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强少年始》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8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本课知识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本课能力目标]1.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2.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本课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本课难点]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教学设计]导入:2005感动中国:《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事迹:1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设问:这位普通的哥哥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生1:是对妹妹的负责和关爱;生2:他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生3:他具有自尊、自信、自立的优秀品质;生4:它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生5:他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洪战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其关键字是自强!那么什么是自强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1、什么是自强?P472、自强精神有哪些表现?P483、自强精神的作用有哪些?(对个人,对国家)P47--50学习任务:五分钟快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答案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生命不息,自强不止的事迹?学生畅所欲言: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争取独立的斗争历史;郑和七下西洋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屈原;战功卓着的爱国名将戚继光;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奥运赛场创造奇迹的飞人刘翔;……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自强不息的事迹很多,这也说明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人生自强少年始》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分析文中的情节和描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课本:《人生自强少年始》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幸和困难时,应该怎样去面对?为什么自强不息是一种重要的品质?2.阅读理解(20分钟)(1)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在文中,主人公遇到的是什么困难?他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3)主人公最终取得了什么成绩?这个成就对他有什么意义?3.分析与归纳(20分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描写,归纳出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一些行为和心态。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汇报出他们的分析和归纳。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思考探讨(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下问题(1)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面对困难时有什么特点和行为?(2)你觉得自强不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你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自强不息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困难,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
四、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行动,并结合自强不息的理念,探讨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要求文章不少于5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人生自强少年始》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课堂上通过分析和归纳课文中的情节和描写,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探讨的环节,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和思考,激发了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人生自强少年始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大足城南中学陈尚兵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巨大作用。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激励自己做一个自强的人,尝试做自强少年。
知识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学习重点:自强的含义、表现。
学习难点:感悟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展示,师生共同点评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听说咱班同学的语文成绩特别好,老师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唐代诗人李咸用有这样一句古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他要激励我们有哪种精神?(引入课题,展示自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设置五道关口,以智勇大冲关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一关,自强含义以彭彩金事例让学生体验自强,感悟什么是自强。
教师引导:一个孝亲敬老的动人故事,一个不幸少年的自强之路。
彭彩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强的真谛。
那么什么是自强呢?这是我们五道关口的第一关(同桌交流后回答)。
自强的含义: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关、自强的表现教师引导:贝多芬、丁俊晖、攀岩者、周恩来等等,不管是名人伟人,还是我们身边的很多平凡的人,他们自强不息,在不同的场合,自强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
那么,自强的有哪些表现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面对他人:自尊自爱,不卑不亢;面对挑战:勇于开拓,积极进取;面对理想: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心里边暗暗的反思一下自己,平常我们的所为都是自强的表现吗?如果不是,该怎么做呢?到此,第二道难关我们成功攻破,下面我们向第三大难关挺进,是什么呢?第三关、自强的作用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位家庭不幸的小彩金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我们再看看这个人,大家知道是谁么?我们一起来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感受他身上的可贵品质。
人生当自强--人生自强少年始人生当自强--人生自强少年始人生自强,这是一个伟大而崇高的目标。
每个人心中都有追求自强的愿景,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实现呢?在我看来,人生自强的过程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
人生自强,意味着不断地完善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却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少年时代,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潜能。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生自强的基础。
少年时期是一个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比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课程。
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未来做好准备。
其次,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人生自强的重要一环。
在少年时期,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思考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找出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实践项目,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人生自强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
在少年时期,我们应该广泛地接触、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付诸行动。
比如,有些人可能对音乐感兴趣,可以学习乐器;有些人可能对体育感兴趣,可以参加运动队。
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不仅能增加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为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发展自己的潜能也是人生自强的重要方面。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有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在少年时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接触、体验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然后付诸实践。
2019-2020年初中六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6课人生自强少年始鲁人版课后练习第八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王英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
”王英这是( )A、自高自大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B、充满自信、欣赏自己、积极悦纳自我的表现C、维护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是自尊的表现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是自负的表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任务、挑战、困难面前,一句“我能行”,会给自己莫大的力量。
“我能行”是( )①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能鼓舞人们绕过困难,躲过挑战,等待成功②自信的表现③每个成功者都具有的品质④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目标的心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比尔·盖茨说:“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步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想成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依赖思想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克服依赖思想就要( )①培养自信心②尝试独立解决问题③志存高远④多向独立性较强的人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生当自强”。
在下列名人名言中,不是关于“自强”的是( )A、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荀子曰:“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C、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中学生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三种现象:一是把身穿名牌当作身份的象征,二是见人就夸大自己的优点,并贬低别人;三是自认为样样都比别人差。
这三种现象归属的心理误区按顺序分别是( )A、虚荣、自负、自卑B、自尊、自负、虚荣C、虚荣、自尊、自卑D、自信、自傲、自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四川达州女孩王紫莹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对于不幸,她并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