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3)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17
物理实验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2.5N)1个 木块(带挂钩)1块 200g 钩码1个 长木板一块(80cm)毛巾1块1.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 运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 。
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其大小为:(2) 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 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 (a)、(b)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5) (a)、(c)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 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6) 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在此基础上小易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
写出你的做法。
(8) 同组的小玉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1) 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 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 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填序号) 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 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在第1、2次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第六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大小有关,还跟有关。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②。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②;③。
【知识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对应练习】【填空题】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通过探究发现,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二是3.(2011湖北襄阳)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答案】10 104.(2011年湖南岳阳市)用10N 的水平拉力拉一重为25N的木块沿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N,木块受到的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10 支持力【选择题】1.下列几种关于摩擦力的说法,哪一种正确?()A.物体只有在很快运动时,才有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摩擦力的作用.C.人的手握住东西,原因之一,靠的就是摩擦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2.(2011江苏连云港)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答案】D3.手握住瓶子,瓶子不掉下来,瓶受到的是()A.重力、手对瓶的压力B.重力,手对瓶的压力和滑动摩擦力.C.重力和摩擦力D.重力、手对瓶的压力和静摩擦力4、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A、我们将无法走路,脚与地面间要打滑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C、传送带将可以更快速地传递货物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能吹动火车5.一辆重100牛顿的小车,使它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需用推力10牛顿,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A.100牛顿B.10牛顿C.50牛顿D.55牛顿6、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2、猜想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有关猜想4: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大小有关。
3、实验设计:实验原理:二力平衡A、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木板、棉布。
一条毛巾、钩码B、你怎样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温馨提示:我们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C、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温馨提示:在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往往受两个或多个因素影响,为了研究这个量与其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以固定其他的一些因素,只改变一个,以此进行实验研究,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E、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F/N 摩擦力f摩/N①木块与木板②木块与木板③木块和棉布④木块与毛巾4..进行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量数据.2.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3.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结论一: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结论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6.评估:甲讨论:想一下你的实验过程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法。
(1)、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
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
七年级力学专题四(运动与摩擦)基础概念:摩擦力定义和解释:(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2)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
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还是一种被动力。
解决此类问题方法:受力分析。
常用方法:假设法——假设力存在的方法滑动摩擦力(1)两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为什么要用弹簧秤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弹簧秤测出的是拉力大小而不是摩擦力大小。
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两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应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所以测出了拉力大小也就是测出了摩擦力大小。
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它也可能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要清楚阻碍“相对运动”是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物体运动”可能是以其它物体作参照物的。
如: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秤拉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是由于受到木块对它的摩擦力才随木块一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
具体情况是:当木块受到拉力由静止向前运动时,砝码相对于木块要向后滑动,木块就给砝码一个阻碍它向后滑动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所以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滑动,这时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
(5)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往往采用“理想化”的做法,如某物体放在另一物体的光滑的表面上,这“光滑”就意味着两个物体如果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没有摩擦。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篇一: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这就好比解开一个神秘的谜题,是不是让你充满了好奇呢?首先,咱得准备好实验器材。
这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准备好武器一样!咱需要一块长木板、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还有一条毛巾。
实验开始啦!我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就像给它搭了一个平稳的舞台。
然后把木块放在木板上,这时候的木块就像一个安静的小宝宝乖乖待着。
我拿着弹簧测力计,慢慢地、匀速地拉动木块,眼睛紧紧盯着测力计的示数,心里紧张得像有只小兔子在乱蹦,哎呀,这示数不就是摩擦力的大小吗?接下来,我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这砝码就像给木块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包袱。
再去拉动它的时候,我感觉比刚才费力多啦!就好像原本轻松漫步的人突然扛上了大麻袋,脚步都变得沉重了。
