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作业练习 (3)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4
三思培训学校溶解度计算题练习(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2g 38g 50gx 100g (x+100)g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3.6g 40g 53.6gx 100g (x+100)g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4g 11g 15gx 100g (x+100)g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
溶质 溶剂 溶液24g (100-24)=76g 100gx y 350g78g z (78+z )gg g y g x g 3501007624== 解得x=84g ,y=266gz g g 767824= 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作业练习1.在20℃时,将250g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再冷却到20℃时,有10.8氯化钠晶体析出,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A.10.8g B.36g C.26.5g D.21.6g2.已知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现有500g60℃的硝酸钾溶液,若蒸发掉10g水,温度恢复到60℃,不可能有的情况是[ ]A.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等于11gB.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小于11gC.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11gD.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在t℃时,将120g氯化钠溶液蒸发掉10g水时有2.5g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g水时有3.6g 晶体析出,若继续蒸发掉10g水,将析出晶体[ ]A.10g B.8g C.7.5g D.3.6g4.下图表示的是在不同温度下,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质量(g)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
(1)把39g硝酸钾溶解在61g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
这时的温度应是______。
(2)在80℃时,使18g硝酸钾溶于57g水中,然后把溶液冷却到______度时,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5.已知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求在20℃时,要将1000g蔗糖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将该温度下的100g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再冷却到20℃,问有多少克食盐晶体析出?7.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如把9.3g硝酸钾溶解在70g水里,试通过计算说明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欲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晶体?(20℃)8.20℃时,无水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要配制20℃时的饱和碳酸钠溶液73.5g,需要称量多少克水和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9.某温度下,将Wg某物质A完全溶解制成VmL饱和溶液,此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求物质A 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浙,教版,八年级,上,1.5,物,质的,溶解,溶解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溶剂溶液12g 38g 50gx 100g (x+100)g解得x=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13.6g 40g 53.6gx 100g (x+100)g解得x=34g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4g 11g 15gx 100g (x+100)g解得x=36.4g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和y。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溶质溶剂溶液24g (100-24)=76g 100gx y 350g78g z (78+z)g解得x=84g,y=266g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溶解度》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 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2.将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A. 升高温度B. 加入溶剂C. 加入溶质D. 倒掉一半溶液3.60℃时,50克水中溶解55克硝酸钾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B.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4.如图所示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1℃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B. 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只有 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B. 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C. 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D. 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碳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小B. 20℃时,分别向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和碳酸钠,充分溶解后都形成饱和溶液C. 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D. 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7.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溶解度计算专题练习3(含答案)基础练习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C.温度D.36g为最大量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A.变小B.变大C.不变 D.不一定变<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A.硝酸钾B.氯化钠 C.氢氧化钙 D.氧气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7.在0℃,压强为101kPa时,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压强的溶解度为()A.5L B.5 C.500L D.<8.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其含义是()A.20℃时,100g水中溶解氧气形成饱和溶液B.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溶解体积的氧气C.20℃时,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氧气D.20℃时,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体积的氧气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三思培训学校溶解度计算题练习(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屮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C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
