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黔东南
- 格式:pdf
- 大小:699.84 KB
- 文档页数:2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识能力1.(2019 江苏盐城建湖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长江流域是栽培稻的起源地B.长江流域是栽培粟和黍的起源地C.距今 10 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D.农作物种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2019 吉林通化外国语学校期中)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A.干栏式建筑B.木结构水井C.半地穴式房屋D.洞穴4.(2017 湖南怀化中考改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5.一个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B.穿着缝制的衣服,吃上了粟米饭,再配以各式素菜和荤菜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用漂亮的彩陶装东西6.(2015 贵州黔东南中考)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A. 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7.阅读下面材料: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远古人类遗址时写下这样的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1)根据诗的内容,请你推断这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该地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3)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三年模拟1.(2019 北京西城二模,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水稻、胡豆B.粟、水稻C.粟、小麦D.水稻、玉米2.(2019 广东深圳南山同乐学校期中,5,★☆☆)稻花香里说丰年。
专题16 文明与家园一、单选题1.(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第29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传承非遗彩灯工艺,融合现代科技,是全国首个“故事化+游戏化”沉浸式灯会。
“剑侠江湖”展现国风文化魅力,“潮玩联盟”联动全球化游戏IP,在海外60多个城市同步传播,让更多海外友人领略东方之美。
这()①说明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②有利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③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④有利于推动革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穿古装和故宫古建合影,赴国博看“镇馆之宝”……今年五一假期,为期3天的“文物·创意·生活——2023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大学生们驻足观看和体验。
“文博热”的涌现体现了()①民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②中华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④创新为中华历史文化注入了新活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广安市某校开设了书法、合唱、川剧等校本课程。
学校把书法纳入课堂()①有利于让更多人学习、传播和弘扬书法艺术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③有利于助推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唯一举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利于()A.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B.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C.促进文化同一,消除文化差异D.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5.(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从2022年黔东南州台江的篮球“村BA”,到今年榕江县的足球“村超”,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草根比赛,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
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黔东南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於厚荣 彭 茜*(凯里学院大数据工程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摘 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该地区旅游业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
