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题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学校:班级:姓名: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6、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7、有一列数79……前48个数之和是多少8、2004年国庆节是星期五,问2004年12月1日星期几9、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币。
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10、小刚摆放围棋子,每两个黑棋子之间摆5个白棋子,共84个棋子,如果第一个摆的是黑棋子,一共摆了多少个白棋子11、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12、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13、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14、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15、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230人。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从甲队调走30人,从乙队调走10人,这时两个工程队剩下的人数同样多。
原来两队各有多少人16、两根铁丝共长51米。
若从第一根剪去3米,从第二根剪去4米,这时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
原来两根铁丝各有多少米17、把一块长42米的木料锯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6米,求三段各长多少米18、甲乙丙三人共有储蓄存款2950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5篇1.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篇一1、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2、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解析】简单逻辑推理题,因为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的,但比小强高,所以小强只能是第三高的,小红是第二高的;而小玲不比大家高,说明小玲最矮,此外就是小清;即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清、小红、小强、小玲。
3、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解析】两位数由个位和十位组成,而十位上一定不能为0,所以可能有6、7、8、9中的4种情况;而个位上除掉十位上的数字以外,还有4种可能,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4×4=16个。
2.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篇二1、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比丙多59,乙、丙的和比甲多49,甲、丙的和比乙多85,求这三个数。
【解析】甲+乙=丙+59......(1)乙+丙=甲+49 (2)甲+丙=乙+85 (3)相加得到:甲+乙+丙=59+49+85=193 (4)(4)-(1)得:丙=134-丙,解得丙=67;(4)-(2)得:甲=144-甲,解得甲=72;(4)-(3)得:乙=108-乙,解得乙=542、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求三门功课各多少分?【解析】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9,数学+语文+英语=3×95=2853×语文+6+9=285,解得:语文=90所以数学为90+6=96分,英语为90+9=99分3、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 (1)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 (2)(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第一单元:时、分、秒1、利用间隔数解决爬楼梯问题明明从1楼走到3楼需要16秒。
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他从1楼走到7楼需要多少秒?思路分析:可以这样想:明明从1楼走到3楼走了2层,需要16秒,则平均每层需要走8秒。
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他从1楼走到7楼走了6层,一共需要走48秒。
正确解答:一层:16÷(3-1)=8(秒)到7楼:8×(7-1)=48(秒)举一反三:(1)公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1棵树,小丽从第1棵树走到第5棵树需要28秒,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她从第1棵树走到第10棵树需要多少秒?(2)芳芳从四楼到一楼用了 24秒,玲玲从八楼到一楼用了 56秒,她们下楼的速度一样吗?(3)从田边到池塘有9米,青蛙从田边跳到池塘、每跳3米要用5 秒,休息1秒后继续跳,青蛙从田边跳到池塘需要多长时间?2.求等车时间间隔的问题例题:去人民公园的公共汽车每15分钟发一班车。
小明早上7: 10到达车站,发现7:05时已经发了一班车,他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车?思路分析: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下一班车的发车时间,再减去小明到达车站的时间,就是等车的时间。
方法二:可以求出距离上一班车的发车时间经过了几分钟,再用两班车发车的间隔时间减去经过的时间,就是等车的时间。
正确解答: 方法一 7时5分+15分钟=7时20分7时20分-7时10分=10分钟方法二 7时10-7时5分=5分钟 15- 5=10(分钟) 举一反三:(1)去图书馆的公共汽车每15分钟发一班车。
小明上午9: 05到达车站,发现9:00时已经发了一班车,他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车?(2)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每天早晨要8:40到学校。
小红最迟几时从家出发?(3)火车8:15发车,小东7:00从家出发坐车去火车站,从他家到火车站乘车需45分钟,从进站口到检票完需要20分钟,他能赶上这趟火车吗?3.利用分段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例题:永辉超市营业时间,开门:早上7:30,关门:晚上10:00。
三年级上册数学奥数思维训练1、学校有一批树苗,交给若干名少先队员去栽,一次一次往下分,每次分一棵最后剩下12棵不够分;如果再拿来8棵树苗,那么每个少先队员正好栽10棵。
问参加栽树的少先队员有多少人?原有树苗多少棵?12+8=20(人)20×10-8=192(棵)答:参加栽树的少先队员20人,原有树苗192棵。
2、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缺4块饼干。
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4+16)÷(5-3)=10(人)3×10+16=46(块)答:小朋友有10人,有46块饼干。
3、某校同学排队上操.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有多少学生?(37+20)÷(12-9)=19(行)9×19+37=208(人)答:一共有208名学生。
4、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3=150(米)提前两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60×2=120(米)(150+120)÷(60-50)=27(分钟)50×(27+3)=1500(米)答: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5、工程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1.5千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0.3千米,这样比计划提前了6天完成.这条路长多少千米?实际修的天数:1.5×6÷0.3=9÷0.3=30(天)这条路长:(1.5+0.3)×30=1.8×30=54(千米)答:这条路长54千米。
6、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
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
问:学生有几人? 这批树苗有多少棵?学生人数:(18-4)÷(8-6)=7人则树苗的棵数为:6×7-4=38棵答:学生有7人,树苗有38棵。
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答案: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
