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
成都活水公园是如何把浊水变为清水的国风景园林网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而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便如同一个“微缩”的世博会,在这片占地15公顷的土地上,汇集了全球80个城市案例的智慧与经验。
成都活水公园更是大变戏法,向游人展示了浊水变清水的过程,赚足了人气。
成都“活水公园”俯瞰成都“活水公园”一景成都“活水公园”每天可以帮助世博园区清理15吨污水,案例完整地展示了流水在自然中由浊变清、实现生物净化的全过程,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为目前许多地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成都“活水公园”效果图公园的平面构图像是一条游动的鱼,寓意鱼水难分,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公园的“鱼头”部位被设计成堆土高坡,在高坡上建有太阳神鸟广场,设有各种生物图案及环保教育小品和艺术雕塑——这看似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场地下其实挖有厌氧化处理沉淀池,是收集污水和进行初步处理的地方。
随后,通过高坡的自然落差,被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流入“鱼身”部分,这里有鱼鳞一般的植物床和养鱼塘,是最重要的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
流水通过植物、鱼类的吸收转化,达到了净化目的。
最后的“鱼尾”部分是一个亲水空间,清洁的水通过臭氧氧化塔进行消毒处理后经卵石铺地的小溪流入此地。
这里设置了互动感应喷泉,给游客的观赏过程增加了不少乐趣。
“鱼头”部位的太阳神鸟平台和厌氧池“鱼身”部分的种植池“活水公园”的“工作流程”大约有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世博园区内的部分废水经管道流入收集池,由水泵抽入厌氧沉淀池处理;步骤二、处理过的水经由物理水流雕塑吸纳,在自然落差中冲气暴氧,进入人工湿地;步骤三、人工湿地铺有大量鹅卵石,石上附着着生物菌,生物菌等植被吸收污水中有机物,渐渐让水质净透。
这个案例的原型坐落于成都市府河上的“活水公园”,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于1997年春天破土动工兴建。
2016年第1期现代园艺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充斥着。
城市地区由于建筑高度密集、交通复杂、人口集中等因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尤为突出。
城市中心温度升高,再加之车流量大,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景观生态学应运而生。
景观生态学是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景观的各要素及其与人类、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兴学科。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了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来对景观进行新的研究。
而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镶嵌在城市之中,为整个城市的市民提供了一块休闲的圣地。
生态公园运用保留、模仿或者修复地域性的生态方式构建其主要环境,最后达到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局部生态系统的目的。
其目标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主,生态文化或技术为主题,给人们提供以自然生态过程,例如,和谐的游赏、休憩及实践等活动的公共园林,其巨大的绿地及水体面积,郁郁葱葱的树木,更是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域的小气候,维持城市碳氧平衡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景观生态学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发展到现在,形成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高度的综合性。
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野生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密切相关。
景观生态学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有:(1)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如斑块———廊道———基质。
(2)生物多样性原理,即景观结构内异质性程度的高低和物种丰富度的研究。
(3)能量流动原理,景观结构内不同景观要素直接能量的相互流动。
(4)生态位原理,即将生态学的生态链中,各物种所处生态位的原理应用到景观研究中。
(5)生态平衡原理。
(6)生态循环原理,用生态学中各物种、要素间相互循环的原理来研究景观的变化。
2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成都活水公园中的应用成都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府河与华星路之间,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城市环保公园。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中心,是一处集绿地、休闲、娱乐和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不仅以其宏伟的整体规划和多样的活动项目吸引着游客,其细部景观设计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可以悠闲地散步,或者坐在美丽的湖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本文将从细部景观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成都活水公园的美丽之处。
成都活水公园的水景设计非常用心,整个公园内有多条人工湖和水系,水质清澈,四季清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水面上漂浮着荷花,成群的水鸟在湖面上嬉戏,让游客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近的美好体验。
整个公园水系错落有致,有的地方是宽阔的湖面,有的地方是细小的小溪,丰富多样的水景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惊喜。
