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上所述,美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彻底的地方分权
- 格式:pdf
- 大小:491.5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管理学第一章一、教育管理的定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充分调度各种资源对教育系统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化的活动。
二、教育管理的特点1、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难以定论或把握,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者有时感到很难将它们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2、教育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就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
3、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因此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涉及其他管理活动不常碰见的伦理,道德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如“教育资源分配”4、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
教学人民往往希望在自己的领域有跟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这一特点导致教育管理人民与教学专业人员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
5、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的评价,与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相比要复杂得多。
这种业绩评价的困难,为圆满履行教育管理职能增加了难度。
6、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的这一特点常常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趋于保守,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
三、什么是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教育管理学: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它是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狭义的教育管理学: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四、教育管理学产生和发展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管理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标志是这一时期发表了一批教育管理著作。
1908年达顿与斯奈登出版了《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一书,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该书的问世是教育管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00447教育行政学(四川)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复习资料第二章教育行政体制第一节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一、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P23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单选、名词解释)二、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P231.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是指国家以什么方式来干预教育活动,是教育行政组织的形态。
(单选)基本类型集权制分权制概念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在其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典型代表法国美国2.教育行政集权制优点:(简答)(1)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2)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3)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3.教育行政集权制缺点:(1)使教育行政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2)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育行政分权制优点:(1)最大长处:使教育行政管理有弹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
(2)权力保留在地方,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教育行政分权制缺点: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6.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基本上属于集权制,是依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根本原则设立的。
即中央政府政府一级设教育部,地方的省市县乡四级,省设教育厅,市、县设教育局,乡设教育科、室(组)等专门性的教育行政组织。
(单选)三、教育行政集权与分权体制的比较分析P251.基于体制类型选择的比较分析:中央教育行政与地方教育行政的协调和连接问题。
2.基于教育行政职能的比较分析:教育行政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系统(或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和职责。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0—2011学年第2学期)课号: 054TS1ATS 课程名称:美国文化改卷教师:学号: 106020110 姓名:毛丽敏得分: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年轻的国家,相比之下,它的教育起步也较晚,但是他的发展却极其迅速。
仅仅从我身边的例子来讲,高中班里50个人,就有8个人求学美国。
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整体的社会发展更好,更有利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说,美国的教育实在是强大。
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十名中有六所大学来自美国,而前一百名中美国大学的比例达到了30%。
更不容易的是,美国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98%。
那么,是什么使得一个建国史、教育史都短暂的国家,在教育方面也能同国力一样,呈现这样强势的姿态呢?本文将结合课堂知识和查阅的资料来对美国的教育制度尽心更简单的分析。
一、美国教育历史回顾教育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之一,与国家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七世纪马萨诸塞海湾殖民时代,首批英格兰移民中就有不少毕业于牛津与剑桥。
据估计,当时每四十到五十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大学生,这种高等教育背景的移民使得他们十分重视教育。
而早期的英格兰移民也因为对宗教的虔诚,需要文化来亲自读懂《圣经》。
这两方面因素促使美国教育起步,1636年建成了哈佛大学,1639年建成威廉·玛丽大学,1701年建立了耶鲁大学。
在美国独立以前,在那片土地上便已有了39所独立学院。
164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一项家长必须送子入学的法律;1647年,又出台了一项更为严格的法律,要求各城镇必须建有学校并配备师资。
其他州也纷纷效仿。
在短短四十年中各州都建有公立学校。
独立战争后,美国颁布的《西北部法令》规定,各城镇必须预留至少一平方英里的土地用于建学校。
法令要求西北各州必须建立公立大学。
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教育不断发展。
1827年马萨诸塞州再次率先要求大城镇必须建有公立中学,其他州也紧跟其后。
1825年至1850年间,公立教育在全美确立,各州都建立了无宗教歧视、无经济条件限制并对所有学童开放的基础教育系统,许多公立大学和学院也相继问世。
第十八章典型国家中小学管理的特点第一节英国中小学管理一、英国教育行政体制1、中央教育行政体制负责机构:教育技能部,其中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管理英国基础教育的先关事宜。
主要任务:提高中小学教育标准,确保英国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水平教育标准局负责全国中小学教育的督导工作一类是:教育标准局直接选派的皇家督学二类是:招募和培训组成的附加督学二、地方教育行政制度以地方自治体为基础,地方教育当局为地方教育行政的最高部门。
地方教育当局与学校和地方长官协会,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相互配合,共同工作。
中央和地方的权限根据国会立法的确定,地方教育行政虽具有一定自治色彩,但是必须接受教育标准局和审计署对其工作的监察。
·英国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管理一、中小学校长管理任用:实行市场化由学校董事会在报纸和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
面试应聘者并决定是否录用。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具体的标准。
但是注重校长教育管理的专业学历和工作资历。
二、培训教育培训署负责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宏观管理,具体实施方案由地方教育委员会和培训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当局和个人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教学司,负责英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资格审核等工作。
《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职前培训》官方标准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英国师资培训署,教师教育认证协会的建立直接标志着政府正式介入教师培训。
第二节美国中小学管理一、美国教育行政体制联邦教育行政体制:正式建立了联邦教育部,下设14个职能部门,包括若干顾问委员会,联邦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发挥作用进行指导。
二、州教育行政体制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协助地方完成教育计划;制定各种教育条件的最低标准。
·地方教育行政体制通过划分学区来实施,美国学区是直接、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中小学的基层教育行政单位。
各州的学区设置不一,可分为基层学区和中间学区两类。
地方教育行政在基本学区设立教育委员会、众多的教育基金会和学术团体·美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1、中小学校长管理中小学校长的任用:实施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分为校长初级证书、校长专业证书和校长精熟证书。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
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因素分析时代、借鉴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几个发展阶段。
2。
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联系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本体性原则.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主要有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视普及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_描述__、解释、_并列__、比较四个阶段。
5.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调查法_、_分析法__、比较法、_文献法__.6.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7。
1974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部法律,这是规范日本战后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大法。
8. 法国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
9. 法国的大学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基础课,两年,授予_大学普通学习文凭__文凭;第二阶段是专门化,两年,第一年授予_学士_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_硕士_.10。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与三类机构实施,分别是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11。