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
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
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2有甲乙两支人数相等的运动队,由于训练的需要,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这时乙队人数正好是甲队人数的3倍,甲队原有多少人?答案与解析:【答案】20【解析】从甲队调10人到乙队,那么两队相差为20人,乙队人数是甲队的3倍,所以此时甲队的人数为20÷(3-1)=10人甲队原有的人数是10+10=20人。
3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
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
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
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
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
1铜块重(190-20×2)÷5=30(克)。
4计算:91+85+87+106+115+94+113+101解析:通过凑整来简便计算,原式=(91+101)+(85+115)+(87+113)+(106+94)=192+200+200+200=79256学而思男老师比女老师少346人,女老师的人数是男老师的5倍还少14人,学而思有男老师有()人,女老师()人.【答案】90、436【解析】男老师有(346+14)÷(5-1)=90人,女老师有90+346=436人.7平面上5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平面上100条直线最多能把圆的内部分成()部分.89一间客厅,如果用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砖铺地,需要200块,现在改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地。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4 学会倒着想学会倒着想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
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分析与解答:由题中条件可知:每天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
我们就从第16天长到16厘米一天一天往前推算:(1)第15天长到多少厘米?(2)第14天长到多少厘米?答:长到4厘米时要用天。
试一试1: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我们先理清题中的顺序:如下: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考,就是从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
最后是除以7得40,如果不除以7,那应该是40×7=280;如果不加上240,那应该是280-240=40;如果不减去16,那应该是16+40=56。
答:这个数是。
试一试2:一个数如果加上5,乘5,减去5,再除以5,结果还是5。
这个数是多少?例3:小丽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
看错的加数是27,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306。
我们倒着想,根据逆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27=279。
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1)(2)答: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试一试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例4: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14分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
那么,原来铁丝长的一半就是14×2=28分米。
所以这根铁丝原来长就是:答:这根铁丝原来长米。
北师大版2023-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题(附答案)1.妈妈买了15条红鲤鱼和12条黑鲤鱼,把它们放到3个鱼缸里,平均每个鱼缸里放多少条?2.买杯子。
(1)买一个陶瓷杯和一个塑料杯,一共需要多少元?(2)丽丽买了一个玻璃杯,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6.4元,一个玻璃杯多少元?3.图书馆星期六上午借出263本图书,下午借出的图书比上午多128本,图书馆星期六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图书?4.如果要装1000箱饮料,6辆货车能装完吗?5.用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9厘米的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6.一艘船上午9时30分从甲港出发,下午3时30分到达乙港,这艘船从甲港到乙港用了多长时间?7.这本《儿童故事》有220页,笑笑每天看25页,看了一个星期,还剩多少页没有看?8.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早晨大课间活动,同学们都要沿着学校长65米,宽35米的操场跑3圈,同学们每天要跑多少米?9.森林公园的一角有一座假山,围绕假山有一条小路(如图),这条小路长多少米?10.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学校举行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读经典活动,活动期间,依依第一周读了387页,第二周读的页数比第一周的2倍少59页,依依第二周读了多少页?11.三年级有男生165人,女生比男生少10人。
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去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12.一本练习本比一把三角尺贵多少钱?13.王伯伯摘了141个西瓜,每个纸箱装7个,19个纸箱够装吗?14.星光小学4名老师带领123名学生参观博物馆,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15.在疫情期间,某爱心家长向学校捐赠了322瓶洗手液,捐赠的“84”消毒液的数量比洗手液少197瓶,该爱心家长一共捐赠了多少瓶洗手液和“84”消毒液?16.一辆汽车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当日下午3时25分到达乙地,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多长时间?17.小猴子摘了100个桃子,送给小伙伴们64个,剩下的它6天吃完,小猴子平均每天吃多少个桃子?18.《太空历险记》共135页,笑笑看了一星期还剩58页,她平均每天看多少页?19.(1)买一盒儿童牙膏比买一盒白兔牙膏便宜多少钱?(2)淘气身上有20元,买两盒牙膏,可以怎样买?分别需要多少钱?20.新民小学原来有45本《童话故事》,又买来18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一、数与运算1. 计算:456 + 789 = ?2. 计算:876 453 = ?3. 计算:123 × 4 = ?4. 计算:56 ÷ 8 = ?5. 填空:1000以内,比500大、比600小的数有哪些?答案:1. 13452. 4233. 4924. 75. 501, 502, 503, , 599二、图形与几何6.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周长。
8. 画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图形。
9. 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哪个图形更大?答案:6. 40平方厘米7. 24厘米8. 图形见附图9. 长方形更大三、逻辑推理10. 小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刚有7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1. 小明有5个橙子,小亮有3个橙子,小明比小亮多几个橙子?12. 一篮子里有12个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答案:10. 15个11. 2个12. 6个四、应用题13. 小红家离学校有3公里,她每天步行上学,每分钟走80米,请问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到学校?14.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它从A地到B地需要2小时,请问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5. 一桶水有10升,小明用掉了2升,请问还剩下多少升水?答案:13. 150分钟14. 120公里15. 8升五、思维拓展16. 如果你有3个苹果,你可以怎么做才能让它们变成5个?17. 你能想到一个方法,用3个杯子装水,使它们的水位一样高吗?18. 如果你有一根绳子,你可以怎么用它来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答案:16. 可以再买2个苹果。
