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 格式:ppt
- 大小:412.50 KB
- 文档页数:87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关于其何为灵龟八法开穴法及其组成,现不妨分述如下:灵龟:龟的一种称呼,其说法有二:1、人言其为九龟,我不知何为九龟,据查《尔雅·释鱼》中记载有十龟之说:“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为其第二位也。
2、民间传说,古有四灵之说,一曰龙、二曰凤、三曰龟、四曰麒麟,为其第三位也。
为何言其为灵龟,传说在大禹治水之时,有一神龟负文列与背,有数一至九,大禹据此文而治水功成也,故命其龟曰灵龟。
即有数一至九,又依何序而列,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而五居中,即为九宫”八法:其含义有二:1、指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详见下表)2、指八卦:关于其卦名及与自然界的关系见下表:关于八卦的卦象,为了记忆的方便,现将朱熹的《八卦取象歌》中关于八卦卦象的歌诀列于下“乾三联、坤六断、坎中满、离中虚、巽下断、震仰盂、艮复碗、兑上缺”关于八卦的其它内容,由于牵涉到八卦学说,故在此不言,详见它书。
所谓灵龟八法即根据奇经八脉气血运行的关系,将八脉八穴纳入八卦和九宫之中来开穴的一种针刺方法,与子午流注开穴及辅助开穴法的相同点是仍按日、按时来开穴,不同点是灵龟八法还按卦开穴。
1、灵龟八法配穴:(1)、八脉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身各有名后督前壬皆在内冲由毛际肾同行阳跷根外膀胱寻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只络诸阳脉何为阴经为络阴带脉维腰如束带不由常应日奇经(2)八法歌:坎一取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土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列表如下(3)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痛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同列缺壬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2 灵龟八法配穴法的计算:如前之所言,灵龟八法归属于子午流注学说,所以其年月日时干支的计算仍同于前。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课程简介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可誉为时间针灸学,是按照生物节律选取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可理解为辩时论治。
不同时辰气血流注到不同经脉,故可选取不同经脉的穴位进行治疗。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第一节子午流注一、子午流注的基础知识1、子午流注的概念;2、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与源流;、子午流注的构成(1)六十花甲子;(2)干支配合阴阳五行法;(3)年干支推算法;(4)月干支推算法;(5)日干支推算;()时干支推算法二、时支子午流注法三、日干子午流注法四、子午流注的研究进展第二节灵龟八法一、灵龟八法的基本内容二、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三、灵龟八法治疗的病案举例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一种新的取穴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本课程适用于中医专业、针灸专业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天干地支记时法感兴趣的文理部的学生。
主讲人周桂桐郭义学时学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的启示与分析这里讲的是把“神”变成“人”,把“人”变成“神”的事。
有关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获奖项目的分析研究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课题,人们都希望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科学研究中的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家顽强的毅力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及以后的科研生涯有所裨益。
主要内容:第一章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诺贝尔奖金第一节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第二节流芳百世的遗愿—诺贝尔奖第二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项目及分析第一节第一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二节第二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三节第三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四节第四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三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项目的启迪第一节成功的选题第二节巧妙的解题主讲人郭义学时数学时授课对象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生。
实验中医学()科学总是随着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前进而前进,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中医学的发展史也是与同时代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历史。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
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
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所著,全书分为十卷。
卷一为集录《内经》、《难经》等;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经外奇穴;卷八为诸症治法;卷九为名医治法与灸法、杨氏医案;卷十为《陈氏小儿按摩经》。
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
一、基本概念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
