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体补给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40
陆地水体补给一、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如下列各图)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方法技巧很重要———————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应用体验不可少———————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解析:1.C 2.B 3.D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长江处于丰水期。
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
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经过蒸发补给雨水。
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增大。
4.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水体类型及相互补给关系考点一:陆地水的补给类型一、五种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典型图示图示陆地主要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二、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其径流量的变化特点。
1.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1)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河流冬季断流,总体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3.径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1)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可调蓄洪水。
(2)地下水补给: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分析河流流量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1)地区差异(我国):(2)天气差异(我国):(3)气候(北半球):【练习】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2.下列月份中,该河河口三角洲河段水位最低的是()A.1月B.4月C.7月D.10月3.上述月份河流水位低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C.雨季未到,蒸发旺盛D.人口众多,耗水量大(2020·潍坊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理论蒸发量3 000毫米。
沙漠东南部腹地有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1 261毫米。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4.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量约为()A.1 260毫米B.160毫米C.3 000毫米D.1 100毫米5.苏木吉林湖()A.冬季湖面面积缩小B.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C.春季湖面面积较小D.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考点二:湖泊成因及变化一、湖泊的类型、形成及特点(一)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岩溶湖、冰川湖、潟湖等;1、构造湖(又叫断层湖)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所造成的洼陷,积水而成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