然而,黔东南地区在发展旅游行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基于此,本文先分析黔东南旅游现状,然后探究黔东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高品质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手段落后、缺乏品牌效应,最后提出黔东南旅游发展策略,以提升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旅游;IP;黔东南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一、黔东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黔东南是一个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民族文化景点,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西江千户苗寨、万达旅游小镇、镇远古城、下司古镇、舞阳河、施秉云台山、隆里古城、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斗篷山景区、杉木河漂流等旅游景点。
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有一定的旅游开发资源,以下是对黔东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的一些介绍。
(一)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黔东南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80.3%,其中苗族人口占42.5%、侗族人口占29.5%。
这些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服装、音乐、舞蹈、饮食、民俗等。
苗族文化以苗族舞蹈和苗戏闻名于世,而且苗族的服饰、织布、银饰等手工艺品非常精美。
侗族保存着独特的木楼、侗寨,构建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村寨、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民族美食等方式,深入了解和体验这些独特的文化。
这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二)自然景观方面黔东南地区拥有壮丽而多样的自然风光,包括山脉、峡谷、瀑布、湖泊等景观,这里山水资源极其丰富。
•黔东南苗族挑选斗牛的标准要求是十分讲究的,他们要从牛的全身、前身、后身、四膊、四脚、蹄爪、皮毛、牛旋、头、眼、角、耳、鼻、嘴、舌、牙、腮、颈、肩、腰、肚、脐、粪门、尾巴等几十个部位去看,去分个一清二楚,苗族认为,牛的习性,从各个部位上都可以看出是否能斗善斗,牛强人吉的。
这本身也是一种苗族牛文化习俗。
苗家人挑选的斗牛首先要求是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
此外牛头两角宽实则劲斗,两角节轮呈两窄一宽相对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圆浑凶恶,鼻孔大耐打。
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
此外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等。
哪个能选到一头理想的斗牛,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
要好斗牛,首先要有好斗、善斗、能斗的斗牛。
但如何挑选?选什么样的牯牛去饲养才成好斗、善斗、能斗的斗牛?至于挑选斗牛的文化习俗,本身就是宝贵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5.2侗族斗牛文化习俗侗族斗牛与苗族斗牛基本一致,但在一些方面有他自己的特点。
侗族却是牛与牛斗,斗牛都在秋收之后至次年春耕之前,每月的亥日是侗乡斗牛的日子,一个月有两个亥日,就要进行两场斗牛。
在哪个场地斗牛,这要由各寨的寨老协商决定。
一般山区平地很少,斗牛场大都选择在峡谷间秋后收割了的稻田里,作为天然的斗牛场。
四周的梯田,也就成为天然的看台。
牛出阵前,由一人拿着一块称为“码牌”的方形木牌,上面写着给牛取的美名,诸如铁牛将军、百胜王、黔大王等等,其名为赞美的对联,如“头碰南山猛虎,角打北海蛟龙”等。
然后才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牵着牛进场,由两人或四人,用两根竹子顶住牛鼻,不使牛狂跑。
场边则不断有人带头振臂高呼“欧欧”之声,并欢呼跳跃。
另一队也如前队一样入场。
双方在相距10至20米的地方,再把牛放开。
两牛相见,斗性勃发,猛冲过去,用牛角顶撞;双方斗牛队伍都在旁呐喊助威。
七年级||历史 (上册 )学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学习目标】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 归纳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 ,有了哪些进步.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学习重点】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开展.【学习难点】对原始农业的理解认识.【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为 "半坡居民的生活〞. 第二局部为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第三局部为 "原始农业的开展〞.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阅读教材 ,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情况 (包括生活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状况 ).2. 