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传输告警含义

常见传输告警含义

常见传输告警含义
常见传输告警含义

以上这些告警维护信号产生机理的简要说明如下:

●ITU-T建议规定了各告警信号的含义:

●LOS:信号丢失,输入无光功率、光功率过低、光功率过高,使BER劣于10-3。

●OOF:帧失步,搜索不到A1、A2字节时间超过625μs 。

●LOF:帧丢失,OOF持续3ms以上。

●RS-BBE:再生段背景误码块,B1校验到再生段——STM-N的误码块。

●MS-AIS: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K2[6 —8]=111超过3帧。

●MS-RDI:复用段远端劣化指示,对端检测到MS-AIS、MS-EXC,由K2[6 - 8]回发过来。

●MS-REI:复用段远端误码指示,由对端通过M1字节回发由B2检测出的复用段误块数。

●MS-BBE:复用段背景误码块,由B2检测。

●MS-EXC:复用段误码过量,由B2检测。

●AU-AIS:管理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AU为全“1”(包括AU-PTR)。

●AU-LOP:管理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

●HP-RDI:高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收到HP-TIM、HP-SLM。

●HP-REI:高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回送给发端由收端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HP-BBE:高阶通道背景误码块,显示本端由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HP-TIM:高阶通道踪迹字节失配,J1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

●HP-SLM:高阶通道信号标记失配,C2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

●HP-UNEQ:高阶通道未装载,C2=00H超过了5帧。

●TU-AIS:支路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TU为全“1”(包括TU指针)。

●TU-LOP:支路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

●TU-LOM:支路单元复帧丢失,H4连续2—10帧不等于复帧次序或无效的H4值。

●LP-RDI:低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接收到TU-AIS或LP-SLM、LP-TIM。

●LP-REI:低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由V5[1 —2]检测。

●LP-TIM:低阶通道踪迹字节失配,由J2检测。

●LP-SLM:低阶通道信号标记字节适配,由V5[5 —7]检测。

●LP-UNEQ:低阶通道未装载,V5[5 —7]=000超过了5帧。

为了理顺这些告警维护信号的内在关系,我们在下面列出了两个告警流程图。

图4-13是简明的TU-AIS告警产生流程图。TU-AIS在维护设备时会经常碰到,通过图4-13分析,就可以方便的定位TU-AIS及其它相关告警的故障点和原因。

图4-13 简明TU-AIS告警产生流程图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发布时间:2012-03-06 14:33 浏览量: 2076 一、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二、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 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一般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无人区机房一般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介质存储间、空调设备间、UPS设备间、配电间等;有人区机房一般包括总控中心机房、研发机房、测试机房、设备测试间、设备维修存储间、缓冲间、更衣室、休息室等。 中、小型计算机机房可将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等合并为一个主机房。 (二)电信机房 电信机房是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信机房一般是按不同的功能和专业来区分和布局的,通常分为设备机房、配套机房和辅助机房。 设备机房是用于安装某一类通信设备,实现某一种特定通信功能的建筑空间,便于完成相应专业内的操作、维护和生产,一般由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网络机房等组成。配套机房是用于安装保证通信设施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设备的建筑空间,一般由计费中心、网管监控室、电力电池室、变配电室和油机室等组成。 辅助机房是除通信设施机房以外,保障生产、办公、生活需要的用房,一般由运维办公室、运维值班室、资料室、备品备件库、消防保安室、新风机房、钢瓶间和卫生间等组成。在一般智能建筑中通信机房经常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合建。 (三)控制机房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实现对建筑中智能化楼宇设备的控制,必需设立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相对于数据机房、电信机房而言,机房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要求稍低。但却关系到智能化建筑的安全运行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便用。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一、数据中心是一切信息化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中心,可以说,没有数据中心就没有信息化的发展。 二、规范编制目的 1、电子信息技术平均2.5年发展一代,每一代IT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其支持技术的发展,即数据中心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网络系统与布线、智能化、给水排水、消防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规范的支持。 2、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于2008年发布实施,到2015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已运行了7年,意味着电子信息技术已发展了3代,需要规范做相应修改。 3、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更名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以及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三、规范编写原则 1、可实施性原则 本规范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设计方法。 2、先进性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满足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前提下,吸取国外有关数据中心设计的优点,结合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加补充具有数据中心行业特点的相关条文规定。主要围绕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进行编写,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3、科学性原则 本规范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的经验,是众多行业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以现行有效的相关法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现代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设计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机房建设的很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 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 管理经验。计算机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 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 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 具有可扩充性的具有绿色理念的现代化机房。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建设一般 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装饰装修系统工程、供配电系统工程、空调和新风系统 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防雷系统工程以及消防系统工程等。而每个系统 工程又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成。正是由这 些不可再分的单项工程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数据中心的有机体。 1 装饰装修系统 1.1 设计理念 机房内的装饰设计从风格上一般力求简洁、明快;从使用功能上吊顶和地板可拆卸以便维护,甚至有的用户要求墙面也要做到可拆卸;从功能分区上要遵循机房使用的一些基本需求,如更衣室、缓冲间、主机房、维修间、备品备件室、监控中心、参观走廊等都是必备的功能划分;从平面布局上力求合理和实用;从 层高的考虑上不可一味追求大空间,这样会加大空调的配置,也不能太过低矮 会造成压抑等不适感,同时过矮的情况下如果摆放机柜过密还会影响机柜操作 区域的照度;层高一般宜在2400mm左右,不宜高于3000mm,不宜低于2200mm. 1.2 设计要点 (1)隔断的设计 为了保证机房内不出现内柱,机房建筑常采用大跨度结构。针对计算机系 统的不同设备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便于空调控制、灰尘控制、噪音控制和机房 管理,往往采用玻璃隔断墙将大的机房空间分隔成较小的功能区域。机房外门 窗多采用防火防盗门窗,机房内门窗一般采用无框大玻璃门,这样既保证机房 的安全,又保证机房有通透、明亮的效果。 (2)地面设计

