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9
浙建法〔2006〕20号关于印发《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设区市建委(建设局),绍兴市建管局:为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提高施工图审查及勘察设计成果的质量,我厅对《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设发〔2004〕97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将修订后的《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1:《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二OO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提高施工图审查及勘察设计成果的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众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34号),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含勘察)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及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对施工图实施审查制度,凡需领取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含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和涉及结构体系和荷载改变的装修等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道路、桥隧、给水、排水等工程)都应进行施工图审查。
施工图未经审查以及审查不合格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以上规定以外的工程,如农民自建房等,业主自愿报审,各审查机构应积极支持,认真做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
第二章机构认定第四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的认定,各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审查机构认定初审及相关工作。
附件2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市建委牵头负责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受理,组织施工图联合审查,协调审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费用的统一收费。
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城区绿化办)、市卫生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林水局、市气象局、市人防办(以下简称参审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图审机构)为联合参审单位。
项目的具体参审单位由市建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各部门的法定职责确定。
参审部门可委托认定的中介机构代表参审部门参与审查。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单位作为服务部门参加联审。
三、联审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
各参审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见)。
服务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建议。
各参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项目类别(性质)、规模、审查的内容(条款)及法律依据应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和杭州政务网、杭州建设网向公众公布。
(二)一门受理原则。
建设单位统一向市建委施工图联合审查受理窗口(以下简称受理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施工图文件(图纸、说明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三)一次告知原则。
第一次审查(以下简称首审)时,各参审部门针对图纸深度及法定审查内容提出的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四)限时办结原则。
各参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必须在集中审查的时限内作出,并在作出审查意见次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加盖行政单位公章的决定书(审查意见)交市建委。
四、申报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报要件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结构、水暖电全套施工图及电子文件、相应计算书。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期刊名称】《杭州政报》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杭政办函[2018]11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9月4日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策部署.
【总页数】13页(P34-46)
【作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J], 杭州市建委; 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杭州市
''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
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J],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J],
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建设项目“多图联审”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施工图设计审查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审批效能,根据《X市X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提高审批效能为目标,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创新优化建设项目图纸审查方式,将分散在各业务主管部门或中介服务机构各类图审事项联合审查,建立“统一受理、联合审查、限时办结”的新模式,提升施工图设计审查的整体效率。
二、实施范围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区本级权限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多图联审”(不包含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工程)。
具体内容有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规划设计条件审查、建筑节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人防工程设计审查等事项(以下简称“多图联审”)。
三、联审方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包括建设单位自主选择中介机构进行的技术审查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进行的技术审查两种方式。
“多图联审”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之前,将各行业主管部门或中介机构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对各专项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及政策要求进行联合审查。
“多图联审”中政府投资项目由建设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审查内容充实建设项目规划、消防、人防、防雷、建筑节能等内容;企业投资项目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建设项目规划、消防、人防、防雷、建筑节能等审查事项,转为由区审批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审查,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技术和业务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其余事项由建设单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分别抄送审批、住建、人防、消防、规划的审批和监管部门备案。
