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2014高三9月段考--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296.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每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搠倒/溯流而上洗漱/簌簌孤僻/癖好翼轸/缜密B.艾蒿/ 篙子嗔目/ 瞠目甫畅/ 逋慢舟楫 /揖让C.砧板/粘贴气概/慷慨泥淖/船棹锱铢必较/辎重D.迄今/收讫田埂/哽咽逾越/矢志不渝脑髓/随从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理昭然礼尚往来溯流而上鸦鹊无声B.贪脏枉法鬼鬼祟祟碎琼乱玉余音绕梁C.伏侍不遐交头结耳毕恭毕敬纷至沓来D.素不相识再接再励人才汇萃绿草如荫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大多数人在用钱计算生活的时候,“乐价比”则_______人们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在心理上是否物超所值。
②作为一名军旅作家,他对军队有着一种本能的难以割舍的________,部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让他魂牵梦萦,继而流淌于笔端。
③他本来就桀骜不驯,我行我素,受此冷遇,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和主持人的劝阻,________扔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
A.提议情节径自 B.提倡情结径直C.提议情节径直 D.提倡情结径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C.为了缓解河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增加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经审批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
D.湖北省中山医院33岁的护士肖芳连续三次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一位呼吸骤停、心脏停搏的大妈“起死回生”,被网友用手机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感动了全国众多的网民。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云朵中的羌族能否幸存?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
四川省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2、女主主政,古而有之。
唐代的武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盛世,为大唐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是一些宋代理学家却“吹毛求疵”,胡说什么“女主乱政”。
说明这些理学家存在着A.性别歧视思想 B.男女平等思想 C.仁政德治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3、历史上的四川是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是西部经济文化的中心。
下列哪些材料可以用以研究宋时的四川①都江堰使川西平原成为粮仓②“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四川商品经济的发展③苏轼的文学成就可以作为当时四川文化发展的研究资料④《蜀道难》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四川的交通状况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4、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5、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
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1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4、假设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5、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6.“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 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8.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9.(河北省定州二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9月段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Jack left ________ message for me, saying he was in ________ trouble.A.a; the B.a; / C./; / D.the; a2.She likes walking best because there is ________ like walking as a means of keeping fit.A.something B.anything C.nothing D.everything 3.They got up very early that morning ________ they wouldn't miss the first bus.A.in case B.as if C.so that D.even though 4.—I've studied watching birds as one of my interests. Could I make some suggestions?—________.A.You will make it B.It doesn't matterC.Go right ahead D.Take it easy5.The project ________ Wang Lin's life is one of the many government programmes ________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for the poorest people in China.A.that saved; aiming at B.which has saved; aimed atC.which had saved; aimed at D.that had saved; aiming at6.Only teachers are permitted to enter the ereading room. That is to say, the e-reading room is only ________ to teachers.A.introduced B.convenient C.useful D.accessible 7.Grea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________ welfare, especially in the poor area.A.develop B.to develop C.to developing D.developing 8.Only ticket-holders were ________ to the stadium for the concert given by Jay Chou, so many of his fans were turned away.A.allowed B.permitted C.agreed D.admitted 9.—You've finished what you ________ to and I think the teacher will praise you for it.—I think so.A.will expect B.will be expected C.expected D.were expected 10.Is this the very material that scientists ________ the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 torch?A.used to light B.are used to lightingC.use to light D.are used to light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9月段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
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7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2m/s D.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4m/s 2.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如图,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A. B. C.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 D.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都增大 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C )A.mgB.mgC.mgD.mg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C )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9月段考生物试题(应届)一、单项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3.某种猪的毛色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只杂合黑猪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猪是白猪,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猪,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4.右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5.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6.控制Xg血型抗原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g抗原阳性对Xg抗原阴性为显性。
下列有关Xg血型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人群中,Xg血型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B.若父亲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则女儿全部为Xg抗原阳性C.若父亲为Xg抗原阴性,母亲为Xg抗原阳性,则儿子为Xg抗原阳性的概率为75%D.一位Turner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血型为Xg抗原阳性,其父为Xg抗原阳性,母亲为Xg抗原阴性,可知其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母亲的卵细胞缺少X染色体所致7.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0<x<2},B={-1,0,1},则A ⋂B= ( ) (A ){-1} (B ){0} (C ){1} (D ){0,1} 2.在复平面内,复数2ii+的对应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命题p :1≤∈x cos R x ,有对任意,则( )A .1≥∈⌝x cos R x p ,使:存在B .1≥∈⌝x cos R x p ,有:对任意C .1>∈⌝x cos R x p ,使:存在D .1>∈⌝x cos R x p ,有:对任意4.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42sin(π的图像,只需将函数R x x y ∈=,2sin 图像上所有的点( ) A .向左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 5.按照如图的程序框图执行,若输出结果为15,则M 处条件为 ( )A .8k ≥B .8k <C .16k <D .16k ≥6.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主视图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12 B.1 C.23D.27.函数f(x)=ln(x +1)-2x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 . (3,4)B .(1,2)C .(2,e)D .(0,1)8、在满足不等式组⎪⎩⎪⎨⎧≥≤-+≥+-00301y y x y x 的平面点集中随机取一点),(00y x M ,设事件A =“002x y <”,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 ) A .41 B .43C .31D .32 9.在ABC ∆中,90,60,A B ==一椭圆与一双曲线都以,B C 为焦点,且都过,A 它们的离心率分别为12,,e e 则12e e +的值为( ) A .3BC.D .210.对定义域为D 的函数,若存在距离为d 的两条平行直线11:l y kx m =+和22:l y kx m =+,使得当x D ∈时,()12kx m f x kx m +≤≤+恒成立,则称函数()f x 在x D ∈有一个宽度为d 的通道.有下列函数:①()1f x x=;②()sin f x x =;③()f x =;④()31f x x =+.其中在[)1,+∞上通道宽度为1的函数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只填结果,不要过程) 11.已知幂函数)(x f y =的图象过点)22,21(,则)2(log 2f = 12.已知向量,a b 满足2,3a b ==,237a b +=,则,a b 的夹角为 . 13. 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若1064=+a a ,则9373712a a a a a a ++的值为 14.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内部任取一点M ,则满足 90>∠AMB 的概率为_______. 15.若函数()y f x =在()0,+∞上的导函数为()f x ',且不等式()()xf x f x '>恒成立,又常数,a b ,满足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①()()bf a af b >;②()()af a bf b >;③()()bf a af b <;④()()af a bf 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4、假设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5、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6.“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8.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9.(河北省定州二中2012届高三一次月考历史)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攀枝花市十五中学高2014届高三期中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共48分)1.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他们不是直接向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由此判断,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具有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决定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据此,临淄的城市建设特点是A.体现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B.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计C.严格区分官营、私营手工业D.体现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3.齐桓公创立的稷下学宫,是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
关于稷下学宫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学宫具有政府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B.是齐桓公十分重视招纳贤才的体现C.对思想界“百家争鸣”局面有促进作用D.培养出了诸如孟子、董仲舒等儒学大家4.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郡国丞相)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A.多样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5.汉代田庄的生产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
这表明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6.《汉书·贡禹传》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A.生产的规模大 B.政府设置机构管理C.生产的耗费大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7.宋代的《岁时广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四川省米易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环境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B.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C.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D.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
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B.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C.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3.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