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Z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一12克=38克设:20°C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溶剂溶液12g 38g 50gX IOOg ( x+100 ) g_ 2 g38gX IOOg解得x=31.6g答: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C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13.6g40g53.6gX IOOg(x+100 ) g13.6g40 gX IOOg解得x=34g答:2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 20°C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溶剂溶液4g IIg15gX IOOS(x+100 )4g IIgX IOOg 厶ZQ 解得x=36.4g答: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屮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贝归(1)若配制350克20°C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C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C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和y。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C 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O溶质溶剂 溶液 24g(IOO- 24) = 76gIOOg Xy 350g 78gZ(78+z ) g24g 76 g IoogX y350g解得 X=84g ,y=266g24g76 g78Z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 -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初三化学练习(溶解度)班级:姓名: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2、已知某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在该温度时,将50g硝酸钾放入200g水中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g,所得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g。
3、20℃时,将38gNaCl放入100g水中搅拌以后,烧杯底部仍有2g固体,则该溶液中溶质为 g,溶剂为 g,溶液为 g,该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4、t℃时,将500g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析出晶体4g,又蒸发10g水后析出晶体6g,再蒸发2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硝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5g,现欲配制200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6、在20℃时,将102g饱和的食盐水蒸干,得到27g食盐。
求:①该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②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7、100g40%的氯化铵溶液不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10℃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问:从50℃降至10℃的过程中有无氯化铵晶体析出?若能析出晶体,则晶体的质量为多少?8、已知NH4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20℃时,把70 g NH4NO3溶解在50 g水中。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要求写出判断依据)(2)若上述溶液不饱和,用哪些方法可使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9、在一定温度下将240g15%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掉150g 水,然后冷却至原来的温度,结果析出了22.5g 硝酸钾。
求:(1)蒸发后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10、在一定温度下,将240g15%的某溶液蒸发掉150g 水,然后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求:(1)蒸发后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题目一:溶解度计算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5g。
如果将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求在20℃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答: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5g,意味着在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5g该物质。
因此,当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时,只有35g能够溶解,剩余的15g会以固体形式存在。
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5g。
题目二: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已知某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40g,而在50℃时的溶解度为60g。
求该物质在40℃时的近似溶解度。
解答:由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常不是线性的,但在此题目中,我们可以假设溶解度随温度线性变化来进行近似计算。
从30℃到50℃,溶解度从40g增加到60g,增加了20g。
这个温度变化是20℃。
因此,每增加1℃,溶解度增加1g。
那么在40℃时,溶解度增加的量为(40℃ - 30℃) × 1g/℃ = 10g。
所以,40℃时的溶解度为30℃时的溶解度40g加上增加的10g,即50g。
题目三:溶解度积常数计算某难溶盐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为1×10⁻⁸。
已知溶液中A⁺的浓度为2×10⁻⁴M,求B⁻的浓度。
解答: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为:\[ Ksp = [A^+][B^-] \]给定的Ksp为1×10⁻⁸,A⁺的浓度为2×10⁻⁴M,代入公式得:\[ 1 \times 10^{-8} = (2 \times 10^{-4})[B^-] \]解得:\[ [B^-] = \frac{1 \times 10^{-8}}{2 \times 10^{-4}} = 5\times 10^{-5} \text{M} \]所以,B⁻的浓度为5×10⁻⁵M。
题目四:饱和溶液的制备如果需要制备100mL饱和溶液,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求需要多少克该物质和多少毫升水。
溶解度练习题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最多可以溶解的物质的量。
具体来说,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的实验单位通常是克/100毫升(g/100mL)。
在溶液中,能够完全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解度临界值,超过这个临界值就会出现饱和溶液。
下面是一些溶解度练习题,供大家练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1. 问:已知在20℃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mL,求在200mL 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氯化钠?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mL。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我们需要求解的问题,即表示200mL水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氯化钠。
利用比例关系可以得到:36g/100mL = x g/200mL通过计算可得到x = 72g,所以200mL水中最多可以溶解72g的氯化钠。
2. 问:已知在30℃下,硫酸钠的溶解度为70g/100mL,求在150mL 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硫酸钠?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为70g/100mL。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我们需要求解的问题,即表示150mL水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硫酸钠。