17. 可以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到另一个杯子,直到水位一样高。
18. 可以把绳子拉直,用绳子的一端测量长方形的长,用绳子的另一端测量长方形的宽。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1)例题: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分析与解答: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题: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
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
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3、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
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
有多少个学生?多少本练习本?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2)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5、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可打印免费(篇3)1、小猴分桃子大猴采到一堆桃子,分给一群小猴吃。
如果其中两个小猴各分得4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2个桃,则最后剩6个桃;如果其中一只小猴分得6个桃,其余每只小猴各分得4个桃,那么还差12个桃。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间隔与阵列(三年级)竞赛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社区门口有一条长为100米的马路,现在要在这条马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而且马路的两端都要种,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答案】11棵.【解析】试题分析:抓住植树棵数=间隔数+1,马路长100米,每隔10米栽一棵,则间隔数就是:100÷10=10,据此即可解答.解:100÷10+1=10+1=11(棵),答:一共栽11棵树.点评:本题属于植树问题,关键是植树棵数=间隔数+1,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间隔数再加1来解.【题文】学校门前有条长100米的马路,马路两侧一共种了42棵树,每侧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马路的两端都种了,请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大?【答案】5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是在马路两侧栽树,所以,每一旁栽树的棵数是总棵数的一半,即42÷2=21棵,那么,每一旁一共有的间隔数比栽树的棵数少1,即21﹣1=20个间隔数,然后用路长除以间隔数就是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解:根据题意可得:100÷(42÷2﹣1)=100÷(21﹣1)=100÷20=5(米).答: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点评:植树问题,要看清是大路两侧,还是大路一旁,然后根据一旁的棵数,求出间隔数,就不难求出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题文】晶晶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级台阶.【答案】90.【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每个楼层有多少个台阶,从1层走到3层需要经过3﹣1个楼层,由此可得每个楼层有:36÷(3﹣1)=18个台阶,那么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6﹣1=5个楼层,由此利用乘法列式即可解答.解:36÷(3﹣1)×(6﹣1),=36÷2×5,=18×5,=90(级),答:晶晶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90级台阶.故答案为:90.点评:在解决楼梯阶层问题时,抓住:1楼到3楼之间的间隔有3﹣1=2个,由此求出每层台阶的个数即可解答.【题文】学校组织军训,教官让男生站一排,女生站一排,请问:(1)小悦和同班女生站成一排,她发现自己的左侧有7人,右侧有8人,女生一共有多少人?(2)冬冬和同班男生站成一排,他发现自己是左起第7个,右起第9个,男生一共有多少人?(3)阿奇也在男生队伍里,他发现自己是左起第4个,他的右侧应该有几人?他应该是右起第几人?【答案】(1)16人;(2)15人;(3)右侧有11人,他应该是右起第12人.【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小悦的左侧有7人,右侧有8人,则这排队伍共有7+8+1=16人,即女生一共的人数;(2)冬冬是左起第7个,右起第9个,则男生一共有:7+9﹣1=15(人);(3)阿奇也在男生队伍里,他发现自己是左起第4个,他的右侧应该有15﹣4=11人,他应该是右起第12人;据此解答.解:(1)7+8+1=16(人),答:女生一共有16人;(2)7+9﹣1=15(人),答:男生一共有15人;(3)15﹣4=11(人),11+1=12(人),答:阿奇的右侧应该有11人,他应该是右起第12人.点评:为了便于理解,在在解答此题时刻画出站队的示意图,以便分清何时要加1,何时要减1.【题文】运动会闭幕式结束后,大家准备散场,班长小悦让全班同学站成一行清点人数(她自己并不在队伍中).她先从左往右数,发现冬冬是第25个;然后她又从右往左数,发现阿奇正好是第29个,如果队伍里一共有31个,那么冬冬和阿奇之间有几个人?【答案】21个人.【解析】试题分析:先从左往右数,发现冬冬是第25个;然后她又从右往左数,发现阿奇正好是第29个,用25+29求得的人数中多算了冬冬和阿奇之间的同学(包括冬冬和阿奇两个人),所以减去总人数31后还要再减去冬冬和阿奇两个人,就是冬冬和阿奇之间的人数;据此解答.解:25+29﹣31﹣2=21(人),答:冬冬和阿奇之间有21个人.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25+29求得的人数中多算了冬冬和阿奇之间的同学,以及冬冬和阿奇两个人.【题文】一整块大豆腐长40厘米,宽20厘米.厨师准备把它切成一些长5厘米,宽4厘米的小块,而且每次只能沿着直线切,如果不允许移动豆腐的位置,那么厨师至少要切几次?【答案】至少要切11次.【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别用大豆腐的长除以小块的长,再减去1,求出纵切的次数;然后用用大豆腐的宽除以小块的宽,再减去1,求出横切的次数;最后把纵切、横切的次数求和,求出厨师至少要切几次即可.解:因为40÷5=8,8﹣1=7(次),所以纵切需要切7次;又因为20÷4=5,5﹣1=4(次),所以横切需要切4次;所以厨师至少要切:7+4=11(次).答:厨师至少要切11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拆拼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纵切、横切的次数是多少.【题文】学校有一个圆形水池,水池的周长为40米,如果绕着水池每隔4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几棵树?【答案】10棵【解析】试题分析:围成一个圆圈植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据此求出间隔数即可解答.解:40÷4=10(棵),答:一共栽10棵树.点评:此题考查了围成一个圆圈植树问题:植树棵数=间隔数.【题文】50个男生沿着300米的跑道站成一圈,并且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现在,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又加入了两个女生,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相等.请问:一共加入了多少个女生?加入女生后,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又是多少米?【答案】一共加入了100个女生,加入女生后,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解析】试题分析:因为50个男生围成一圈,所以中间会有50个间隔,也就是能插入50×2个女生,先求得男生之间的间距再除以(2+1)就是加入女生后,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据此解答.解:50×2=100(个)300÷50÷(2+1)=300÷50÷3=2(米)答:一共加入了100个女生,加入女生后,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是2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上的植树问题,注意环形的间隔数等于站队的人数.