第|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古代居民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 ,请思考半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阅读教材 ,讲述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况 (包括生活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状况 ).2.阅读教材 ,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区域劳开工具农作物房屋样式农业工具家畜乐器纺织工具其他技术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3.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973年 ,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 ,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材料二1954年 ,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 ?(2)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4.观察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复原模型图 ,看一看它们在房屋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议一议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三、原始农业的开展1.阅读教材 ,简述中|国原始农业的开展过程. (举例、兴起地点、农业工具的演化等方面)2.依据教材指出 ,原始农业兴起和开展的重要标志及意义.【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 (2021·贵州黔东南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 ,列出的关键词是 "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 ,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2. (2021·海南省 )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 ,草木茂盛 ,虫兽较多. 因此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B.干栏式房屋C.搭上草棚的水井D.半地穴式房屋3.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宄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 ,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C.白菜4. (2021·湖南常德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到一个馒头 ,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 ,主食 ,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5. (2021·湖南益阳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 "黄河流域〞 "粟〞 "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 D.北京人6. (2021·云南省 )图1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课后反思】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习过程】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距今约六千年 ,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 ,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禽;使用陶器 ,有乐器 ,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2.居住条件优越 ,从事种植业 ,劳开工具更为先进.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距今七千年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居住干栏式建筑 ,木结构水井 ,人工栽培水稻 ,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雕刻技术和用漆技术先进 ,创造织布机 ,学会养蚕缫丝.2.阅读教材 ,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3.(1)河姆渡、半坡(2)同:从事种植业、先进的劳开工具不同:种植作物不同;河姆渡有水牛家禽(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开展三、原始农业的开展- -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湖南发现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的人工栽培粟 ).原始农业由最||初的 "刀耕火种〞 - -用耒耜等生产工具进行耕作.2.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开展.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根底.【直击中|考】。
盘点《舌尖2》中的那些“珍馐美味”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电视上的一幕幕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舌尖上的中国2》在万众期盼下终于在周五开播了,味到深处即是家,一个让人“痛并快乐着”的时间段,捧红了一部“垂涎欲滴”的纪录片。