利用比例关系可以得到:70g/100mL = x g/150mL通过计算可得到x = 105g,所以150mL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5g的硫酸钠。
3. 问:已知在40℃下,氯化铵的溶解度为80g/100mL,求在250mL 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氯化铵?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为80g/100mL。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我们需要求解的问题,即表示250mL水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氯化铵。
利用比例关系可以得到:80g/100mL = x g/250mL通过计算可得到x = 200g,所以250mL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00g的氯化铵。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溶解度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溶解度的特性对于溶液的制备、工业化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一、溶解度的意义例1 (2011·嘉兴)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
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二、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2 (2011·四川省眉山市)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___ (填物质序号)。
解析:(1)在溶解度曲线上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
(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所以应是:cba。
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不能(3)cb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清楚交点的意义。
三、判断晶体的析出例3 (2011·河北)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解析: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
答案:C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的形式基本相同。
初中化学溶解度练习题1. 定义题:解释什么是溶解度,并说明其单位。
2. 选择题: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物质的最大质量。
B.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克溶剂中溶解某物质的最大质量。
C.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液中溶解某物质的最大质量。
D.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克溶液中溶解某物质的最大质量。
3. 计算题:在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求在20°C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4. 判断题:如果一种物质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比热水中的溶解度大,那么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 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某固体物质在25°C时的溶解度,并写出实验步骤。
6. 填空题:在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了20g糖,此时糖的溶解度为______g。
7. 简答题:为什么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8. 应用题:在实验室中,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如果已知氯化钠在25°C时的溶解度为36g,请计算需要多少克氯化钠和多少毫升水来配制1000mL的溶液。
9. 分析题:分析溶解度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10. 综合题:某学生在进行溶解度实验时,发现在室温下,糖的溶解度为100g/100mL水。
当温度升高到60°C时,糖的溶解度为200g/100mL水。
请分析温度变化对糖溶解度的影响,并预测在80°C 时糖的溶解度。
溶解度计算题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氮气3.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4.在20℃时,30g水最多溶解1.3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A.难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易溶物质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6.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7.将8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8.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时,该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9.已知在60℃时,溶液加热蒸发水分后,得到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60℃时的溶解度为50gC.60℃时的溶解度为100g D.无法计算它的溶解度10.有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恒温蒸发20g水后,A刚好饱和,则关于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B.仍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D.有晶体析出剩余不饱和溶液11.要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压降温B.加压升温C.减压降温D.减压升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13.已知下列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其中属于可溶物质的是()A.为0.0013g B.食盐为36g C.熟石灰为0.17g D.为7.4g14.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4g B.6g C.10g D.15g答案:1.D 2.A、D 3.D 4.B 5.C 6.B 7.A 8.C9.D 10.C 11.A 12.A、C 13.D 14.B例析溶解度曲线试题[例1](江苏赛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这表明在该温度下100g水最多能溶解140g碘化钾。
那么,250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1:关系式法设:15℃时,250g水里最多能溶解x克碘化钾。
关系式:m质+m剂=m液15℃时 140g 100g? x250g[解答]:15℃时,250g水最多能溶解350g碘化钾。
解法2:基本公式法已知: s=140g m剂=250g求: m质=?[解答]:解之,得:m质=350g[例2] 把20℃的282g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110g)。
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则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解答1 关系式法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x克。
关系式: m质+m剂=m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282gx每有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需要加入78.4g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
答:应加入168g硝酸钾。
解答2:公式法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
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x克。
答:(略)[例3]已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溶解度的计算例1. 10°C将50克氯化钠溶于水,正好制成200克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
