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8、9的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668.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8课时 8和9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进行8和9的加减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8和9的组成2. 8和9的加减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8和9的组成,8和9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8和9的组成,熟练进行8和9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8和9的组成。
2.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8和9组成的理解。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数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字组成和加减运算。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8和9的组成。
2. 探究新知(1)8的组成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8,让学生观察并说出8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
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8可以由1和7、2和6、3和5、4和4组成。
③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验证8的组成。
(2)9的组成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9,让学生观察并说出9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
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9可以由1和8、2和7、3和6、4和5组成。
③ 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验证9的组成。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8和9的加减运算。
(2)学生完成后,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和9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5.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板书设计8和9的组成:8:1和7、2和6、3和5、4和49:1和8、2和7、3和6、4和58和9的加减运算:8 1 = 9、8 2 = 10、8 3 = 11、8 4 = 129 1 = 10、9 2 = 11、9 3 = 12、9 4 = 138 - 1 = 7、8 - 2 = 6、8 - 3 = 5、8 - 4 = 49 - 1 = 8、9 - 2 = 7、9 - 3 = 6、9 - 4 = 5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8的组成”和“9的组成”。
《8和9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2页的内容及习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感知分与合2.学会8和9的分成。
2.熟练掌握8和9的分与合。
过程与方法:1.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2.培养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实践、交流、合作中得出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为以后的8和9的加减法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52页8和9的组成。
2.8、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也比6、7的略要求略高一些。
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去摆出8和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去摆,教学的起点比6、7有所提高。
其次。
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去推出。
特别是9的组成,要求学生看到一组组成,马上想到另一组组成要求明显高于6、7的组成。
【学情分析】: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
有少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较慢。
因为刚步入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
知识方面,孩子已经掌握了7以内的组成及组成规律。
并认识了8和9。
8和9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比6与7的要求略高一些。
2.本节课学生学习遇到的最大障碍应该是如何记忆八九的所长,这是学习8与9加减法的基础。
【课前准备】课件、雪花片(玩具)、记录表(A4纸打印)【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小游戏: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地数,待会告诉我拍了几下。
师:学生们真棒!我这里有八个雪花片。
给你们3个,我还剩几个?生: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8和9的组成(板书)。
【设计意图】复习8与9,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
老师说要求,先数出8个来,再分8个看每人分得几个,指导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思考的时间。
8和9的组成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组织同学回忆2~7各数的分与合。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此题,交流汇报。
全班订正。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
二、探究新知1.探究8的组成。
师:请大家先数出8根小棒,如果要将这8根小棒分为两部分,有几种分法?我们一起在桌上摆一摆。
师:我这样分(移动1根小棒,学生跟着移一移),这时8分成了几和几?(学生回答:8分成了7和1。
)师:我再按顺序移动1根小棒,这时分成了几和几?(学生回答:8分成了6和2。
)同学们,你们会按顺序再移动1根小棒吗?学生移动小棒,指名说说分的结果。
师:按顺序再移动1根呢?试一试,并说一说结果。
指名说一说分与合。
【学情预设】师:根据这几组组成,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其中的一组可以想到另一组。
例如看到8可以分成7和1,就可以想到8可以分成1和7……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8的组成:师:你们能有顺序地记住8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指名回答。
指导学生读一读8的组成,例如8可以分成1和7,1和7可以组成8……2.总结方法。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8的分与合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又想到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可以先给同桌说一说。
3.自主探究9的组成。
师:请大家数出9个圆片,摆一摆,把它们分成两部分,并记录9的组成。
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9的组成。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交流。
师生一起整理并板书9的组成:4.记忆9的组成。
师:你能有顺序地记住9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一读9的组成,例如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8和9的组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8、9的组成。
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导学流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
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
二、导学
1、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
学生互相读8、9的分解组成。
3、做游戏
1)猜数
2)拍巴掌
3)小猴跳
三、导疑导疏
1、P52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一:4、7、8、9。
3、完成找朋友的游戏P55页5题。
四、导评
借助学具动手拼摆,从而掌握8的组成。
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从而掌握9的分解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