常常自称吃货的我们,有些美食,竟然都没有听说过。
下面追随“脚步”看看各地的美食,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贵阳丝娃娃、雷山鱼酱丝娃娃,是一种贵阳街头最常见的小吃,猛一看颇似产房里初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中。
“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腥草)、海带丝、炸黄豆、糊辣椒等。
又名素春卷。
当地人吃时,当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
“雷山鱼酱”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用糯米酒、辣椒、生姜、大蒜和腌制好的小鱼再度腌制,直到小鱼变成茸状,便可用来烹制鱼香味菜品。
在“舌尖2”中,七分钟的片段详细介绍了了当地人从捞鱼、腌制,直至开封、烹饪的过程。
一坛鱼酱的制作周期,至少花费半个月。
四川腊肉、麻辣香肠在四川食品特产中的地位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其他小吃或肉类制品。
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腊肉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柏树枝条树叶熏烤和凉干的工序。
其独特的烟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难以忘却。
麻辣香肠是指贵州所产的麻辣香肠。
其麻辣香肠用柏枝、果木烟熏,严格控制各个阶段工艺指标瘦肉/肥肉比为6/4,用猪的前夹肉制作,配料考究、熏烤温湿度严格控制,吃起来有一种浓郁独特香味,麻辣突出的独特,让回味无穷酥油蜂蜜、桂花糯米藕酥油蜂蜜粥对人体五脏有保健功效,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后加入酥油及蜂蜜油煎鸡蛋,趁热加入蜂蜜立即进食。
属于进补型保健粥,如果在减肥期间身体出现不适反应,可以食用酥油蜂蜜粥调节身体。
桂花糯米藕又名蜜汁糯米藕,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点之一,糯米灌在莲藕中,配以桂花酱、大红枣一起精心制作,是江南地区传统菜式中一道独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香甜、清脆、桂花香气浓郁而享有口碑。
苗乡酿迎简历
摘要:
1.苗乡酿迎简历介绍
2.苗乡酿迎简历的历史和发展
3.苗乡酿迎简历的酿造工艺和特点
4.苗乡酿迎简历的荣誉和评价
5.苗乡酿迎简历的市场前景
正文:
苗乡酿迎简历是我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产的一种白酒,源于苗族传统的酿酒工艺。
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朝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具特色的酒品之一。
苗乡酿迎简历的酿造工艺独特,采用纯粮食酿造,以糯米、高粱等为原料,经过多次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酿造而成。
这种酒具有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苗乡酿迎简历在国内外多次获奖,被誉为“酒中珍品”。
同时,它也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代表着当地传统文化和技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苗乡酿迎简历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该产品已经远销全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苗乡酿迎简历必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酒类市场的一匹黑马。
总之,苗乡酿迎简历是一款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独特酿造工艺和优良品质的白酒,值得品鉴和收藏。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民间信仰类(6个)侗族萨码节(榕江县)、哥蒙的“哈冲”(黄平县)二、民间音乐类(6个)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三、岁时节令类(11个)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苗族牯藏节(雷山县)、注溪娃娃场(岑巩县)四、文化空间类:(14个)双倍嘎(从江县)、四十八寨歌节(天柱县)、社节(天柱县)、报京三月三(镇远县)、隆里花脸龙(锦屏县)、苗族弄嘎讲略(黄平县)、月也(黎平县)、古思州“屯锣”(岑巩县)、苗族姊妹节(台江县)五、人生礼俗类:(4个)占里侗族生育习俗(从江县)、平秋北侗婚恋习俗(锦屏县)六、传统体育竞技类(3个)勾林(天柱县)、侗族月牙铛(天柱县)、侗族摔跤(黎平县)。
七、民间手工技艺类(17个)苗族蜡染(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丹寨县)、剑河锡绣制作工艺(剑河县)、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苗族银饰工艺(雷山县)、苗族芦笙文化(雷山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八、民间舞蹈类(15个)苗族格哈(丹寨县)、锦鸡舞(丹寨县)、畲族粑槽舞(麻江县)、反排木鼓舞(台江县)九、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3个)苗族“刻道”(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
