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交通运输概论共51页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51
交通运输概论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交通运输概论1.交通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相应公共设施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活动之一。
2.运输的概念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一定公共设施、专门设施和相应的运载工具,实现人员与物质地理位置改变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3.绿色交通的含义绿色交通是一种以缓解交通堵塞、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五目的,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和谐式交通运输系统。
4.绿色交通的特征就是以节能环保、安全通畅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适量新能源与环保型汽车为工具,以高效、智能的交通管理为依托,与城市规划和空间拓展相协调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5.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组成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是铁路行车和调车工作的基础,是运输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通常由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与信号及车站设备组成。
6.铁路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为了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是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组成的整体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线表示的,中心线可以理解为两根钢轨之间中心位置的“假想线”,也可以理解为线路在空间的轨迹。
7.铁路枢纽按其在铁路网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分类答:1)。
路网性铁路枢纽,2)。
区域性铁路枢纽,3)。
地方性铁路枢纽,8.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公路和城市道路)是主要供道路交通工具行驶的工程结构物,由路线,构造物(路基面、桥梁、涵洞和隧道)以及交通工程和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道路运输主要包括城市对外(城际间)道路运输和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在本章中公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对外道路运输,城市道路运输主要指城市内部道路运输。
9.公路的格概念公路是指连接城市、农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合设施的道路。
交通运输概论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流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纽带和基础结构,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它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发挥重要作用。
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运输业技术革命分不开。
通过交通运输,可以改变商而的空间位置,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可以保证商品在需要用的时间送到达当的地点,从而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交通运输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航价格、减轻消费者的负扔、提高土地价值及利于国土开发。
对于我国而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量快速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比2005年底增加了1.56万公里,增长了20.7%。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4.2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
去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6.76亿人,比2005年增长45.0%。
我国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加快。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增长80.7%,年均增长12.6%。
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方式。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五种运输方式各自有各自特点,使用区域也不相同,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对于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重要了。
他们各有其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