.【单选题】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A.森相肉B.屋前臣C.向陟门D.美家库正确答案:D7.【多选题】一联诗句对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出句的平仄可以是()A.仄仄平平平仄仄B.平仄平平平仄仄C.平仄仄平平仄仄D.仄仄平平仄平仄E.平仄仄平仄平仄正确答案:ABCDE8.【单选题】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B.誰與,哭者?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正确答案:A9.【单选题】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A.奚何来B.戒尖舟C.出走见D.即休飞正确答案:C10.【单选题】“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A.形容词B.副词C.名词D.动词正确答案:B1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精编⑴(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诗文集《踪迹》的作者是()。
A.朱自清B.冰心C.徐志摩D.郁达夫正确答案:A2.【单选题】《金锁记》以月亮意象引出全篇,首尾呼应,从而给小说涂上的色调是( )A.悲壮B.安详C.苍凉D.和谐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金锁记》以月亮意象引出全篇,首尾呼应,从而给小说涂上的色调是苍凉,把读者对曹七巧悲剧命运思考带向更为深远的人生喟叹。
3.【单选题】“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句诗出自( )A.《航》B.《春水》C.《婴儿》D.《大堰河——我的保姆》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句诗出自《春水》。
4.【单选题】辛笛的诗歌《航》的突出特色是()。
A.具有“三美”特征B.突出“主观战斗精神”C.情感表露直白简单D.思想知觉化正确答案:D5.【单选题】下列话剧不是田汉创作的是()。
A.《名优之死》B.《丽人行》C.《南归》(冰心创作)D.《北京人》正确答案:C6.【单选题】冯至借用诗句“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中的“你”,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平实执著生活态度的赞许。
“你”指的是()A.金柳B.老马C.泥土D.鼠曲草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冯至借用诗句“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中的“你”,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平实执著生活态度的赞许。
“你”指的是:鼠曲草7.【单选题】小说《春桃》的结尾,用以烘托春桃洁身自好的物象是( )A.晚香玉B.油灯C.帽子D.桃花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小说《春桃》的结尾,用以烘托春桃洁身自好的物象是晚香玉。
8.【单选题】下列鸟类没有在《凤凰涅槃》中出现的是()。
A.野雉B.鸱枭白鹤C.白鹤D.家鸽正确答案:C9.【单选题】陆蠡的散文《囚绿记》的写作背景是()。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A.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庄公寤生,惊姜氏。
C.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正确答案:C2.【单选题】“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A.《左传。
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
齐桓公伐楚》正确答案:C3.【单选题】下面各句,“诛”用本义的是()A.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B.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C.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D.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正确答案:D4.【单选题】根据教材所标注的古音,对“大宛、吐蕃、莫邪、僕射”标音全对的一组是()A.DàyuānTǔbō Mòxié pūyìB.DàyuānTǔbō Mòxié pūshèC.DàyuānTǔfānMòyē pūyìD.DàyuānTǔbō Mòyē pūyì正确答案:D5.【单选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正确答案:A6.【单选题】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B.於予與何誅,?C.誅.屨于徒人費,弗得。
D.不誅.之則爲亂。
正确答案:B7.【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A.A. 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35题)1.【多选题】下列各组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A.末然人牧B.鳳亦焚徒C.上燕徒聞D.車采灸逐E.羊亦佞鳴正确答案:AE2.【单选题】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A.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B.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C.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D.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正确答案:A3.【单选题】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 ,发誓。
正确答案:A4.【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A.詞詮B.經傳釋詞C.説文解字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正确答案:D5.【单选题】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6.【单选题】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词典》D.《词诠》正确答案:D7.【单选题】下面的古注术语中,能够用于声训的是()A.如字B.之言C.之貌D.谓之正确答案:B8.【单选题】“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A.形容词B.副词C.名词D.动词正确答案:B9.【单选题】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正确答案:D10.【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A.A. 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精编⑴(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单选题】下列属于“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是()。
A.舒群B.柔石C.叶紫D.丁玲正确答案:A2.【单选题】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 )。
A.吴双热B.李定夷C.张恨水D.徐枕亚正确答案:D3.【单选题】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
A.《蕙的风》B.《春的歌集》C.《湖畔》D.《女神》正确答案:C4.【单选题】樊家树、沈凤喜是张恨水的作品( )中的主要人物。
A.《金粉世家》B.《啼笑因缘》C.《丹凤街》D.《八十一梦》正确答案:B5.【单选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 )的诗句。
A.艾青B.蒲风C.穆旦D.田间正确答案:A6.【单选题】艾青第一本诗集诗集《大堰河》出版于()。
A.1935 年B. 1936 年C.1938 年D.1940 年正确答案:B7.【单选题】在对传统文化与文学史的研究方面,主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是( )。
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刘半农正确答案:A8.【单选题】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下列哪一文学社的机关刊物()。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新月社正确答案:A9.【单选题】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怀旧》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孔乙己》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的是( )。
A.《从文自传》B.《湘西》C.《湘行散记》D.《长河》正确答案:D11.【单选题】《幻灭》、《动摇》、《追求》是茅盾的()三部曲。
A.《虹》B.《蚀》C.《子夜》D.“激流”正确答案:B12.【单选题】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
A.1915 年B.1917 年C.1918 年D.1921 年正确答案:B13.【单选题】用话剧形式创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作家是()。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美育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多选题】下面属于学校环境美育的有()A.校园建筑协调统一B.建设花园式校园C.在教室悬挂伟人或科学家的肖像D.校内各建筑距离适当E.学校校服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正确答案:ABCDE2.【单选题】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A.自然美B.艺术美C.社会美D.科技美正确答案:B3.【多选题】下面属于学校环境美育的有()A.校园建筑协调统一B.建设花园式校园C.在教室悬挂伟人或科学家的肖像D.校内各建筑距离适当E.学校校服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正确答案:ABCDE4.【问答题】人格是指什么?正确答案:人格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主要指人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5.【单选题】“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
