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
- 格式:ppt
- 大小:452.00 KB
- 文档页数:96
案例十二: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
海西集团下属的闽江公司生产的丁产品经过三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第一车间生产D半成品,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制成H半成品,H半成品直接转入三车间加工成丁产成品。
其中,1件丁产品耗用1件H半成品,1件H半成品耗用1件D半成品。
原材料于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车间和第三车间不再投入材料。
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1.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见表11-16。
表11-16 各车间产量资料表
单位:件
2.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见表11-17。
表11-17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
下面采用平行结转法计算丁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编制各生产步骤的约当产量的计算表,见表12-18。
2.编制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见表11-19、表11-20、表11-21。
表11-19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一车间品名:丁产品(D半成品)单位:元
表11-20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二车间品名:丁产品(H半成品)单位:元
表11-21 产品成本计算单
车间:第三车间品名:丁产品单位:元
3.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如下,表11-22。
表11-22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丁产品
根据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和产成品入库单,编制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丁产品30 026
贷:基本生产成本---- 第一车间16 906
---- 第二车间7 082
---- 第三车间 6 038。
172 成本会计 四、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1.优点可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各步骤不计算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将这一份额平行汇总即可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因此,各生产步骤月末可以同时进行成本计算,不必等待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从而加快了成本计算工作的速度,缩短了成本计算的时间;同时,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缺点(1)不能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及各步骤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资料,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2)各步骤不计算、不结转半成品成本,不能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结转相脱节,各步骤月末在产品成本不仅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而且也包括转入下一步骤但尚未最后制成为产成品的那些半成品在本步骤中发生的费用,这样,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实际结存在该步骤的在产品成本就不一致,因而,不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
所以,平行结转分步法一般适用于不需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采用。
第四节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 分步法的区别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生产费用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因此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一)各步骤提供的资料不同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不仅有本步骤发生的,而且还包括随半成品实物转来的以前步骤的生产费用(第1步骤除外),因而能够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只是各该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以前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因而不能为各个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成本会计学》平行结转分步法案例————————————————————————————————作者:————————————————————————————————日期:成本会计实训一(平行结转分步法)一、公司简介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洗衣机制造公司。
该公司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大量生产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两种产品。
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毛坯车间负责生产机体的毛坯配件;彩涂车间负责对毛坯配件进行彩涂处理;装配车间负责将经彩涂处理后的各配件组装成完整的洗衣机。
公司生产的半成品均不对外销售。
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职能分别为:供水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水;供电车间负责为其他部门供电。
由于管理上要求提供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该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该公司的所有存货均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均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各步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各步骤所需的原材料都是一次性投入。
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在普通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间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本月新增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本月内处置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初始资料天一洗衣机有限公司201×年11月1日的有关资料如下:(一)各步骤产量资料表11.1 各步骤产品的产量资料产品产品数量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80 100 20 本月投产数量420 400 4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400 400 36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6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50% 40%普通洗衣机月初在产品数量50 150 50 本月投产数量300 250 300 完工并转出产品数量250 300 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100 50 在产品完工程度50% 60% 60%(二)各产品的定额工时资料表11.2 各产品的定额工时产品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洗衣机2000 1000 1500 普通洗衣机500 500 500 合计2500 1500 2000(三)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表11.3 各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资料项目毛坯车间彩涂车间装配车间全自动普通全自动普通全自动普通直接材料8720 18550 17760 14100 2160 1250直接人工7930 5000 6790 1890 4560 1880制造费用11810 1500 1490 4680 468 270合计28460 25050 26040 20670 7188 3400(四)材料期初存量与金额资料表11.4 材料期初存量与金额材料数量单价金额钢板2000 15 30000油漆500 6 3000电机1500 40 60000劳保用品200 50 10000三、201×年11月业务资料(一)本月从北京物储有限公司购入1000米钢板,单价30元/米,增值税率为17%,货款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一、啥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呢?嘿呀,平行结转分步法就像是在成本计算这个大舞台上的一种独特舞步哦。
它主要是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它可就派上大用场啦。
比如说,一个产品要经过好几个车间或者生产步骤才能最终完成,像汽车制造,要经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好多步骤呢。
这种方法呢,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就好像我们在分蛋糕,每个步骤只关心自己该给这个最终蛋糕贡献多少,而不是去管之前的蛋糕是怎么做的。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1. 按产品和加工步骤设置成本明细账。
这就像是给每个参加比赛的选手都准备一个小账本一样。
我们要把每个步骤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都记在这个小账本上。
比如说在一个服装厂,裁剪车间、缝纫车间、熨烫车间都有自己的小账本,记录自己车间的成本情况。
2. 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各个车间就开始忙乎起来啦,把自己车间里发生的各种费用都找出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到产品上去。
这就像是把车间里的各种花销,像工人的工资、布料的消耗、机器的磨损等,都分摊到做出来的衣服上。
这个过程有时候还挺复杂的呢,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生产工时啦,产品数量啦。
3. 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这一步就像是在算每个选手对最终胜利的贡献值。
每个车间要根据自己的成本情况和产成品与在产品的数量关系等,算出自己这个步骤应该给最终的产成品成本贡献多少份额。
比如说,缝纫车间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做出来的成品衣服数量,算出自己应该给一件衣服的成本增加多少。
4. 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
最后呢,就像把每个选手的贡献值加起来一样,把各个车间算出的份额加起来,就得到了这个产品的最终成本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大合唱,每个车间都唱出自己的那一部分,最后组合成一首完整的歌,也就是产品的成本。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引言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是一种用于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旨在将成本按照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结果。
