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0例
- 格式:pdf
- 大小:87.65 KB
- 文档页数:2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血压(Hypertension)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血压早已成为导致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1]。
高血压治疗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效果不一,下面本文将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1.1原发性高血压概述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2]。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5%~10%,但随着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的不断进展,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总人数的比例将不断增加,而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则会不断下降。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仅以血压持续超过140/90 mmHg为特征的慢性病。
它除了会引起高血压本身相关的症状,且长期高血压则会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进而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如心、脑、肾等,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4]。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对预防其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活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性。
1.2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在美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500万,在我国患病人数达11000万,但其控制及治疗情况并不理想。
1976-1991年间,在美国仅10%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被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且1988-1991年间此比例只上升到27% [5]。
在英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6%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小于140/90 mmHg。
在我国北京,调查显示只有18.5%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到正常。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仪雲发表时间:2017-09-13T16:42:50.7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王仪雲[导读] 联合应用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330500 摘要:目的:对临床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6.7%,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中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升高变化,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临床中,高血压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危害影响,是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病症之一。
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相对复杂,而患者病症期间血压的持续升高不仅会对其重要器官,比如心、脑、肾等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疾病,对患者健康与生命存在较大威胁[1]。
而另一方面,临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单项药物治疗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只有通过联合药物治疗机制才能够较好的实现患者血压变化控制,抑制各项重要器官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危害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方法及作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黄斯倩【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倍他乐克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缬沙坦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给予对比。
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采取缬沙坦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1页(P63-63)【关键词】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作者】黄斯倩【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汤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深圳518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1根据当前医学水平以及检查手段,可以发现造成血压升高的确切因素,被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没有发现造成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被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因素综合所致,在2005年由ASH(美国高血压学会)提出[1],高血压由众多因素导致处于进展状态以及心血管综合征,会造成心脏以及血管功能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其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危险,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19例。
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5.2±4.4)岁;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14例。
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48.7± 5.3)岁。
1.2 临床疗法:对照组采取倍他乐克治疗,25mg/次,2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缬沙坦治疗,80mg/d,倍他乐克25mg/次,2次/d。
缬沙坦联合络活喜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络活喜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本文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A、B、C 三组,A 组30例采用络活喜治疗,B 组30 例采用缬沙坦治疗,C 组30例采用缬沙坦联合络活喜治疗,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诸如心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缬沙坦联合络活喜效果好于单一用药效果,患者在治疗前后SBP 和DBP 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差值、用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络活喜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方案。
标签:缬沙坦;络活喜;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体循环动脉压不断增高,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正常值。
原发性高血压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并降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重者甚至可威胁生命,长期高血压可影响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1-3]。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4]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致病机理十分复杂,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压,并提高老年患者的存活率和痊愈率。
事实证明,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优于单用一种降压药,并能减少患者对单一药物的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5]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自2011 年1 月-2012年1月,所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90例,患者平均年龄在60 岁左右,而且诊断结果完全符合200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
[6]根据自愿原则,将9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 A 组采用络活喜治疗,其中男17例,女13 例,年龄63-79 岁,平均年龄71.5岁;30 例患者分为 B 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其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63-79 岁,平均年龄74.1 岁;30例患者分为C 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络活喜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9-73岁,平均年龄72.6岁。
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定【摘要】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后,评定其治疗效果。
方法:98例于我院实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参与研究,抽取病例时间即起始于2021年2月份,截止于2023年2月份,依据病例抽取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即参照组、试验组,每组有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有效性。
结果:比较组间临床治疗有效性,即试验组血压水平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能够较快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效果评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能够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该疾病诱因和遗传性以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
该疾病早期表现不明显,后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疲劳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控制,对各组织器官具有危害性,容易诱发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
临床治疗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药物可以控制病情,但是不良反应较多,因此需要选择有效治疗手段改善临床症状[1]。
所以本院在2021年2月-2023年2月之间,选择98例于我院实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抽样时间为2021年2月-2023年2月,样本均为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98例,分组方法即抽取病例的顺序,组别即参照组和试验组,N=49例。
参照组中的26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最大、最小年龄即49岁和71岁,年龄均值(62.44±5.19)岁;试验组中的25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最大、最小年龄即50岁和70岁,年龄均值(62.49±5.22)岁。
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组间临床资料数据,结果表明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实施比较研究。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8T11:28:58.0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作者:曹敏[导读] 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虽有一定作用,但治疗该病更主要的是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3],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曹敏(四川省资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资中 641200)【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情况。
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症状轻微,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72-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多的心血管疾病,其控制效果往往较差[1]。
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18.8%,单控制率仅6.1%[2],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还在不断的建设当中,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虽有一定作用,但治疗该病更主要的是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3],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9.7±12.8)岁,合并糖尿病34例,合并冠心病36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对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2组治疗前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其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71-02原发性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再加上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甚至会直接造成患者死亡。
相关研究证实[1],高血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心脑血管疾病。
单一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方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治疗效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患均符合WHO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2],未纳入心力衰竭衰竭、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急慢性病、心脑器质性病变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高血压是目前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中老年人慢性疾病,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其中大部分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人死亡的因素之一[1]。
此病特征是血压波动、并发症多、终身用药等,目前临床多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在药物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均是常用降压药[2],其中缬沙坦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并且降压效果也比较可观,是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
近年来临床主张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旨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3]。
复方血栓通胶囊作为中成药,在心绞痛等疾病中应用率较高,研究发现[4],其可以使血液黏稠度降低,进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本文研究了缬沙坦、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应用的疗效。
2017年1月-2019年月6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分析缬沙坦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和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1月-2019年月6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4~73岁,平均(68.25±4.14)岁;病程3~10年,平均(6.25±2.14)年;高血压分级Ⅰ级13例、Ⅱ级20例、Ⅲ级12例。
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6~72岁,平均(68.48±4.23)岁;病程3~11年,平均(6.10±2.26)年;高血压分级Ⅰ级14例、Ⅱ级别21例、Ⅲ级1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1.035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和临床疗效。
方法:2017年1月-2019年月6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5例。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蔡胜业【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3)004【摘要】目的:研究大剂量缬沙坦在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大剂量缬沙坦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P<0.05)。
实验组治疗后平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使用常规剂量缬沙坦相当。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safety of large dose of valsartan in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30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primary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sequence, 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ose of valsarta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large dose ofvalsarta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1.33%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verage heart rate, 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s Large dose of valsarta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reating moderate and severe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its adverse reactions rate is similar with conventional dose of valsartan.【总页数】2页(P469-470)【作者】蔡胜业【作者单位】汕尾市海城镇莲花山卫生院,广东汕尾5164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李姗姗;陈巧君2.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分析 [J], 吴玲云3.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江华东;唐娟4.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分析 [J], 吴玲云5.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江华东;唐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