四、工作流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综合窗口,开展多图联审的咨询、受理工作。
“多图联审”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具体如下:(一)政府投资项目1、图纸审查(14个工作日)。
附件2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市建委牵头负责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受理,组织施工图联合审查,协调审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费用的统一收费。
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城区绿化办)、市卫生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林水局、市气象局、市人防办(以下简称参审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图审机构)为联合参审单位。
项目的具体参审单位由市建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各部门的法定职责确定。
参审部门可委托认定的中介机构代表参审部门参与审查。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单位作为服务部门参加联审。
三、联审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
各参审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见)。
服务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建议。
各参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项目类别(性质)、规模、审查的内容(条款)及法律依据应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和杭州政务网、杭州建设网向公众公布。
(二)一门受理原则。
建设单位统一向市建委施工图联合审查受理窗口(以下简称受理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施工图文件(图纸、说明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三)一次告知原则。
第一次审查(以下简称首审)时,各参审部门针对图纸深度及法定审查内容提出的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四)限时办结原则。
各参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必须在集中审查的时限内作出,并在作出审查意见次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加盖行政单位公章的决定书(审查意见)交市建委。
四、申报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报要件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结构、水暖电全套施工图及电子文件、相应计算书。
杭州市⼯程建设项⽬审批制度改⾰试点⼯作领导⼩组办公室⽂件杭州市⼯程建设项⽬审批制度改⾰试点⼯作领导⼩组办公室⽂件杭建审改办〔2018〕10号关于进⼀步优化建筑⼯程施⼯许可审批管理⼯作的通知各区、县(市)⼈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步改善和优化我市营商环境,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最多跑⼀次”改⾰,推进我市⼯程建设项⽬审批制度改⾰试点⼯作,现对建筑⼯程施⼯许可阶段审批进⾏环节整合、流程简化、创新机制,取消施⼯合同备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程,建设单位可以⾃主决定发包⽅式,在此基础上,试⾏“承诺审批”,旨在优化施⼯许可审批,实现施⼯许可“线上跑”。
现将建筑⼯程施⼯许可、建设⼯程质量安全监督⼿续、⼈防⼯程质量监督⼿续合并为⼀个许可事项(以下简称施⼯许可),原事中事后监管主体责任不变。
⾃发⽂之⽇起,在我市全市范围内开展施⼯许可电⼦化申报试点⼯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项⽬具备以下条件后,建设单位可申请办理建筑⼯程施⼯许可。
1.已经办理该建筑⼯程⽤地批准⼿续;在城市、镇规划区的建筑⼯程,已经取得建设⼯程规划许可证。
2.有满⾜施⼯需要的施⼯图纸及技术资料。
3.已经确定施⼯(监理)企业。
4.有保证⼯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5.施⼯场地已经基本具备施⼯条件,需要征收房屋的,其进度符合施⼯要求。
⼆、申请领取施⼯许可证相关要求:(⼀)办理途径:建设单位可登陆浙江政务服务⽹-热点服务-杭州市⼯程建设项⽬审批管理系统进⾏办理。
(⼆)通过数据共享⽅式提交的材料1.《建设⽤地批准书》或《国有(集体)⼟地使⽤证》或《国有⼟地使⽤权批准通知书》(仅限市政基础设施项⽬)及《建设⼯程规划许可证》。
2.经备案的《施⼯图设计⽂件审查合格书》及消防、⼈防、等部门的审批(核准)意见。
3.施⼯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证明材料。
如果⽆法共享的采⽤PDF件上传(三)采⽤扫描件提交的材料1.建筑⼯程施⼯许可证申请表。
(附件⼀)2.建设⼯程危险性较⼤的分部分项⼯程清单申报表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附件2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市建委牵头负责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受理,组织施工图联合审查,协调审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费用的统一收费。
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城区绿化办)、市卫生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林水局、市气象局、市人防办(以下简称参审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精品文档部门认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图审机构)为联合参审单位。
项目的具体参审单位由市建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各部门的法定职责确定。
参审部门可委托认定的中介机构代表参审部门参与审查。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单位作为服务部门参加联审。
三、联审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
各参审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见)。
服务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建议。
各参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项目类别(性质)、规模、审查的内容(条款)及法律依据应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和杭州政务网、杭州建设网向公众公布。
(二)一门受理原则。
建设单位统一向市建委施工图联合审查受理窗口(以下简称受理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施工图文件(图纸、说明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精品文档(三)一次告知原则。
第一次审查(以下简称首审)时,各参审部门针对图纸深度及法定审查内容提出的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四)限时办结原则。
各参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必须在集中审查的时限内作出,并在作出审查意见次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加盖行政单位公章的决定书(审查意见)交市建委。
四、申报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报要件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结构、水暖电全套施工图及电子文件、相应计算书。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版的通知正文:----------------------------------------------------------------------------------------------------------------------------------------------------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执行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版的通知(杭建市〔2010〕284号)各区、县(市)建设局、发展改革局(发经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关于颁发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版)的通知》(建建发〔2010〕224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同时结合杭州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一、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0版)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杭州市同步施行。