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
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
二、原理有人以为开穴的原因是因为营气和卫气恰在同一点上相遇,这一点上的穴就开了,这是大谬。
要知道营卫之气在人体各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经说:“营卫之气一日夜分别运行都是五十周,周而复始,共行八百一十丈”而且每天如此,这样一算,岂不是每天营卫之气都有碰头的机会了么再仔细一算它们碰头的机会在一天中有五十次之多;一天二十四小时,五十除于二十四得二,那就是营卫之气在同一点相遇有两次,如此说来,不是每天同一经穴要有两次开穴,而且天天都一样么这种理论如何站得住脚其实他是把“开”字误解做“开放”的意思,以为经穴开放,所以治病有效,所以才有这种理论。
子午流注(五)第六部分、灵龟八法灵龟八法是什么?即根据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八脉交经八穴)的按时取穴法。
灵龟,是古人称九龟中的一种,曾将其龟壳烧制后,根据其裂纹表现推算事物的因果关系。
八法,是指八卦的推算方法。
灵龟八法一说首见于《针经指南》,是古代时辰针灸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取穴运算周期为60天。
定义及别名灵龟八法是古典的按时取穴法之一,以八脉八穴配合九宫数,再据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数字计算配穴。
本法是将交经八穴纳于九宫八卦之数而计时取穴的方法,又称奇经纳卦法。
又因本法以八穴相配代表经脉气血流注之盛衰而取穴,所以又称八法流注、流注八法、八法神针。
又因本法所用八脉交会穴,八穴有阴经四个穴位,有阳经四个穴位,故俗称阴四针、阳四针。
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基本原理本法于金元时代为针灸大家窦汉唧所倡导。
实际上此法是八脉八穴配穴法与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时辰相配而组合成的。
所以本法用穴与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以及阴阳相配而成上下相应四对的取穴规律,都与八脉八穴配穴法相同。
具体步骤本法的具体应用是将患者来诊之日、时干支所代表的基数相加之和,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将不能尽除的所余数求出。
此余数即是纳于九宫八卦之数。
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数,临时干支之基数以及八穴纳卦数。
八法逐日干支基数歌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基数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八穴纳卦数——《针灸大全》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属内关,离九列缺主。
八法的公式:(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日)或÷6(阴日)=商……余数。
灵龟八法针刺疗法介绍1灵龟八法针刺疗法介绍1(2009-08-04 21:02:31)灵龟八法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针法同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针刺治疗法,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灵、龟”二字取自中国古代神龟负图而有八卦的传说。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卦法”、“奇经纳干支法”。
就是将奇经八脉纳于九宫八卦、八脉交会穴纳于干支之代数而按时取穴的方法。
(一)灵龟八法的起源及由来宋、元之际,“干支”、“运气”学说兴起。
在针灸领域,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成为子午流注针法的倡导者,其后窦汉卿著《针经指南》及其门人所作《重注标幽赋》等,无不反映了这种学术思想。
窦氏很重视奇经八脉交会八穴的应用。
在其所著《标幽赋》中可以看出,如“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并注意其配穴和主治证候。
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哲学九宫八卦之说,逐渐演变为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之名是在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中才正式提出,作为一种针灸流派而传播至今。
(二)奇经八脉交会八穴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元·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说:“脉有奇常,十二经,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明确指出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
又说:“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说明奇经八脉具有统辖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盈亏的作用。
《标幽赋》曰:“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指的是奇经八脉与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上下的八穴会合,即八穴会通八脉。
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而非四肢,从八穴所属经脉通向奇经八脉,才能构成两者在治疗上的联系。
关于八穴通向八脉,散见于《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中。
如《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
”《灵枢·逆顺肥瘦》曰:“冲脉者……并于少阴之经。
”《针灸甲乙经》载:照海“为阴跷所生”,申脉“为阳跷所生”。
八穴会通八脉具体是:列缺通任脉,后溪通督脉,公孙通冲脉,足临泣通带脉,内关通阴维,外关通阳维,照海通阴跷,申脉通阳跷。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古籍《灵枢》有云: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子午是指时间而言,它是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
