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9
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案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案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
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议教师讲清: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
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的诞生与卢米埃尔兄弟〔材料〕如果在黑暗中点燃一根火柴,然后吹灭,你会发现眼睛里还残留着火光的影像。
真正的电影是在摄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连续摄影来自于一次有趣的争吵。
一次,有几个美国人为了证实马跑的时候有几个蹄子落地而争论不休。
于是他们想出把这一过程拍下来的办法。
从1872年到1878年共拍了5年才成功。
这就是摄影机的雏形。
1893年夏天,法国里昂的一位照相师在巴黎旅行时看见一家商店里放着几只大黑箱,每只箱子前都坐着一个人在看箱子里的东西。
于是他也交了几个钱坐下来看。
箱子里的灯亮了,有许多真人一样的小人动了起来,他觉得非常有趣。
此人就是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
后来他花了6 000法郎买了一个爱迪生发明的被称为“电影视镜”的大黑箱,想进行改进但没有成功。
这个工作一年后由奥古斯特和路易完成了。
他们在幻灯机的基础上把“电影视镜”改进成真正的银幕放映机。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馆”,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12部影片,每部只有一分钟。
这就是电影诞生之日。
──潘天强著《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解读】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可以单枪匹马地进行创作,可以孤芳自赏,脱离广大群众而独立存在。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又兼有造型和叙事的元素,同时作用于视觉和听觉。
因此,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便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特殊的因素。
现代主义进入电影,要比它进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二十年。
1907年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
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滋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的第一次兴起。
2.电影艺术之父──格里菲斯〔材料〕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在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再现美学和表现美学争斗中吸取了两者的长处,并把以前所有导演的点滴发明加以融会贯通,使电影发展有了一次大的飞跃。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
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议教师讲清: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的诞生: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成就,电影诞生。
2、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居室建筑的变化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中西合璧北京西站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墅”、“公寓”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1.分别说明这些旧的风俗办随着近现代脚步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过程(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高中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知识要点
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
展背景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过程
19世纪末,电影诞生。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明“蒙太奇”技术。
1927年以后,进入有声片时期。
二战后,电影技术迅速发展。
电视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的科学家已经有关于电视的设想。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诞生了电视。
过程
20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发明了电视机。
1928年,世界上第一次试验发送电视图像。
(英国)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宣告电视艺术的诞生。
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迅速发展。
二战后,电视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既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
具有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社会中难以割舍的重要部分。
浅析影视艺术发展历程影视艺术是通过电影和电视这两种艺术形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形式。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影视艺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影视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影诞生。
最早的电影是以无声、黑白画面为主,其内容多为实景纪录片和短片。
1902年,法国导演乔治·梅利埃斯的《月球之旅》被认为是早期电影中的里程碑,它首次尝试使用特技和剪辑手法来实现幻想和创造力。
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谣》。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得电影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细节,大大拓宽了电影的表现手法。
在1930年代至1950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如《乱世佳人》、《星尘》和《教父》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以浪漫、追求和梦幻为主题,对当时的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普及使得电影行业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电视节目的繁荣导致许多人开始选择在家里观看影片,从而导致电影院观众的锐减。
为了应对电视的竞争,电影制片公司开始尝试新的技术和创新,如3D技术和巨幕影院等。
这些技术为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吸引了观众重返电影院。
20世纪70年代,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由于数码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成本大幅下降,电影制片公司开始尝试更多的题材和风格。
同时,欧洲新浪潮和新好莱坞的兴起使得电影艺术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这一时期的电影以写实主义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题,如《教父》、《发条橙》和《大闹天宫》等作品。
而到了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视频的兴起,影视艺术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影片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也为新兴导演和独立电影提供了更多机会。
同时,影视剧的流行也为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市场。
总体来看,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技和社会的变革。
从最初的无声黑白片到现在的3D巨幕影片,从实景纪录片到虚构故事片,影视艺术通过创新和探索不断拓宽了自己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