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化学《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165.54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2.理解加聚反应的原理和异同。
3.会书写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会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教学过程】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基本概念是由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分子聚集而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大分子等。
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
高分子通常由~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成。
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
举例:纤维素、蛋白质、蚕丝、橡胶、淀粉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以高聚物为基础的合成材料,如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与粘接剂等。
二、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主要有三种:1.加聚反应;2.缩聚反应;3.特殊的开环缩合反应。
1]三、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中有三种情况:1.单烯烃的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CH2-........2.共轭二烯的1、4加成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CH2-........3.醛类中C=O双键的加成。
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H2-O-........四、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区别: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
2.加成反应进行后,重键打开,原来重键两端的原子各连接上一个新的基团.3.加成反应一般是两分子反应生成一分子,相当于无机化学的化合反应.根据机理,加成反应可分为亲核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和环加成.加成反应还可分为顺式加成,反式加成。
加聚反应:加聚反应即加成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应。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高分子材料1.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要求,还需要在高分子材料中掺入各种加工助剂来改进其性能。
3.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线型结构、支链型结构、网状结构。
4.酚醛树脂是用酚类与醛类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酸催化下,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之间可缩合成线型结构高分子;在碱催化下,可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二、[引入]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功为人工合成材料开辟了新的道路,改变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其中,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最为广泛。
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讲]合成材料的品种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分离膜、液晶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医用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等)和复合材料。
其中,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最广泛塑料1.塑料的组成:合成树脂、添加剂[讲]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即合成树脂。
在塑料的组成中除了合成树脂外,还有根据需要加入的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加工助剂以改进其性能。
如提高柔韧性的增塑剂,改进耐热的热稳定性,防止塑料老化的防老化剂,赋予塑料的着色剂等。
[讲]树脂和塑料的关系:树脂就是指还有跟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
[讲]塑料是由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所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是树脂。
高中化学第5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精品教案]高中化学第5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精品教案]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知识网络】淀粉维生素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复合蛋白质有机高分天然橡胶亚复合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材料概念:塑料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手指。
合成粘合剂和合成涂料的原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如乙烯、丁二烯、乙炔、苯、甲苯和二甲苯。
复合塑料热塑性塑料根据热固性塑料的热性能分为通用塑料。
工程塑料按用途分类。
天然纤维(棉、毛、木)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人造纤维化学纤维有机纤维合成纤维【知识归纳】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1.线型结构:长链状,链与链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2.体型结构:网状结构,高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结合。
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性质心、爱和专注-1-1.溶解性(1)线型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如有机玻璃)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剂里,但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慢。
(2)具有主体结构的有机聚合物(如橡胶)不易溶解,但会膨胀到一定程度。
2.热塑性和热固性(1)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塑性――加热到一定温度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
例如聚氯乙烯塑料等。
(2)本体聚合物是热固性的,加工后不会熔化。
例如,酚醛塑料。
3.力量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一般都较大。
这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有密切关系。
4.电气绝缘电绝缘性好,这是由于高分子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没有自由电子等的缘故。
三、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途径1.有机聚合物化合物可通过单体加成聚合获得。
2.有机聚合物化合物可以通过单体缩聚得到。
3.有机聚合物化合物可以通过单体的开环聚合得到。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訾觯人体的正常体温觯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觯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
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訾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觯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觯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主备教师:课时:3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5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化学必修2及前面章节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应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第二部分是加成聚合反应,第三部分是缩合聚合反应,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是对前面加成反应及聚合物学习的总结。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目标解析:(1)教材中,主要突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而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的思想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2)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前面学习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由简单的加成反应的复习,引出加聚反应,然后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引入缩聚反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对比加深对两类的认识。
在本节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理解两类反应的异同点。
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3)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1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2、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单体识别的4、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学生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两类反应的理解,理解的关键是区分度要明确,结合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的思想来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一、教材分析和教學策略1、新舊教材對比: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團,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確定,通常用橫線表示。
2、本節的內容體系、地位和作用本節首先,用乙烯聚合反應說明加成聚合反應,用乙二酸與乙二醇生成聚酯說明縮合聚合反應,不介紹具體的反應條件,只介紹加聚與縮聚反應的一般特點,並借此提出單體、鏈節(即重複結構單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識別加聚反應與縮聚反應的單體。
利用“學與問”“思考與交流”等欄目,初步學會由簡單的單體寫出聚合反應方程式、聚合物結構式或由簡單的聚合物奠定基礎。
本節是在分別以學科知識邏輯體系為主線(按有機化合物分類、命名、分子結構特點、主要化學性質來編寫)和以科學方法邏輯發展為主線(先介紹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再介紹有機合成,最後介紹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不斷深入認識有機化合物後,進一步瞭解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明顯可以看出來是《有機化學基礎》第三章第四節“有機合成”基礎上的延伸。