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
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追求自由精神4.如表是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观点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五四运动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C.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5.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咸丰元年(1851年)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6.伏尔泰的《风俗论》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世界史" ,开卷以东方文明为首,“第一次,欧洲的标准是由非基督文明的业绩来度量的,欧洲必须学会从外部来审视自身”。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9月段考生物试题(补习部)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出现水华现象,其中含有多种蓝藻。
以下对蓝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是自养生物C.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D.是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3.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A.染色体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C.纺锤丝的牵引D.以上三项均起作用4.下列分子中,不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形成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场所分别是A.都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B.前者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C.都在叶绿体基质中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6.ATP 分子简式和 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A.A—P—P~P和18个B.A—P~P~P和36个C.A~P~P和36个D.A~P~P~P和54个7.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完全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蔗糖是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9.下列哪项不是..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携带遗传信息D.储存能量10.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B.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的基本框架C.糖类、蛋白质、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质不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11.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为黑色。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说明:请将选择题答案工整的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主流思想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据此回答1-8题。
1、面对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不同派别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儒家主张“仁政”B.法家主张奖励耕种,实施严刑峻法C. 墨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实践精神D.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 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 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为()A.有利于结束兼并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B.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4、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据此回答5-8题。
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政”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 仁政思想B. 民本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7、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①②④8、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9、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事物发展规律10、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做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试题(历史)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考生答案要点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B.周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D.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C.迷信活动盛行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3、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以鼎”。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部平衡4、在下列历史记载中,不属于西周时期宗法制表现的是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B.“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D.“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5、歌曲《我的中国心》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身后感情的纽带主要是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政治制度6、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确立皇权至上②世卿世禄制③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9月段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P 地位于X 地的方向是( )A .南方B .北方C .西北方D .东南方 2.从X 地到P 地经过( )A .东、西两半球B .西半球C .东半球D .南、北两半球下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 和山谷,点a 、b 、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 300米。
读图2完成3—4题。
3 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4. 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读图3回答5~6题。
5.右图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 .4cm 2B .8 cm 2C .80 cm2D .0.8 cm26.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昼长比坎昆短,则该地位于坎昆的(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西南方向D .东南方向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图3图例1241 海拔(米) 山峰a a ab bb c cc ··· · · · · ··① ② ③图2图1()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8.图4中a 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 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 ,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 。
高2016届高一年级历史练习题(三)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48分)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一图二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的提高2.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3.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
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依赖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③④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 灌溉B. 制瓷C. 耕种D.冶铁6.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7.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深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8.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米易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第1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由此可见这主要为了说明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2、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3、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
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4、“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
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
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A.(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B.“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共48分)1、《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2、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4、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历朝历代所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从根本上A.保护了小农经济,维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B.始终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与西周分封制异曲同工,只是管理体制上有差异D.始终制约中国经济文化发展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6、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B.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C.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D.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7、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8A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9、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①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②不赞成使用武力③肯定了中国抗争的正义性④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黑格尔说:“平凡的土地、肥沃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
”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强调人的价值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12、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
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被称为公民法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A.人人精通法律 B.《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所有人C.法律至上的原则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1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是A.它使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它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北伐战争顺利进行D.它推动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16、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17、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出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19、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年 b年 a年上半年a年下半年b年6月图一党员成份构成变化图二党员数量增长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20、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五个民族自治区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确立2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谓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谓政体,“就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以下属于国体的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人民民主专政C.民主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22、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③④23、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2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25、(16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
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
……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
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1)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
(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主张的?(2分)(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分)“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26、(24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
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材料二图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材料三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