常见传输告警含义.

以上这些告警维护信号产生机理的简要说明如下: ●ITU-T建议规定了各告警信号的含义: ●LOS:信号丢失,输入无光功率、光功率过低、光功率过高,使BER劣于10-3。 ●OOF:帧失步,搜索不到A1、A2字节时间超过625μs 。 ●LOF:帧丢失,OOF持续3ms以上。 ●RS-BBE:再生段背景误码块,B1校验到再生段——STM-N的误码块。 ●MS-AIS: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K2[6 —8]=111超过3帧。 ●MS-RDI:复用段远端劣化指示,对端检测到MS-AIS、MS-EXC,由K2[6 - 8]回发过来。 ●MS-REI:复用段远端误码指示,由对端通过M1字节回发由B2检测出的复用段误块数。 ●MS-BBE:复用段背景误码块,由B2检测。 ●MS-EXC:复用段误码过量,由B2检测。 ●AU-AIS:管理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AU为全“1”(包括AU-PTR)。 ●AU-LOP:管理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 ●HP-RDI:高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收到HP-TIM、HP-SLM。 ●HP-REI:高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回送给发端由收端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HP-BBE:高阶通道背景误码块,显示本端由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HP-TIM:高阶通道踪迹字节失配,J1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 ●HP-SLM:高阶通道信号标记失配,C2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 ●HP-UNEQ:高阶通道未装载,C2=00H超过了5帧。 ●TU-AIS:支路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TU为全“1”(包括TU指针)。 ●TU-LOP:支路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 ●TU-LOM:支路单元复帧丢失,H4连续2—10帧不等于复帧次序或无效的H4值。 ●LP-RDI:低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接收到TU-AIS或LP-SLM、LP-TIM。 ●LP-REI:低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由V5[1 —2]检测。 ●LP-TIM:低阶通道踪迹字节失配,由J2检测。 ●LP-SLM:低阶通道信号标记字节适配,由V5[5 —7]检测。 ●LP-UNEQ:低阶通道未装载,V5[5 —7]=000超过了5帧。 为了理顺这些告警维护信号的内在关系,我们在下面列出了两个告警流程图。 图4-13是简明的TU-AIS告警产生流程图。TU-AIS在维护设备时会经常碰到,通过图4-13分析,就可以方便的定位TU-AIS及其它相关告警的故障点和原因。