《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2003版)、《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3版)、《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取费定额》(2003版)、《浙江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参考单价》(2003版)、《浙江省建筑安装材料统一分类编码及2003年基期价格》同日起在我市范围内停止使用。
二、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投资管理办公室及时做好我市其他补充定额的衔接处理工作,另行制定《杭州市地铁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杭州市交通设施工程预算定额(试行)》(2010年)相应的修改和调整规定。
各区、县(市)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和意见,可及时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反映。
附件: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建发〔2010〕224号(略)杭州市建设委员会二O一O年十二月三日——结束——。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多图联审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施工图设计文件多图联审工作,依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7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市行政辖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
房屋建筑工程包括:房屋建筑主体工程和其配套的道路、绿化、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环境卫生等工程。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城镇燃气工程、热力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公共交通工程。
燃气、城市管廊等需要委托外埠图纸审查机构审查的,原则上暂不纳入图纸联审范围。
施工图设计文件多图联审不包括勘查文件审查。
二、工作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在符合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施工图设计及抗震、消防、人防、气象防雷等工程设计审查事项由原串联审查改为并联联审,审查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三、职责分工成立X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多图联审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联审工作小组),市行政审批局为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消防局、市气象局、市抗震办公室、市施工图审查中心为成员单位。
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如下:X市行政审批局:图纸联审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起草相关文件,召开联审会议,统计、汇总、监督各部门审图情况,协调处理图纸联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图纸联审有关技术问题,沟通、协调上级主管部门,配合牵头单位做好图纸联审工作。
图纸联审参审单位: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消防局、气象局、抗震办公室、施工图审查中心为图纸联审参审单位(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确定具体联合参审单位)。
参审单位负责本单位审图职责范围内的图纸审查工作;及时与其他参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按要求参加施工图联审工作会议,提交专业审查意见;指派专人与联审工作小组其他单位进行工作对接。
请查收!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操作指南来啦~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按照相关要求,各业主单位在申报项目之前必须先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法人帐号登录并办理电子签章,通过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传的照片或者扫描文件进行申报审批。
操作使用指南来啦一、完成电子签章申请01第一步:登入浙江省政务网网址:/02第二步:点击右上角登录(法人登录)03第三步:登录后点击右上角单位名字04第四步:点击左边选项栏里的我的印章05第五步:输入需要填写的相关内容1、法人直接申请只需要填写法人信息点击下一步,然后支付宝实名认证即可;2、经办人申请需要填写法人信息、经办人信息,下载授权委托书模版打印后填写里面内容加盖单位公章后上传图片后点击下一步即可。
二、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系统操作手册1系统登录网址:/(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选择热点服务中的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使用政务网法人账号登录。
2系统简介建设单位系统包括我的项目、项目申报、中介机构、综合查询四部分。
3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包含测绘机构、勘察设计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三个模块。
通过接口与四库、中介超市系统数据对接,系统提供查询选择。
4综合查询综合查询包含填入系统的所有项目,支持项目名称、项目地址、项目代码模糊查询,可查看项目内容及流程情况。
5项目申报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系统分七个项目类型进行申报,选择需要申报项目对应的类型,进行项目申报。
以下以政府投资项目(房建类)说明。
5.1立项阶段向上滑动阅览(1)、输入项目代码,点击赋码验证,系统自动提取项目赋码填写的项目信息。
(2)、勾选需要申报的阶段事项,如图:(3)、点击申请材料,上传对应的材料(上传材料格式PDF或Word)(4)、点击预览按钮,电子签章。
(5)、根据所选事项,点击右侧具体事项的申请表单,补充缺少内容。
(6)、表单内容填完后点击发送按钮,弹出如下窗口,点击确定即申报完成。
附件1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审批实施办法(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审批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审批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联合负责主城区政府投资社会事业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的审批管理。
市建委、市规划局联合负责主城区除政府投资社会事业项目外的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的审批管理。
三、基本原则为简化审批流程,除重要地段、主要区域的建设工程项目需进行方案设计外(具体范围由市建委、市规划局制定),其余均直接进入初步设计。
需进行方案设计的建设工程项目,除项目特别要求或建设单位要求分两阶段报批外,一般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原则上实行“二合一”合并审批。
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审批模式,以审批管理部门联合受理、联合审查、联合出件、联合发文、联合受理投诉的“五联合”为原则。
四、编制要求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设计文件(以下简称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概算。
设计文件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
五、联合受理设立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二合一”联合受理窗口(以下简称联合受理窗口)。
建设单位应按照“二合一”审批的受理要求,提交申请资料及申报要件,一式三份。
联合受理窗口审查要件是否齐全后决定是否予以进件。
对提交的要件由审批管理部门进行预审(3个工作日),受理要件内容不符合审查要求的,联合受理窗口出具不予受理单并一次性告知。
审批管理部门在预审时间内未提出不符要求意见的,联合受理窗口自动出具受理单。
预审时间计入审批承诺时间。
六、联合审查对于符合审查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在联合受理窗口受理后,审批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确定参审单位,并组织联审。
