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本)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 -车 -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运输概论》习题与思考题第一部分铁路运输(一)线路部分1.铁路线路分为几个等级?是如何确定的?2.线路路基有哪两种基本形式?排水设备有哪些?3.什么是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4.简述轨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它们的作用。
5.普通单式道岔有几个组成部分?各部分作用是什么?6.道岔号数如何表示?道岔号数、辙岔角、导曲线半径和行车速度有什么关系?7.什么是无缝线路?它有哪些优点?什么是锁定轨温?如何确定?8.什么是建筑接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为什么要确定限界?9.线路纵断面如下图:求:⑴求出各坡段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及单位曲线附加阻力;⑵假定这段线路为区段的限制坡度所在地段,指出哪一个是限制坡度所在的坡道,其数值为多少?⑶若有一列车的重量为3300T时,它受到的最大附加阻力为多少?(二)车辆部分1.铁路车辆如何分类?2.铁路车辆的基本结构分为几部分?3.货车走行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4.车辆走行部采用转向架形式有什么优点?5.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由哪两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什么?6.车钩有几种作用位?分别用于什么情况下?7.空气制动机和手制动机应用上有什么不同?8.空气制动装置的缓解作用和制动作用的基本原理如何?9.某四轴车侧墙上标着:P 60自重22.2T载重60T容积120m 31.4 10.详细说明货物重量是经过哪些具体部件传到地面的?11.车辆日常维修分哪几种?(三)机车部分1.铁路机车是如何分类的?按原动力不同分为几种类型?2.内燃机车按传动方式分为哪两种?3.简述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电传动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有哪几个主要设备?功率是如何传输的?5.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核心部件是什么?液力变扭器是如何改变柴油机的功率特性的?6.发电厂的电流是通过哪些设备送到电力机车上去的?7.简述电力机车的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的作用;主电路功率传递过程。
8.机务段有哪两种,它们在工作任务和设备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9.什么是机车交路?我国铁路机车的运用主要有哪两种运转制?10.已知某类型机车牵引力为308000N ,计算重量为138T ,基本阻力为15N/T ,车辆基本阻力平均为12N/T ,甲—丙的限制坡度10‰,计算牵引质量标准。
第一章交通运输学的作用与重要性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时间和空间效应的创造。
时间效应是指这种服务在需要的时候发生。
空间效应是指当产品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价值增加时,运输就创造了空间效应。
我国客运结构的变化:虽然铁路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承担了中长距离的客运,但其“铁老大”的统治位置已不复存在,铁路在客运中的低位逐渐被公路所取代运输的作用是克服产品的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运输对产品进行了增值,也就是创造了时间和空间效应。
1,有利于开拓市场2,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价格3,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1成为物流的动脉系统2是创造物流空间效用的环节3降低了物流费用4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资金占用时间运输基本原理: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运输作业的关键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速度3运输的一致性运输决策参与者:公众、政府、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主要特征: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交通运输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3,.交通运输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和特殊商品等特性交通建设项目对微观经济的影响:1产生了显着的直接经济效益2促进了公路运输业的发展3改善了综合运输结构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提高区域的空间可达性,可以改善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增强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社会经济的有机联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积极建设公路、铁路、飞机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同时促进水泥等行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宏观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对企业而言,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成本,增加出口,增加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微观经济发展第2章现代运输系统的特征分析铁路运输的特点:优点,廉价的大量运输,较少受气象,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固定费用比重大,收益随业务量增加而增长计划性强,比较安全,准时巨大的运送能力缺点: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于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受轨道限制,灵活较差,不易让成本回收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固定运输设备(铁路线路铁路车站及枢纽铁路信号)铁路移动设备(铁路机车铁路车辆)铁路枢纽:设在网点或网端,各种线路、专业车站、服务设备组成的技术设备总称铁路机车:a、按原动力分: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电力机车b、按运用分: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铁路作用:1促进了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2促进了资源空间形态的优化配置3促进了市场广度的开拓和深度的开拓4为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动提供了低社会成本基础公路运输系统的组成: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公路运输的特点:优点:运行速度快,运输费用省灵活方便通行能力大缺点:原始投资大载运量小安全性较差环境污染严重公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反映运输能力时间利用状况的指标2反映车辆使用强度的指标3反映车辆生产能力的指标4反映车辆运输生产效率的指标4反映公路运输消耗水平的指数公路分级:根据公路的作用及使用性质,划分为:国家干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干线公路(县道)、乡级公路(乡道)及专用公路;我国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要求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运输组织学复习提纲题型:填空、判断、简答、论述、计算题第一章交通运输组织学概论1.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2.水上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