(完整版)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以前大家觉得遥不可及的科技已经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微信支付,网上购物等)这些科技能够融入我们的生活主要依据大数据,互联网及人工智能。而数据的产生、存储、计算技术推陈出新,必将实现海量的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中心是承载数据的基础物理单元,所以数据中心的建设不言而喻了。 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企业的信息涉及面广,各种应用系统常常不能有效地共享数据,不断的增加的安全威胁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急剧增长的数据量使得既有存储容量和应用系统难以适应企的需要。因此建设高可靠、大容量的数据中心十分必要。 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中心的建设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必经阶段,早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集中在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现在的企业信息化 建设将以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知识中心及通用的业务平 台: 第二,数据中心采取“数据集中、应用分布”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企业知识的集中沉淀与优化作用,将成为企业扩张经营的必备条件,数据中心将在此方面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 第四,国际上许多大企业正在建设或已经建设了各自的数据中心,企业关键应用系统和关键硬件设施均统一集中在数据中心,支持企业核心业务运作。综上所 述,数据中心的建设代表了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并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将促 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数据中心是企业业务支撑平台,是企业知识和决策中心。但数据中心建设不当,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将会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企业信息化失败。因此应该遵循严谨务实的原则,在数据中心建设前期必须精心规划、严密论证,在建设中实施有效地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建成后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维护使得数据中心既不超前也能为企业提供若干年业务发展的需要,是企业信息化投入良好的效益。

SDH设备系统常见的告警类缩略符号及含义

SDH设备系统常见的告警类缩略符号及含义。 ITU-T建议规定了各告警信号的含义: ?LOS:信号丢失,输入无光功率、光功率过低、光功率过高,使BER 劣于10-3。(如R-LOS:接收侧信号丢失,是最常见的告警,一般是光纤断或光路衰耗过大) ?OOF:帧失步,搜索不到A1、A2字节时间超过625μs 。 ?LOF:帧丢失,OOF持续3ms以上。(如R-LOF:一般由光板故障或光路故障引起) ?RS-BBE:再生段背景误码块,B1校验到再生段——STM-N的误码块。 ?MS-AIS: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K2[6 —8]=111超过3帧。告警含义是真个STM-N 帧内除STM-N RSOH外全部为“1”,一般由R-LOS告警引起或者上游站传递过来。 ?MS-RDI:复用段远端劣化指示,对端检测到MS-AIS、MS-EXC,由K2[6 - 8]=110回发过来。一般由下游站回告上来,表示下游站接收到的本站信号有故障,说明本站至对端线路板之间有问题。 MS-REI:复用段远端误码指示,由对端通过M1字节回发由B2检测出的复用段误块数。 ? MS-BBE:复用段背景误码块,由B2检测。 ? MS-EXC:复用段误码过量,由B2检测。 ? AU-AIS:管理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AU为全“1”(包括AU-PTR),一般由R-LOS,MS-AIS告警引起,常见业务配置有问题,如前站业务未穿通到本站。 ? AU-LOP:管理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常见业务时隙冲突。 ? HP-RDI:高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收到HP-TIM、HP-SLM,检测接收到的高阶通道开销字节G1(b5)=1,一般由对端复用段或高阶通道故障引起。 ? HP-REI:高阶通道远端误码指示,回送给发端由收端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 HP-BBE:高阶通道背景误码块,显示本端由B3字节检测出的误块数。 ? HP-TIM:高阶通道踪迹字节失配,J1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一般由二端光板的追踪识别符不一致引起,该告警一般不影响业务。 ? HP-SLM:高阶通道信号标记失配,C2应收和实际所收的不一致。 ? HP-UNEQ:高阶通道未装载,C2=00H超过了5帧。 ? TU-AIS:支路单元告警指示信号,整个TU为全“1”(包括TU指针:即VC-12和TU-12指针全部为“1”。一般由线路板、交叉板或支路板故障引起,或者业务故障。) ? TU-LOP:支路单元指针丢失,连续8帧收到无效指针或NDF;检测到TU指针V1、V2字节非法。一般在下时隙配置或新增时隙配置时发生时隙冲突。 ? TU-LOM:支路单元复帧丢失,H4连续2—10帧不等于复帧次序或无效的H4值。 ? LP-RDI:低阶通道远端劣化指示,接收到TU-AIS或LP-SLM、LP-TIM,检测接收到的低阶通道开销字节V5(bit8)=1.一般是TU-AIS告警的对告。

