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周期表》(18)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全集目录1. 原子与原子结构2. 元素周期表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4. 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5. 酸碱与盐6. 酸碱中和反应7. 氧化与还原反应8. 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 原子与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序数、原子量的概念-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层、能级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元素等-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变化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 化合价的概念和规律- 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和特点4. 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写法-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率5. 酸碱与盐-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应用- 盐的定义和性质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7. 氧化与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8. 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的性质:导电性、延展性、硬度等-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绝缘性、脆性、不导电性等-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全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原子与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酸碱与盐、酸碱中和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以及金属及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5讲元素周期表知识导航课前引入——那些设计感爆表的元素周期表美国Life杂志1949年5月发布的螺旋形元素周期表迪斯尼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手环知识预习思考与交流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可以怎么有序地进行排列呢?一、元素周期表(图)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如下图)。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个横行,____个纵行。
2. 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答案】7 18周期族三、原子序数1. 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___。
2.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____________在数值上相同。
【答案】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四、从元素周期表中挖掘信息试一试图甲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为锌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这两个图回答:(1)锌的原子序数为______,核电荷数为______,锌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2)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3)锌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4)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5)写出锌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
【答案】(1)30 30 30 30(2)65.38(3)四(4)失去(5)Zn2+对点训练题型一: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例1】(2021·宜兴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三模)大家都想有一口洁白美丽的牙齿,但有时遇到蛀牙需要修复较好的方法是安装牙套。
二氧化锆具有良好半透明外观、密度和强度很高,是目前最流行的牙套材料。
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元素【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要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元素》)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再如: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2.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
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如下图所示)。
3.元素的分类: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碳、氢、氧等为非金属元素,铁、铜、铝为金属元素。
【要点诠释】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4.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1)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课题元素周期表课型新授课素养目标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3.使学生感受到元素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实践价值。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前预习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作原子序数。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新课导入超市中的商品成千上万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同样组成物质的一百多种元素,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将它们按其内在规律排列。
那么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进行新课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简介]许多化学家致力于元素周期表的创作,尤其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元素周期表的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提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有哪些?[回答]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备课笔记课堂拓展: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递增到8(或2),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然后又重新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的变化规律,这种呈规律性的变化就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
进行新课[提问]关于核电荷数我们学过什么等量关系?[回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我们可将以上等量关系拓展为如下等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提问]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行,分别叫什么?[回答]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