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艺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阿西里西》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4.99 MB
- 文档页数:1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音乐游戏)阿西里西》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阿西里西》,并能用自然圆润和略带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简要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彝族儿童做游戏时的喜悦心情。
3.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
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重点难点1.通过听唱和模唱记忆歌曲旋律,演唱歌曲,感受彝族儿童做游戏时的喜悦心情。
2.学生进行创编表演,并能为歌曲伴奏、肢体动作相互协调配合,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阿西里西》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1教师:大家在课余生活中一定玩过许多好玩的游戏,今天老师要和一些特殊的朋友们带大家也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让我们从音乐中寻找答案,做什么游戏?这些特殊的朋友又是谁?2听歌曲《阿西里西》学生思考需找答案(生回答)师总结:歌曲中没有听到具体做什么游戏,只是说一起来做游戏,也没有听到是哪些小朋友在做游戏,是吗?(生回答;是)二、新授知识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从书中寻找答案,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读歌词。
生:彝族小朋友、钻篱笆洞游戏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你们对彝族都有哪些了解?师简单介绍彝族学生回答:彝族的人们能歌善舞等。
2、初听歌曲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及速度,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合唱歌曲。
歌曲以彝族儿童游戏为背景,展现了孩子们在草地上的快乐时光。
歌曲的旋律简洁明快,节奏自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彝族的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学生对彝族文化了解不多,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范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阿西里西-范唱》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2.学生对彝族文化了解不多,难以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文化,感受歌曲的氛围。
2.示范法: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练习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资料:关于彝族文化和儿童游戏的。
2.录音机、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范唱。
3.乐谱:分发给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彝族文化和儿童游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西里西-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第二乐段节奏稍复杂,旋律富有变化,需要学生仔细体会和演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演唱、伴奏的演奏和歌曲的理解与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但是,他们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兴趣。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伴奏》,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进行伴奏,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3.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能够运用音乐元素,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阿西里西-伴奏》的演唱和伴奏演奏。
2.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以及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示范法:我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和伴奏演奏示范,帮助学生学习和模仿。
2.练习法:学生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技能。
3.游戏法:我将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4.多媒体教学: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我将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伴奏》,并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们的快乐生活。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描述了孩子们在草原上奔跑、嬉戏的场景,第二段则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富有童趣,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西里西》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情绪。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生活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以及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活和孩子们的生活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4.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阿西里西》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草原图片、孩子们嬉戏的图片或视频。
3.准备音乐乐器,如手鼓、口琴等。
4.准备音乐练习册,以便学生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西里西》,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然后展示草原图片和孩子们嬉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草原生活和孩子们快乐时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阿西里西》,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歌曲《阿西里西》来自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歌曲旋律欢快,节奏鲜明,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以及西部地区民歌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导入、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歌曲。
3.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关西部地区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步聆听:让学生聆听歌曲《阿西里西》,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准。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阿西里西》【教学内容】一、学唱《阿西里西》二、学做彝族舞蹈的几个基本动作三、拓展:音乐游戏【设计理念】通过学唱歌曲《阿西里西》,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彝族民歌音乐的美,了解彝族风土人情,让学生学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并通过和学生一起做音乐游戏,让同学们在参与各种活动的基础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会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重点】1、感受彝族人民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曲调及歌词,是学生学唱歌曲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队形律动《开汽车》2、师生问好歌3、音乐常规训练——节奏律动《小朋友爱唱歌》二、导入新课1、从师生同跳壮族歌曲《板凳龙》引入《阿西里西》。
(设计意图:我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就安排了师生共同律动。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生翩翩起舞,这不仅迎合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更是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个良好地心情。
调动起教与学的兴趣。
)2、出示课题,介绍乐曲。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应该了解其相关文化。
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透过《阿西里西》这首歌曲,去初步了解彝族的文化风俗,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起学生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的兴趣。
)三、教唱新歌1、播放《阿西里西》,请学生注意聆听。
2、请学生说出听到哪些歌词,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歌词。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歌词,用彩色,漂亮的歌词卡来吸引孩子们的视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解释“阿西里西”及“丘都拉迪”、“嗡啊,啊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