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市建委牵头负责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受理,组织施工图联合审查,协调审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费用的统一收费。
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城区绿化办)、市卫生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林水局、市气象局、市人防办(以下简称参审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图审机构)为联合参审单位。
项目的具体参审单位由市建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各部门的法定职责确定。
参审部门可委托认定的中介机构代表参审部门参与审查。
- 1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单位作为服务部门参加联审。
三、联审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
各参审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见)。
服务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建议。
各参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项目类别(性质)、规模、审查的内容(条款)及法律依据应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和杭州政务网、杭州建设网向公众公布。
(二)一门受理原则。
建设单位统一向市建委施工图联合审查受理窗口(以下简称受理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施工图文件(图纸、说明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三)一次告知原则。
第一次审查(以下简称首审)时,各参审部门针对图纸深度及法定审查内容提出的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四)限时办结原则。
各参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必须在集中审查的时限内作出,并在作出审查意见次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加盖行政单位公章的决定书(审查意见)交市建委。
四、申报条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报要件包括下列内容:1.建筑、结构、水暖电全套施工图及电子文件、相应计算书。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部署要求,执行好相关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一)改革适用范围全区范围内所有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不包括抢险救灾、应急工程、临时性建筑工程、文物修缮保养工程等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的全流程、全事项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备案和依法由审批部门组织、委托或购买服务的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以及市政公用服务报装。
(二)分类审批管理根据投资类别、项目类型、建设规模等因素,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社会投资一般项目、政府投资小型项目、社会投资重要项目、政府投资大中型项目四类,分别制定四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实行分类审批管理。
____年主要目标是实现上述四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0、60、70、80个工作日。
(三)申报和审批平台申请人通过“市工程建设项目统一服务平台”(外网网址:)申报,涉及审批事项的各部门通过“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审批。
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建设项目也可通过“市工程建设项目‘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开展决策咨询。
二、审批改革措施(一)分阶段审批1.根据《市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四个审批阶段。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立项审批核准(区行政审批局),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审查(区行政审批局),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联合审查(市审图中心)和质监、安监(区质监安监站),施工许可证核发(区行政审批局)等;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规划、土地(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消防(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人防(市人防质监站),城建档案(区档案史志馆)等验收和竣工验收备案(区行政审批局)等。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审批主体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主体为杭州市政府,具体负责审批工作的部门分为以下几类:1.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规划、用地等方面进行审批。
2. 杭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对建筑工程的审批。
3.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负责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审批。
4. 杭州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进行审批。
5. 其他相关部门:如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等,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参与审批。
三、审批流程1. 立项阶段:项目申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报送工程建设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规划用地、环境影响等内容。
2. 初审阶段:各审批部门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初步审查,确认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3. 安排论证:各审批部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安排论证会,对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 评审意见:论证会形成评审意见,交由审批部门进行审定,其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项目需要各部门协商并形成一致意见。
5. 签发批文:审批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评审意见签发批文,确认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6. 执行阶段: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批文进行工程建设,各审批部门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审批原则1. 依法审批:审批工程建设项目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进行审批。
2. 审慎审批:审批部门需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细致评估。
3. 统一审批:对涉及多个审批部门的项目,各部门应协商一致形成审批意见。
4. 透明审批:审批流程需公开透明,对项目申报单位、相关部门和公众保持信息公开。
五、审批责任1. 项目申报单位: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批要求进行项目申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2. 审批部门:需依法审批,保证审批工作的公正、合法和高效。
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联合质量抽检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强化现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现建管延伸互促,实行工程“联合质量抽检”制度。
2、联合质量抽检是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城市管理部门双方共同参与进行质量抽检的验证机制。