”这句话体现了()A.求美先求真的观点B.美善统一的观点C.美的内在规律的观点D.真美合一的观点正确答案:B6.【问答题】社会美育是指什么?正确答案:社会美育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借助于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机构以及环境的美化对人实陁的美育。
7.【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闲暇就是无事可干B.闲暇与审美没有关系C.闲暇的产生有其社会的和物质的基础D.审美是人度过其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E.闲暇对人生无足轻重正确答案:ABE8.【单选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正确答案:A9.【问答题】通过实例分析美育形象的意睐陛。
正确答案:(1)美育的形象不仅是一种“象”,而且是一种融合着主体之“意”的象,是具有意味的象,意味性实际是主体与对象两方面共同结合的产物。
(2)从审美对象来说,构成对象的某些具体可感性的特点,某些形式因素都可能富有某种意味性。
2023年4月自考《美学》简答题真题及答案Part 2
39.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参考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
(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
40.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联想。
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当艺术家通过艺术敏感获得创造的动力时,即开始了由敏感出发的艺术想象。
(2)艺术想象力不同于8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
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
引发、整合心理意象。
[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创造
41.简述马克思美育的思想。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有的基本任务。
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2)他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情况下者谈审美教有是不现实的。
(3)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2023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36.[题干]简述美学学科的建立阶段.[答案]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关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关学学科的发展。
(1)审关意识。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美学思想。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念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
(3)美学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 年出版的《关学》一书为标志。
[考点]绪论--美学的学科属性37.[题干]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答案](1)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
(2)他在《诗学》中提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3)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进行深刻分析,他指出悲剧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考点]审美形态论——悲剧与喜剧38.[题干]简述美和优美的关系。
[答案](1)优美是最早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美的范畴,是美最-一般的形态。
二者之间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在优美中,自然感性形式具有对称。
均衡、圆润、柔和、比例协调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
情感的松弛快适、心灵的共鸣,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
优美也包含着人生丰富的社会性内容。
(3)优美是对美的形态概括之一,美的形态千姿百态,其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是基于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考点]审美形态论——优美和崇高39.[题干]简述艺术模仿说的主要缺陷。
[答案] (1)模仿说是古希腾时的观点,是从艺术本质的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
(2)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范围论,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3)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考点]艺术论一--艺术的存在方式40.[题干]简述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2023年10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Part 2 39.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答案:首先,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的。
其次,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最后,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40.审美关系答案:审美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主观的感觉能力与对象的客观特征之间的。
这种关系本质上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关系,因为它建立在主客体相互对立的基础之上,只不过在科学认识中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活动中则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罢了。
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就是把审美活动当作科学认识的附庸,因为审美终究只是以特殊方式对于对象的反映和认识而已。
这种思想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一开始就把审美关系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基础上。
而事实上,真正的审美关系或状态的根本特点恰恰在于主体与对象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
41.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答案:(1)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
他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
(2)他还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但他是将其艺术的审美(即愉悦的精神享受)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3)将艺术陶治心灵的作用与道德教育区别开来,对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
42.试论审美体验与一般生活体验的联系与区别答案.(1)审美体验之所以与生活世界具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内在关联,是因为人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
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共在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特存在。
(2)但是,审美体验在本质上又是与一般生活体验不同的。
这不仅因为生活体验往往带有实用功利目的,而且也因为一般生活体验总是分散的、零碎的,它常常着眼于局部利益和眼前目的。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1.【问答题】名词解释:仿象正确答案: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幽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这里,“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
2.【单选题】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低级的感性认识B.人的意志C.理性D.意念正确答案:A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
A.惊异B.领悟C.体验D.澄明正确答案:B4.【单选题】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特征。
A.虚无性B.具体性C.不可捉摸性D.非实体性正确答案:D5.【单选题】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6.【单选题】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7.【单选题】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8.【单选题】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正确答案:B9.【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
A.是美的范畴说B.是审美范畴说C.很全面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正确答案:D10.【单选题】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11.【单选题】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无所谓先后正确答案:C12.【单选题】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正确答案:D13.【单选题】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