【题文】有100个人站成一个实心方阵,那么这个方阵的最外层共有多少人?从外向里算起的第二层有多少人?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三层有多少人?【答案】方阵的最外层共36人,从外向里算起的第二层有28人,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三层有20人.【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100个人站成一个实心方阵,10×10=100,所以最外层每边有10人,要求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四周的人数=(每边的人数﹣1)×4”解答;(2)由于方阵相邻两层每边相差2人,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所以用最外层的人数减去8即得从外向里算起的第二层有多少人;(3)这个实心方阵的最里层有4人,用4+8+8即得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三层有多少人.解:(1)最外层:(10﹣1)×4=36(人),(2)从外向里算起的第二层:36﹣8=28(人),(3)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三层:4+8+8=20(人),答:这个方阵的最外层共36人,从外向里算起的第二层有28人,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三层有20人.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方阵问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四周的人数=(每边的人数﹣1)×4,每边的人数=四周的人数÷4+1,中实方阵的总人数=每边的人数×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总人数=(最外层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外层边长数2﹣中空边长数2=实面积数.【题文】一个实心方阵,最外层一共有20人.请问:(1)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如果要组成一个更大的方阵,至少需要增加多少人?(3)如果给这个方阵最外面再增加一层,那么需要增加多少人?【答案】(1)最外层每边有6人,这个方阵一共有36人;(2)13人;(3)28人.【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四个顶点上的人属于相邻的两个边公共的人,所以每边的人数是:20÷4+1=6(人),因此这个方阵共有6×6=36(人);(2)如果要组成一个更大的方阵,则每边可以是6+1=7人,总人数就是7×7=49人,用49﹣36即得至少需要增加的人数;(3)如果给这个方阵最外面再增加一层,根据方阵相邻两层相差8人可知,用20+8即得需要增加的人数;据此解答.解:(1)每边的人数是:20÷4+1=6(人)这个方阵共有:6×6=36(人)答:这个方阵一共有36人.(2)6+1=7(人)7×7﹣36=13(人)答:至少需要增加13人.(3)20+8=28(人)答:如果给这个方阵最外面再增加一层,那么需要增加28人.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每边的人数;方阵问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四周的人数=(每边的人数﹣1)×4,每边的人数=四周的人数÷4+1,中实方阵的总人数=每边的人数×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总人数=(最外层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外层边长数2﹣中空边长数2=实面积数.【题文】费叔叔想做一张木凳,他先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用了12分钟,如果把另一根木头据成8段,需要几分钟?(假设费叔叔每据断一次所花的时间相同)【答案】28分钟.【解析】试题分析:木头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由此可求出锯1次需要12÷3=4分钟,则锯成8段,需要锯8﹣1=7次,由此再利用乘法解答即可.解:12÷(4﹣1)×(8﹣1)=12÷3×7=28(分钟)答:需要28分钟.点评:锯木头问题中,抓住锯的次数=锯出的段数﹣1,由此即可解答.【题文】小悦和冬冬去费叔叔家玩,费叔叔住在15层,两人同时从一楼往上走,速度都保持不变,当小悦走到第3层的时候,冬冬恰好走到第5层.请问:当冬冬走到费叔叔家的时候,小悦走到了第几层?【答案】第8层.【解析】试题分析:小悦从1楼上到3楼,走的楼梯间隔数是:3﹣1=2个,冬冬从1楼上到5楼,走的楼梯间隔数是:5﹣1=4个,速度比是2:4,冬冬跑到第15层时,走的楼梯间隔数是:15﹣1=14个,那么小悦走的楼梯间隔数是:14÷2=7个,所以小悦应跑到第7+1=8层;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5﹣1):(3﹣1)=4:2=2:1(15﹣1)÷2+1=7+1=8(层)答:小悦走到了第8层.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关键是求出两人的速度比,知识点是:楼梯间隔数=层数﹣1.【题文】有一块三角形土地,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120米、150米、80米,在边界上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三角形的每个顶点都必须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答案】35棵.【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三角形花圃的周长,再除以10,即可得出间隔数,植树棵数=间隔数,据此即可解答问题.解:(80+120+150)÷10=350÷10=35(棵)答:三边一共植树35棵.点评: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植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题文】体育课上老师让42名同学站成一行,冬冬发现有一半人站在他自己的左边;阿奇发现自己是从右往左数的第12个,冬冬和阿奇之间有多少人?【答案】8人.【解析】试题分析:冬冬发现有一半人站在他自己的左边,也就是有21个人在冬冬左边,因为总共有42名同学,那么可以得出冬冬右边人数为:42﹣21﹣1=20人;又根据阿奇是从右往左数的第12个,那么可以得出阿奇右边人数为:12﹣1=11人;所以冬冬和阿奇之间人数为:20﹣11﹣1=8人.解:冬冬右边人数为:42﹣21﹣1=20(人),阿奇右边人数为:12﹣1=11(人),冬冬和阿奇之间人数为:20﹣11﹣1=8(人),答:冬冬和阿奇之间有8人.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求两个人之间有几个人,不要把两端的人计算在内.【题文】班里一共有42名学生,站成一圈做游戏,现在从小悦开始数.请问:(1)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6个,阿奇是顺时针数第17个,冬冬与阿奇之间有多少名同学?(2)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2个,阿奇是逆时针数第13个,冬冬与阿奇之间有多少名同学?(3)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7个,阿奇是逆时针数第31个,冬冬与阿奇之间有多少名同学?【答案】(1)8名;(2)8名;(3)13名.【解析】试题分析:(1)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6个,阿奇是顺时针数第17个,则冬冬与阿奇之间有26﹣17﹣1=8名同学;(2)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2个,阿奇是逆时针数第13个,冬冬与阿奇之间有(42﹣13)﹣(42﹣22)﹣1=8名同学;(3)如果冬冬是顺时针数第27个,阿奇是逆时针数第31个,冬冬与阿奇之间有27﹣(42﹣31)﹣3=13名同学.解:(1)26﹣17﹣1=8(名)答:冬冬与阿奇之间有8名同学.(2)(42﹣13)﹣(42﹣22)﹣1=29﹣20﹣1=8(名)答:冬冬与阿奇之间有8名同学.(3)27﹣(42﹣31)﹣3=27﹣11﹣3=13(名)答:冬冬与阿奇之间有13名同学.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求两个人之间有几个人,不要把两端的人计算在内.【题文】若干名同学站成一个15×15的实心方阵.请问: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层?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多少人?【答案】最外层一共有56人,这个方阵一共有8层,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48人.【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要求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四周的人数=(每边的人数﹣1)×4”解答;由于方阵相邻两层每边相差2人,共相差8人,所以用(15﹣1)÷2+1=8,即得这个方阵一共有8层;用最外层的人数减去8即得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多少人.