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小红帽》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7
小红帽音乐ppt课件目录•小红帽故事背景与音乐创作•歌曲结构与旋律分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钢琴伴奏编配与演奏技巧•舞蹈编排与舞台表演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教学方法探讨01小红帽故事背景与音乐创作小红帽是一个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她戴着外婆送的一顶红色天鹅绒帽子,因此得名“小红帽”。
故事讲述了小红帽在去探望生病的外婆路上,遇到了狡猾的大灰狼。
大灰狼诱骗小红帽走入了森林,企图吃掉她和外婆。
最终,在猎人的帮助下,小红帽和外婆得以逃脱,而大灰狼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红帽故事简介音乐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小红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由巴西作曲家罗德里格斯创作于20世纪初期。
这首歌曲以小红帽的故事为创作背景,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向孩子们传递了勇敢、机智和善良的品质。
罗德里格斯是巴西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歌曲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跳跃的音符、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音效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歌词简洁明了、朗朗上口,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道理。
《小红帽》是一首具有巴西风格的儿童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
歌曲风格与特点02歌曲结构与旋律分析简短而富有吸引力,为进入主题做铺垫。
歌曲结构剖析引子叙述故事背景,介绍小红帽的形象和行动。
主歌A1旋律上升,表达小红帽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副歌B重复主歌A1的内容,加深听众对故事的理解。
主歌A2强化副歌部分的记忆点,提升歌曲感染力。
副歌B (重复)简短回顾,给歌曲一个圆满的结束。
尾声旋律中既有平稳的级进,也有大跳的旋律进行,使歌曲既流畅又富有张力。
级进与跳进相结合模进手法运用民族调式特征通过模进手法发展旋律,增强歌曲的层次感和动力。
融入民族调式元素,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030201旋律走向与特点运用多种节奏型,如附点、切分等,使歌曲节奏生动活泼。
节奏型丰富多变通过强弱拍的对比,突出歌曲的重点和情感表达。
小学音乐《小红帽》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谣与儿歌》,主要内容为经典儿歌《小红帽》。
详细内容包括:歌词学习、旋律感知、节奏练习、音乐表现及创造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红帽》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以及旋律的准确演唱。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感知,音乐活动的参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红帽头饰。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红帽头饰,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儿歌主题。
2. 歌词学习(10分钟)分组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内容,并纠正发音。
3. 旋律感知(10分钟)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感知旋律。
教师逐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旋律。
4. 节奏练习(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节奏图形,引导学生拍打节奏,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5. 音乐表现(10分钟)学生佩戴小红帽头饰,分组演唱歌曲,注意表情和动作的表现。
6. 创造性活动(10分钟)鼓励学生改编歌词,创作新的儿歌,并进行展示。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红帽》2. 歌词:以卡片形式展示歌词,方便学生记忆。
3. 旋律:以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突出重点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小红帽》歌词,演唱给家人听。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名确认,学生带回学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儿歌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同时,引入其他经典儿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节奏练习3. 音乐表现与创造性活动的实施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对于节奏变化的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节奏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练习。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小红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六章《快乐的日子》,具体内容为《小红帽》。
歌曲以童话故事为背景,通过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讲述了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故事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红帽》的旋律和歌词,培养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小红帽头饰。
2. 学具:歌词单、节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故事性。
邀请学生扮演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旋律。
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模仿。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拍手练习,巩固节奏感。
5. 歌曲表演(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佩戴小红帽头饰。
评选最佳表演小组,给予奖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红帽》2. 歌曲节奏:简单明了的节奏,注意变化部分。
3. 歌曲旋律:跳跃性旋律,注意高低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小红帽》歌曲,并模仿小红帽与大灰狼的对话。
2. 答案:见教材P6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音乐故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简单表演。
音乐《小红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红帽》这首经典儿童歌曲。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童谣与儿歌》,详细内容为《小红帽》歌词的理解、曲调学唱、节奏感知以及简单的音乐符号识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红帽》的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小红帽》,教育学生关爱家人,树立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音乐符号的认识。
教学重点:《小红帽》歌词的熟练演唱,节奏感知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歌词单、彩色笔、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小红帽》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歌词学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教师讲解生词,并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3. 曲调学唱(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小红帽》,注意歌曲中节奏变化的部分,反复练习。
4. 节奏感知(10分钟)利用小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节奏游戏,巩固所学节奏。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进行讲解,让学生模仿。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小红帽》,教师点评,指导改进。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如改编歌词,创编动作等。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词《小红帽》2. 黑板右侧:音乐符号、节奏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小红帽》,并创编动作。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发挥,演唱时注意节奏、音准。
2. 作业题目:用彩色笔在歌词单上标出节奏。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正确标出歌词中的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小红帽》的歌词和曲调。
在节奏感知环节,学生通过分组游戏,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音乐《小红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音乐课程中《小红帽》一课。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三章《快乐歌唱》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认知、节奏练习以及简单的乐理知识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红帽》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理解节奏和音高的基本概念。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旋律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旋律的演唱,以及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播放器、《小红帽》课件、音符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中小红帽的故事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小红帽的特点,自然过渡到歌曲的学习。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小红帽》,学生跟随学唱。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知识,通过音符卡片进行教学。
(2)选取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每组选取一种打击乐器,合奏出歌曲的节奏。
5. 歌曲演唱展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红帽》歌词2. 歌曲旋律简谱3. 节奏练习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小红帽》,并尝试用乐器伴奏。
答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正确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音高和节奏的识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需要针对某些环节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经典儿童歌曲,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提升音乐技能。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小红帽》(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章《可爱的童谣》中的《小红帽》一首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符号认知、歌词理解及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红帽》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符号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背诵、旋律的学唱和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红帽头饰。
2.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小红帽》,注意音准和节奏。
3. 节奏练习: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感知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4. 音乐符号认知:讲解歌曲中的简单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
5. 歌词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6. 表演:学生戴小红帽头饰,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提高合作能力。
7. 随堂练习:布置简单的节奏练习和歌词填空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红帽》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的主旋律。
3. 节奏练习:列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供学生模仿。
4. 歌词:将歌词分行展示,方便学生阅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小红帽》歌词。
(2)用彩笔在作业本上画出小红帽的头饰。
(3)家长协助,录制学生演唱《小红帽》的视频。
2. 答案:(1)歌词背诵:参照教材第四章《小红帽》歌词。
(2)小红帽头饰: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创作。
(3)演唱视频:提交给老师,以便检查学生的演唱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童谣,如《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提高音乐素养。
2024年二年级音乐歌曲《小红帽》最新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了二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小红帽》一课。
该歌曲位于教材第三章《童谣与儿歌》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感知、节奏练习以及简单的音乐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红帽》的歌词内容,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并演唱歌曲中的主要音调。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能够准确地击打歌曲节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准确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感知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教学课件、小红帽头饰等。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红帽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小红帽》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教师分段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注意歌词的发音和旋律的准确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教师给出具体例题,讲解并示范击打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互相纠正错误。
(2)每组挑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并给出建议。
5.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带上小红帽头饰,进行歌曲表演,增强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小红帽》歌词全文。
2. 歌曲主要音调图谱。
3. 歌曲节奏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小红帽》歌词,并将主要音调图谱画在歌词旁边。
2. 答案:歌词和音调图谱正确无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创作简单的儿歌,激发音乐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推荐其他类似儿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准确演唱2. 歌曲节奏的掌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和拓展延伸的实用性一、歌曲中部分旋律的准确演唱1. 教师在教唱过程中,应注重音准、音色的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模仿到正确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