3、本细则适用于杭州市域新建、扩建、改建以及大中修的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章联合抽检依据1、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JTG 345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5、合同及设计文件的要求第三章联合质量抽检内容、项目、频率和数量1、联合质量抽检内容:雨污水管道、路基、水稳基层、沥青面层和人行道。
2、联合质量抽检次数:市政道路工程每公里每个抽检项目不少于2次;道路长度小于1公里的,每个抽检项目不少于2次。
3、联合质量抽检项目、判定标准、频率和数量见附件1。
第四章联合质量抽检的组织及程序1、联合质量抽检由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城市管理部门共同组织。
双方及时组织建设等单位召开首次联合质量抽检会议,明确各工程双方联合质量抽检参与人员,确定总的最少抽检量。
2、建设单位提前1个工作日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城市管理部门书面申请(附件2)进行联合质量抽检。
管段、路段申请抽检最小长度为50米。
3、联合质量抽检位置的确定:按随机选点基本原则,由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城市管理部门抽检参与人员会同建设主体现场管理负责人,共同选取抽检点位和路段。
4、联合质量抽检应填写《市政道路工程联合质量抽检记录表》(附件3),有第三方检测的,其检测报告为《抽检记录表》的附件。
联合质量抽检情况的记录主要内容包括:A.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和现场实体的外观及资料的完整情况;B.联合质量抽检累计数量情况;C.现场试验情况。
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指南2016年7月前言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确保审查质量,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本规定;3.政策性审查;4.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审查;5.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6.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7.既有建筑加固、加层、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8.设计变更审查。
本指南的具体解释工作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技术指南》编制组(地址:杭州市安吉路18号,邮编310006,E-mail:yxl85050009@)。
本指南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本指南参编单位:宁波市设联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温州建苑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杭州浙大精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五星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城建施工图咨询有限公司台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杨学林周家伟曹季国虞慧忠陈传水张小玲祝东红毛冰周平槐本指南主要审查人:益德清赵宇宏景政治许国平庄新南赖庆林杨彤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2.1 一般规定 (2)2.2 审查内容 (2)2.3 审查依据 (3)2.4 审查流程及工作时限 (3)2.5 审查成果及图纸盖章 (4)3 政策性审查 (6)4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审查 (7)4.1 一般规定 (7)4.2 送审资料 (7)4.3 审查内容 (7)4.4 审查成果 (8)5 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14)5.1 一般规定 (14)5.2 送审资料 (14)5.3 建筑专业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14)5.4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17)5.5 给排水专业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20)5.6 电气专业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20)5.7 暖通专业施工图审查主要内容 (22)5.8 审查成果 (23)6 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36)6.1 一般规定 (36)6.2 幕墙等外立面装饰专项工程 (36)6.3 室内装饰专项工程 (37)6.4 智能化专项工程 (38)6.5 附属钢结构工程(不含主体钢结构) (39)6.6 其他专项工程 (40)6.7 审查成果 (41)7 既有建筑加固、加层、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48)7.1 一般规定 (48)7.2 送审资料 (48)7.3 审查内容 (49)7.4 审查成果 (49)8 设计变更审查 (53)8.1 一般规定 (53)8.2 送审资料 (53)8.3 审查内容 (54)8.4 审查成果 (55)本指南用词说明 (63)规范性文件引用名录 (64)条文说明 (65)1 总则1.0.1为指导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确保审查质量,保障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技术指南。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4.27•【字号】杭建市发[2009]168号•【施行日期】2009.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杭建市发[2009]168号)各有关单位:《杭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暂行办法》已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二OO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杭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暂行办法一、一般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工作,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国有投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不含萧山、余杭区)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项目,招标人对投标申请人实行资格后审的,适用本暂行办法。
第三条实行资格后审的招标项目,评标方法分为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
第四条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其中经济类专家不少于两人。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二、资格审查及初步评审第五条评标委员会评标前应当熟悉招标项目的相关情况、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商务条款以及评标定标程序、标准和方法等内容。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做好评标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第六条评标委员会依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规定,首先对投标人的投标资格进行符合性审查。
投标文件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资格审查不予通过,作废标处理,不再进行下一步评审:(一)投标人不满足招标文件载明的企业资质、建造师(项目经理)资格、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条件和标准的;(二)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三)被有关行政监管部门通报限制投标且在限制期内的;(四)投标报价高于招标控制价的;(五)不符合资格审查条件的其他情形。
附件2
杭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
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杭州市本级审批权限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联合审查管理。
各区、县(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二、职责分工
市建委牵头负责施工图联合审查的受理,组织施工图联合审查,协调审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负责施工图技术审查中介费用的统一收费。