解:最外层:(15﹣1)×4=56(人),共有层数:(15﹣1)÷2+1=14÷2+1=8(层),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56﹣8=48(人),答:最外层一共有56人,这个方阵一共有8层,从里向外算起的第七层有48人.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现在每边的人数;方阵问题相关的知识点是:四周的人数=(每边的人数﹣1)×4,每边的人数=四周的人数÷4+1,中实方阵的总人数=每边的人数×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总人数=(最外层每边的人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外层边长数2﹣中空边长数2=实面积数.【题文】一个实心方阵,最外层共有44人.请问:(1)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2)要让这个方阵减少一半,一共减少了多少人?【答案】(1)144人;(2)减少了108人.【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方阵的四个角上都是重复的,方阵的四个角上都是重复了一次,所以计算时要减去,算每边人数时,先用总数加上4,所以每边上有(44+4)÷4=12人;(2)减少一半就是由原来的12行12列,减少到6行6列,6行6列就是6×6=36人,进而算出减少的即可.解:(1)(44+4)÷4=12(人)12×12=144(人)答:这个方阵共有144人.(2)减少一半就是6行6列,144﹣6×6=144﹣36=108(人)答:一共减少了108人.点评:本题考查方阵的问题:注意方阵的四个角上都是重复了一次,所以计算时要减去,算每边人数时,先用总数加上4.【题文】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120名学生,他们排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请问:(1)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人?(2)如果在外面加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的空心方阵,应该增加几个人?(3)如果在内部再加一层,变成一个五层的空心方阵,还需要再增加几个人?【答案】(1)最外层每边有13人.(2)56个人.(3)24个人.【解析】试题分析:(1)设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x人,第二层每边是x﹣2,第三次每边是x﹣4,且,每一周的人数用四边人数的和减去4,可得方程4x﹣4+4(x﹣2)﹣4+4(x﹣4)﹣4=120;解答即可得到x的值;(2)如果在外面加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的每一边比里边的相邻一层多2人,那么每边应该是15人,据此可解得增加的人数;(3)如果在内部再加一层,变成一个五层的空心方阵,第五层的一边的人数比第四层一边的人数少2人,据此可得那么最里面的每边应该是:13﹣6=7(人);据此解答即可.解:(1)设三层的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x人,由题意得:4x﹣4+4(x﹣2)﹣4+4(x﹣4)﹣4=12012x﹣36=12012x﹣36+36=120+3612x=15612x÷12=156÷12x=13答: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3人.(2)如果在外面加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的空心方阵,那么每边应该是15人,15×4﹣4=56(人)答:应该增加56个人.(3)如果在内部再加一层,变成一个五层的空心方阵,那么最里面的每边应该是:13﹣6=7(人)7×4﹣4=24(人)答:还需要再增加24个人.点评:本题考查方阵问题,注意解题关键是相邻两层每条边相差2人.【题文】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小正方形瓷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墙面,由外到内算起,这个墙面最外层铺的是红色瓷砖,第二层是绿色瓷砖,第三层是红色瓷砖,第四层是绿色瓷砖…这样依次铺下次,一共使用了400块瓷砖.请问:这个墙面上哪种颜色的瓷砖更多?两种瓷砖相差多少块?【答案】红颜色的瓷砖更多,两种瓷砖相差40块.【解析】试题分析:一共使用了400块瓷砖,而20×20=400,说明该方阵是20行20列,因为是方阵,所以相邻的两层每边相差2块,每层相差8块,说明红色的瓷砖多从最外层开始每两层相差8块,那么共5个两层,所以相差40块.解:因为:20×20=400块所以该方阵是20行20列10层红色,10层绿色,而且从最外层起,相邻的红色瓷砖比与之相邻的绿色瓷砖多:2×4=8块8×5=40块答:这个墙面上红颜色的瓷砖更多,两种瓷砖相差40块.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得到该方阵是20行20列.【题文】费叔叔把一些树苗栽种成一个尽量大的实心方阵,结果还多出了6棵树苗,后来又运来了34棵树苗,恰好能补成一个更大的实心方阵,那么后来的方阵最外层每边有多少棵树?【答案】11棵.【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结果还多出了6棵树苗,后来又运来了34棵树苗,恰好能补成一个更大的实心方阵,”可知增加了6+34=40棵,那么后来的方阵最外层就有40棵,然后根据每边的棵数=外层的总棵数÷4+1解答即可.解:(6+36)÷4+1=10+1=11(棵)答:后来的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1棵树.点评:本题考查了方阵问题,关键是确定后来的方阵最外层的棵数.【题文】如图,一块绿地由3块相同的等边三角形草地和一个水池构成,现在要在草地上种花,要求在草地与草地的公共点处种上花(即图中的A、B、C点),且每块草地上的花朵排成一个三角形实心点阵,每块草地上最外层的每条边上有10朵花.请问:整个绿地一共要种多少朵花?【答案】162朵.【解析】试题分析:先看每个等边三角形草地种花的棵数:1+2+3+…+10=(1+10)×10÷2=55(棵),再乘3求出总棵数,然后再减去图中的A、B、C点重复计算的棵数即可.解:1+2+3+…+10=(1+10)×10÷2=55(棵)55×3﹣3=165﹣3=162(棵)答:整个绿地一共要种162朵花.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方阵问题,关键是求出每个等边三角形草地种花的棵数,注意去掉公共顶点的3棵.【题文】有1000人参加国庆节游行庆祝活动,这些人被平均分成25队,每队以20人为一排.前进过程中,排与排之间相隔1米,队与队之间相隔6米.那么这支游行队伍的长度为多少米?【答案】169米.【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每队一共有多少人:1000÷25=40人,队与队的间隔数是:25﹣1=24个,距离是:6×24=144米,再求出每队一共有多少排:40÷20=2排,每队的间隔数是2﹣1=1排,总距离是:1×1×25=25米,所以这支游行队伍全长:144+25=169l试题分析:由题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可以拐弯的地点(顶点或中点)都要种上树,要求最少要种多少棵树,则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应是35和50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先求得35和50的最大公约数,再求得总长度含有多少个最大公约数,再去掉顶点和中点及中间交叉点上重复的就是最少要种的棵数;据此解答.解:因为50和35的最大公约数是5,所有道路的长度:(100+70)×3=170×3=510(米),最少要种数的棵数:510÷5﹣3=99(棵),答:最少要种99棵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四个顶点、中点上必须种树,要求最少种数的棵数,所以必须求50和35的最大公约数,注意去掉重复的棵数为3棵.【题文】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同学们集体表演一个节目,站成了一个空心的正六边形阵列,与图中的阵列类似.从外向内一共8层,依次站着两层六年级的同学,两层五年级的同学,两层四年级的同学以及两层三年级的同学.已知参加表演的六年级同学有126名,请问:(1)最外层有多少人?(2)现在阵列中一共有多少人?(3)如果想要一、二年级的同学把这个空心阵列填满,还需要多少人?【答案】(1)66人.(2)360人.(3)37人.【解析】试题分析:(1)相邻两边的人数相差1,所以相邻的两圈的人数相差6,因为六年级同学有126名,站了两层,所以根据和差问题的解答方法即可求出最外层有多少人:(126+6)÷2=66(人);(2)最外层有66人,最内层有66﹣6×(8﹣1)=24(人),然后根据高斯求和公式解答即可;(3)如果想要一、二年级的同学把这个空心阵列填满,里面空缺的最外一层有24﹣6=18(人),最里面有6人,有(18﹣6)÷6+1=3层,然后根据高斯求和公式解答,最后加上最中心的一人即可.解:(1)(126+6)÷2=132÷2=66(人);答:最外层有66人.(2)最内层有66﹣6×(8﹣1)=66﹣42=24(人)(24+66)×8÷2=90×4=360(人);答:现在阵列中一共有360人.(3)里面空缺的最外一层有24﹣6=18(人),最里面有6人,有(18﹣6)÷6+1=3(层),(18+6)×3÷2+1=36+1=37(人)答:如果想要一、二年级的同学把这个空心阵列填满,还需要37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方阵问题和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关键是明确空心的正六边形阵列相邻的两圈的人数相差6.