我不禁在想,难道增加了压力,摩擦力就会变大?然后,我又把木板铺上毛巾,让木块在这“粗糙的跑道”上跑一跑。
这一次,拉动木块变得更加费劲了,就像在泥泞的路上拖着一辆装满货物的车!这是不是说明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呢?我还找来了小伙伴一起帮忙,我们不停地尝试改变各种条件,一边做一边讨论。
小伙伴小明瞪大眼睛说:“你看,加上砝码真的不一样!”我也兴奋地回应:“是呀是呀,这摩擦力明显大多了!”小红在一旁着急地喊:“快看看毛巾上的情况!”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这就好比一个人走在光滑的冰面上容易滑倒,而走在布满石子的路上就会更稳当。
所以啊,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密切相关。
这个结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着大用处呢!比如,汽车的轮胎做得粗糙,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让车子行驶更安全;在冰面上行走,我们穿上防滑的鞋子,也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摔倒。
怎么样,这个实验是不是超级有趣又有用?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啦?篇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探究一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那些神秘因素。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初中物理教案教学课题第四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猜想过程与设计方案过程教学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摩擦力的测量仪器材料一斜面,一木块;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毛巾、小铁块、厚海绵、圆铅笔(多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2板书设计第四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滑动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重心上.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1)各种猜想:(2)制定计划与实验表格:(3)数据分析:(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现象四、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播放视频: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停下来.(或者演示:一木块从一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后停下.)师:为什么最终都停了下来?(2)布置小活动.(3)师: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称为滑动摩擦现象.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叫滑动摩擦力.(4)师: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吗?(5)师:你是否感受过滑动摩擦的存在?(鼓励各种想法)(6)展示图片:看似光滑的金属表面,用显微镜看时的模样.(7)对滑动摩擦力这个力我们已知道了大小和作用点,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观看视频,思考现象共同点和原因.生:由于有摩擦.小活动:用橡皮擦去书上的字或用抹布擦桌子,并体会其中的力,感觉阻碍作用.知道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力概念.体会“相对滑动”情景.生:与运动(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生:滑滑梯时裤子会磨破;摔跤时皮被蹭破;……生:简单了解滑动摩擦产生原因.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2.设置实践小活动,进行猜想(1)布置小活动.(2)师:请大家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尽量说出你的猜想依据.(鼓励学生的各种猜想,发掘其中合理的因素给予表扬;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猜想,比如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或越小).)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猜想和猜想依据.(有些猜想不合理或猜想正确但依据有偏差的,可以在探究出结论后再解释探讨.)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用手掌在衣服上滑动,用脚在地上蹭动,轻轻的试试,再用力试试,体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生: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粗糙程度)有关,地面越光滑拖物体越容易.生:与压力有关,因为物体越重越难拖.生:与接触面的材料情况有关,旱冰在水泥地上好溜,在地毯上难溜起来.生: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因为接触面越大,受到阻碍的面就越大.生: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滑动摩擦是相对运动引起的,应该和速度有关.滑滑梯时滑得越快屁股越热.……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1)演示:滑动摩擦力如何测量.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指针不要颤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强调要“匀速”,可不作解释,但要留给学生这样一个疑问,使他们清楚有这样的要求.)(2)师:请各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分别来验证各个猜想.要求至少对两种猜想进行方案设计.(或者直接与学生说明首先对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这两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再研究其它因素.)参加一些小组的讨论,指导学生研究各个猜想因素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不能确定摩擦力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引起的.指出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常用的“控制变量法”.(3)请各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在和学生一起讨论各个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时注意渗透“控制变量法”.最后交流制定出研究各个因素的最佳方案,制定出实验表格,举例如下:实验操作(简单表述)滑动摩擦力大小1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2 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加上重物后在木板上匀速运动3 木块在毛巾上匀速运动木块在海绵上匀速运动4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横放在木板上匀速运动5 木块以较慢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木块以较快速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掌握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反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小组讨论,包括器材和实验步骤,并且对实验的可行性进行考虑.生:研究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压力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再在木块上加一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接触面材料性质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薄毛巾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表面平整的厚海绵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品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横放(或竖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生:研究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时,第一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慢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第二步把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较快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记下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大小.4.进行实验,记录收集数据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讨论,修正自己的探究计划后进行实验,并作好记录.进行实验,如实记录收集数据.5.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师:请各小组分析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描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给学生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但我们不作深入研究,只作为了解层面,一般不用考虑).分析所得数据,把结论表述出来.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材料性质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6.总结与评估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会和其它的因素有关?对我们所得的结论你还能做更深入的研究吗?能激发兴趣,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作更深入思考.7.