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指导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素材新版新人教版20201122353
- 格式:doc
- 大小:980.5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及在生活中应用举例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重点学习的物质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下面学习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在常温(25℃)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0.03%。
•二氧化碳密度(标准情况下:1.799kg/m3)比空气密度(标准情况下:1.29kg/m3)大,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L的水大约能溶解1L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说明:标准情况下指:0℃,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下。
•二氧化碳沸点:-78.5℃,加压降温可使二氧化碳气体变成白色雪花状固体(干冰),干冰升华会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并带走大量的热。
•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如下:实验1、打开一汽水瓶的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伸入汽水中),另一端导管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变成红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摇晃汽水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原理: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压强减小,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顺导管进入试管中,与水反应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物质——碳酸。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将盛有红色液体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的红色消失,说明碳酸受热分解消失。
实验2、紫色纸花变红实验用紫色石蕊试剂侵泡纸花,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共制成相同干燥的紫色纸花03个。
分别做以下实验。
①取一干燥的紫色纸花,向上面喷水。
现象:紫色纸花仍然为紫色,不变色。
②取一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
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2 + H2 O =H2 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H2 O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CO2 + 2NaOH= Na2 CO3 +H2 O(无明显现象)③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3.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CO2、P2O5等。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O2、S、P等。
6.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KClO3、SO2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SO2等。
8.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9.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
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内容。
1、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
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
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希望这
篇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第 1 页共 1 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1.物理性质⑴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⑶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大气压会溶解得更多。
升高温度,二氧化碳会溶解得少一些。
①打开“可乐”等饮料瓶时看到许多气泡从饮料中逸出,就是因为压强减小了,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②喝“可乐”等饮料时会打嗝,就是因为喝下去的饮料温度升高,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
2.化学性质⑴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②二氧化碳不供给人呼吸,所以要进入一些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应谨防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使人窒息,可先进行灯火实验,如灯火燃烧不旺或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人就不宜进入。
【领悟·整合】①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
⑵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
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
文字表达式如下:二氧化碳+ 水→ 碳酸碳酸−−→−加热二氧化碳+ 水CO2H2O H2CO3H2CO3CO2H2O【辨析·比较】:①这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当然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19讲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知识图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知识精讲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故常用来制造汽水、啤酒等。
在加压或者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易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固体二氧化碳称为“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热,因此可以用作制冷剂或进行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现象与分析: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二氧化碳氧气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大溶解性能溶于水不易溶于水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现象与分析:A 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C 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 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
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 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 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用途:(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把C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
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①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能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③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④能和碳反应:2、CO2的检验:①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②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③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如果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是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用途对应的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能溶于水,与反应生成碳酸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化肥4、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①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最后死亡。
导致温室效应臭气(O3)、甲烷(CH4)、CO2都能产生温室效应,叫温室气体。
②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②土地沙漠化;③农业减产。
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二、碳单质:1、金刚石、石墨、活泩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金刚石的性质:最硬不导电熔点高金刚石的用途:自然界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切割玻璃、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