3.对于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五个特性,即系统的目标性、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和环境的适应性。
4.综合运输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在合理分工与协作的情况下完成其目的的运输过程。
5.每一种运输方式可以划分为线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设施移动设备、运输人力资源和运输管理软件系统等几个(子)系统。
(填空)6.比较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简答题)铁路运输优点:运行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120km,动车时速可达到200km或300km。
运输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车可载旅客1800人左右,一货车可装2000~3500t 货物。
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运行;通用性较好,既可客运又可运各类不同货物;铁路客货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较高;铁路车辆运行比较平稳,安全可靠;铁路运输成本较低,能耗较低;缺点:投资高,单条线路造价高;建设周期长,一条干线建设要5~10年。
公路运输优点:公路建设周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灵活性强,可直接把货物从发货处送到收货处,实行“门到门”一条龙服务;适于近距离运输,而且近距离运输费用较低;容易装车;适应性强,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缺点:不适宜大批量运输;长距离运输费用相对昂贵;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消耗能量多。
水路运输优点:运输能力大;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水运建设投资省,水路运输只需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利资源,除必须投资购造船舶,建设港口之外,沿海航道几乎不需投资;运输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平均运距长。
缺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运送速度慢。
航空运输优点:运行速度快,一般在800~900km/h左右;机动性能好,几乎可以跨越各种天然障碍,可以到达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到达的地方。
交通运输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运输活动是使各种载运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和管道),使运输对象(货物或旅客)实现地理位置上的转移。
运输规模指运量和周转量。
2、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活动在货物与旅客位移方面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公路运输又称城乡道路运输,是使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在城乡道路上从事旅客和货物的运输。
4、高速公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5、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6、水路运输简称水运,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及海洋上,完成旅客与货物运送的运输方式。
7、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
它是指固定船舶按照公布的船期表在固定航线和固定港口间运行的运输组织形式。
从事班轮运输的船舶称为班轮。
8、不定期船是指船舶运营者在市场上寻求机会,不固定航线和挂靠港口,没有预定的船期表和费率,仅以签订租船合同从事某一具体航线或航次的船舶。
9、班机运输是在固定航线上的固定起落站按预先计划规定时间进行定期航行的飞机。
10、集中托运是指航空货运代理公司将若干批单独发运到同一方向的货物,组成一整批向航空公司办理货运手续的运输组织方式。
11、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所输送的货物主要是油品、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12、管道生产管理是指管道运行过程中利用技术首段对管道运输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管道作死最优化状态下长期安全二平稳运行,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组织工作。
它包括管道输送计划管理、管道输送技术管理、管道输送设备管理和管道线路管理,前两项是生产管理的中心。
13、管道运行管理是指用制定管道运行计划的方法,以及运用管道运行状况分析和调度等手段,充分发挥管道和设备的输送效率,实现管道安全、平稳、经济的最优化运行,是管道生产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 -车 -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 -车 -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交通运输导论复习题08.10一、填空题1、交通运输改变运输对象的 (3)③空间特性④所有权2、一般来说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4)①水运、铁路、公路、航空②水运、公路、铁路、航空③航空、水运、公路、铁路④航空、公路、铁路、水运3、从机动性角度来看,最好的运输方式为 (1)①公路②水运③铁路④航空4、我国运输业发展战略应为 (3)①滞后性②超前性③基本滞后性④以上都不是5、世界上最早的道路管理机构出现在 (1)①中国②印度③埃及④英国6、我国煤炭探明储存量的十分之七左右分布在………………………………( 1)①山西、陕西、内蒙古②山西、陕西、江西③山西、江西、内蒙古④陕西、江西、内蒙古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交通干线横向通道的是 (4)①天津——徐州——上海②宝鸡——成都——昆明③大同——焦作——湛江④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8、综合交通网第I级密度地带每万平方公里面积拥有交通线路的公里数 (1)①3500 ②3000③2500 ④20009、我国沿海航运以()为界,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航区 (3)①宁波②上海③厦门④汕头10、我国城市交通网布局采用环状放射式的城市是 (4)①西安②北京③长春④天津11、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应考虑的因数包括 (4)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②空间布局和运输结构条件③运输技术、经济收益条件④以上都是12、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对人和货物空间位移所提出的( 3 )需要①客观②主观③有支付能力④无支付能力13、以下选项中,不产生货物运输需求的是 (4)①自然资源分布状况②生产与消费分离③地区之间商品差别④地区之间语言差别14、我国各城市至香港的航空线属于 (4)①国际航线②国内干线③国内支线④地区航线15、下列产业中,货运强度最大的是 (1)①重工业②轻工业③服务业④信息产业16、运输需求与运输量之间正确的关系是 (4)①两者相同②运输量大于运输需求③运输量大小与运输需求无关④运输量大小与运输需求密切相关17、弹性系数是指 (3)①货运量除以工农业总产值②工农业总产值除以货运量③货运量增长速度除以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④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除以货运量增长速度18、综合运输系统需要正确处理运输业同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这体现了运输系统的 (1)①全面性②技术经济性③结构性④层次性19、综合交通运输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 (4)①政策性和技术性指标②经济性和社会性指标③资源性和时间性指标④以上都是20、运输与环境的问题是指 (2)①运输给环境带来的有利因数②运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③环境给运输带来的制约④运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1、交通震动的大小与下列( )因数关系最小①地面不平②轨道接缝③运输工具运行时冲击地面④气温22、一般地,完成单位运量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3)①火车②飞机③轮船④汽车23、在交通运输规划的环境评价中,综合评价不包括 (4)①生存条件②社会生活条件③知识活动条件④企业利益条件24、交通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 (2)①20年代②30年代③40年代④50年代25、交通流理论是运用(2 )的规律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科学①物理和化学②物理和数学③化学和数学④流体力学和化学26、不是构成一对汽车跟使运行的制约性条件的是 (4)①紧随要求②车速条件③间距条件④输入规则27、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德国28、下列国家中,内河运输发达的国家是 (1)①美国②日本③巴基斯坦④英国29、在我国城市中,噪声的主要来源是 (1)①汽车喇叭②发动机③汽车轮胎④其他方面30、技术速度(ν1)与送达速度(ν2)的关系是 (1)①ν1>ν2②ν1<ν2 ③ν1 =ν2④不能确定31、一般来说,运输成本最低的是 (1)①水运②铁路③公路④航空32、“黄金水道”是指 (1)①长江②珠江③黑龙江④京杭运河33、交通流理论最早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1)①概率论方法②跟驰理论③交通波理论④车辆排队理论34、交通运输业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在提高(3)的前提下完成运输任务。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题交通运输经济是研究交通运输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运作规律、效益分析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点。
1. 交通运输的定义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通运输是指使用各种运输工具,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将人和物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的活动。
在现代经济中,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的纽带,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2. 简述交通运输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 主要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公路运输灵活、适应性强;铁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水路运输适合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时效性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强、适合特定货物。
3. 什么是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由哪些因素构成?- 运输成本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燃料费、人工费、车辆折旧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保险费、税费等。
4.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并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运输企业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量。
运输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受价格、收入水平、运输服务质量等因素影响。
5. 什么是运输市场的结构?简述不同类型的运输市场结构。
- 运输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运输服务提供者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6. 分析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 交通运输是造成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措施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交通管理等。
7. 论述交通运输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交通运输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监管、税收优惠等。
这些政策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交通运输学》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城市交通新形式有(呼叫公共汽车)、(轨道公共汽车)、(干支兼容公共汽车)、(信息化公共汽车)、(共用公共汽车)五种;2.现代五种运输方式是指(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3.大客车按用途可分为(市区)公共汽车、(市郊)公共汽车和(长途)公共汽车;4.基本客票可分为(成人)票、(未成年人)票、(免)票、(特殊身份人)票;5.客流调查一般有(问卷)法、(观察)法和(问询)法;6.按照货物运输过程,港站货运作业可分为(始发港站)、(运输途中)、(终点港站);7.1899年,第一辆公共汽车在(英)国问世;8.低速公共交通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9.从发展层次看,公共交通可以区分三个阶段:(原始)阶段、(机械化)阶段、(现代化)阶段;10.售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方便)、(准确)、(迅速)、(及时);11.低速公共交通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快速公共交通有(地铁)、(轻轨)、(城市铁路)、(单轨车)等;二、判断题1.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是我国的冯如在民国时期发明的,他驾机回国参加北伐战争时因飞机失事牺牲;(×)2.钢轨之间必须留下空隙,不然的话由于物体的热胀冷缩会使钢轨受到损坏;(√)3.桥隧是指桥梁、隧道的简称;(×)4.正在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的“深圳号”战舰是我国常见的以城市命名的海军惯例;(√)5.枢纽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6.船舶的丈量主要是为了确定船舶的大小。