成都活水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是相当出色的。
整个公园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加之湖水的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公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在整体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考虑,既有开阔式的草坪,也有狭长的花园小径。
这些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成都活水公园内的建筑设计也是独具特色。
整个公园内的亭台楼阁、廊桥断续、假山水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采与韵味。
这些建筑以其精湛的手工艺术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领略现代建筑的风采。
成都活水公园还有许多设施与艺术品设计,让人们在休闲的也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公园内的雕塑艺术品、园林景观装饰、文化艺术展示等,都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与艺术品位。
这些艺术品设计,既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成都活水公园以其精致的细部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体验。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魅力。
成都活水公园不仅是一处城市绿地,更是一处文化艺术的盛宴。
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享受美好时光,尽情地领略生活的美丽。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郊金堂县城中心,占地面积约200亩,是一个集休闲娱乐、
观光旅游和健身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该公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细部景观而闻名。
下面将从几个具体的细部景观来介绍一下成都活水公园。
成都活水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座巍峨的石雕牌坊,上面刻有“成都活水公园”几个大字。
牌坊两旁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营造出一个温馨而宜人的环境。
进入公园后,一条宽敞而
整洁的大道将游客引向公园的中心。
公园内有一个人工湖,湖水平静如镜,倒映着湖边的树木和花草,景色十分美丽。
湖
上有一座精美的拱桥,拱桥的两边种植了许多花草,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色。
除了拱桥,
还有几座仿古建筑,如亭台楼阁等,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氛围。
在公园的北面有一片广阔的草坪,草坪上铺满了绿油油的草地,十分宜人。
周末的时候,人们在这里举行各种健身活动,如晨练、散步、跑步等。
草坪的边缘有一片花坛,种
植了各种花卉,给人一种花香扑鼻的感觉。
活水公园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区,游乐区内有各种设施,如秋千、滑梯、蹦床等,吸引
了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游乐区的周围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给孩子们一个清新而安全的环境。
除了以上几个细部景观,成都活水公园还有一些小桥、流水、假山等,都显得特别精致。
这些细节的处理,为整个公园增添了许多美感和艺术气息。
成都活水公园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公园,不仅拥有广阔的草坪和人工湖,还有诸多精美
的细部景观。
无论是休闲娱乐、观光旅游还是健身运动,活水公园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是一处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城市绿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青龙镇。
该公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片天然美景中,我们可以从细部景观去感受这座城市绿地的独特魅力。
在活水公园的细部景观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抹婀娜多姿的湖光山色。
湖水清澈碧蓝,微风吹拂下波光粼粼,湖面上飘荡着一层淡淡的水雾。
湖中水草丰茂,生机盎然。
湖岸边绿树成荫,树荫下铺设着木质栈道,供游人漫步欣赏湖景。
漫步在栈道上欣赏湖景,偶尔可见到几只白鹭在湖中嬉戏觅食,宛如仙子般舞动翅膀。
湖水边种植着各种花草,不同季节里各种鲜花竞相绽放,芳香四溢。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吸引着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湖水中还设置了几块人工小岛,岛上种着各种树木和花卉,增添了一份生机和灵动。
除了湖光山色,活水公园还有许多人工建筑的亮点。
不同的桥梁、亭子、雕塑等构件精致而别致,在细部上有着精雕细琢的工艺。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个精美的亭子,亭子的上方将近百只小鸟翩翩起舞,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令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也能感受到人工建筑之美。
在公园的一侧,还修建了一个假山,假山的形状就如一个鬼斧神工的山洞,山洞口设置了几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布满了青苔,显得古老而神秘。
假山上还种植了许多树木和花草,错落有致,栩栩如生。
假山旁边是一片宽广的草坪,草地上有许多树木和鲜花,环境十分清幽宜人。
活水公园的细部景观之一还有那一片绿荫蔽日的大树。
在公园的一侧,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绿地,绿地上种植了各种树木,树冠茂密,遮天蔽日。
这片绿地成了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慵懒地躺在草地上,仰望着绿树葱茏,微风拂面,清凉宜人。
这里是游客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是活水公园一道绚丽的景观线。
无论是湖光山色、人工建筑还是绿地大树,活水公园的细部景观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美丽和独特的魅力。