子为夜半,午为日中,是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是古代人们用来记述年、月、日、时的符号。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如以一年为例,子是十一月,午为五月,冬至在十一月,夏至在五月(农历);以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再以一天言之,子为夜半的23—1点,午时为日中的11—13点,可见子午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与界线。
流注二字,流是指水流,注指注输,在这里是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做水流,以井、荥、输(原)、经、合来比喻,指出水之发出为井,渐成为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入出于泽海,用来表示脉管炎气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是将机体的气血循行,周流出入,比拟水流,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以调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
可见子午流注是在“人与自然”的理论指导下,逐渐演变所创立起来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
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叁者的关系如下:时间时辰经络 / 脏腑23:00 - 1:00 子时胆1:00 - 3:00 丑时肝3:00 - 5:00 寅时肺5:00 - 7:00 卯时大肠7:00 - 9:00 辰时胃9:00 - 11:00 巳时脾11:00 - 13:00 午时心13:00 - 15:00 未时小肠15:00 - 17:00 申时膀胱17:00 - 19:00 酉时肾19:00 - 21:00 戌时心包21:00 - 23:00 亥时叁焦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
倪海厦针灸( 19)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耳针、回阳针、十三鬼穴,灵龟八法今天我们进入理论部分的最后阶段。
第一个是介绍子午流注,还有一个灵龟八法。
再来是耳针、回阳九针、十三鬼穴。
这是比较特殊的治症,针灸基础要很好,基础不好的话,知道穴道也没有效果,我们先介绍灵龟八法。
过去中国人,不管在哲学、军事、医学,都脱离不了易经八卦的范围。
易经八卦有先天卦、后天卦,易经八卦有: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实际上,先天卦就是一个四度空间,本身是静止的状态,当我们把它变成后天卦的时候,就可以用它。
我们用的都是后天卦,临床上不管是算命、看风水、命理、看病、针灸上,通通都是用后天卦,有个方法呢,当书上讲的很复杂,怎样去计算时间,会弄个大半天。
但实际上,我们有这个盘可用,不用去算那么复杂的过程。
灵龟八法跟子午流注,有一个特性,是在什么时机用它。
一般我们用在急救、急诊上,平常当然也可以用,但怕你学了以后,例如学了灵龟八法,其它治疗法都忘了,都用灵龟法。
若姓陈,以后就叫陈灵龟了。
例如子午流注,你姓孙,以后叫孙子午,正常的经络都忘了,前面讲的都是主流,现在讲的就是给你翅膀,你是只老虎,给你翅膀,增加你的功力。
耳针、回阳针、十三鬼穴,我会一一跟诸位介绍。
我们从灵龟八法开始,这八卦有的字不会念,没关系。
我们在这八个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八个卦是一个圆形的,把它放到后天部分,就变成这样子。
这个摆的位子是根据我们的洛数,我们所谓的五居中位,载九覆一,二四为肩,七三为腰,六八为足,当这样写的时候,直的加,横的加,通通是十五,都是十五,十五是一个定数,人体的平衡呢,就在这个上面。
因为他们是平衡的,人体也是平衡的,把人跟这个卦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可以选出八个穴道,这八个穴道控制了奇经八脉,这八个穴道分成 4 组,在控制人体的平衡,那我们从计算干支、时间,知道它的属性以后可决定现在的时辰是开什么穴,这就是灵龟八法。
子午流柱-进补时间有玄机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2.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3.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4.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5.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6.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7.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8.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9.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10.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
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
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取穴方法(0509)2021年 05月 (大) 星期日09二零二一年【牛年】三月廿八辛丑年【牛年】癸巳月丁巳日立夏第5天(距“小满”12天)今天是丁巳日,建议您在自我按摩养生或者调养任何疾病时,首先按照时辰选取对应的(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穴位(数据来源:子午流注取穴万年历),然后再根据脏腑、气血、虚实、表里、寒热辨证选取对应经络上的其他穴位,这样取穴可以达到最好的养生和治疗效果。
脉浮而无力主虚丁巳日(心经值日)逐时顺序选择的穴位如下:1.庚子时(丙辰日23点-丁巳日1点):三间穴、腕骨穴、照海穴、列缺穴、外关穴、足临泣穴;中渚穴(三焦经虚证);阳辅穴(胆经实证)。
2.辛丑时(1点-3点):公孙穴、内关穴、后溪穴、申脉穴;侠溪穴(胆经虚证);行间穴(肝经实证)。
3.壬寅时(3点-5点):昆仑穴、足临泣穴、外关穴、公孙穴、内关穴;曲泉穴(肝经虚证);尺泽穴(肺经实证)。
4.癸卯时(5点-7点):照海穴、列缺穴、申脉穴、后溪穴;太渊穴(肺经虚证);二间穴(大肠经实证)。
5.甲辰时(7点-9点):阳陵泉穴、照海穴(男)、列缺穴(男)、内关穴、公孙穴;曲池穴(大肠经虚证);厉兑穴(胃经实证)。
6.乙巳时(9点-11点):外关穴、足临泣穴、申脉穴、后溪穴;解溪穴(胃经虚证)、商丘穴(脾经实证)。
7.丙午时(11点-13点):中渚穴、足临泣穴、外关穴、内关穴、公孙穴;大都穴(脾经虚证)、神门穴(心经实证)。
8.丁未时(13点-15点):少冲穴、照海穴、列缺穴、内关穴(女)、公孙穴(女);少冲穴(心经虚证)、小海穴(小肠经实证)。
9.戊申时(15点-17点):外关穴、足临泣穴;后溪穴(小肠经虚证)、束骨穴(膀胱经实证)。
10.己酉时(17点-19点):大都穴、公孙穴、内关穴、列缺穴、照海穴;至阴穴(膀胱经虚证);涌泉穴(肾经实证)。
11.庚戌时(19点-21点):足临泣穴、外关穴;复溜穴(肾经虚证);大陵穴(心包经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