华为传输设备常见告警含义及处理方法

华为传输设备常见告警含义及处理方法 线路告警中 文 名 称 含义及产生原因处理方法 R_LOS 接 收 线 路 侧 信 号 丢 失 (1)断纤; (2)线路衰耗过大或光功率过载; (3)对端站发送部分故障,线路发送失效; (4)对端站交叉板故障或不在位; (5)对端站时钟板故障。 (1)一般是光纤断、光纤衰耗太大、接收光功率过载、单板 故障等原因; (2)检查光缆是否完好、光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清洁光缆连 接器; (3)如接收光功率过载加入衰耗器; (4)如是单板故障,更换单板。 R_LOF 接 收 线 路 侧 帧 丢 失 (1)接收信号衰减过大; (2)对端站发送信号无帧结构; (3)本板接收方向故障。 (1)如有R_LOS,一般是光纤断、光纤衰耗太大、单板故障等 原因; (2)检查光纤是否完好; (3)检查光纤接头接触是否良好,清洁光纤接头; (4)如是单板故障,则更换单板。 R_OOF 接 收 线 路 侧 帧 失 步 (1)接收信号衰减过大; (2)传输过程误码过大; (3)对端站发送部分故障; (4)本站接收方向故障。 (1)一般是光纤断、光纤衰耗太大、接收光功率过载、单板 故障等原因; (2)检查光缆是否完好、光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清洁光缆连 接器; (3)如接收光功率过载加入衰耗器; (4)如是单板故障,更换单板。

AU_AIS AU 告 警 指 示 (1)由MS_AIS、R_LOS、R_LOF 告警引发的相 应VC4 通道的AU_AIS 告警; (2)业务配置错误; (3)对端站发送AU_AIS; (4)对端站发送部分故障; (5)本站接收部分故障。 (1)由本站MS_AIS、R_LOS、R_LOF 等告警引发的相应VC4 通 道的AU_AIS 告警,检查方法可通过对MS_AIS、R_LOS、R_LOF 的分析来定位故障; (2)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相应VC4 通道的业务有收发错开的 现象,导致收端在相应通道上出现AU_AIS 告警,在这种情况 下,该AU_4 中相应的TU 上也会伴随出现TU_AIS 告警。这时, 请检查出现AU_AIS 的站和它的互通业务站,以及中间业务穿 通站的业务时隙配置是否错误; (3)更换对端站对应的交叉板和线路板; (4)更换本站的线路板和交叉板。 AU_LOP AU 指 针 丢 失 (1)对端站发送部分故障; (2)对端站业务配置错误; (3)本站接收误码过大。 (1)检查对端站及本站业务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重 新配置业务; (2)对于155M 光接口板一般无此 故障,若有的话多为此光板配置有误。而622M 和2500M光接 口板接收到AU_LOP 告警,应检查对方时钟板是否正常工作、 交叉板是否检测到了时钟; (3)如业务为140M 业务,检查业务是否正确接入; (4)依次更换对端站对应的交叉板和线路板,定位故障点; (5)更换本站的线路板和交叉板。 MS_AIS 复 用 段 告 警 指 示 (1)对端站发送MS_AIS 信号; (2)对端站时钟板故障; (3)本板接收部分故障。 (1)检查对端站线路板是否存在问题,可通过复位或更换单 板的方法检查告警是否消失; (2)检查本站线路板,同样可通过复位或更换单板的方法来 检查告警是否消失。