十、民间知识类(2个)千户苗寨建筑工艺(雷山县)十一、戏曲类(8个)侗戏(黎平县)、思州傩戏傩技(岑巩县)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个)一、民间文学(8个)苗族神话叙事歌《仰阿莎》(剑河县、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研究所)、苗族《古歌》(施秉县、普定县、龙里县)、苗族口头经典“贾”(丹寨县、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研究所)、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榕江县、从江县)二、民间音乐(24个)苗族多声部情歌(台江县、剑河县)、苗族飞歌(雷山县)、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丹寨县)、侗族大歌(从江县小黄乡、榕江县)、侗族河边腔(黎平县)、河边腔苗歌(锦屏县)、十二诗腔苗歌(锦屏县)、侗族歌簦(锦屏县平秋镇)三、民间舞蹈(22个)苗族铜鼓舞(雷山县)、苗族芦笙舞(雷山县、凯里市、榕江县)、苗族板凳舞(凯里市)、苗族踩鼓舞(镇远县)四、传统戏剧(9个)阳戏(天柱县)、思州喜傩神(岑巩县)、镇远土家族傩戏(镇远县)五、曲艺(4个)嘎百福(剑河县、台江县、榕江县、雷山县)、君琵琶(黎平县)七、民间美术(6个)苗族剪纸(剑河县)、苗族百鸟衣艺术(丹寨县)、苗族“嘎闹”支系服饰艺术(丹寨县)。
不是宵夜⽂!中国各地的⼗⼤“⿊暗料理”,你吃过⼏种?中国作为⼀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餐饮⼤国,中华美⾷拥有着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
更有鲁、苏、粤、川、浙、闽、湘、徽菜等⼋⼤菜系,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
中国也是全世界最能吃、最会吃的国家,《⾆尖上的中国》纪录⽚向我们展⽰了中国各地究竟存在着多少特⾊美⾷,还有它们背后那浓厚的⽂化内涵。
不过今天我给⼤家不是来分享各地有什么特⾊的美⾷,⽽是各地⽐较奇葩、让⼈难以接受的“美⾷”,其中有些更是让你难以想象。
1.油炸知了猴知了猴就是蝉的幼⾍,它的⾷⽤价值和药⽤价值都⾮常⾼,尤以刚出⼟的若⾍含蛋⽩质最⾼,是很好的营养品。
本⾝是⼀道中国农村的家常菜,⽽现在许多⾼档酒店已把它摆上餐桌,价格也愈来愈⾼。
其实世界各地都存在着⾍⼦美⾷,不过中国的⾍料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除了在功能上都是摄取蛋⽩质,中国的⾍料理更有着中医药上的药⽤价值,就⽐如蝉幼⾍就有益精壮阳、⽌渴⽣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
当然,中国除了炸知了,炸蝉蛹、炸蝎⼦、炸蚂蚱美⾷等都是中国特⾊的⾍料理。
2.蛤蟆炖⼟⾖蛤蟆炖⼟⾖也叫蛤蟆抱⼟⾖,是东北的⼀道名菜。
这道菜顾名思义就是把可⾷⽤的青蛙与⼟⾖⼀起炖熟。
虽然这道菜看着有点渗⼈,但每个吃过的⼈都会对它赞不绝⼝。
最正宗的蛤蟆炖⼟⾖⽤的是“东北林蛙”,林蛙是蛙类中营养价值和药⽤价值最⾼的。
著名的雪蛤膏就是东北林蛙雌性体内的蛙油,对⼥性来说是⾮常好的美容补品,当地也有“春天蛤蟆鲜、秋天蛤蟆⾹”的说法。
3.⿇辣⼩蝌蚪⿇辣⼩蝌蚪是⼀道⼴西特⾊家常菜,做法是当地居民从⽥地⾥⾯将蝌蚪捞出来,清洗⼲净后便放在锅⾥煮。
蝌蚪⼀般选已经长出后脚的,当地⼈会将这些蝌蚪先⽤⽔冲洗⼀遍,去掉泥沙。
除了⽤⼤⽕煮,还有直接热油炸蝌蚪、蝌蚪油茶、蝌蚪油饼等等做法。
蝌蚪本⾝晒⼲可以⼊药,还能治疗热毒疮肿、流⾏性腮腺炎、⽔⽕烫伤等症,但直接⾷⽤是不值得提倡,并且⾷⽤蝌蚪会感染寄⽣⾍。
描写楠溪江烧烤的句子唯美(篇一)楠溪江烧烤,一座蓬勃发展的美食圣地,拥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烧烤摊位数不胜数,各具特色的烤串、烤肉和烤鱼,尽显黔东南的独特风情。
让我们一同描绘出50句唯美的楠溪江烧烤景象吧!1. 楠溪江畔,烟雾缭绕,炙烤着人们的味蕾和心情。
2. 烤串上的火焰点燃了夜空,散发着香气,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3. 嫩嫩的烤羊肉串穿插在竹签上,金黄诱人,鲜香扑鼻。
4. 烤鸡翅膀在火上翻转,皮烤得酥脆,内里却依然汁水鲜美。
5. 楠溪江烤鱼,鱼身淡雅,肉质鲜嫩,煮熟后散发着红椒和葱姜的香气。
6. 油光锦绣的烤肉铺,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美味。
7. 随着炭火的升腾,烤肉的香气充盈着整个夜晚,令人垂涎欲滴。
8. 烧烤师傅熟练地调整火候,让每一份烤食都保持着最佳口感。
9. 顺着桌上的酱料,香辣、咸鲜的味道在舌尖上交织出诱人的滋味。
10. 羊蝎子煮熟后,入口即化的嫩肉与麻辣鲜香完美融合。
11. 烤鱼的外皮烧得略微焦黑,一切只为了内里的鱼肉更加鲜美。
12. 锅底烧烤的辣椒粉随着风飘散开来,依稀还能感受到辣椒的热辣。
13. 烧烤师傅手持竹签,将烤串翻转,手法熟练而优雅,仿佛舞动着烤美味的芭蕾。
14. 夜晚的楠溪江,烤火映红了整个河岸,烤烟轻轻升腾,温暖了人们的心房。
15. 烤好的羊肉串上色泽鲜亮,一串串似乎在诉说着美味的故事。
16. 烤鱼的香气在江边弥漫开来,嗅觉仿佛被勾引至美食的殿堂。
17. 烧烤师傅娴熟地操作着铁铲,将烤食送到餐盘上,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满足。
18. 古老的烤炉中传来的火爆声音,让人忍不住期待着美味即将呈现。
19. 楠溪江烤烟正品,烟雾轻盈,像一层薄纱,将美食的神秘气息渲染得更加浓郁。
20. 烤鱼盛盘,肉质鲜嫩多汁,与调料的融合带来口感的绝妙变化。
21. 烤串上的木炭,慢慢燃烧,将烤食烤得火候恰到好处。
22. 烤鱼的辣椒与蒜蓉,调和出一种别样的魔幻风情,让人欲罢不能。
23. 来到楠溪江烧烤摊前,各色美味让人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美食的童话世界。
到西江品尝后称赞不绝,还将苗王鱼的做法详细记录带回日本。
苗家腊肉
苗家腊肉是苗家人的待客珍品,每年临近年关薰制。
吃隔年熏腊肉有利于增肾补虚,有利于健胃畅肠、是待客的上好美味佳肴。
其薰制相当讲究。
得先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揉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薰干。
薰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