A.崇高B.荒诞C.喜剧D.气韵正确答案:D14.【单选题】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15.【单选题】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正确答案:B16.【问答题】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1)美育是主体通过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了人的心,慢慢地塑造着人的个性,仿佛如清风拂过人的心田。
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来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
(2)感性形态的审美价值所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与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
(3)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正是情感的载体。
艺术家们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情感时,常宣之于咏歌等艺术形式。
(4)美育以形象为基础,是审美对象在形式上与情感相契合,在本质上是情感的体验,是最终实现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协调活动。
(5)美育的过程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6)感性形态乃是艺术家与欣赏者沟通的中介。
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则通过感性意象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欣赏者所受到的感化,正是在这共鸣中产生的。
17.【单选题】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
A.主体的个体特征B.后天的社会因素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D.人的生理素质正确答案:B18.【单选题】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
这是()。
A.广义的美育B.狭义的美育C.美育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9.【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20.【单选题】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A.丑陋不堪B.纤细精致C.荒诞不经D.粗犷宏大正确答案:D21.【单选题】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正确答案:B22.【单选题】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B23.【单选题】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正确答案:D24.【单选题】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正确答案:C2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
A.自律性B.个性化C.开放性D.形式符号性正确答案:D26.【单选题】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
A.审美需要B.抽象思维C.审美理想D.认识能力正确答案:A27.【单选题】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
A.审美趣味相对化B.审美趣味绝对化C.审美趣味个性化D.审美趣味主观化正确答案:A28.【问答题】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
正确答案: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29.【单选题】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A.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30.【单选题】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
A.是正确的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正确答案:B3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正确答案:D32.【单选题】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正确答案:A33.【单选题】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
A.泰勒B.弗雷泽C.卡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正确答案:B34.【单选题】审美经验是一种()。
A.感性体验B.感官体验C.认识D.感官快感正确答案:A35.【单选题】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
A.审美形态B.审美范畴C.审美活动D.审美经验正确答案:A36.【单选题】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
A.自由创造B.交感巫术C.自由游戏D.劳动先于艺术正确答案:C37.【单选题】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的是()A.歌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38.【单选题】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正确答案:C39.【单选题】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A.语言艺术B.家庭生活C.劳动工具D.巫术礼仪活动正确答案:D40.【单选题】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A.审美活动B.审美理想C.审美意象D.审美心理正确答案:A41.【单选题】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的批评类型是()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正确答案:C42.【单选题】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A.毫无瓜葛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C.同一个概念D.包含关系正确答案:B43.【问答题】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
正确答案:一、审美境界的性质人在各种生存实践活动中,在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其中就包含着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是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
二、审美境界的特点1、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
2、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和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3、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
由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导致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它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层不断潜入和递进的动态结构。
4、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
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性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
44.【单选题】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正确答案:D45.【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正确答案:C46.【问答题】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1)优美是理性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白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的人生存在至境。
(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3)优美和崇高作为基本的审美形态,因为其审美形态的涵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特征的互补性,它们常常作为相互对立补充的一组审美形态出现。
(4)对于崇高与优美两种审美形态的联系与区别,因为对二者的本质理解差异,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虽然有些美学家并不承认崇高是一种审美形态,但许多美学理论还是坚持认为,崇高与美具有共同的本质。
这些理论强调优美与崇高的一致性,认为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崇高本身就是美。
(5)崇高和优美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从审美形态的基本涵出发,优美与崇高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的两种存在状态。
优美作为审美实践发展中的形态,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人生实践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所呈现的一种和合化一的境界。
而崇高则不然,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由于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显示出的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6)崇高和优美的事物在形式上有其量的规定性的方面。
自然界的崇高首先以其数量上与力量上的巨大引起人们的惊讶和敬赞。
它们经常以突破形式美的方式展现出来,而这些又与优美的形式恰恰相反,构成崇高和优美完全相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