通常有两种方法;(×)7.依据客票购买的人身保险费也应成为附加票的内容;(√)8.牵出线调车,是铁路运输中最重要的调车作业方式;(×)9.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表示格式;(√)10.航行管制是对空中交通的管理与控制;(√)三、单项选择题1.计划车容量的计算公式为(A)A.Q*=Q×yB.Q*=Q/yC.Q*=Q+yD.Q*=Q-y2.高度层是指(C)A.高度B.海拔高度C.飞行高度D.前面三项的总称3.动载重利用率=(A)A.(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有载总行程)X100%B.(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有载总行程)X100%C.(完成的货物周转量-有载总行程)X100%D.(完成的货物周转量X载总行程)X100%4.未成年人免票或减票的依据是(A)A.身高B.体重C.年龄D.性别5.水翼船是指(B)A.能在水中飞行的船B.高速行驶时产生升力C.低速行驶时产生升力D.中速行驶时产生升力6.挂车是指(A)A.自身没有原动力B.自身有原动力C.有时自身没有原动力D.有时自身有原动力7.飞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飞行是由(C)兄弟完成的A.卡特B.瓦特C.莱特D.亨特8.我国绝大多数线路的轨距为(C)mm.A.1676B.1000C.1435D.7629.滚装船是指用来装运(C)为单元的船舶。
1、交通运输的行业特点:1)生产产品的无形性2)行业发展的行业性3)市场竞争的多重性4)生产过程的流动性5)经营活动的服务性6)生产目的的一致性2、交通运输工程的定义:交通运输工程主要涵盖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物种运输方式及其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技术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及设备运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的组织与管理等工程领域。
3、交通运输工程的研究对象(领域)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内容。
4、水路运输的特点:运输量大、能源消耗低、运输成本地、对其他运输方式的依赖性大、运输速度较慢、受营运条件影响大。
5水路运输的功能:进行对外贸易运输、适合低价值货物的运输、承担大中型货物的运输。
6、水路运输发展的趋势:船舶专业化和多用途化、泊位深水化和装卸高效化、发展内河航运和综合规划航道、水路运输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系统化7、客船的特点:快速性、安全性、操纵性、耐波性、8、船舶的基本机构:船体、动力装置、船舶舾装。
9、船舶的技术尺寸:船长、船宽、船深、船舶吃水和水尺。
10、船舶的最大尺寸包括船舶最大长度、船舶最大宽度、船舶最大高度、水线以上最大高度。
11、船舶的发展趋势: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
12、航标的主要功能:定位功能、危险警告功能、确认功能、指示交通功能。
13、水路运输港口现代化的主要表现:泊位深水化、码头专业化、装卸机械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14、公路运输的特点:灵活性好、送达能力强、运送速度快、原始投资少、安全性较差、环境污染重。
15、公路运输的功能: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功能、单独完成中短途运输的功能、独立承担长途运输的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功能和送达功能。
17、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还较差,路网密度低,公路品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差,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交通运输使用范围1.城市范围内发生的人和物的空间位移2.有关交通安全、拥挤、通过能力、控制1.城市范围外发生的人和物的空间位移2.有关载运工具的营运方面结论1.交通与运输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这一过程就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指的是:交通关心的是运输工具(包括其它交通参与者)的流动情况,其目的是如何使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和防止交通事故,它通常并不关心交通工具上是否装载以及载运量的多少;运输除了考虑交通流状况外,通常更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上的载运情况,其目的是“多、快、好、省”地运载客货任务。
在有载时,交通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运输的过程。
2.交通与运输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运输才是最终目的。
运输以交通为前提,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输,而没有运输的交通,也就失去了交通存在的必要。
3、凡是在交通线上位移均为交通,但并非一定为运输。
以下几种位移即不属于运输:(1)不直接与经济活动产生关系的空间位移,比如,消防车、工程救险车等移动;(2)邮政系统下的货邮位移();(3)行人在交通线路上的移动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定义为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主要现代化运输方式下的各种运输工具、运输建筑物、各种服务设施及人组成的一个共同完成客货运输任务的综合服务系统从系统构成要素上看,交通系统与运输系统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们各自所建立的核心不同。
交通系统是以满足人行及车/船/机行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起来的系统,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尽一切可能提高行人和交通工具的通行速度;运输系统则是以满足人和物的位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系统,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尽可能地提高运输的效率。
