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still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01.50 KB
- 文档页数:28
成人Still病的观察与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索在成人Still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成人Still病患者为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作传统组与优质组,每组各11例。
传统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优质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对象的数据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成人;Still病;观察;护理;满意度成人Still病在临床中也被称作为AOSD,是一种发病原因尚未得到证实的疾病[1]。
成人Still病患者的一般症状为皮肤出现皮疹、关节出现炎症和疼痛等,且患者在接受生化检验后白细胞出现了明显的上升[2]。
此外,成人Still病的患者肝脾与淋巴结会出现极为明显的肿大,血粒细胞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多,患者缺乏明显的特异症状,因此在诊断中会给医生带来困难。
此类患者若想痊愈,除了接受科学治疗外,还需要临床护理给予保障。
我院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现根据相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挑选2015年6月—2016年8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22例成人Still病患者开展实验,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后明确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我院将上述患者随机均分作传统组与优质组,每组11例对象。
传统组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为18—61岁;优质组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为17—64岁,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数据比对未见差异(P>0.05)。
1.2 方法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主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等进行观察,并指导患者用药,而优质组对象则接受临床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1.2.1 心理护理很多成人Still病患者会存在严重的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部分患者甚至对治疗及护理产生排斥心理。
成人Still’s病一例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56岁,因发热、关节痛1月余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关节痛、咽痛,发热时全身出现皮疹,烧退后皮疹消退,体温高达40℃,经用青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5号等多种抗生素,未见明显好转,遂收住院。
入院后查血沉89 mm/h,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92%,血培养3次均阴性,肝肾功酶均偏高,骨穿可见中毒颗粒,类风湿因子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肥达氏反应阴性,外斐氏反应阴性,自身抗体系列阴性。
胸片、心电图正常。
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肝、脾稍大,体温呈弛张热型,最高达40℃,最低37℃,温度升高时伴随全身皮疹,皮疹无明显特异性,烧退后皮疹全消,经多项检查未见明显感染病灶,诊断为成人Still’s 病。
加用激素强的松40 mg/d口服,消炎痛25 mg,3次/d口服,病人体温恢复正常激素减量后出院。
2讨论成人Still’s病又称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种因自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特点:发热、咽痛,体温呈弛张热型,可有多形性皮疹,皮疹随体温变化而消长,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解热镇痛药治疗有效,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很多相同点,易出现误诊,特此提出,以供借鉴。
与SLE相同点:①可有发热、关节痛、脱发。
②肝、脾肿大。
③神经系统损害,抽搐及癫痫发作。
④心包积液、胸膜腔积液、间质性肺炎。
⑤不典型的皮疹。
⑥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
⑦补体下降。
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
⑨心肌酶、肝功酶增高。
⑩血培养阴性。
⑾眼底水肿,结膜炎。
⑿对某些药物的过敏。
⒀多脏器损害并存。
⒁对激素、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有效,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与SLE不同点:①热为弛张热型,体温升高时可有皮疹,热退后疹消。
②会出现抗双链DNA抗体、狼疮细胞。
③癫痫发作比SLE轻。
④肾脏损害为20%,而SLE为100%。
成人斯蒂尔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一、概念成人Still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增高和肝功能受损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自Wissler(1943)首先报告后,Fanconi(1946)相继描述,因其临床酷似败血症或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故称之为“变应性亚败血症”。
过去的其他名称还有:Wissler 综合征、Wissler-Fanconi综合征、超敏性亚败血症等。
1995年以来的文献报告已有500例,未报告的病例更多,所以是较常见的疾病。
该两命名早已相继为国际及国内所废用,统一称为成人Still病,或更确切地称为成人起病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
过去曾认为AOSD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现在大多认为AOSD的发病情况、受累人群、HLA分型、关节受累特征、抗核抗体(ANA)和类风湿因子(RF)阴性以及病情预后等都与类风湿关节炎明显不同,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二、流行病学本病好发于16~35岁青年人,男女患病率基本相等。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可能是由于易感个体对致病微生物(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超抗原的全身性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痛、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一系列炎症性临床表现。
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有多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痛),次要表现为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1.发热几乎见于所有患者,且常为首发症状。
通常是突然高热,一天一个高峰(偶尔一天2个高峰),体温超过39℃,多在午后或傍晚达高峰。
本病均有高热,热型以弛张热为主。
且80%患者不用退热药数小时后或第二天早晨体温即可降至正常。
热程可持续数天或数年,反复发作。
但尽管病人长期发热,全身情况仍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1例成人斯蒂尔病伴肺部感染药学监护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一、前言成人Still病(AOSD)是1种少见且病因不明的全身自身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1],也是发热待查疾病的主要病种之一,临床常被误诊和漏诊[2,3]。
AOSD病程多样,临床异质性大,其治疗大多以抗炎和免疫抑制经验性治疗为主。
本文讲述1例发热待查后诊断为AOSD患者的治疗全过程及药学监护。
二、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1岁,体重60kg,身高170cm,因“发热8天”外院转入。
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后出现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40℃,感畏寒、寒战,伴颈腹背部肌肉疼痛,肘关节以上、膝关节以上肌肉疼痛、乏力,颈部活动受限,咽痛等症状。
逐到当地医院就诊,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炎症,双侧胸膜增厚、粘连。
考虑肺部感染,予头孢他啶、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热。
既往13岁时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口服地塞米松1月治疗。
入院体检:T36.3℃,R21次/分,BP116/63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HR8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入院诊断:1.发热原因待查 2.社区获得性肺炎(CPA)。
患者入院2023年6月1日入住呼吸科,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givgtt qd、地塞米松5mg im qd等治疗无好转。
6月3日患者体温38.5℃,感畏寒、寒战,伴颈腹背部肌肉疼痛,改予美罗培南0.5g ivgtt q8h、利奈唑胺600mg ivgtt q12h、地塞米松5mg ivgtt qd等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
6月9日患者最高体温38.5℃、诉全身酸痛、咽痛,肺炎支原体IgM阳性,停用利奈唑胺,加用多西环素0.1g ivgtt bid覆盖支原体。
6月12患者全身酸痛症状较前减轻,未发热,停用美罗培南。
6月13日风湿免疫科专家会诊后考虑为成人still综合征,停用地塞米松、多西环素,使用甲泼尼龙80mg ivgtt qd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