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路面控制实施细则
- 格式:pdf
- 大小:339.43 KB
- 文档页数:40
路面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节 总则一、 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目的 加强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管理,控制工期和工程费用,提高投资效益及工程管理水平,使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并通过工程的全过程监理,最终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及投资三大目标,特制定本工程路面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供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遵照执行。 二、监理工作原则 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本着“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监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检查制度;依据映汶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条款和各种技术规范,利用监理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对工程进行监督,努力做好各项监理工作。三、工程概况
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工程YLM1标段起点桩号为
K0+113,止点桩号为K48+385.81,全长48.272Km,是一条全封
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四、 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情况:
路线通过区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不仅具有大气分区气候的
特征,也具有地方性气候的特点。年平均降雨量在绵虒以南为
1001.9~1264.7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434.8毫米,是有名的川
西暴雨区,夏季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而在绵虒以北,
年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气候相对温暖干燥。
本路段位于龙门山及其向成都平原过度的地带,路线多布于中低山区,展布于山腰处及河谷处,山脉走向和形态基本与
构造和岩层产状一致,呈NE向展开,陡缓相间,多呈单面山地
形。本路段属岷江流域,路线多布于岷江两岸,段内有多条支
流汇入岷江,路线跨越的冲沟河床纵坡陡,多数常年流水沟,
雨季沟内流量较大,旱季流量较小。
五、技术标准及本合同工程数量
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项目标准值备注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路面宽度整体式24.5m双向四车道
3路面行车宽度2×2×3.75m
4硬路肩宽度2×2.5m
5路缘带2×0.5m
6土路肩宽度2×0.75m
7中央分隔带2.0m
8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9设计年限沥青路面:15年;水泥砼路面:30年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1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m25847102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掺加阻燃剂)m297878
3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m2587172
4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掺加阻燃剂)m297878
5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m2288143
6同步碎石封层m2407474
7透层m2407474
8粘层m21362126
9级配碎石垫层(厚150mm)m2338464
1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300mm)m2409188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170mm)m219095
1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0mm)m238893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170mm)m218540
12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0mm)m217801
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80mm)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m23026
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0mm)贫混凝土基层m23026
13横向排水管φ160mm米703横向排水管φ200mm米1477
第二节 编制依据
1、以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兰州至磨憨公路映秀至汶川
高速公路项目(以下简称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项目)路面工程
施工招标文件及其附件及合同文件为依据。
2、交通部等颁发的有关文件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
准。
3、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交通厅关于映秀至汶川高速公
路项目初步设计及算的批复》川交函[2009]677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
工程部分)2002年版;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7、《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
2003;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2、《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04;13、《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JC/T974-2005;
14、《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06;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6、《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17、《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18、《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1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
94;
2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2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3、《公路通信技术总则》GB/T7262.1-93;
24、《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
25、《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
2003;
2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范》
YD5025-96;
27、《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YD/T841-1996;
28、《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YD5043-97。 第三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要点
一、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总监理办在审核时,应特别注意:
1、计划进度是否符合业主的工期要求;2、材料、设备和劳力的安排是否配套、合理、是否与计
划进度相吻合;
3、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可行,是否有效;
4、施工方法是否已安排详尽,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施工组织设计被通过后,承包人应在底基层、基层、面层
和培路肩开工前,向总监办提交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经总监理
办审核批准后才能开工。二、施工材料的准备1、沥青
沥青的质量对沥青混凝土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设计
文件,本工程要求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
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当承包人确认购
入沥青的货源到沥青准备进场之前,应取样做各项指标的全面
检验,不合格的沥青不允许进场使用。
2、级配碎石
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方孔
筛),且压碎值不应大于30%。
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材料试验规程》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时,压实度应达到96%以上。
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使用水泥稳定
碎石家做底基层和基层时,应先清除表面的草根和其它杂物。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20%。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级
配碎石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
术规范》的规定。
3、矿料用做沥青面层的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1)粗集料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选
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耐应性,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
定;同时粗集料应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粗表面纹理,应采用反
击式破碎机生产,使用与沥青的粘附性小于4级的粗集料,应
采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水泥做为填料的一部分做
为抗剥离措施,其用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
(2)细集料
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其规格
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细集料应洁
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质量应
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细集料应与沥青
有良好的粘结力,在有石灰岩的地方,应尽量采用石灰岩的石
屑与机制砂的结合。
(3)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
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酸性石料的磨细矿粉不得使
用。矿粉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的技术要求;拌和机采用干法除尘的粉尘可做为矿粉的
一部分回收使用,回收粉尘的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
掺有粉尘的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4、监理与承包人共同选定料场,料场一经选定,施工过
程中不准擅自更改,以确保质量的稳定,备料过程发现质量异常应随时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准进场,已进场的要立
即清除。三、施工设备和试验设备的进场验收1、水泥稳定碎石拌和设备
选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拌和设备必须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以保证摊铺机能够连续摊铺,针对本项目特点,工期紧,质量
要求高,水泥稳定碎石和设备的产量不应小于500t/h。拌和机
应具有五料仓连续拌和,自动计量的功能,拌和机安装调试完
毕后,监理工程师应对计量的准确性进行验收。
2、热拌沥青混合料设备
应选用具有自记设备的间歇式拌和机,其拌和能力应能满
足摊铺机连续摊铺的需要。其主要配套设备如矿料冷料仓、皮
带输送机、烘干筒、吸尘(或除尘)装置,沥青储存缺罐、导
热油加热装置等均应能可靠工作,并能保证拌和机的产量。
3、摊铺设备
用于铺筑路面的摊铺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⑵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并具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
车。
⑶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
⑷摊铺宽度可以调整。
4、压实设备
根据初压、复压、终压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
合方式,承包人施工组织设计承诺的压路机的规格和数量必须
如数进场,并能可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