【题文】若干名男生站成一排,站好后冬冬的左侧有15人,阿奇恰好在正中间,而且他们两人之间(不包括他们自己)一共有3人,队伍里可能有多少人?(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答案】队伍里可能有23人或39人.【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阿奇的位置不确定,有两种情况:①阿奇在冬冬的左侧,②阿奇在冬冬的右侧;由于阿奇恰好在正中间,所以先分别求得两种情况下阿奇左侧的人数,再用阿奇左侧的人数乘2加上1就是队伍的总人数;据此解答.解:①若阿奇在冬冬的左侧,那么阿奇左侧有:15﹣3﹣1=11(人),总人数:11×2+1=23(人);②若阿奇在冬冬的右侧,那么阿奇左侧有:15+3+1=19(人),总人数:19×2+1=39(人);答:队伍里可能有23人或39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阿奇的位置不确定,有两种情况:①阿奇在冬冬的左侧,②阿奇在冬冬的右侧.【题文】冬冬拿出一根绳子,对折之后在中间剪了一切,结果绳子被剪成了3段,如果冬冬把这根绳对折3次,再从中间剪2刀,绳子会被剪成向段?如果冬冬把这根绳子对折4次,再从中间剪3刀,绳子会被剪成几段?【答案】17段;41段.【解析】试题分析:对折1次从中间前开,一端是1段,即20段,一端是2段,即即20+1段,一共剪成1+2=3(段);对折2次,从是间剪1次,一端是2段,即21段,一端是3段,21+1段,一共剪成2+3=5(段);每多剪1次,加一个22;对折3次,从中间剪1次,一端是4段,即22,一端是5段,即22+1,每多剪1次加一个23…对折n次,从是间剪1次,一段是2n﹣1段,一端是2n﹣1+1段,每多剪1次,加一个2n.解:对折3次,再从中间剪2刀,绳子被剪成:23﹣1+23﹣1+(2﹣1)+23=22+22+1+1×8=4+4+1+8=17(段)答:把这根绳对折3次,再从中间剪3刀,绳子会被剪成17段;对折4次,再从中间剪3刀,绳子被剪成:24﹣1+24﹣1+1+(3﹣1)×24=23+=23+1+2×16=8+8+1+32=41(段)答:把这根绳子对折4次,再从中间剪3刀,绳子会被剪成41段.点评:此题属于操作题,动手操作一下即可解决问题,对折次数少、剪的次数少可以动手操作,对折次数多,剪的次数多时只能通过找出的规律解答.【题文】水池周围种了一些树,冬冬和小悦沿顺时针方向绕水池散步,边走边数树的棵数,由于两人的出发地点不同,因此冬冬数的第20棵在小悦那儿是第7棵,冬冬数的第7棵在小悦那儿是第94棵.请问:水池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答案】100棵.【解析】试题分析:冬冬数的第20棵在小悦那儿是第7棵,也就是冬冬的第13棵树是小悦的第1棵树,小悦再数到冬冬第13棵树就完成一圈,那么数到东东第7棵树时,就是一圈差13﹣7=6棵树,由此即可求出池塘四周栽数的棵数.解:20﹣7=13(棵)94+(13﹣7)=94+6=100(棵);答:水池四周一共种了100棵树.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一圈相差的棵数,由此求出答案.【题文】阿奇用一些棋子摆成了一个两层的空心方阵,后来他又多摆上去28个棋子,使得图形变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开始时阿奇可能摆了多少个棋子?【答案】80枚或32枚.【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组成一个新的三层空心方阵有两种情况,即单层空心方阵可以放在双层空心方阵的里面,也可以放在双层空心方阵的外面.如果放在里面,那么原有棋子(28+8)+(28+8+8)=80枚;如果放在外面,那么原有棋子(28﹣8)+(28﹣8﹣8)=32枚.据此解答.解:如果单层空心方阵放在双层空心方阵的里面,那么原有棋子(28+8)+(28+8+8)=80枚;如果单层空心方阵放在双层空心方阵的外面,那么原有棋子(28﹣8)+(28﹣8﹣8)=32枚;所以原来用了80枚棋子或32枚棋子;答:他原来用了棋子80枚或32枚.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确组成的新的三层空心方阵两种情况,要分别计算求解.【题文】阳光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排成一个方阵,方阵的行距和列距都相等,已知方阵最外面一圈都是男生,往内一圈都是女生,然后是男生…如此下去直到最里面,如果男生总数比女生总数多52人,那么共有学生多少人?【答案】676人.【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方阵知识可知,相邻每边的人数相差2,所以相邻的内外圈相差2×4=8人,52÷8=6…4(人),所以最后一圈是男生有4人,这一圈外面还有6×2=12圈,所以最外圈有4+12×8=100人,然后根据等差数列公式即可求出总人数.解:相邻的内外圈相差:2×4=8(人)因为52÷8=6…4(人)所以最后一圈是男生有4人,这一圈外面还有6×2=12圈,所以最外圈有:4+12×8=100(人)(4+100)×(12+1)÷2=104×13×2=676(人)答:共有学生676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与等差数列问题的综合应用,本题关键是求出最内层的人数,然后再根据等差数列公式解答即可.【题文】如图,这是一些棋子摆成的正三角形点阵,和“空心方阵”类似,也可以有“空心三角阵”.(1)如果有一个5层的空心三角阵,最外层每边有20个棋子,那么一共有多少枚棋子?(2)如果一个空心三角阵共有294枚棋子,那么它最多有多少层?。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题目20道1.观察分析下面的四个身份证号码,分别是谁的?请分析并告诉爸爸妈妈你的推断依据。
1)xxxxxxxxxxx2)xxxxxxxxxxx3)xxxxxxxxxxxxxxxxxx4)xxxxxxxxxxxxxxxxxx2.已知21÷5=4……1,33÷8=4……1,看起来21÷5和33÷8的结果一样,都是余数为1,商为4.但是,如果你用计算器算一下,你会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并不相同!请认真分析并写下你的想法。
3.姐妹二人一起折千纸鹤,姐姐折了21只,妹妹折的只数是姐姐折数的2倍加5只。
请问妹妹折了多少只纸鹤?(请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4.工人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12分钟,那么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如果锯成8段,它会被分成多少段?5.一瓶花生油和瓶子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的油后,连瓶子一起称还剩550克。
请问原来瓶子里有多少克油?瓶子的重量是多少克?(请至少列出两种解法。
)6.三年级的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个同学都分4颗,发现多了3颗。
如果每个同学都分5颗,发现少了2颗。
请问这个班级里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颗糖果?7.已知买一支钢笔和两支圆珠笔共要花费18元,那么买两支钢笔和三支圆珠笔共要花费31元。
请问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各自的价格是多少元?8.一个剧场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8个座位,每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
请问这个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9.爸爸买了一本《有趣的数学文化》和一个作业本,一共花费了24元。
已知每本《有趣的数学文化》的价格是每个作业本价格的5倍。
请问一本《有趣的数学文化》和一个作业本各自的价格是多少元?(请画图分析。
)10.三年级的同学们每个人至少订阅了一份报刊或杂志。
125名学生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87名学生订阅了《七彩语文》,35名学生既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又订阅了《七彩语文》。
请问这个班级里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请画XXX 并分析解答。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2022年5月1、小明穿了一件新衣服,路上碰到了小胖,小明说“小胖,算一算这件衣服用了多少个扣子,你看正面有5个,一个袖子上钉了3个大钮扣”。
小胖说:“太好算了,5+3=8(个)钮扣”。
小明听了大笑起来,小胖算错了吗?错在哪里了?解析:错了,共有5+3+3=11(个),因为袖子有2个,因此要加2个3。
2、小华今年8岁,她比爸爸小27岁,5年前爸爸多少岁?5年后爸爸多少岁?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爸爸今年27+8=35(岁)那么5年前,爸爸的年龄就为35-5=30(岁)5年后,爸爸的年龄就为35+5=40(岁)答:5年前爸爸30岁,5年后爸爸40岁。
3、婷婷买了3支铅笔,林林买了2本练习本,他们花了同样多的钱。
铅笔贵,还是练习本贵?解析:练习本贵,因为花了同样多的钱,买的铅笔多,说明铅笔便宜。
4、在1,3,2,4之间添上“+”或“-”,(位置相邻的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1。