设计实验,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1)演示实验:筷子提米(2)师:其实摩擦有三兄弟,除了滑动摩擦外,还有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比如用手握起饮料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比如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你能举出生活中这两种摩擦的现象吗?思考杯子和米的受力可能.了解静摩擦和滚动摩擦概念,进行举例.生:推桌子但桌子没动时,与地面有静摩擦;人走路时靠的是鞋与地面的静摩擦;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手与方向盘间有静摩擦;各种绳结.……生:带轮子的行李箱拖动时与地面间有滚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的滚珠发生滚动,笔与纸间有滚动摩擦.……8.实例说明,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1)播放视频:磁悬浮列车.播放气垫船图片(2)布置小活动,要生找出几根圆铅笔.总结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3)展示图片,请大家说出图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和增大有益摩擦的.图片有:有花纹的鞋底;用力刹车;光滑平整的雪橇;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轴承中的滚珠.(4)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有: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给接触面处加润滑油;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摩擦面脱离接触.思考设计意图,知道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小活动:用手掌在桌面上移动,体会受到的阻碍;在手掌下垫上几根圆铅笔再在桌面上移动,体会体会受到的阻碍.对比发现,摩擦力变小了.生:鞋底的花纹是为了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与地面的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增加刹车皮和轮间的压力来增大有益摩擦.生:雪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轴间的有害摩擦;轴承用滚珠是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小有害摩擦.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事例.课后作业相应练习册;小: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教学反馈(1)学生对一些摩擦现象虽然较熟悉,但有时意识不到摩擦的存在,所以教学一开始意识不到摩擦的重要意义.(2)科学探究中猜想阶段发现凭学生的感觉不合理的猜想还是较多的.(3)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匀速时读数容易把握不准.(4)对于摩擦的一些现象和运用学生兴趣很大.备注根据教学情况可把这些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和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接着介绍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以及讨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办法.说明:需要视频目录:(1)冰球比赛中,推出的冰球在冰面上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2)滑冰运动员到终点时停止用力后慢慢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3)骑自行车不蹬后滑行一段后停下来的情景(一小段)。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同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 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 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6NB.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4.4NC.在木块上放一个钩码,使木块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D.将木块沿虚线切去一半,使剩余木块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根据的知识,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 甲、乙两组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3)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两个实验。
(4) 小雨同学将木块切去一半,如图丁所示,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F1大于F4,于是她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理由是 。
4.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 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 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运动。
7.6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知道摩擦力;(2)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摩擦力的分类及产生条件。
课前准备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砝码、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动机思考:运动员松手后,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的冰壶,失去动力后为什么会停下来呢?滑冰车的同学停止撑冰后为什么也会停下来呢?讲授实验内容,体验摩擦力。
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
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设疑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冰面上容易摔倒,为什么体操运动员手上要抹“白粉”,引出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F摩)。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不光滑。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讲授新知识从力的三要素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呢?那我要想知道某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如这个木块放在这个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我该怎么办呢?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2)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4)转换法应用:
通过拉力的大小来反映摩擦力的大小
(5)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第六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设计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
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直观看到由于物体运动,在物体的表面上产生了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通过直观地了解厚海绵在桌面上的运动,感觉摩擦力的存在,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点。
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增加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具准备下部间隔镂空的厚海绵、木板、投影仪、毛巾、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生将要和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锈钢棒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请二位运动员上场。
比赛结果:女生获胜。
[师]知道男同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请大力士自己说说。
[生]钢棒这端特别滑,握也握不住。
[师]表面上是老师帮助了女同学,在男同学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润滑油.实际上是谁帮助了女同学呢?是摩擦力!可见摩擦力就在我们身边。
要领1.转换法的应用:将无法直接测量的摩擦力转换为容易测量的拉力2.二力平衡的应用: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木块的原因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研究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在研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时,控制压力相同4.实验数据处理:将数据通过图像表示出来,可以直观地得出运动和力的关系5.特殊实验装置:将物体与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壁上,拉长木板运动,则不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都等于物块与长木块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系列问题(1)——实验报告班级:实验人:组次: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使物体向前运动的和阻碍物体运动的.由于物体匀速运动,物体处于状态,故等于拉力.只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即可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实验设计:●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设法控制实验条件(变量).分别确定滑动摩擦力与每一个因素的关系.请写出控制变量的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1.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填入表格。