如用桔子皮薰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
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醮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韭菜根酸菜
大鱼大肉之外,还有独具特色的韭菜根酸菜十分开胃。
制作方法与青菜酸菜的做法基本相同,先把韭菜根挖出洗净晾干至七八成后,用适量糯米饭和少量切细的姜、蒜与韭菜根搅匀,兑上酒然后装入瓷坛中压紧,盖上坛盖,经常换坛盘里的水,以保持清洁,防止菜根吸入不清洁的水导致变味。
菜根放入坛内两个月后即可食用。
每次取菜根时手、筷子都不能沾有油水,更不能忘换上清洁的坛盘水。
介绍黔东南美食的作文“清水江畔苗族飞歌曲曲,都柳江岸侗家鼓楼座座。
这就是苗乡,这就是侗寨,这就是我的故乡”。
朋友,你知道这首歌是谁演唱的吗?这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纵情演唱的歌曲——《走进黔东南》。
歌曲悠扬婉转,悦耳动听,令人心旷神怡。
是呀!走进黔东南,就是走进了森林的王国;走进黔东南,就是走进歌舞之乡;走进了黔东南,就是走进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
黔东南被誉为“十大世界少数民族风情保护区”,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被誉为“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赞誉良多,授之无愧。
黔东南,我可爱的家乡,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这里民风淳朴、民族团结;这里山水秀丽,景观奇特;这里物产丰富,人民勤劳;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
朋友,请你走进黔东南,来游一游,来看一看。
来游览这里的名山大川,请观赏雷公山、云台山、香炉山、龙泉山的雄奇多姿;请游玩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杉木河的清丽无限。
请走一走建筑形态奇异的花桥、风雨桥,请坐一坐结构独特富丽堂皇的鼓楼、吊脚楼,坐在长凳上欣赏廊壁上各种精美图画,听听歌手们对唱优美的苗歌侗曲。
朋友,请你来从江县被誉为“侗歌之乡”的小黄村结识曾随*** 总理访问日本的十三名天使般的小姊妹吧,她们会为你带来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
请你将手中的相机多拍击张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三板溪大电站的照片吧,那是国家西电东送的真实例证啊!请你走进隆里古城感悟明代军事城堡的历史沧桑,去追寻“生态博物馆”的悠悠岁月。
去瞻仰龙大道故居,把那龙华“二十四烈士”的悲壮历史永记心头。
去瞻仰“黎平会议”会址,那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彪炳史册,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雷山西江苗寨那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呀!请你去那里领略“苗族露天博物馆”的风采。
请你去锦屏文斗苗寨借阅清代林业契约文书,去寻觅珍贵的历史档案和考证当年木商繁荣的迹象。
去剑河温泉泡一泡,让身心放松,把快乐带上。
去美食街品尝美味可口的酸汤鱼吧,要不你会后悔来凯里走一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我前后在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生活了十七年,从1968年到1985年,期间,有四年是在上海上大学。
也就是说,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贵州的大山里面度过的。
其实,那是一段生活物资非常贫乏的时期,饮食对于当时的人们,更多仅仅是为了基本的果腹之需,根本谈不上作为一种享受,远远不如现在的“吃货”们,有那么多的口福。
但是,也许正是由于匮乏,才使食物愈显弥足珍贵,使我们对食物有着更深的感情,对所尝过的口味,对所经历过的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有更久远的记忆。
时至今日,大学时代与我同住一室的同学,还清楚地记得我来上学时,随身携带的一瓶油辣椒,清楚地记得他们从一开始用筷子蘸一下,拌在菜里都要辣得直叫唤,到最后能够把油辣椒夹一层在馒头里,吃得那个香!辣,是贵州人生活中的一大要素。
以前讲起来,要在贵州生活,不能吃辣是万万不可的。
从现代生活说,望辣却步,就别想品尝到真正的贵州风味。
上初中时,我们被遣到山下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坝固区牛场公社芭榔大队罗家寨生产队,与布依族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
干的是打秧青(割草撒进水田)、挑牛粪、插秧的力气活,每天三餐吃的菜就是清水煮卷心菜蘸辣椒盐巴。
成天累月,从没二样。
每餐饭前,大家烟熏火燎地围坐在火塘旁。
火塘上的三脚架支撑着煮着清水的铁锅,铁锅上再支着个小三脚架,上面放着一个小碗。
看贫农老伯从挂在柱上成串的干辣椒里抽出几根,放在火旁烘烤到糊脆时,用那双还沾着牛粪和泥巴的粗大的手掌合在一起一碾,碎末状的辣椒就落入了小碗里。
加入大颗粒的盐巴,再浇上煮沸的水,这就被称为“蘸水”。
在铁锅里煮熟的卷心菜被夹起来,放在“蘸水”里蘸一下,这就是下饭的菜了,一滴油也没有。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推搡帷幕狡辨目眩神迷B.震撼穹顶萦饶漫不经心C.晦暗燎原玷污人情事故D.枯燥沙砾迁徙纷至沓来2.(2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朵莲花,好像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B.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C.他这个人经常不修边幅....,只是埋头工作。