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方向指导阶段;观察阶段。
12。
_职业技术教育__被视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13。
在德国,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前都经过入学成熟检查,这是一种体格健康和心智发展的检查,经检查被认为明显不合格者将被录取入学校附设幼儿园。
14。
在实施《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高等教育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第三层次为专业(或完全)高等教育、第四层次为研究生教育。
15。
目前,承担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大学教育系、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
教育行政学第一章一、对行政的理解(一)国外(要求记忆)1、从政治组织分工的角度来理解行政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的角度美国行政学权威魏劳毕在1928年著的《行政学原理》一书中说:行政乃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辖的事物。
2、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理解行政政府制度有两种基本职能: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90) 3、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行政芝加哥教授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一书中说:行政艺术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许多人的指导、协调与控制。
(一)国内《汉语大词典》(要求记忆)1执掌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2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后一种解释,实际等同管理二、教育行政: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依法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所进行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了解)教育行政就是学校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活动。
教育行政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又包括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
三、教育行政学: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五、教育行政学产生背景1近代生产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工业管理理论的兴起和传播3师范教育发展和教育学科的独立开设六、教育行政学产生与发展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学者施泰因是这门学科的首创者。
理由是他的《行政学》“现代行政学之父”,也是教育行政学理论的创始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行政学产生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美国的达顿和斯奈登出版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创立。
第三种观点认为这门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我国一位学者(刘付忱)在引用国外材料时指出:直到1951年,教育管理学才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50年代以前,教育行政学满足于提供规范性的标准,5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以后注意“实际怎样”的问题。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与特点一、三权分立制度概述分权思想溯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他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
而三权分立原则作为一种学说,最先由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提出。
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皇帝或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总揽立法、行政、司法大权。
洛克在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分属国会和君主的同时,指出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他的分权理论在政治上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孟德斯鸠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他在1748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必须建立三权分立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
他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三权分立理论至此形成。
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家、宪法学家汉密尔顿在上述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完整意义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他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成为当时美国立宪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权分立制度是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确立的。
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代议制代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方案。
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下面将以三权分立较为成功的美国为例,论述该制度的确立过程和内在特点。
二、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一)联邦条例在《独立宣言》发表后,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在对英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相互联合、结成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因此 ,在共同的联合愿望的基础上 ,大陆会议于 1777年制定了《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 (简称《邦联条例》),这部条例经各州议会批准后于 1781年生效。
根据《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政府并不实行三权分立 ,而是建立了一院制国会 ,并且 ,中央政府权力很小 ,地方政府权力很大 ,因此 ,当时体制只是几乎完全独立的各单元体的联盟。
这种体制的形成就体现了当时美国人民对于行政专制政府的恐惧。
第一章概论(适合出填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等)1、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名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2、比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比较教育产生于19世纪初,在至今18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教育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借鉴时代”、“因素分析时代”和“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三个发展阶段。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或专门的研究领域开始的标志:朱利安1817年《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借鉴时代另外几位比较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者3、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标志:是以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为标志的。
4、“因素分析时代”的其他代表人物: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德国的施耐德和英国的汉斯。
5、康德尔是比较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学者萨德勒和汉斯主要强调教育以外的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因此有人将他们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而施奈德在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内部因素在国民佳偶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此有人将其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6、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在我国,1930年燕京大学也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7、“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分为几个发展时期:“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和“扩展期”。
8、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几种观点答: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继续,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现在,以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这种教育历史研究是一种“以现行的实况为基础而不以理论为基础来比较各国教育制度的原理”,而“研究外国制度就意味着分析、评价本国的教育制度,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
精品文档{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3-4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4章后完成本次任务,要求第12周末完成。
本次任务包括:选择题8道,每小题2.5分,共计20分:简答题5道,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论述题1道,每小题30分,共计30分;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 5分,共20分)1.美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基本特点之-是高度的 B 。
----------------A.全国统一B.地方分权C.自治D.民主统-2.目前,英国实行B 年义务教育。
-------------A.10B.11C.12D.133.法国是个政教分离主义的国家,国立学校都是D 学校,不允许进行任何宗教教育。
A.宗教B.国立C.私立D.世俗4.到了1900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根据不平等《B 》,日本得到中国的赔款共计----------------- 2. 3亿两白银。
A.尼布楚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5.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 B ”来编制和安排初等---------- 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A.实用主义B.儿童中心论C.儿童中心说D.教育即生活6.1944年,英国设立了A 考试来控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这使得英国各---------- 地区的初等学校课程标准大体上一致。
A.11 岁B.12 岁C.13 岁D.14 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H: 7.现行的法国初等学校课程主要是1985年所颁布的全国小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共7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C 、艺术、体育。
----------------------- A.道德教育B.国民教育C.公民教育D.心理教育由文部省制定和颁布初等学校的课程.日本初等学校课程实行的是 B 的课程标准,8---------- 标准。
.地方分权A .全国统・B .学校统-C .省部统-D50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1.简述美国全国教育学会对小学教育目的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