练习1.把6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5克蒸发干后,得到55克硝酸钾,求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练习2. t°C时,向100克水中加入某物a质克,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t°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例2 已知2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求此温度下40克水中溶解多少克硝酸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练习3. 20°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求此温度下25克水中溶解多少克氯化钠才能得到饱和溶液?练习4. 在50°C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12.5克氯化铵溶于多少克水中恰好形成50°C 时的饱和溶液?5.现有30°C的硝酸钾15.6克,现将其溶解在50克水中,问(1)能否形成饱和溶液?(2)若要形成饱和溶液应加水多少克?(3)若要形成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4)或温度至少要降低到多少度?6. 20°C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20°C 时25克食盐加入到50克水中,能否全部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若要使其全部溶解需加水多少克?7. 20°C 时将180克食盐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25克水,析出9克食盐,则20°C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多少?8.已知T°C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析出3克A 物质,再蒸发掉10克水,又析出5克A物质,则T°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9.现有20°C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200克,蒸发掉50克水,析出溶质17克,求20°C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10.某温度下,将20克氯化钠溶于80克水中形成溶液,蒸发掉20克水,析出溶质2克,则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11. 已知20°C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现有20°C 时的食盐溶液146克,取一半蒸干得到15克食盐晶体,若将剩下的一半溶液制成20°C 时的饱和溶液,需加食盐多少克?12.把60°C 时未饱和的硝酸钾溶液90克分成两份,一份恒温蒸发8克水,另一份加入8.8克硝酸钾,都恰好饱和,那么硝酸钾在60°C 时的溶解度是多少?。
溶解度练习1、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3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100g 水中可以溶解33g 氯化铵B 、10℃时,100g 氯化铵溶液中有33g 氯化铵C 、氯化铵在100g 水中溶解33g 时达到饱和D 、1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33g 氯化铵 2、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A 物质0.15g ,则A 物质的溶解性是( ) A 、易溶 B 、可溶 C 、微溶 D 、难溶3、20℃时,10g 水中溶解了某物质2g 时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 A 、2g B 、20 C 、20g D 、不能确定4、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溶解度无关的是( ) A 、溶剂种类 B 、溶剂质量 C 、温度高低 D 、溶质性质5、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一些水 B 、搅拌 C 、升温 D 、长时间放置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A 物质溶解度是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t=20℃时,A 与B 的溶解度大小_________。
(3)从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8、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测得数据如下,请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1)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2)硝酸钾的溶解性属于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溶解度计算
1、已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100g水,则在20℃时,8.5g氯化钾溶解在多少克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
2、已知20℃时,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8克。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有X、Y、Z三种物质,在20℃时分别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已知X物质1克溶解在10克水里;Y物质150克溶解在1000克水里;Z物质25克溶解在200克水里,则20℃时哪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通过计算说明)
4
(1
(2)在20℃时,将10克硝酸钾放入25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克。
溶液是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20℃时,将10克硝酸钾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请设计三种方案将此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通过计算说明。
5、T℃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25g/100g水。
现有20克该饱和溶液,加入4克水后溶液不再饱和,求:再加入多少克溶质溶液才能再次饱和?
6、10℃时,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3克晶体;再蒸发2克水,又析出1克。
求:10℃时物质A的溶解度。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作业练习
1.在20℃时,将250g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再冷却到20℃时,有10.8氯化钠晶体析出,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A.10.8g B.36g C.26.5g D.21.6g
2.已知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现有500g60℃的硝酸钾溶液,若蒸发掉10g水,温度恢复到60℃,不可能有的情况是
[ ]
A.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等于11g
B.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小于11g
C.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11g
D.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在t℃时,将120g氯化钠溶液蒸发掉10g水时有2.5g晶体析出,再蒸发掉10g水时有3.6g晶体析出,若继续蒸发掉10g水,将析出晶体[ ]
A.10g B.8g C.7.5g D.3.6g
4.下图表示的是在不同温度下,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质量(g)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
(1)把39g硝酸钾溶解在61g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
这时的温度应是______。
(2)在80℃时,使18g硝酸钾溶于57g水中,然后把溶液冷却到______度时,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5.已知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g,求在20℃时,要将1000g蔗糖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将该温度下的100g饱和溶液蒸发掉20g水,再冷却到20℃,问有多少克食盐晶体析出?