常用告警

目录 常见告警 1 4.2 告警列表: 3 4.2.1 AU-AIS 3 4.2.2 AU-LOP 4 4.2.3 B1-EXC 5 4.2.4 B2-EXC 6 4.2.5 B3-EXC 7 4.2.6 FAN-FAIL 8 4.2.7 HP-LOM 9 4.2.8 HP-RDI 10 4.2.9 HP-REI 11 4.2.10 HP-SLM 12 4.2.11 HP-TIM 13 4.2.12 HP-UNEQ 14 4.2.13 LP-RDI 15 4.2.14 LP-SLM 16 4.2.15 LP-TIM 17 4.2.16 LP-UNEQ 18 4.2.17 LTI 19 4.2.18 MS-AIS 20 4.2.19 MS-RDI 21 4.2.20 MS-REI 22 4.2.21 POWER-FAIL 23 4.2.22 PS 24 4.2.23 P-LOS 25 4.2.24 R-LOF 26 4.2.25 R-LOS 27 4.2.26 R-OOF 28 4.2.27 SYNC-LOS 29 4.2.28 SYN-BAD 30 4.2.29 TU-AIS 31 4.2.30 TU-LOP 32 4.2.31 T-ALOS 33 4.2.32 T-DLOS 34 4.2.33 UP-E1-AIS 35 第4章第5章常见告警 在OptiX设备维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告警,对告警的有效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找到问题的根源,首先要从告警产生的原因着手,在查清问题的所在后,运用有效的处理方法排除故障。下面将单板的一些常见告警列出,并给出告警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1. SDH接口板: S16、SL4、SD4、SQ1、SL1、SQE、SE2等 (1) R-LOS告警:接收侧数据信号丢失,是最常见的告警.。一般是光纤断或光路衰耗过大。

ECI XDM常用告警说明

xdm 告警列表1.传输告警

Span Loss Change(Minor):Span可以理解为两个站点功率监控点之间的总衰耗。当之间的衰耗值变化范围超出允许的门限时(默认设置为0.5dB),就会出现此告警。 处理之前需要确认一下告警的产生是否暂时的。这种情况多出现于调试阶段,经常会关闭和开启某个OTU单元的激光器导致站点之间的衰耗值出现变化。类似的此种情况在恢复后告警自动消失。如果是由于光缆衰耗割接等引起的一些不可恢复性的衰耗,就需要将放大器的GAIN增益调整到新的数值以适应新的链路状态。具体的做法只需打开Gain窗口,Adopt然后Apply就可以了。 Out of Tracking Limitation(Major):放大器的自动跟踪功率变化有个范围,默认为0.5~3dB,

一当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有告警,同时还会伴随Span Loss Change。由于此时功率变化的范围比较大,必须要认真检查是否线路的衰耗或者板卡等有故障。例如光纤插拔之后没有复原到位,或者增加或减少了波道的输入。如果是由于光缆割接引起的光缆衰耗的增加和减少,意味着没有办法回到系统初始的状态,整个时候同样也可以改变放大器的Gain来消除告警。 Out Of SetCapability(Major):放大器的增益是有限的,同时自动跟踪功率变化也有一个限度。放大器其实是通过调节自身之前的可调衰耗值来调节在线路中的增益的。当线路衰耗的变化无法使得放大器调整到合适的增益以满足要求的输出功率的时候,就会有此告警。此时需要建议客户能否将线路的衰耗尽量恢复到初始值。如果不行,只能将放大器的既定输出更改到合适的值。保证放大器能 1.2.Transmission alarms related to Ethernet and L2

(完整word版)PTN传输常见告警

NE_NOT_LOGIN 告警解释 NE_NOT_LOGIN表示网元未登录。 告警属性 告警参数 无。 对系统的影响 ?无法从网元侧查询该网元的配置数据。 ?无法在网管上管理该网元。 可能原因 ?原因1:网元与网管通讯中断。 ?原因2:用户退出登录或登录失败。 处理步骤 ?原因1:网元与网管通讯中断。 解决网元与网管通讯中断方法,参见NE_COMMU_BREAK。

?原因2:用户退出登录或登录网元失败。 以其他正确的网元用户登录网元。 ?查看告警是否结束,若未结束,请进行下一步。 ?如果故障依然存在,请联系华为工程师。 MPLS_TUNNEL_LOCV 告警解释 MPLS_TUNNEL_LOCV为Tunnel连通性丢失告警。连续3个周期内没有收到希望的CV/FFD报文时出现此告警。 告警属性 告警参数 在网管中浏览告警时,选中该告警,在“告警详细信息”中会显示该告警的相关参数。告警参数的格式为“告警参数(16进制):参数1 参数2…参数n”,如:告警参数(16进制):0x01 0x08…。每个参数的含义说明参见下表。