D.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3.(2分)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对下列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A.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
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
在丽达的帮助和鼓励下,保尔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具有了很强的写作本领。
C.《平凡的世界》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怀,对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就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极人物,如乡土哲学家田福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善于见风使舵的孙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
D.《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腌汤--让人口水四溢的苗乡味道金旦九【期刊名称】《中国西部》【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2页(P94-95)【作者】金旦九【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贵州黔东南,人们都知道酸汤系列美食好吃,能清热解渴,增强食欲,但却鲜有人知道腌汤。
其实,腌汤也是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日常美食。
腌汤之所以受到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神奇功能:一是腌汤味道独特可口。
腌汤既有腌酸味,又有臭香味,和臭豆腐如出一辙,令人食后倍感香醇鲜美,回味无穷。
二是腌汤具有美容保健功能。
夏天喝它能解暑,冬季吃它能祛寒,疲劳在贵州黔东南,人们都知道酸汤系列美食好吃,能清热解渴,增强食欲,但却鲜有人知道腌汤。
其实,腌汤也是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日常美食。
腌汤之所以受到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神奇功能:一是腌汤味道独特可口。
腌汤既有腌酸味,又有臭香味,和臭豆腐如出一辙,令人食后倍感香醇鲜美,回味无穷。
二是腌汤具有美容保健功能。
夏天喝它能解暑,冬季吃它能祛寒,疲劳时喝它可提神,食荤后喝它可解腻,醉酒后喝它能醒酒,经常喝它能调节胃口,开胃健脾,既激发食欲,增加食量,又帮助消化,减少脂肪,让男人身强体壮,让女人容颜鲜嫩。
三是腌汤兼有药用价值。
长期食用腌汤,能消肿解毒,预防和治疗感冒、腹泻、胃痛、肠炎等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食疗药理功效。
黔东南的黄平、台江等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百岁老人比较多,其实也是因为黔东南人民长年吃酸汤和腌汤的缘故。
据研究,腌酸之所以具有美容保健时喝它可提神,食荤后喝它可解腻,醉酒后喝它能醒酒,经常喝它能调节胃因为腌汤采用原始的自然发酵方法进行酿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腌汤发酵期间,能产生大量的乳酸菌,而乳酸菌能有效抑制食品中的腐败菌及病原菌,同时还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乳酸菌所产生的细菌素因具有无毒、高效、无残留、无抗药性的特点,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最有效代替物。
江口特色私房菜有哪些江口素有“美食之乡”的美誉,这里有丰富多样的特色私房菜,引来了众多食客的赞誉。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江口的特色私房菜品吧。
1. 江口腊肉酱江口腊肉酱是这个地区的传统名菜,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风味。
它选用上等的猪后腿肉,经过特殊醃制和烟熏而成,口感鲜嫩,色泽红亮,吃起来酥香可口。
它可以作为配菜、炒菜或者火锅的佐料,为菜品增添独特的风味。
2. 拔丝苹果拔丝苹果是江口地区的一道传统甜点,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的口感而蜚声。
选用当地特色的甘蔗,经过提炼制作成纯正的糖浆后,将苹果经过炸制,然后用浓稠的糖浆包裹,撒上炸制好的芝麻,最后用巧手拔成丝状,形成如金丝般晶莹剔透的苹果干。
入口脆甜可口,糖浆的香甜与苹果的酸爽交相辉映,是此地特色菜的佳品。
3. 黔东南酸汤鱼黔东南酸汤鱼是一道集酸、辣、咸为一体的美食,它选用当地的黄鳝、泡椒、蕨菜和山椒等食材烹制而成。
这道菜品酸辣鲜香,口感醇厚,深受食客的欢迎。
特别是在夏天,一碗酸汤鱼,香气扑鼻,让人胃口大开。
4. 香辣豆豉鸭爪香辣豆豉鸭爪是江口地区的一道招牌菜,以其麻辣可口而广受欢迎。
豆豉和鸭爪的结合,使得这道菜品富有层次感,香气四溢。
烹制时,先将鸭爪焯水煮熟,然后浸泡在豆豉酱汁中,使得香味能够充分渗入鸭爪内部,最后微火慢慢炖制,让鸭爪入味酥烂。
一口咬下,辣味和麻味交织在舌尖,让人回味无穷。
5. 三溪口鸭血粉丝汤三溪口鸭血粉丝汤是江口地区的传统汤品,以其独特鲜美的口味而受到食客们的追捧。
选用当地特色的羊血、粉丝和精选鸭肉熬制而成,汤底清鲜醇厚,味道鲜美。
吃到嘴里,滋味扑面而来,令人胃口大开。
以上就是江口特色私房菜的介绍,这里的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菜品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让人大饱口福。
如果您有机会来江口,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特色菜品的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