这些景观元素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休闲。
从细部景观看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是一座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大型城市公园。
这座公园将城市水系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喜欢户外活动的成都市民和游客的理想选择。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城市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公园内有许多细致的景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水系景观。
活水公园毗邻成都市东大街,园内的水系源自锦江之水,因而有“活水”之名。
整个公园沿着水系延伸,让游客可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婉约的江河风光。
公园内的水系由串联而成的十多处水景组成,每个水景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风味。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白龙湖。
湖泊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湖中有两座桥梁,水中有许多喜庆的装饰物和小船,让湖泊更加生动。
白龙湖北岸的“澄波岛”和“云淡山”则是观景的好去处。
在日落时段,山峰、湖泊和天空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活水公园内还有一个小溪谷,名为“九曲溪”。
顾名思义,小溪曲折多变。
整个溪谷环境很清幽,生长着许多树木和花卉,有些地方甚至能听到小鸟的啾啾声。
小溪两岸还有许多雕塑和假山,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小清新的世界。
除了水系景观,活水公园还拥有许多休闲设施。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儿童乐园。
乐园内有许多互动游戏和设施,如水上乐园、玻璃滑梯、旋转木马等等,很适合带小孩子一起来玩耍。
另外,公园还设有运动场地、亲子游乐区、自行车道等,任何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活水公园内的花坛。
公园内的23个花坛各具特色,从婉约浪漫到生机勃勃,各种不同类型的花卉被很好地分布在整个公园内。
无论是放眼远处的迎春花海,还是仔细体察足底花坛内的空气清新度与气息,都添加了公园独有的美丽特色。
总之,成都活水公园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公园,无论是追寻自然景色,还是寻找休闲娱乐,都是您的好去处。
在这里,您可以沐浴在自然之中,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时光。
“活水”流程水从雕塑中心喷出经过厌氧沉淀池处理后,经水流雕塑一路吸收空气中的氧,流入兼氧池.有机污染物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机物。
兼氧池中的兼氧微生物和植物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水经过兼氧池配水后,进入人工湿地植物塘床系统。
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
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挺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
它们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被分解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养料污水就变成了肥水,在促进系统内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水质明显改善。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
当污水经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净化后再次经水流雕塑充分曝气,充氧,水中溶解氧含量大大增加,水质可全面达到Ⅲ类水质,即达到了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可作为公园绿化和景观用水。
养鱼塘系统养殖着观赏鱼类和水草。
这些鱼多以各种藻类和微生物为食,同时也排出鱼粪等有机污染物促进藻类植物生长。
功能结构分析成都活水公园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和环保教育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鱼形的整体平面上,以绿地分割各个景观区域以及通行流线,再以从鱼眼到鱼尾的水处理系统串联各分块,就像鱼的生命动力一样给以整个公园活力,并在视觉上联系了各个板块,使游人在观看游览中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水流场景,体会水对于各种生命的重要滋养。
“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主要由数个水处理池构成,在功能上不仅向游人展示如何将污水步步进行净化,四周的植物配置也营造了一种自然式生态的亲和环境效应,从而更好地在自然方面诠释公园的象征意境。
此区域包括了水处理展示区,休息观赏区和湿地生物展示区。
三者在游人步行过程中交替出现,通过植物整体外形的相似性和路道实现自然过渡,展现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多功能水资源利用和别具一格的湿地景观。
068
2013.9参花
理论园地
SHEN HUA心灵之花
艺术视窗
成都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
从府南河上抽取受到污染的河水,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
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河流。
经历了一个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该公园的创意是美国艺术家,水环境保护人士贝特西·达蒙女士提出的,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城建、环保、园林和艺术家共同设计建造。
整个公园呈鱼形设计,取鱼水难分之意,通过展示河水的自然净化过程,唤起人们对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该公园曾获得“优秀水岸奖”“国际环境设计奖”等荣誉。
由于城市湿地公园所处的地域不同,因而它的周边环境,例如水文、气候、植物群落、人文历史都会有所不同。