1 32 4 =11解析:13+2-4=115、洗手间有8只水龙头,全都开着,现在关掉了2只。
洗手间还有几只水龙头?解析:8只,因为关了水龙头,水龙头还是在洗手间。
6、学校举行了50米跑比赛,贝贝比玲玲少用了1秒,贝贝用了11秒,勇勇比玲玲多用了1秒,谁跑得快?解析:根据“贝贝比玲玲少用了1秒,贝贝用了11秒”求出玲玲用了11+1=12(秒),又知“勇勇比玲玲多用了1秒”求出勇勇用了12+1=13(秒),而时间用得最少的人应该是跑得最快的。
贝贝用了11秒玲玲用了11+1=12(秒)勇勇用了12+1=13(秒)答:贝贝用的时间最少,跑得最快。
7、一年级1班和2班共80个小朋友,从1班调4个小朋友到2班,现在两个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解析:80个,因为在两个班之间调动小朋友,并不影响总人数,总人数仍然不变。
8、桌上有21根火柴,小邱和小红轮流取,每人每次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谁就获胜。
小红该怎样取才能保证获胜?解析:因为每人每次只能拿1根或2根,所以只要小邱先拿,小红就一定能拿到第三根,即小邱拿1根,小红就拿2根,小邱拿2根,小红就拿1根,如此拿下去小红就能把3、6、9、12、15、18、21这些“制高点”掌握在手,从而获胜。
3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计算类(20 题)1.456 + 321 =2.789 - 456 =3.345×2 =4.678÷3 =5.234 + 456 - 123 =6.567 - 234 + 123 =7.45×6 + 34 =8.78÷6 - 5 =9.321×3 + 234 =10.456÷2 - 123 = 11.123 + 345 + 567 =12.456 - 234 - 123 =13.23×4 + 34×5 =14.67×8 - 56×7 =15.456÷3 + 234÷2 =16.345÷5 - 234÷6 =17.123×4 - 345×2 =18.456×3 + 567×2 =19.678÷4 + 567÷3 =20.345÷3 + 456÷4 =二、图形类(20 题)2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12 厘米,宽是 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6 厘米、8 厘米、10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4.一个圆形的半径是 5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5.用两个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10 厘米,高是 6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7.一个梯形的上底是 5 厘米,下底是 8 厘米,高是 6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 7 厘米,底边长是 6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9.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9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 3 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3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少了 2 厘米,它的周长减少了多少厘米?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32.一个圆形的直径是 12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了 2 倍,高不变,它的面积扩大了多少倍?34.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了 3 倍,它的面积扩大了多少倍?3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缩小了一半,它的面积缩小了多少倍?36.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了 4 厘米,下底减少了 4 厘米,高不变,它的面积有变化吗?3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是 8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8.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 4 倍,它的周长扩大了多少倍?面积扩大了多少倍?40.用一根长 36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数,有多少种围法?三、应用题类(30 题)41.小明有 12 支铅笔,小红有 8 支铅笔,小明给小红几支铅笔后,两人的铅笔数一样多?42.有一筐苹果,共 36 个,平均分给 9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43.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 45 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 15 本,科技书有多少本?44.小明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 15 元,比一支钢笔贵 6 元,一支钢笔多少钱?45.小红做了 24 朵红花,比黄花少 12 朵,黄花有多少朵?46.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60 千米,行驶了 4 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47.小明有 36 颗糖,平均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颗糖?48.一个书包 48 元,比一个文具盒贵 30 元,一个文具盒多少钱?49.学校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 56 棵,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三年级的 2 倍,四年级植树多少棵?50.有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 8 页,看了 5 天,还剩下 24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51.商店里有红气球 36 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少 12 个,黄气球有多少个?52.小明有 45 张邮票,比小红多 15 张,小红有多少张邮票?5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 70 千米,5 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4.学校买了一批篮球,每个篮球 50 元,一共买了 8 个,一共花了多少钱?55.小明有 24 本书,小刚的书是小明的 2 倍,小刚有多少本书?56.小红做了 36 道数学题,比小明少做 12 道,小明做了多少道数学题?57.一个文具盒 18 元,比一支钢笔贵 6 元,一支钢笔多少钱?58.学校组织春游,一共有 45 个学生,每辆大巴车可以坐 9 个学生,需要几辆大巴车?59.小明有 36 颗糖,小红有 24 颗糖,小明给小红几颗糖后,两人的糖数一样多?60.商店里有苹果 48 个,比梨多 12 个,梨有多少个?61.一本书有 80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 20 页,第二天看了 30 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62.一个足球 60 元,比一个排球贵 20 元,一个排球多少钱?63.学校组织跳绳比赛,小明跳了 45 下,小红跳的是小明的 2 倍,小红跳了多少下?64.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 8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6 个,这堆苹果一共有多少个?65.小明有 36 支铅笔,用了一些后还剩下 18 支,用了多少支铅笔?66.一个书包 56 元,比一个文具盒贵 40 元,一个文具盒多少钱?67.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 72 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 24 本,科技书有多少本?68.小明做了 48 道数学题,比小红多做 12 道,小红做了多少道数学题?69.一个文具盒 24 元,比一支钢笔贵 8 元,一支钢笔多少钱?70.学校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 64 棵,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三年级的 3 倍,四年级植树多少棵?四、逻辑推理类(15 题)7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一个是红色衣服,一个是蓝色衣服,一个是黄色衣服。
三年级上册思维训练题数学
选择题:
1.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形?