运输系统要素:(1)三要素:车(船、机)、线/港(站)、货(客);(2)四要素:车(船、机)、线/港(站)、货(客)、管理机构(驾驶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交通系统要素:(1)四要素:交通工具、交通通道、动力和驾驶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学1、交通运输产业的主要特点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2)运输生产过程不像工、农业生产那样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3)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4)人和物的运输过程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旅客旅行的起讫点、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遍及全国各地5)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设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应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我们一般从①送达速度②投资效益③运输成本④能源、运输能力、运动的经常性和机动性等各方面考察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
1)铁路:成本和能耗都是比较低的。
运行速度高、运行能力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强、可适应各种运输需要。
缺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2)水运:其经济指标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比较好的。
水上航道通过限制较少、单位运输量大、运费低、劳动生产率高、运距长、可到达全世界任何一个港口等。
缺点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
3)公路运输:经济指标虽然略低,但是它的投资小、机动灵活,可以减少周转环节,货物送达速度快,并可深入到工矿企业、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
4)民航运输:具有速度快、两点间运输距离短、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灵活性大、可以跨越各种天然障碍等特点,在长途和国际旅客运输中占特殊地位。
其主要问题是机舱容积和载重都比较小、成本高、运价也比地面运输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从而影响运输的准确性与经常性。
5)管道运输:是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
具有投资小、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现在的客货运输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这就要求按运输生产过程内在规律的要求建设运输线路,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协调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材料绪论1、五种运输方式** (pl)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阶段** (pl)水运一一铁路一一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一一综合发展3、我国将运输业列入第三产业_ ------- (04年选择题)--------- p2 -----4、运输业的特点---------- (简答题) ------------------- p2 ----------(1)在流通过程中进行(2)运输生产过程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但并不创造新的产品(3)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同时运动,创造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同时被消耗掉(4)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须有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5)各种方式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5、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特征--------- (04年选择题)----------- p3 -----送达速度投资运输成本6、不同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运价)由低到高排序(04年选择题)p4 水路、铁路、公路、航空7、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由低到高排序——(选择题)----p4——航空、公路、铁路、水路9、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p7 ------------交通运输业一、交通运输系统规划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任务(P9)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型(P9)3、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主体内容(P10)4、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原则(P11)5、水运交通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是:航道网、港口及船舶运输组织系统。
二、智能运输系统1、ITS经济评价的原则(P111)。
2、ITS标准化的作用(P113)3、ITS领域标准的类型(P113)4、水路运输系统智能化(P119)------------------- (04年简述题)1)水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应做三方面的工作***(1)船舶智能化(2)岸上支持系统智能化(3)水上运输系统整体智能化2) OMB(One Man Bridge Operation )—人驾驶操作体制及VTS (VesselTraffic Services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5、ITS的含义--------------- (名词解释) --------------------6、EDI的含义三、物流工程2、物流系统的概念(P129)4、物流节点设施的空间合理布局问题主要有:节点设施的数量、规模、设置地点及节点设施间的分工与合作。
交通运输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运输的三要素是(1)运动(用速度、可靠度和频度来反映)(2)运输工具(主要考虑其安全性和舒适性)(3)费用(是有偿服务)1、运输业生产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它是非物质生产,有别于工农业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不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的数量,不改变产品的使用属性。
(2)产品价值的改变不是因改变了其使用价值而增加,是因为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的价值转移到所运产品上,实现其价值的增加。
(3)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其所有权不属于加工部门,加大了生产和管理的难度。
(4)产品不能储存,不能调拔。
(5)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分布广,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加工厂。
2、运输服务的基本特征(1)运输服务的公共性;(2)运输产品的特殊性(3)运输服务的准公费服务性3、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由固定设施子系统、流动实体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4、政府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是以倡导、法规和投资等方式加以宏观间接管理。