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色塑造应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自然界中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水的性格是动态和变化的。
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
静态水的形式可分为湖、池、潭、塘;天然形成的动态水景大致分为五类,则是瀑、流、泉、雨和涛,瀑布的特点是水的跌落,流水的特点在于水自由的蜿蜒,泉的特点则是从地下涌出,雨水的美丽在于它点滴的形式。
还有水涛,它以奔放著称。
活水公园内部有一个12组水生植物塘,这12组水生植物塘模拟九寨黄龙中五彩池的形式,配合着蜿蜒的塘边小道,塘中木桥,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
这显然是对静态水的模拟。
值得一提的是,水生植物塘中利用芦苇、首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吸收、过滤或降解了水中的污染物。
二、植物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在园林植物这样一个巨大的植物分支中,改造湿地的植物群落,可使其外貌丰富,适当增加湖面的山石、植物的点缀,减少湖面的机动船只,可以提高湖泊景观美学质量。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对原有植物群落改造的过程中,应适当地选配乡土水生植物。
在引进新植物时,应当事先进行栽培,考察其适应情况,最好选择适应强的树种。
成都活水公园内栽钟有大量的天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
人工湿地系统内大量种植芦苇、首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圈。
这些植物在配置中,采用了多种手法如群植、单植、混合等手法,植物中搭配着山石,在3个养育塘中都配有生态坡岸,山石和植物的结合使得园内呈现出一片自然天成的景色,别有一番风趣。
三、文化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从来就离不开水,在人们选择聚居地时与水为邻是人类的重要考虑因素。
因此,水陆交界处的城市湿地或多或少都留有人类的历史文化遗迹,对于湿地文化的建设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特色塑造的重要内容。
在湿地公园的规划中应该着力保护这些历史遗迹,恢复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成都活水公园依傍着府河,府河又被成都人称之为成都母亲河,府河是在都江堰市崇义镇从检江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原名郫江,绕成都北门然后东下与南河汇合。
在活水公园中有关府河的历史文化塑造较少,这有可能是因为它作为湿地公园,所表达的主题是污废利用,生态保护。
虽然它没有过多地对历史文化进行塑造,但是它在生态教育意义上的塑造却是非常到位的。
整个公园设计呈鱼形,将从府南河上抽取受到污染的河水,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
四、滨水设施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本文所说的滨水设施不同于湿地公园中的公共设施,滨水设施主要是指滨水或水中构筑物,如堤、桥、岛、洲等。
堤,在造景上是分隔水面的手段。
堤可以使水面具有更好的形状,增加水面的层次和景深,扩大空间感。
桥是陆上行人与水流和游船的空间交汇点,它使得水面不会被阻断。
岛、洲是湿地公园里最原始自然的部分,也是各种水禽的栖息地。
位于全园最高点设有一个厌氧沉淀池,厌氧沉淀池内设有一个石雕,石雕采用鱼形设计,圆形的石雕与沉淀池组成了两个同心圆,从高空俯视像极了鱼眼。
池中的石雕极富特色,造型看似无序,其实它呈现的是将一滴水放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景象。
结语:以活水公园为代表的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城市中休闲游憩的场所,为居民提供积极的互动空间,更是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多样性,净水等生态层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它对居民的环保、生态理念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他城市的生态公园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约翰.0.西蒙兹著,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王浩,汪辉,王胜永,孙新旺著《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
[3]同济大学 李铮生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唐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中国园林,2002(4):33-38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
——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甘沁宇1吴贵凉2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00)
摘要: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深入以及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
城市湿地的利用和开发成为了景观设计师的热门话题。
城市湿地公园无疑是对湿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本文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从水、植物、文化、滨水设施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同时对现今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项目定位以及对它认识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艺术;成都活水公园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B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作者:甘沁宇, 吴贵凉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611700
刊名:
参花
英文刊名:Shen Hua
年,卷(期):2013(1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enh20131805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