學習本講之後,將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質。
3、教學策略分析1)開展學生的探究活動:“由一種單體進行縮聚反應,生成小分子物質的量應為(n-1);由兩種單體進行縮聚反應,生成小分子物質的量應為(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斷單體。
2)緊密聯繫前面學過的烯烴和二烯烴的加聚反應、加成反應、酯化反應、酯的水解、蛋白質的水解等知識,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同時特別注意官能團、結構、性質三位一體的實質。
3)運用多煤體生動直觀地表現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設計方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能舉例說明合成高分子的組成與結構特點,能依據簡單合成高分子的結構分析其鏈節和單體。
2.能說明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瞭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類是可以通過有機合成不斷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質,從而為不斷提高人類生活水準提供物質基礎。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过程与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三、教学难点: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1、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2、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单体识别的4、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四、教学过程[复习]聚乙烯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塑料。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聚乙烯的合成方法。
[提问]从形式上来看,此反应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生]由许多小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变成一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既属于加成反应又属于聚合反应,叫做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分析、讲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及有关概念的比较。
填写下表:聚合反应CH2=CH2单体—CH2—CH2—链节n 聚合度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又叫聚合物或高聚物。
n值一定时,有确定的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分子质量×n。
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若干n值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下表列出来了一些单体及它们的分子式,如何书写这些单体的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单体名称单体结构简式聚合物乙烯CH2=CH2丙烯CH2=CHCH3氯乙烯CH2=CHCl丙烯腈CH2=CHCN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丁二烯CH2=CH—CH=CH2乙炔HC≡CH(生分组书写合成上述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三大合成材料”的实例,分别说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
2、高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常见的物质入手,了解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分类及主要用途,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典型代表物的有关聚合反应,聚合物的结构、性能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课研究、学习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关注和爱护自然,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三大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引入】师: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功为人工合成材料开辟了新的道路,改变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可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其中,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应用最为广泛。
【板书】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一、塑料1.塑料的组成:合成树脂、添加剂【说明】树脂和塑料的关系:树脂就是指还有跟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如是聚乙烯树脂,是聚丙烯树脂。
塑料是由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所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是树脂。
有时这两个名词也混用,因为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树脂所组成的,不含或少含其他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
【板书】2.塑料的主要性能热塑性。
树脂为线型结构,有热塑性。
热固性。
树脂为体型结构,有热固性。
3.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4.简介几种具有特殊用途的塑料工程塑料、增强塑料、改性塑料等。
【板书】二、合成纤维1.纤维的分类【板书】2.“六大纶”的性能和重要用途师:“六大纶”都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而且每一种还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
它们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
你想是如何的人,你就是如何的人;你想成为如何的人,你离这个目标就不会太远。
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二节应用宽泛的高分子资料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三大合成资料”的实例,分别说明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构造、性能和用途2.认识“三大合成资料”典型代表物的相关聚合反响,聚合物的构造、性能特色。
【教课过程】一、合成纤维简介约 150 万年古人们把棉麻(植物纤维──糖)和丝毛(动物纤维──蛋白质),称为天然纤维。
因为需要增大,人们用不可以纺纱的纤维素(棉短绒、木材、麦秸、稻草、野生植物等)溶于特定溶剂中,模仿蚕吐丝的方法(磁口大面积约有几万孔),压挤入某种介质中固化而成丝,你为人造纤维,市售粘胶纤维布就是此中的一种。
人造纤维与棉花的成分同属纤维素,性能相像(保水性与着色),但强度差,并且原料仍来自天然植物,不可以知足日趋增加的需要。
于是以石油化工的三烯一炔(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系物质、苯酚、甲醛、乙二醇等为主要原料,先合成高聚物,再纺成丝,称为合成纤维,我国叫纶。
如(展现着色的图表,①②③绘在一张图上,——Cl 、—— CH3、—— CN着红色)合成纤维( synthetics)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看人生峰高处,惟有劫难多正果。
1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响或缩聚反响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从纤维的分类能够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型。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拥有适合分子量并拥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办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往常将这种拥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
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对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合成纤维除了拥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胜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一样品种的合成纤维各拥有某些独到性能。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1.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等概念。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3.能由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
(重点)4.能由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出它的单体。
5.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出发,掌握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重难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加成聚合反应[基础·初探]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 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有机物的区别2.加成聚合反应 (1)概念由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分子以加成聚合的形式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常见的加聚反应 ①乙烯的加聚:n CH 2===CH 2――→催化剂CH 2—CH 2。
②丙烯的加聚:。
③1,3丁二烯的加聚:n CH 2===CH —CH===CH 2――→催化剂CH 2—CH===CH —CH 2。
④乙烯和丙烯的加聚:。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单体与由该单体形成的高聚物具有相同的性质吗?【提示】 不相同,单体形成聚合物的过程是化学变化,也就是说聚合物是新的物质,单体与聚合物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其性质不相同。
2.通过聚合物的链节,可以看出聚合物的单体,你知道下面两种聚合物是由何种单体聚合成的吗?【提示】 CH 3—CH===CH 2 CH 2===CH —COOCH 3 [认知升华] 1.加聚反应的特点2.由加聚产物推断单体(1)方法(2)实例CH2—CH2题组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聚四氟乙烯可以作为不粘锅的内衬,其链节是( )A.CF2—CF2B.—CF2—CF2—C.CF2===CF2D.—CF2===CF2—【解析】链节是高分子化合物中重复的最小单位。
【答案】 B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性质不相同B.聚乙烯是由—CH2—CH2—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加热至某一温度则可完全熔化C.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相等D.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解析】聚乙烯是由链节—CH2—CH2—重复连接而成,—CH2—CH2—不属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