市规划局、市公安局交警局、市公安消防局、市财政局、市园文局(城区绿化办)、市卫生局、市住保房管局、市林水局、市气象局、市人防办(以下简称参审部门)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图审机构)为联合参审单位。
项目的具体参审单位由市建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各部门的法定职责确定。
--
参审部门可委托认定的中介机构代表参审部门参与审查。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单位作为服务部门参加联审。
三、联审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各参审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对审查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见)。
服务部门对基础设施的接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建议。
各参审部门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项目类别(性质)、规模、审查的内容(条款)及法律依据应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和杭州政务网、杭州建设网向公众公布。
(二)一门受理原则。
建设单位统一向市建委施工图联合审查受理窗口(以下简称受理窗口)递交施工图审查申请及施工图文件(图纸、说明及相应的电子文档)。
(三)一次告知原则。
第一次审查(以下简称首审)时,各参审部门针对图纸深度及法定审查内容提出的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四)限时办结原则。
各参审部门的审查意见必须在集中
--
审查的时限内作出,并在作出审查意见次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加盖行政单位公章的决定书(审查意见)交市建委。
四、申报条件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报要件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结构、水暖电全套施工图及电子文件、相应计算书。
2.经图审机构审查合格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3.规划条件、立项文件、方案及初步设计批复、环评批复、节能审查文件等政府批文。
4.有日照要求的提供日照分析报告。
5.工程概算。
6.设计合同。
7.按照各审查部门公开的审查要求汇总的相关表格及图纸目录。
8.第二次审查(以下简称二审)项目应提交与首审时审查意见对应的修改、补正措施及相应的图纸目录。
9.其他需要的材料。
--
五、审批时限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审批首审时限为15个工作日,二审时限为5个工作日。
首审和二审之间的设计调整、专题协调会议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内。
六、审批流程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流程包括:
建设单位申报;
窗口审核、受理;
施工图文件先期送达各参审部门;
联合审查(首审)、明确审查意见;
制作书面审查意见;
汇总;
送达建设单位;
二审申请;
受理;
分送各参审部门;
联合审查(二审)、明确审查决定;
--
制作审查决定;
汇总;
形成联合审查合格书(或不合格书);
送达等。
(一)窗口审核、受理。
建设单位向受理窗口统一递交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申请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图纸、说明),由受理窗口审核后按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报审内容确定参审部门,并将所需资料通过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审批平台分送各参审部门。
图审机构由受理窗口电脑摇号确定。
(二)首审。
各参审部门应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依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各参审部门可以要求其认定资格的技术中介机构参加或委托其进行审查。
无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法定依据的行政职能部门,不参加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
各参审部门可针对图纸深度,对图纸规范规定符合性提出补正要求及修正意见,相关要求及意见必须一次性告知。
(三)时间规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受理后,由市
--
建委于2个工作日内组织各参审部门集中联合审查。
联合审查时间一般项目为7个工作日,简易项目可缩减为1个工作日,复杂项目或大型项目为10个工作日。
(四)补正。
首审后,建设单位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补正、修正工作。
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建设单位应向受理窗口提出中止联合审查申请。
已中止的项目再次申报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时,按首审受理。
(五)二审。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采用“二进二审”制度和首审一次告知制度。
即施工图设计文件允许进行二次联合审查。
二审时,各参审部门必须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决定(意见)。
首审已作出许可(同意、合格)决定(意见)的参审部门原则上可不再参加二审,但首审调整导致已批图纸作重大修改的除外。
(六)决定。
由参审部门对报审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作出许可(同意、合格)或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的决定(意
--
见),不许可(不同意、不合格)决定(意见)的依据必须是在首审时一次性告知。
(七)送达。
审查结束后,由受理窗口将各参审部门的审批文件及联合审查的结论意见统一送达建设单位。
各参审部门逾期未将审查结论意见送达受理窗口的,视作该部门对该项目施工图予以许可(同意、合格)决定(意见),受理窗口逾期未将联合审查意见送达建设单位的(以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结时间为准),视作集中审查对该项目施工图予以许可(同意、合格)决定(意见)。
七、授权
各参审单位在接到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通知和审查文本后,应确定1位(含)以上的参审人员和主审员,并对主审员予以授权。
首审和二审人员必须相对稳定,主审员原则上不得更换。
参审部门的书面意见应与参审人员在集中审查时的意见相一致。
八、协调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首审后,建设单位根据参审部门
--
的意见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修正、完善设计时,因受项目环境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各专业规范之间的冲突,不能全部满足修正要求但不影响项目的结构安全、公众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建设单位可向市建委提出协调要求,由市建委组织各相关参审部门专题协调,并以专题纪要形式明确相关的设计要求,二审时按纪要要求执行。
涉及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建设单位不得提出协调要求。
九、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确需修改的应报相关机构重新审查。
涉及到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修改的,应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审批部门进行调整设计审查。
十、适用规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合格书》是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应提交的证明文件,建设单位不得使用未经联合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招投标和组织工程实施。
各行政部门的批后监管、竣工验收均应对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
--
行行政监管和组织专项验收。
十一、其他
市建委负责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统一收费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将审查费用结算至相应图审机构或其他专业图审机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施工图联合审查不包括深基坑维护设计专家论证、建筑节能专项评估、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家论证等在施工图设计成果完成前应先期开展的技术论证内容。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集中受理、图审机构确定等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