7.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如把9.3g硝酸钾溶解在70g水里,试通过计算说明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欲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晶体?(20℃)
8.20℃时,无水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要配制20℃时的饱和碳酸钠溶液73.5g,需要称量多少克水和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
9.某温度下,将Wg某物质A完全溶解制成VmL饱和溶液,此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求物质A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10.将100g盐酸溶液和足量的镁条反应,生成氢气0.8g。
求:
(1)原盐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生成物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在20℃时,将生成物溶液制成饱和溶液需自然蒸发掉多少克水?(20℃时,生成物的溶解度是54.5g。
)
溶解度的计算
一、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
⒈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质的溶解包括以下两个过程:
⑴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⑵化学过程:物质分子或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某种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则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结果。
例如:浓硫酸、NaOH等溶解于水时明显放热,而硝酸铵等溶解于水时则明显吸热。
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⑴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措施:①增加溶质;②减少溶剂;③改变溶液的温度
例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水温会明显下降
(B)12%的硝酸钾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把不规则的NaCl晶体加入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NaCl晶体变规则了
(D)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吸收氯化氢气体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
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⒈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
即:
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间的相互关系
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⒈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下结论不适用于氢氧化钙等物质)
曲线以上各点(如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的量已超过了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为饱和溶液
曲线上各点(如B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各点(如C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不饱和溶液
例⒋有一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左图,现有组成处于P点上的该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此盐不含结晶水)()
(A)加入10克该盐,必变成饱和溶液
(B)50℃时,若该盐溶液含A克溶质,保持温度不变,加入A/4克溶质,溶液必变成
饱和溶液
(C)50℃时,140克P点溶液最少需蒸发掉20克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
(D)该溶液冷却至0℃时,析出溶质10克
(E)在保持溶质及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P点溶液达到饱和需降温20℃
、
例⒌左表是几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克)。
现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Cl、CO
NH3在30℃时制成溶液,此时溶液中无晶体,当降温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体是
()
(A)NH4Cl (B)NH4HCO 3
(C)NaHCO3(D)NaCl
四、析晶过程与溶解度
⒈利用析晶过程求溶解度
由Ⅰ→Ⅱ蒸发出的水与析出的晶体构成饱和溶液,可据此计算溶解度。
由Ⅰ→Ⅱ蒸发出的水及晶体中带出的结晶水的总和与析出晶体中所含溶质构成饱和溶液,可据此计算溶解度。
例⒍室温下140克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溶液中析出2克溶质,再继续蒸发20克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克溶质。
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A)2克(B)8克(C)10克(D)20克
例⒎t℃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5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5克水,可析出3克硝酸钾晶体
(B)t℃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2克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D)t℃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例⒏某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30克,向该温度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m 克无水硫酸铜,搅拌后静置,析出硫酸铜晶体n 克,则m 与n 的关系是()
(A)m = 16n / 25 (B)m = 9n / 25 (C)n = 16m / 9 (D)n = 250m / 133
例⒐在某温度下,向25%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加入1克无水硫酸镁,可析出 3.15克MgSO4·n H2O ,则n值为。
【注意】S 2和S1分别表示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故S 2> S 1。
解法二:确定溶液中水的质量,相同质量的水在高温和低温下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差即为析出晶体的质量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习题】⒈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
但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A)Ca (OH) 2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a2+的数目
⒉在一定温度下,某硫酸铜饱和溶液蒸发a 克水后,同时析出W克胆矾。
若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⒊t℃时某盐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6.8% ,取一定量的此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w克无水盐。
在t℃时,析出m 克含结晶水的该盐的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的质量为
(A)m ×26.8% (B)m - w (C)(w + m)×26.8% (D)(m - w)×26.8%
⒋在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溶解度为A克。
向(100+A)克物质M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克M,析出带一定结晶水的晶体B 克,现取出B克结晶水合物加水配成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A)100克(B)大于100克(C)小于100克(D)(100+A)克
⒌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若电解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不变,则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值增大(B)溶液中水分子数与碳酸根离子数之比将变小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溶液中Na+的数目不变
⒏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它溶于水部分可完全电离。
室温时,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29克,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饱和溶液的pH为(溶液密度为1克/ 毫升)
⒐已知某温度下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右图。
则:
⒑取100克水,配成1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硝酸钠配成溶液。
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后,10℃时有种晶体析出,质量是克,该晶体的化学式是,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
(1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KCl 31g NaNO3 80g KNO3 20.9g NaCl 35.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