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pptx
- 大小:62.11 KB
- 文档页数:10
1第二单元7 谁是最可爱的人重点字词生难字放纵(zòng)隐隐(yǐn)约约 坚韧(rèn)犁(lí)耙 淳(chún)朴谦逊(qiān xùn) 覆(fù)灭zhì(掷)下 fēng(蜂)拥bāi(掰)断 huò(豁)亮过瘾(yǐn) 多音字朝⎩⎪⎨⎪⎧cháo (朝廷)zhāo (一朝一夕)形近字⎩⎪⎨⎪⎧隅(yú)偏安一隅偶(ǒu )偶然遇(yù)遇见愚(yú)愚昧⎩⎪⎨⎪⎧谦(qiān )谦逊赚(zhuàn )赚钱嫌(xián )嫌弃兼(jiān )兼职重点词坚韧:坚固有韧性。
淳朴:诚实朴素。
谦逊:谦虚恭谨。
综合素养素材积淀纪念抗美援朝的语段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做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节选自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
人教版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重点字词1.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ï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â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î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部编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语文基础知识1.汉字基础知识: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部首、音、义、形。
2.拼音知识: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规则。
3.词汇基础知识:词语、词组、搭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词义、词性等。
4.句子基础知识:句子的组成、种类、成分、主谓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等。
二、文言文1.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文言文常用句型:倒装句、比拟句、典故典例、夹叙夹议等。
3.文言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
4.文言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明确中心、注意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等。
三、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基础知识:现代文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词汇特点、阅读方法等。
2.现代文的常见文体:议论文、说明文、日记、说话等。
3.现代文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设问等。
4.现代文的阅读策略:了解背景、倾听作者声音、抓住关键词、解读段落逻辑关系等。
四、写作技巧1.内容表达:如何选题、如何思考、如何组织、如何防止无脑打字等。
2.语言表达: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如何用好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等。
3.篇章结构:叙事文的情节、议论文的分论点、说明文的结论等。
4.写作注意事项:审题、拓展思路、准确表达、语言简练、注重文采等。
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2.现代文学:鲁迅、莫言、余华、米兰·昆德拉等的作品。
3.文学常识: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化背景、文学现象等。
4.阅读技巧:识别小说中的人物、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构思等。
六、文化修养1.传统文化知识:诗词歌赋、典故故事、历史事件等。
2.现代文化知识:音乐、电影、美术、时尚、生活技能等。
3.艺术鉴赏:民族音乐、美术绘画、舞蹈、话剧等的欣赏方法和鉴别标准。
4.社会常识:国情政治、社会事件、环保知识、安全知识等。
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掌握好必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1. 词语的使用:在初一下册语文中,词语的使用是一个十分基础的知识点,掌握好词语的意义、搭配和辨析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
尤其是一些常见词语的用法,例如时态、主谓一致等。
2. 诗词的学习: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学习和欣赏一些名人的诗词作品,如杜甫、李白等。
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背诵是必考内容之一,提前进行诗词的学习和背诵可以增加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也将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例如《劝学篇》等。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是必考知识点之一,通过多读和多做相关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 短文阅读: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面对一些短文阅读题,这些短文多为故事、科普知识等。
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短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熟练掌握写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想象力进行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在备考语文时,我们需要注重词语的使用、诗词的学习、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等方面的提高。
只有多加练习和思考,才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为基础,积极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语文下册《活板》考点精讲和归纳一、考点精讲【原文】宋代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译文】宋代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考点】〔板印〕指雕版印刷。
即在木板上雕刻好文字、图案,再用木版进行印刷。
一般认为这种方法起源于隋代。
板:同“版”,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雕版”。
印:动词,印刷。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唐朝已用雕版刻印历书、农书、佛经,但是还没有普遍刻印各种书籍。
盛:大规模,大量。
为:做。
之:代词,代“板印书籍”这件事。
【原文】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译文】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考点】〔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追封为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创者。
〔已后〕以后。
已:同“以”。
〔典籍皆为板本〕判断句,用“为”表示判断,译为“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
皆为:都是。
板本:用雕版印刷的书籍,以区别于手抄的“写本”。
【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考点】〔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平民不能穿锦绣,多穿麻布衣服,故称“布衣”。
“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以外貌特征指代人,这是借代手法。
〔为活板〕发明了活字版。
为:做,这里译为“发明”。
活板:即活字版,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
板,同“版”。
〔火烧令坚〕省略句,“令”后面省略“之”,理解为“火烧令之坚”,译为“用火烧使它坚硬”。
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原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译文】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考点】〔设〕设置。
〔和〕读作huò,混合。
(一)作品概述《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文言文。
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二)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
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
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
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周敦颐,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活板》预习知识点梳理一、重点字词板:同“版”,用雕版。
尚:还。
盛:大规模地。
为:做、使用。
之:它,指“板印书籍”。
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已后:以后。
已:同“以”。
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
布衣:平民。
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印模,字模。
具:准备好。
更(gēng)互:交替,轮流。
韵:指韵部,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
木格:用木格。
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素:平时。
旋:随即、立即、马上、立刻。
不可取:拿不下来。
燔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
燔:烧。
讫(qì):终了,完毕。
火:用火烤。
拂:擦拭,掸去。
殊:极、绝。
殊不:一点也不。
群:众、诸。
从:次于最亲的亲属,指堂房亲属。
群从:堂兄弟及侄子辈。
得:得到。
二、重点句子翻译1、原文: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原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3、原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翻译: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
4、原文: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翻译: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5、原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6、原文: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初一语文部编版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羚羊木雕张之路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寒颤zhàn攥zuàn2.解释下列词语。
(1)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4)仗义:讲义气。
(5)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体裁)。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初一语文知识点名著导读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位女作家。
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②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称为“哲理诗”。
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①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②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如:《狼和小羊》、《猫和鸡》②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③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