对系统的影响 ?该告警产生时,会触发MPLS APS倒换,将业务倒换到保护Tunnel。?MPLS_TUNNEL_FDI告警将抑制MPLS_TUNNEL_LOCV告警的上报。 可能原因 告警MPLS_TUNNEL_LOCV产生的可能原因如下: ?原因1:Tunnel的Ingress节点停止CV/FFD。 ?原因2:物理链路故障。 ?原因3:Ingress节点的单板正在复位。 ?原因4:业务接口配置错误。 ?原因5:网络出现严重拥塞。 ?原因6:CPU占用率饱和,无法处理ARP协议报文。 处理步骤 ?原因1:Tunnel的Ingress节点停止CV/FFD。

故障代码明细表

10. 故障代码明细表 本章描述了汇报到BSC的故障及被怀疑引起故障的硬件单元。 应用时,此故障代码列表指出的故障对CME20版本R5、R6.0、R6.1或R7及更高版本,以及RBS模型RBS2301,2302有效。 当本章应用于CMS40时,需对应下面的转换表 表12 10.1术语 以下术语本章通用 10.1.1故障号码 故障号码与故障表经由Abis接口汇报的位置点是相一致的。 10.1.2 1A类内部故障表(I1A) 此类故障汇报的是影响MO功能的故障,有故障的硬件是MO所对应的硬件中的一部分。 10.1.3 1B类内部故障表(I1B) 此类故障汇报的是影响MO功能的故障,故障源在MO的外部。 10.1.4 2A类内部故障表(I2A) 此类故障汇报的是不影响MO功能的故障,有故障的硬件位于MO内部。 10.1.5 1类外部环境表(EC1) 此类环境汇报的是影响MO功能的环境,环境为TG外部环境。 10.1.6 2类外部环境表(EC2) 此类环境汇报的是不影响MO功能的环境,环境为TG外部环境。 10.1.7 可替换单元表(RU 表) 此表所汇报的单元是上述的内部故障表内被怀疑引起故障的硬件单元。 10.1.8逻辑RU 一个逻辑RU定义为一个可用作参考的单元,但不是一个单独的物理单元,有四类不同的逻辑RU: (1)总线:总线常被归类为一个单独的物理单元,只是实现于机柜底板的线缆, 当某一总线在RU表上被指出时可理解为发生故障的硬件可能是连到此总线上的任何单元或是此总线本身。 逻辑RU总线有:

? X总线; ? 本地总线; ? 定时总线; ? CDU总线; ? 电源通讯环路 (2)天线:(不应用于RBS2301和RBS2302)。一个逻辑天线表示的是收发信机和物理天线间整个的信号通道。逻辑RU天线有: ? RX天线A (只用于R5) ? RX天线B (只用于R5) ? TX天线A (只用于R5) ? TX天线B (只用于R5) ? 天线 当就故障进行更多细节的故障分析时上述1、2类逻辑RU将被提及。 (3)环境:此类RU记录了基站不能影响的情形,此类RU有两组; ? 电源,指外部电源 ? 气候,指温度和湿度 例如,若是机柜内的温度过高或引入的交流电超压,则逻辑RU“环境”便指示出错。 此类逻辑RU为: ? 环境 (4)RBS数据库。尽管RBS数据库不是一个物理单元,但仍被看作是一个可替换单元,它仅由数据库里面的数据组成而非存贮其的介质。 10.2故障表解码 注意:在使用RBS2000版本HRB105 01/2,R7修订版及更高版本时,故障表无需解码。故障表会当场给出故障类型及表述。 当一个故障表发送到OMC(操作维护中心)必须转化为一个十进制数,以下故障代码说明将被用到。例如,当打印出错日志时。 所有故障代码及RU代码由一个十六进制数构成,最多12位。这个12位的十六进制数表明故障表由48个比特组成。 除此之外的是外部故障代码,这些代码由一个4位十六进制数即16个比特组成,其故障表解码原理与上述是一样的。 10.2.1例1 SO(服务对象)CF汇报了一个1A类内部故障,故障代码为“000000004100”。 第8位和14位比特为“1”,表明故障代码8和14在CF 1A类故障列表内被缴活。根据此故障列表里的信息8号和14号给出的故障为“定时单元VCO故障”(故障代码8)和“本地总线故障”(故障代码14)。 VCO-V 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压控振荡器。 10.2.2例2

