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连续,所以鼻窦也具有鼻腔的某些 生理功能,如细胞分泌、共鸣作用等。此外,鼻窦的存在 有助于减轻头颅重量,维持平衡等。
外耳及中耳的生理
外耳——主要为集音的作用,与头颅共 同作用而具有声源定位的功能。
中耳——主要为匹配声阻抗的作用,它 通过以下三个机制来完成:鼓膜与镫骨 足板的面积差、听骨链的杠杆作用、鼓 膜的喇叭形状产生的杠杆作用。
近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成长期(1952-1994年) 出生时扁桃体尚无生发中心,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活跃,特别是3~5岁时,因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较多,扁桃体显著增大,此时的扁
桃体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现象。 其传入神经包括来自软腭、咽后壁、会厌和食管等处的脑神经传入纤维。 若加上鼓膜弧度的杠杆作用,则增益更多。 鼻阻力主要由鼻瓣膜区的诸结构形成。
恶性肿瘤:鼻腔鼻窦癌、鼻咽癌、喉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基本方法与设备
研究对象多为深在的,细小的腔洞,必须借用 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用药特点
全身用药
抗生素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抗组胺类 免疫增强剂 中成药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用药特点
局部用药
鼻部疾病用药:滴鼻液、鼻喷雾剂等 咽喉疾病用药:含漱液、含片、中成药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总论
优选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总论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与现状
传统的耳鼻咽喉科发展期(公元前3300-1911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用药特点 言语形成 咽腔为共鸣腔之一,发音时,咽腔和口腔可改变形状,产生共鸣,声音清晰、和谐悦耳,并由软腭、口、舌、唇、齿等协同作用, 构成各种语言。
近代耳鼻咽喉科创立期(1911-1952年) 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的结构赋予了鼻腔特殊的功能,如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