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一节2.1.3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PPT
- 格式:pptx
- 大小:18.38 MB
- 文档页数:21
知识点、脂肪烃之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炔烃(1)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的总称。
(2)通式:C n H2n-2(n≥2)(3)物理性质:与烷烃和烯烃相似,也是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递变。
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2、乙炔A. 组成和结构O注:乙炔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B. 物理性质C.乙炔分子中的碳碳三键容易断裂,因而其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加成、聚合等反应。
(在聚乙炔中掺入某些物质,就可以使其具有导电能力,因此聚乙炔又叫做导电塑料。
)注:①不能使用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因为两者都含有不饱和键,性质相似。
区别乙烯和乙炔通常使用燃烧法,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
②烯烃、炔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乙炔能与溴水、卤素单质、氢气、氰化氢(HCN)、卤化氢、水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HC≡CH+ Br2→CHBr=CHBr(1,2-二溴乙烯)CHBr=CHBr+Br2→CHBr2—CHBr2(1,1,2,2-四溴乙烷)HC≡CH + HCl H2C=CHCl(氯乙烯)D.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药品:电石(主要成分CaC2)、水电子式结构式(2)反应原理:CaC2+2H2O → Ca(OH)2+C2H2↑反应过程分析(3)实验装置:固体+液体→气体且不需要加热(4)收集:排水集气法(5)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
②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
取电石要用镊子夹取,切忌用手拿。
③制取乙炔时,由于CaC2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应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④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
为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度,食盐水逐滴慢慢地滴入。
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炔烃的物理性质,学会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2.能以乙炔为例,认识炔烃的化学性质。
3.知道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一、乙炔的结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1.炔烃的概念及其通式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其分子的通式可表示为C n H2n-2(n≥2),其中碳原子数小于4的炔烃是气态烃,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
2.乙炔(1)组成和结构乙炔的分子式是C2H2,电子式是,结构式是H—C≡C—H,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的空气稍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性质。
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电石(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②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H2S等杂质气体,防止H2S等气体干扰乙炔性质的检验,装置B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装置C中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③注意事项a.用试管作反应容器制取乙炔时,由于CaC2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气管,应在导气管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b.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为了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水流的速率,让食盐水逐滴慢慢地滴入。
c.因反应放热且电石易变成粉末,所以制取乙炔时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4)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1)炔烃的官能团是—C≡C—,化学性质与乙炔相似,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2)含有不饱和键(如、—C≡C—)的烃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
可利用这一性质鉴别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例1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A.都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能够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分子中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内D.都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乙烷分子中各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不能发生聚合反应;乙烷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目标与素养:1.以乙炔为例,掌握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微观探析与变化观念)2.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宏观辨识与科学探究)3.了解脂肪烃的主要来源和使用化石燃料的安全常识,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一、炔烃1.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单炔烃通式为C n H2n-2(n≥2)。
2.乙炔(1)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溶解性:水中微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2)组成与结构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是最简单的炔烃,结构式是,简式是,空间结构为C、H位于一条直线上。
(3)实验室制取①试剂:电石(CaC2)和饱和食盐水。
②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
微点拨: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4)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a.乙炔容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有关化学方程式: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 。
微点拨:①乙炔燃烧时产生浓烈黑烟的原因是因为乙炔的含碳量很高,没有完全燃烧。
②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 000 ℃以上,故常用它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b .乙炔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能被 KMnO 4酸性溶液氧化。
②加成反应乙炔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卤素单质、氢气、氢氰酸、氢卤酸、水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如: HCCH +Br 2―→CHBr===CHBr(1,2-二溴乙烯);CHBr===CHBr +Br 2―→CHBr 2—CHBr 2(1,1,2,2-四溴乙烷);HCCH +HCl ――→催化剂△CH 2===CHCl(氯乙烯)。
二、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重整和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分别是什么变化?[答案]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重整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是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