本文将对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的概念、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是指以产品或服务为成本对象,通过在成本中心间进行相互之间的结转,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中心,最终将成本归集到最终的成本对象上。
二、原理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的核心原理是按照成本对象的不同,将成本按照各个成本中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配和结转。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成本中心: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确定各个成本中心。
2. 分配成本:将原始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依据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
3. 结转成本:根据成本中心之间的关系,将成本从一个成本中心结转到另一个成本中心,最终归集到最终的成本对象上。
三、应用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成本计算:通过将各个环节的成本分配到生产成本中心,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2. 部门成本核算:将企业的各个部门作为成本中心,通过成本的分配和结转,了解各个部门的成本情况。
3. 经营绩效评价:通过成本的分配和结转,可以对成本中心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四、优缺点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具有以下优点: - 精确计算成本:通过将成本按照成本对象分配和结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 明确成本责任:通过成本中心的设置,可以明确各个部门或环节的成本责任,促进责任意识和成本控制。
- 便于经营决策:通过成本的分配和结转,可以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和绩效评价。
然而,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 运算复杂:由于涉及到成本的分配和结转,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
- 需要详细记录: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要求对成本的来源、分配和结转进行详细记录,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五、总结成本会计平行结转法是一种将成本按照不同成本对象进行分配和结转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明确各个部门或环节的成本责任。
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1. 概述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会计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成本项目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并最终确定产品的成本。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基本原理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的成本项目按照其发生的时间或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配。
具体来说,该方法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按照预定的分配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从而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3. 应用步骤步骤一:确定分配比例在应用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各个成本项目的分配比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分配比例,例如:按照工时、按照材料使用量等。
步骤二:分配成本根据确定的分配比例,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具体分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对于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不同产品使用的材料量进行分配。
步骤三: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加总,即可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一般来说,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步骤四:报告成本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进行报告,可以通过成本报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准确确定分配比例在应用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时,准确确定分配比例非常重要。
分配比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最终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因此,在确定分配比例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成本项目的特点,尽量使分配比例与实际情况相符。
注意事项二:及时更新分配比例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分配比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及时更新分配比例,以确保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的准确性。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分配比例,避免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注意事项三:合理利用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平行结转分步法所得到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什么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如下所示: 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计算对象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生产步骤和最终完工产品。
在这种方法下,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均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步骤的成本计算都是为了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因此,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的只是该步骤应计入最终产品成本的费用(份额),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不能提供其产出半成品的成本资料。
(二)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转移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由于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归集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计算结转应计人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因此,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只保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账中,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即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与实物相分离。
(三)不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 由于各加工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不论半成品是通过仓库收发,还是在各加工步骤问直接转移,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进行价值核算,只需进行自制半成品的数量核算。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月末,生产费用要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常用的是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定额比例法。
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而非各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此相联系,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产成的全部在产品和半成品,就是广义的在产品的。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成本会计实务》精品课程材料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步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应用举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各车间产量记录见“表1”,本月费用见“表2”“表3”。
要求:(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步法(二)平行结转分步法应用举例参考答案计算过程如下:1、计算第一车间成本数据(1)计算约当总产量约当产量计算: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约当总产量计算: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2)计算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400=864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8640=216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直接人工: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制造费用: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3200=608(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1、计算第二车间成本数据(1)计算约当总产量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2)计算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4160+12800)/424×400=16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16000=96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424×24=960)制造费用: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520+11200)/424×400=1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12000=72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424×24=720)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