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实验表格
- 格式:xlsx
- 大小:11.57 KB
- 文档页数:2
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名: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名: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我们发现:物体越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物体越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名: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我们发现:。
小组合作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名:
摩擦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记录表。
摩擦力实验报告引言:摩擦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力量。
它的存在影响着物体的运动、静止与摩擦阻力等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摩擦力的本质和特性,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摩擦力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
实验一:平面物体的静摩擦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平面上的静摩擦力变化,了解静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材料:1. 不同质量的块状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2. 平滑的水平台面3. 弹簧测力计4. 实验记录表格1. 准备实验材料并将平滑的水平台面摆放好。
2. 选择一块块状物体,将其放置在水平台面上。
3.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块状物体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可移动的固定架上。
4. 缓慢移动固定架,直到块状物体开始移动为止。
5. 记录下块状物体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数值,并将这个数值记为静摩擦力。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块状物体在水平台面上的静摩擦力呈现出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的关系。
即,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静摩擦力也相应增加。
实验二:角度对滑块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改变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观察滑块在不同角度下的运动情况,并探讨角度对滑块摩擦力的影响。
1. 平滑的倾斜面板2. 滑块3. 弹簧测力计4.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并将平滑的倾斜面板摆放好。
2. 将滑块放置在倾斜面板上。
3. 将一端的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可移动的固定架上。
4. 缓慢改变倾斜面板的角度,直到滑块开始移动为止。
5. 记录下滑块开始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数值,并将这个数值记为滑块的摩擦力。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滑块的摩擦力与倾斜面板的角度成正比。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滑块的摩擦力也相应增加。
实验三:不同表面材质对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表面材质对摩擦力的影响,了解材质之间的摩擦力差异。
实验材料:1. 不同材质的滑块2. 平滑的水平面3. 弹簧测力计4.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并将平滑的水平面摆放好。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熟悉物体重力的测量。
实验步骤:(1)检查并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注意校零、量程和分度值;(2)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每个钩码50g)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实验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实验器材:毛巾(或瓦楞纸)、棉布、水平长木板和、刻度尺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做上标记,并用刻度尺从斜面底端道该标记处的距离。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棉布,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做上标记,并用刻度尺从斜面底端道该标记处的距离。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做上标记,并用刻度尺从斜面底端道该标记处的距离。
数据分析: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_。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实验结论: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实验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2.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方法。
实验器材:带有挂钩的小木块、木板、瓦楞纸、砝码、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1.用弹簧测力计牵引小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滑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学历案【设计者】赵燕丽/ 郑州市第十三中学【内容出处】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2012年版)【课标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
【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明确感知摩擦力的存在,简单说出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和产生的条件;(CS)2、通过小组讨论,简单设计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完善实验表格;(SG)3、通过分组实验,准确归纳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能正确指出实验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SG)【评价任务】1、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摩擦力;通过活动体验并观察生活实例,提问说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DO1)2、分组讨论,尝试设计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叙述出实验步骤;完善数据记录表格,提问检测目标2。
(DO2)3、分组进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将数据表格拍照上传,尝试对实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小组代表展示实验数据及结论,以检测目标3。
(DO3)【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1、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3、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知道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而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
课前预习1、由pad微课端观看视频《挽救劫难的力量》,对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感知。
(PO1)2、利用pad搜索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与趣闻。
课堂学习情景引入:问:两本书一页一页叠加合在一起打不开,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助老师解决。
摩擦力之实验
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6 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5 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15、某同学在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木板水平固定,通过细线水平匀速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定更合理的方案是,原因是。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3)除了试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上述试验数据在图坐标纸上做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像,由图可测量出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答案
7、BC
15、(1)B 不受木板如何运动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测量更方便、准确)(2)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3)图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