5、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它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或组成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它渗透于各领域、地区,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纽带;(3)它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4)它能调控市场,对生产各部门进行合理布局;(5)它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6、交通运输供求的基本特征(1)交通运输需要的异质性;(2)交通运输需求的伴随性;(3)交通运输供求的波动性;(4)交通运输供求的价格弹性。
7、什么是交通运输供求的价格弹性?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第二章交通运输的历史与发展1、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经济发展水平(2)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3)自然环境条件(4)国防要求2、什么是国道?我国国道网的组成如何?国道为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的国家级干线公路。
我国国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向全国各地不同方向延射的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1,如102、104等。
第二类国道是不通过首都北京,而是由北向南的高等级公路主干线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2,如201、205等。
第三类国道是由东向西的高等级公路主干线国道,编号的第一个数字是3,如301、302等。
3、我国水路运输网有哪些主要航道组成?(长江、珠江、淮河、大运河和黑龙江)4、我国交通运输网还存在什么问题?(1)运输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2)运输设施落后,运输线路少,门类不全;(3)单一性、分割管理,没能形成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4)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
5、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陆上运输朝着高速化发展;(2)采用先进的组织形式,货物运输向快捷、重载方向发展;(3)运输工具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4)运营管理信息化。
(5)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6、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哪些?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7)第三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什么是综合运输体系?(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50)2、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1)搞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和协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应的运输方式,发挥城市交通在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作用,大力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
(2)铁路仍将是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主力。
(3)发挥公路运输在短途运输中的主力作用。
(4)沿海和内河运输是大宗和散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5)发展航空运输,以满足社会需要。
(6)适时发展管道运输。
3、什么是综合运输网?其组成线路按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为哪些线路?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综合运输网就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路线和枢纽等运输设施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联合贯通而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
分为:骨干线路、开发线路、给养线路、腹地线路、企业线路。
4、多式联运的特征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3)5、多式联运的优点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5)6、多式联运组织方法有哪些?试述其如何组织?(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6)7、为什么说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72)第四章道路设施及工作过程1、公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2)2、公路的构成与分级。
(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4)3、公路运输的常用分类有哪些?(按运送对象分: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按服务性质分:营运性质的公用运输、非营运性质的自用运输;按服务区域分:城市运输、城间运输;按运输的目的分:通勤、通学、公务、游览和生活等。
)4、路基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作图说明。
5、什么是桥梁?按受力体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交通上用来跨越河流、山谷、线路等障碍的建筑物就叫桥梁。
按受力体系可分为:基本型(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和组合型(斜拉桥、杆系拱桥)。
6、涵洞的组成如何?其常用形式有哪些?(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3)7、什么是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它由哪四个工作环节组成?8、什么是运次?什么是单程?什么是周转?9、汽车运输工作条件是什么?如何影响运输生产?10、什么是货流,用哪些量来描述?(P108)11、什么是货流图?其作用是什么?如何作货流图?(标有不同类别货物流量和流向的运输路线示意图,就叫货流图。
其作用是(1)清楚地反映出待运货物的种类,便于贯彻运输政策,安排运力;(2)反映了各路段或整个线路上货物的构成;(3)有助于确定路段必要的通过能力和装卸站的工作能力;(4)为车辆的优化选择提供必要的数据。
)12、如何确定小区货流中心收发货点?13、汽车运输工作评价体系有哪些指标?14、如何确定货运汽车的工作生产率和总生产率?15、汽车运输生产率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16、汽车运输成本的构成如何?如何确定?17、汽车运输成本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18、什么是汽车运输服务质量?从哪些方面来评价?各有什么指标?第五章汽车运输调查及运输量预测1、汽车运输调查如何分类?按对象分为:货运调查和客运调查;按调查目的分:运输需求调查和运输服务质量调查;按调查内容的全面程度分:全面调查,单项调查;按调查的范围分: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按调查资料获取途径分: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按活动组织者分:行业调查,企业调查。
