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地域文化语境下的坭兴陶展馆空间设计——以钦州市坭兴陶艺术馆为例发布时间:2022-01-11T06:34:58.841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8期作者:马盼盼罗薇丽[导读]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陶瓷艺术展示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求,如何利用更新的展示形式和传播方法,成为了展馆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陶瓷艺术展示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体验与审美需求,如何利用更新的展示形式和传播方法,成为了展馆空间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钦州市坭兴陶艺术馆为例,分析钦州坭兴陶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合理的通过场所展示地域文化符号,挖掘艺术馆中地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找到当今和未来文化艺术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法,满足受众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坭兴陶展馆、空间设计一、地域文化与艺术馆空间设计概述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经过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沉淀、历史积累后,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并推动着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不断成长,形成不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所以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文化具有一定差异性,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也在推动着我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2.展馆空间设计坭兴陶展馆作为功能性的展示空间,具有对艺术文化作品的收集与展示作用,达到文化传播与历史传承的效果,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具有其本身的文化性特征。
对于展示空间来说,需要通过蕴含独特文化内涵的展示和表达方式,确定展示目标和主题,形成场所中独特的空间语言魅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大众的目的,推动地域民族文化传播和繁荣,承担大众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的媒介。
51文学咖啡馆文学咖啡馆东北题材电视剧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赵丹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向观众展示了东北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人物性格、美丽风光,它蕴涵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并成为传播东北地域文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载体。
“本世纪初,赵本山导演兼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热播以来,社会上逐渐掀起了东北题材电视剧流行的热潮,影视传媒成为传播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
文化底蕴决定经济发展,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就不能很好地支撑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一、东北地域文化及其特质(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东北地区又称关东,这一称谓是历经数千年历史的变迁演变而来。
地域文化是在地理、历史、人文背后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根植于该地域人民的生活当中,并对这一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也称关东文化,是指“东北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物质与精神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
”(二)东北地域文化的特征1.多民族融合东北地区历史上从尧舜时代的肃慎及辽宁西部与南部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
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性格豪放粗犷,崇尚勇武;农牧经济为主的民族表现出谦逊礼让,理智有度的特点;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擅长骑射,骁勇剽悍,能挣好斗成为主要特征;汉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则表现出心胸宽广,彬彬有礼的特征。
2.文化内部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南北之分。
小兴安岭以南,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要落后些。
南部的汉族居住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发展阶段、民族文化发展程度上,比其他民族居住的北部地区要先进。
3.文化相对不成熟东北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三面环山环水,一面是大平原,受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影响,东北地区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得以发展,文化中继承弘扬着拼搏向上和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内容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含义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意义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特点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城乡景观的内涵:(1)城乡景观的含义: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地域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关系: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体现:影响方面表现民居特色民居建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市格局中国皇权至上,以宫殿为中心欧洲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美国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建筑风格中国砖墙木梁架结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2.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2.不同纬度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存在普遍共性。
(×)3.地域文化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4.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5.哈尼梯田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
(√)曲阜高铁站最先迎接旅客的是采用汉代宫殿建筑风格建设的高铁车站及车站广场上高达30米的孔子像和“六艺”浮雕,还有在广场灯柱上篆刻的《论语》经典语句。
曲阜高铁站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发祥地, 这样建设可使京沪高铁曲阜站的建筑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专题18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 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1.地域文化(1)地域文化的含义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 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 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 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
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 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 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 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地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表现: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建筑、民间信仰等等。
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
(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的形成受环境差异、区划因素、移民影响、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举例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 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 理环境的影响。
电理班班不同广州的骑街老楼: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如巴金《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
”它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特点:①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
③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地域文化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志。
(2)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①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②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a.表现:b.变化: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知识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情景导入先思考———————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要点掌握好———————一、地域文化的含义1.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附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习目标: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重难点) 2.掌握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地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2)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1)不同文化区乡村景观格局不同(例证)(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特点①是大型夯土民居建筑;②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1)地域文化只是指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
()(2)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的产物。
()(4)从建筑景观上看,福建客家土楼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
()提示:(1)×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活习惯、制度等。
(2)√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广州的骑街老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
(4)√从建筑景观看,土楼保留了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屋型民居建筑景观特色;建筑造型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
[合作探究·攻重难]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奇怪现象。
【思考交流】1.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深刻含义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那么这个地方必然根底浮浅,成为世人遗忘的角落,难得具有发展潜力。
所以,近年来,各地对地域文化的开发研究极为关注,方兴未艾的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等,都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效益。
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增进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最近,湖北安陆和四川江油为李白故里争得不可开交,都希望李白是自己本土人,都想增进本土的文化含量,发展地方经济。
可见,地域文化越来越引人注目。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未远。
一个荆州人,如果不知道三国人物、荆州花鼓、划龙船、吃粽子等,必然不配称作文化人。
一个文化苍白的人,即便夸夸其谈,若要登大雅之堂,受人称羡,赢得尊荣,无异于天方夜谭。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增进一定的文化涵养,使作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个性特征,就必须了解、学习乃至研究地域文化,这样,我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才有可能出口成章、言之有物,滔滔不绝、言之有序,引经据典、言之有据,声情并茂、言之有情。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包括各个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无论在哪块地方,都能够挖掘出不少值得发扬光大、引人入胜的地域文化。
如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传统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风情民俗、服饰、民居、建筑风格、传统文艺形式、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甚至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都是很好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
恰到好处地描写人物所处特定地域文化,可以使人物活灵活现,呈现出立体感、现实感。
为什么我们同学们笔下的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形象不鲜明、个性不突出,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忽视了对人物所处的地域文化的观察和描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