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583.04 KB
- 文档页数:4
【说课比赛一等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前言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紧扣课标,说教材
一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第94-95页以及相关的练习,属于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简单数据的整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联系实际,说教法
二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智慧,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本课的内容特征,我将采用创设情境串法,讲解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法。
促进发展,说学法
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训练思维,说教学过程
四
根据以上理念,我以“校运会准备工作”为主题,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将条形统计图的教学都融入到这一大情境之中。
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运动会的视频,创设我校运动会四年级要增加一项“小集体项目”的情景,通过问题“我们到底增加哪个项目好呢?”引导学生产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需求。用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用写选票,画√的方法来收集我们需要的数据。用正字或打√或画图形的方法来整理数据,体会整理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方法。
2、当学生用统计表整理数据后,我接着问“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描述这些数据呢?”让学生尝试用象形统计图,格子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并为学习条形统计图做下铺垫。
3、分析决策,解决问题
(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引导学生比一比,想一想,通过问题,“你觉得这三种方法哪种更好,为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交流,得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2)分析数据 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汇报自己的作业,通过小组内学生互相评价,纠正,经历了数据整理的过程,初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经历分析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图表中蕴涵着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探究完条形统计图后,我趁热打铁,设计了“购买水果”和“选拔单项运动员”的情景。在“购买水果”的情景中,我利用现场收集来的数据产生矛盾,提问:格子不够怎么办?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从而解决1格代表2个单位的问题。在“选拔单项运动员”的情景中,我设计了倍数关系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可以利用倍数关系来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总结反思,整理方法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通过提出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达到整合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最后,《生活中的统计图》的微课介绍,让学生更加感知到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
结语
总之,整节课我都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