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240.02 KB
- 文档页数:6
第2章 烃考纲 要求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3.了解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4.能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一、烷烃、烯烃、炔烃1.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3.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
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_____________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烯烃的加聚反应。
①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1)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是分子中的氢原子逐步被取代,并且是各步反应同时进行,产物是烃的多种卤代物的混合物和卤化氢。
(2)鉴别烷烃和烯烃(炔烃)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除去烷烃中的烯烃时,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加聚产物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芳香烃1.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1)易取代——易与卤素单质、硝酸、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能加成——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共价键的本质、特点;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2、共价键的断裂—异裂和均裂;3、酸碱理论:布伦斯特和路易斯酸碱;4、判断给定的分子是酸还是碱5、pk值代表的意义;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1、烷烃的系统命名的规则,部分烷烃的习惯命名2、σ键的特点(头碰头、可旋转);3、构象的概念;构象与能量的关系;写出乙烷全交叉和全重叠式的纽曼式和透视式;4、甲烷自由基卤代反应的历程;5、单环烷烃、简单桥环和螺环的系统命名;6、环丙烷与烯烃的鉴别(KMnO4);7、环烷烃的自由基卤代反应;8、环丙烷与X2、HX反应;9、能写出简单的二取代环己烷(例如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
第三章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烯烃:1、烯烃的系统命名(注意顺/反、Z/E );2、双键的结构(重点π键的特点)3、烯烃的制备(醇脱水、卤代物脱HX)4、烯烃亲电加成1)HX (机理、马氏规则,碳正离子稳定性大小)2)H2O(产物)3)浓H2SO4(产物)4)X2(机理,溴瓮离子,反式加成产物)5)HOX(产物)5、烯烃与B2H6反应的反马氏加水产物6、烯烃在光照条件下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7、烯烃的氧化产物(过氧酸、KMnO4、O3)8、烯烃α-H自由基取代反应炔烃:1、炔烃系统命名2、炔烃的直线型结构3、末端炔烃的鉴别(银氨溶液和铜氨溶液);4、炔化钠的制备及与卤代烷的反应5、炔的亲电加成(符合马氏加成)1)X22)HX3)H2O/H2SO4,HgSO4(烯醇式和酮式互变)6、炔的亲核加成(产物)1)CH3OH2)HCN3)CH3COOH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1、π-π,P-π共轭效应、σ-π,σ-P超共轭效应2、1,3丁二烯的结构及其1,2-加成和1,4-加成机理(烯丙位重排)及产物3、Diels-Alder反应产物(六元环结构)第五章芳烃芳香性苯环:1、单环芳烃的系统命名及结构特点(平面结构,大共轭结构,环不易破坏);2、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σ络合物);3、苯的五大类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及常用的亲电试剂;4、苯的氯甲基化反应;5、苯环侧链含α氢的碳的氧化反应;6、苯环α-H的卤代反应;7、苯环相连第一类(供电子)定位基和第二类(吸电子)定位基;稠环芳烃:1、萘的命名。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 有机物的分类与结构1.有机物的分类(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错误!(2)根据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①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②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③有机物主要类别、官能团2.有机物的结构(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a.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
b.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同系物考点2 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系统命名三步骤命名为2,3,4。
三甲基。
6。
乙基辛烷。
3.其他链状有机物的命名(1)选主链——选择含有官能团在内(或连接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
(2)编序号—-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3)写名称——把取代基、官能团和支链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如命名为4。
甲基.1戊炔;命名为3。
甲基。
3。
_戊醇。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以苯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如果苯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2)系统命名时,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如考点3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1适用对象要求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①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知识点有机物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重结晶常用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萃取分液①常用的萃取剂:苯、CCl4、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等。
②液。
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变化规律。
高二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时,第二章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其中包括醇、酚、醚、卤代烃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下面将结合这些知识点,逐一介绍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第二章。
一、醇醇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H。