A. 正方形
B. 三角形
C. 长方形
D. 圆形
2. 以下哪个数是偶数?
A. 5
B. 8
C. 7
D. 9
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 下面哪个是数字"2"的读法?
A. 二
B. 五
C. 十
D. 七
5. 以下哪个数字是一个个位数?
A. 20
B. 13
C. 5
D. 100
填空题:
6. 一元钞票的面额是__元。
7. 一个三角形有__个顶点。
8. 如果我们把7分成3等份,每份是__。
9. 10+__=15。
10. 6-__=3。
应用题:
11. 小明有7颗橡皮球,小红有5颗橡皮球,他们一起有多少颗橡皮球?
12. 一张桌子有4条腿,如果有3张相同的桌子,一共有多少条桌腿?
13. 小华家里有8根香蕉,他吃掉了5根,还剩下几根?
14. 如果一根尺子长15厘米,另一根尺子长6厘米,两根尺子一共有多长?
15. 小明有10元钱,他用2元钱买了文具盒,还剩下多少元钱?。
三年级数学思维专项训练: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要求求解的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总量÷份数=每份数(单一量)单一量×份数=总量(正归一)总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解题思路:从已知量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是解题的关键。
解题时,有的单一量必须经过两步除法才能求出,称为双归一。
例1:一个纺织工人5小时织布170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680米,需要多少小时?(注:反归一应用题,关键在于求出单一量。
)分析:先求出1小时织布多少米这个单一量,170÷5=34(米),再求织布680米需要多长时间,680÷34=20(小时)。
解:680÷(170÷5)=680÷34=20(小时)答:织布680米需要20小时。
例2:六一班植树,2小时植树24棵,照这样的速度,6小时可以植树多少棵?(注:正归一应用题是复杂归一应用题的基础。
)分析:2小时织布24棵,可以求出1小时植树多少棵,即24÷2=12(棵),再求出6小时可以植树多少棵,即12×6=72(棵)。
解:24÷2×6=12×6=72(棵)答:6小时植树72棵。
例3:修一条公路,24个工人用30天可以完成,由于需要提前6天完成,应该增加多少工人?分析:应先算出24个工人30天的工作量,再求出提前6天所用天数及所用工人的总数,接着求增加工人的人数。
解:(1)24个工人30天的工作总量为:24×30=720(2)提前6天所用天数及所用工人的总数:30-6=24(天)720÷24=30(人)(3)增加工人人数为:30-24=6(人)综合算式:24×30÷(30-6)-24=720÷24-24=30-24=6(人)答:应增加6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小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A. 8个B. 7个C. 10个D. 15个答案:C2. 一箱苹果有24个,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B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40B. 30C. 20D. 10答案:A二、填空题4. 小明有10个橘子,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橘子?答案:7个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24厘米6. 一本书有120页,小明已经看了4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答案:80页三、解答题7. 小华买了3个玩具,每个玩具10元,他还剩下20元,他原来有多少钱?答案:小华原来有50元。
8.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从A地到B地需要2小时,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答案: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
9. 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糖果。
10.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四、应用题11. 小红有5个橙子和3个苹果,小蓝有2个橙子和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答案:小红和小蓝一共有10个橙子和7个苹果,总共17个水果。
12. 一篮子草莓有30个,如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草莓?答案:每个小朋友能分到6个草莓。
1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五、图形题14. 画出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另一个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答案: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8厘米。
1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画出它的周长。
三年级思维训练
1、小明做加法时,把个位上的6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3看成了5,结果得800,这道加法
实际应得( )。
2.王师傅把一根长木料锯成两段要2分钟,他把这根木料锯成8段,一共要几分钟?
3.一家冷饮店,喝完饮料后,用2个空瓶可以换1瓶饮料,小芳买了4瓶饮料,他最多能喝
多少瓶饮料?
4.小红有一捆铅笔,她光给了弟弟一半又一只,又给了妹妹剩下的一半又一只,最后自己只
剩下一只,小红原有铅笔多少只?
5.老师布置会场,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挂了42个气球,红气球挂了几个?
6.有一杯果汁,小明先喝一半,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半,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小
明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
7.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
好吗?
8.盒子里有5只苹果,2只黄苹果,3只红苹果,至少摸几只才能确保摸到的是红苹果?
9.星期天的下午,东东和爸爸在家里用纸牌做游戏,爸爸拿出54张纸牌,把大王放在最下面,
对东东说:“我们要从上往下轮流拿纸牌,每次最少拿1张,最多拿3张。最后,谁拿到大王,
谁就获胜。”东东要求先拿,他能获胜吗?怎样拿才能获胜呢?
10.一次马拉松比赛有98名运动员参加,发给他们1——98的号码布号码布上含有数位“8”
的运动员一共有多少名?
11.一个西瓜,怎样切4刀把它切成9块,吃完后有10块皮?
12、有一根2米长的绳子,不用尺子测量怎样能迅速剪下5分米长的一段,你是怎么想的?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 )-9( )=1( ) 1( )-99( )=1( )
1( )-999( )=1( )
14、工地上有一辆载重4吨的大卡车,运来4台机器,每台重900千克,你认为超载了吗?
15、大象妈妈带两只小象过河,河边有一条载重1500千克的空船可以摆渡,大象妈妈体重1
吨,两只小象体重各500千克。它们怎样顺利渡河?
16、天平的一边放了1袋1千克的盐,另一边放了5个苹果和4袋味精,每袋味精重100克,
天平正好平衡,每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克?
17、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6 7 2 3
- 5 3 + 4 3 + 7
1 4 5 9 0 1 6 0
18、冬冬和明明同时从游乐场走不同的路线(如图)
回学校,计算他俩走的路程一共是多少。
19、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的长方形?
长
宽
20、下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其中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1、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2、一个长方形彩纸,周长是18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2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宽是5米,如果一边靠墙,另外三面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多少
米篱笆?
450米
550米
学校
游乐场
24、从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彩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25、有4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1)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求它的周长。
(2)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它的周长。
27、请你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两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9×5+2=47
( )÷( )=( )……( )
( )÷( )=( )……( )
28、学校布置会场。
联欢会上用彩旗布置会场,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为一组的顺序,第10面是什么颜色?
第26面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