数据中心建设的3个重要因素及常见问题

数据中心建设的3个重要因素及常见问题 数据中心建设中的3个因素: 1、机房的性能和能耗比将成为机房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节能意识的加强,各种节能措施将被实施,如高效率UPS(尤其在负载的运行状态)、围护结构的绝热处理、低传热系数玻璃的使用等。另外,针对目前采用的房间内开放式制冷模式的"冷库式"机房,将越来越多被采用房间内密闭空间的封闭式制冷模式的"冰箱式"机房所替代,以减少或消除围护结构的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2、“机架(机柜)机房”的概念将被接受。这是从"IT微环境"或机柜是模块化的机房环境这方面考虑机房的作用,井以此为出发点来规划设计机房的模式。设计思路上“选址--布局--机房设备(指UPS、空调等)摆放--机柜摆放”的设计逻辑将完全逆转。

3、"一体化机房"或"微模块机房"概念将被实施。标准化、定制化、预装式生产、组件式(或称积木式)、整体设计的机房构建(或称"搭建")模式将越来越普及,尤其是针对中小型机房用户。 数据中心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随着机房的不断发展,机房建设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1)机房建设概念上存在各种问题 有人将机房建设归结为机房装修工程,认为机房建设就是装修工程;也有人将机房建设归属到大楼弱电工程的一个分支专业。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抓住机房建设的重点,而将机房建设引入误区。机房工程是多专业、多学科、技术含量高的综合工程,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因此,必须明确机房工程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机房建设。 (2)机房各系统的均衡问题 机房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多个系统协同工作来实现的。但有的用户无限制地抬高某一系统的可靠性,而忽视了机房整体性能的平衡问题,最终导致机房因其他系统的薄弱而出现问题,影响机房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系统的可靠性,而无限度地抬高整个机房建设的费用。 (3)机房的兼容性问题 在机房规划初期,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还没有确定,如果不认真作好用户需求分析,只根据经验进行组建,那么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针对功能需求、设备数量进行相关设计,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样通常导致机房建成后不久就要进行机房改造来满足新增设备的需要。

传输常见告警列表(特选借鉴)

目录 附录B 告警、性能列表............................................................................................................. B-1 B.1 常见告警列表 .................................................................................................................... B-1 AU_AIS ............................................................................................................................. B-1 AU_LOP ........................................................................................................................... B-2 B1_EXC ............................................................................................................................ B-3 B2_EXC ............................................................................................................................ B-4 B3_EXC ............................................................................................................................ B-5 DOWN_E1_AIS ................................................................................................................ B-6 FAN_FAIL ......................................................................................................................... B-6 HP_LOM ........................................................................................................................... B-7 HP_RDI ............................................................................................................................ B-8 HP_REI ............................................................................................................................ B-9 HP_SLM ......................................................................................................................... B-10 HP_TIM .......................................................................................................................... B-11 HP_UNEQ ...................................................................................................................... B-12 LP_RDI ........................................................................................................................... B-12 LP_SLM .......................................................................................................................... B-13 LP_TIM ........................................................................................................................... B-13 LP_UNEQ ....................................................................................................................... B-14 LTI .................................................................................................................................. B-15 MS_AIS .......................................................................................................................... B-16 MS_RDI .......................................................................................................................... B-17 MS_REI .......................................................................................................................... B-18 POWER_FAIL ................................................................................................................ B-18 PS ................................................................................................................................... B-19 R_LOF ............................................................................................................................ B-20 R_LOS ............................................................................................................................ B-21 R_OOF ........................................................................................................................... B-22 SYNC_C_LOS ................................................................................................................ B-23 SYN_BAD ....................................................................................................................... B-24 TU_AIS ........................................................................................................................... B-25 TU_LOP ......................................................................................................................... B-26 T_ALOS .......................................................................................................................... B-27 T_DLOS ......................................................................................................................... B-28 UP_E1_AIS .................................................................................................................... B-29 B.2 系统性能类别 .................................................................................................................. B-30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展,新型火灾报警设备不断出现,原标准 ZBC800001-1984《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已不能完全适应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编制的需要,给该类产品的科研、设计、监督管理及工程应用带来诸多不便。 此次对原标准的修订中,参照采用ISO6790-1986《消防设备:消防设计图示符号规格》,在保留了原标准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后的标准包括范围、基本原则、基本符号、辅助符号、附加文字符号、独立图形符号六个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C80001-198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娥、杨波、张学军。 本标准1984年首次发布,于1999年6月第一次修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示火灾报警设备的基本符号、辅助符号、附加文字符号和独立图形符号。 本标准适用于科研、设计、教学、出版、建筑、施工等部门应用的火灾报警设备消防系统图。 2 基本原则 2.1 基本符号表示火灾报警设备的基本特征。 2.2 辅助符号表示火灾报警设备的具体特征。 2.3独立图形符号表示特定火灾报警设备,由基本符号与辅助符号或基本符号与附加文字符号相结合派生而得。 2.4 使用本标准中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消防系统图时,应注意: a) 符号的大小可以与本标准中的图形符号相同,也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b) 按图面布置的需要,允许本标准中的图形符号旋转90°或180°绘制,但不得将其中的附加文字符号倒置。 3 基本符号