2、汽车运输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65)3、运输量预测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需掌握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和马尔科夫预测法的计算使用。
第六章公路货物运输组织1、货运车辆利用的优化选择有哪些方面?((1)先进的组织形式:包含有……等7种组织形式(2)运输线路的选择:通常有……(3)车辆的选择:涉及……2、公路货物运输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哪些?有何特点?应注意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68或笔记)3、运输路线的分类,其里程利用率如何计算?(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76)4、车辆类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84)5、什么是等值运距,如何计算?(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85)6、长途汽车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在组织时应注意什么?点多、面广、机动灵活、安全迅速,但人员工作条件较差,调度维护困难,运输能力小。
7、汽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范围如何确定?8、普通货物运输的行车组织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9、采用甩挂运输的条件是什么?10、什么是零担运输网?零担运输的特点什么?组织形式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92)11、集装箱运输组织中,集装箱选择的原则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06)12、掌握特殊货物运输中长大、笨重货物的装运计算。
(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2)第七章公路旅客运输组织1、公路客运营运方式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2、安排客运班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4)第八章城市旅客运输组织1、城市客运系统是由哪三部分组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8)2、公共交通客运有何特点?(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8)3、客运路线按其平面形状有哪几种?适用于什么地方?举例说明。
4、公交线路的布置原则是什么?5、路网密度对城市客运的影响?如何计算最佳路网密度?6、如何设置公交线路的停车站?7、重点掌握如何编制公交车运行时刻表。
(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P157)8、公共汽车调度形式有哪些?其调度原则是什么?(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第九章铁路运输简介1、铁路线路的组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0)2、轨道的组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 P24)3、什么是“轨道爬行”?常出现在何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这种现象?(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7)4、铁路车站的分类?其各种车站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34)5、机车有哪些类型?其动力转化过程如何?(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57)6、铁路车辆的基本结构组成是什么?掌握车种代码。
(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47,P55)7、什么是列车、车次、车流、重车流、空车流?(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8、车流组织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9、什么是装车地直达列车?其优点是什么?编组时应考虑哪些条件?(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10)*第十章水路运输1、港口的作用是什么?(P192)2、港口是有哪五个子系统组成的?(1)船舶进出港口和船舶的航行作业系统(2)船舶泊靠以装卸货物、上下旅客、供应燃油和补充给养等的装卸作业系统。
(3)进出港口的货物堆放、分检和储存的存储作业系统。
(4)办理旅客和行李上下船手续的客运作业系统。
(5)汇集和疏散进出港口的货物和旅客的地面运输作业系统。
3、港口的分类(P192)及发展趋势?( P179)4、船舶的种类和特点?(P181)5、航运生产过程及工作环节是什么?(P204)6、港口装卸组织主要任务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什么?(P208)名词解释:纯私费服务(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车次(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32),营运速度(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36),客运费率(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53),特种货物(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21),加班车(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45),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50),国道,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指运输供给运力的变化率与运价的变化率之比,用以表示运输供给运力随运价变化而变化程度的大小。
),旅游客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包车客运(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32),大陆桥运输(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74),货物运到期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2),列车(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5),车流(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07),多式联运(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263),集装箱货物包装(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104),会车视距(佟立本著《交通运输概论》P148),甩挂运输(陈唐民著《汽车运输学》P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