2.如图14-1乙所示,把砝码放在木块上,以改变木板与木块间的压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并与F1大小进行比较。
3.如图14-1丙所示,把棉布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并与F1大小进行比较.实验次数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23●分析与论证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______ 压力越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_____。
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物理学告诉我们: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作用方向外,还有大小。
那么: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二、猜想与假设: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猜想4.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
三、理论依据在物理课上,我们学过: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四、实验计划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2.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3.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五、实验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六、实验数据实验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实验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实验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实验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实验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实验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七、实验分析从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所测结果看,作用在木板上面的法码越重,摩擦力就越大。
探究动态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态摩擦力是物体表面相互接触时阻碍运动的力量。
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物体特性
1.1 表面粗糙度
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这是因为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从而阻力也随之增大。
1.2 底面硬度
底面硬度也会影响摩擦力大小。
硬底面上的物体比软底面上的物体更难滑动,因此动态摩擦力也就更大。
2. 运动特性
2.1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越快,摩擦力就越大。
这是因为当物体表面相互接触后,表面间的分子开始相互作用,而这个相互作用的强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2.2 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越长,摩擦力越大。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物体间的分子之间会有更多的时间发生相互作用。
3. 环境特性
3.1 温度
温度变化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摩擦力变小,因为温度升高会减小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
3.2 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大小。
润滑剂可以填充表面的缝隙,从而减小表面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综上所述,物体的表面粗糙度、底面硬度、运动速度、接触时间、温度和润滑剂都与动态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系。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控制和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纸条拉书”小实验, 参与感受摩擦力存在的过程, 认识观察和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2)通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索过程, 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流程, 有效运用猜想、归纳、“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纸条拉书”的参与过程, 激发探究热情;(2)通过科学探究摩擦力的过程, 体验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3)通过对摩擦力知识应用实例的了解过程,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 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五人一套): 立方体木块①(四个面分别粘有砂纸、棉布、绒布、纸)、立方体木块②(三个面粘有不同面积的同种材料)、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慢速电机、电源、电键等。
2.信息技术:实物投影、自制PPT幻灯片课件等。
四、教学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是: 通过“纸条拉书”小实验, 让学生在教师成功与自己失败的强烈反差中产生置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引发积极的猜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通过“猜想→归纳→选择研究方法→了解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概括结论→交流总结”这一科学探索的流程得到的;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查、互评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后, 总结第一次“拉书”失败的原因, 再次“拉书”体会成功的乐趣, 通过改进“纸条拉书”实验, 体验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大小关系。
通过介绍摩擦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抢答比赛的设计及时反馈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便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信息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教课策略与设计说明教课方案名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执教者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丈量波及到二力均衡知识的详细应用,"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 是摩擦力在平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详细应用,经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升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不论在知识学习上仍是培育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对力的三因素已经有所认识,同时还懂得了二力均衡的有关知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
知道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可是关于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不是十分认识,并且还有一些错误认识。
知识与能力<1>知道滑动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目标<3>能举例说出增大有利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拙程度关系的过过程与方法程;目标<2>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如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1>经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四周与我感情态度与们息息有关的物理知识.价值观目标<2>经过领会本节内容中研究的各个环节,培育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研究精神.要点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难点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滑动摩擦力的丈量。
1、教法(1)、情形导入法:利用学生所熟知生活例子下手,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研究法:培育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研究精神(3)、点拨概括法:为落实启迪教课原则而采纳的一种教法,经过教师的点拔,启迪学生动脑,自己进行思虑与研究,找寻解决问题的门路和方法。
2、学法(1)、自主研究学习法:在本课的教课中,着重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