常见告警

OptiX 2500+ 高级培训手册目录 目录 常见告警 (1) 4.2 告警列表: (3) 4.2.1 AU-AIS (3) 4.2.2 AU-LOP (4) 4.2.3 B1-EXC (5) 4.2.4 B2-EXC (6) 4.2.5 B3-EXC (7) 4.2.6 FAN-FAIL (8) 4.2.7 HP-LOM (9) 4.2.8 HP-RDI (10) 4.2.9 HP-REI (11) 4.2.10 HP-SLM (12) 4.2.11 HP-TIM (13) 4.2.12 HP-UNEQ (14) 4.2.13 LP-RDI (15) 4.2.14 LP-SLM (16) 4.2.15 LP-TIM (17) 4.2.16 LP-UNEQ (18) 4.2.17 LTI (19) 4.2.18 MS-AIS (20) 4.2.19 MS-RDI (21) 4.2.20 MS-REI (22) 4.2.21 POWER-FAIL (23) 4.2.22 PS (24) 4.2.23 P-LOS (25) 4.2.24 R-LOF (26) 4.2.25 R-LOS (27) 4.2.26 R-OOF (28) 4.2.27 SYNC-LOS (29) 4.2.28 SYN-BAD (30) 4.2.29 TU-AIS (31) 4.2.30 TU-LOP (32) 4.2.31 T-ALOS (33) 4.2.32 T-DLOS (34) 4.2.33 UP-E1-AIS (35)

第4章常见告警 在OptiX设备维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告警,对告警的有效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找到问题的根源,首先要从告警产生的原因着手,在查清问题的所在后,运用有效的处理方法排除故障。下面将单板的一些常见告警列出,并给出告警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1. SDH接口板: S16、SL4、SD4、SQ1、SL1、SQE、SE2等 (1) R-LOS告警:接收侧数据信号丢失,是最常见的告警.。一般是光纤断或 光路衰耗过大。 (2) R-LOF告警:在接收端检测到定帧字节A1≠f6H、A2≠28H,说明接收 侧帧同步丢失。一般由R-LOS告警引起。 (3) B2-EXC告警:B2误码过量。检测到B2误码个数超过规定值。4.MS-REI 告警:线路板所连的对端站检测到有B2误码,向本站传回M1字节(M1字节表示误码个数)。 (4) MS-AIS告警:检测接收到的复用段开销字节K2 (bit6,7,8)=111 时, 上报此告警。告警含义是整个STM-N帧内除STM-N RSOH外全部为“1”。由R-LOS告警派生或上游站发来。 (5) MS-RDI告警:检测接收到的复用段开销字节K2(bit6,7,8)=110。由下 游站回告上来,表示下游站接收到的本站信号有故障,说明本站至对端线路段有问题。 (6) AU-AIS告警:整个STM-N帧内除STM-N RSOH和MSOH外全部为 “1”。一般由R-LOS、MS-AIS告警引起,常见业务配置有问题,如前站业务未穿通到本站。 (7) HP-RDI告警:检测接收到的高阶通道开销字节G1(bit5)=1 ,由对端复 用段和高阶通道故障引起。 (8) AU-LOP告警:检测到AU指针H1、H2字节非法。常见业务时隙冲突。 10.HP-TIM告警:高阶通道追踪识别符失配告警。一般由两端光板的追踪识别符不一致引起。该告警不会影响业务。 2. 支路板: PQ1、PD1板、PL3板 (PL4、PD4板的告警与线路板类似,参见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