其中,R代表一个有机基团。
醇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碳链长度和羟基位置命名。
醇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1. 醇的物理性质醇的物理性质受到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一般来说,低分子量醇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高分子量醇则是无色或白色固体。
醇具有高沸点和高溶解度,可与水形成氢键,使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2.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表现为羟基的活泼反应性。
常见的醇的反应包括酸碱中和、脱水、氧化、酯化等。
其中,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醇与强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脱水反应是指醇分子内或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醇中的羟基失去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产生水分子。
氧化反应指醇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成醛、酮或羧酸等。
酯化反应是指醇与酸反应生成酯。
二、酚酚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芳香化合物,通式为Ar—OH。
其中,Ar代表一个芳香基团。
酚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芳香基团的位置和取代基的数量命名。
1. 酚的物理性质酚的物理性质与醇类似,但酚的氢键作用较醇弱,故溶解度较低。
酚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相应的醇高。
2. 酚的化学性质酚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羟基的活泼反应性。
常见的酚的反应包括酸碱中和、酚的氧化和取代反应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酚与强酸中和生成盐。
酚的氧化反应可产生醛、酮和酸。
酚的取代反应是指酚中的羟基被其他取代基替代。
三、醚醚是一类含有氧原子连接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
其中,R代表两个有机基团。
醚的命名按照主链命名法,需要根据两个有机基团的名称命名。
1. 醚的物理性质醚的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沸点为环己烷三硝基甲苯(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三溴苯酚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乙炔无味☆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完整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推举文档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缘故: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要紧缘故。
一具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依然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中和热);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别:C +CO2=2CO 是吸热反应);⑤铝热反应注: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ⅰ.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ⅱ.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干保证 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汲取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 1;ⅲ.以生成 1 mol 水为基准.(2)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C、H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② 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③ 多数分解反应如 KClO3、KMnO4、CaCO3 的分解等。
(但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④ 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缘故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汲取的总能量注: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概念:把化学能直截了当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已知的有機化合物超過三千七百萬種。
歐亞書局讓有機化合物得以依其反應性而分類成不同族的結構歐亞書局圖2.1乙烯和薄荷烯分別與溴分子的反應。
此二例中,碳的官能基以相同方式與歐亞書局具有碳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7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8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具有碳單一鍵結至高陰電性原子的官能基歐亞書局在所有的情況下,這些鍵均具有極性,其中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δ+),而陰電性較高的原子則帶部分負電荷(δ-)。
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39歐亞書局具有碳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0乙烷中的頭)重疊而形成假如藉由C C 單鍵而連接了三個頭)重疊而形成,假如藉由-C單鍵而連接了三個、四個、五個或甚至更多個碳原子,則我們可以產生很大的一族分子,稱為烷類(alkanes)。
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1烷類常被稱為肪族化合物(aliphatic compounds)。
歐亞書局像丁烷這樣的化合物,其碳皆連接於同一列者,稱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3 正如兩種一般,具有相同的isomers)。
異構物具有相同數目及相同種類的原子,但這些原子歐亞書局化學家們很少會畫出分子內所有的鍵,通常以condensed structureCH3(CHH 鍵不被繪出。
歐亞書局圖2.2一些丁烷(相同,這些結構僅意味著丁烷具有一條由四個原子形成的連續鏈。
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歐亞書局圖2.3歐亞書局歐亞書局關於烷基的命名:在圖歐亞書局符號歐亞書局試舉出化學式歐亞書局第2 章烷類:有機化合物的特性p.46 本書所用的命名系統是依據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聯合歐亞書局支鏈烷類如何命名,除了最複雜的支鏈烷類之外,其須要「轉彎」:歐亞書局(b)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歐亞書局步驟歐亞書局歐亞書局當我們在命名含有上述這些烷基的烷類之一時,未帶連字號的字首iso-被視為烷基名稱的一部分而依其英文字母順序來排列,而字首sec-和tert-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