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搏及逸搏心律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37
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兴奋不能按时传递到房间交接区,间歇超过交接区组织潜在起搏点的自律周期时,这个潜在起搏点就会发出冲动,由此产生的异位心搏称为交接区性起搏。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交接区性起搏构成交接区性起搏心律。
房间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的病因如下:一、交接区性逸搏。
1.窦房结功能低下: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交接区时,交接区可能会出现逸搏。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梗死,发病初期有7%~10%患者在交接区发生逸搏。
心肌病、心肌炎等患者也发生。
2.窦性停搏:长窦性停搏后,可在交接区发出逸搏。
这可见于心肌炎、电击复律后、某些药物作用等。
窦房传导阻滞:如心肌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
4.房间传导阻滞:主要见于三度和二度房间传导阻滞。
5.房性期前收缩后窦房结暂时受到抑制。
6.室性期前的收缩伴随着向心房的逆行传导:房间交接区的逸搏和逸搏心律多见于中老年人,少见于儿童。
二、交接区逸搏心律交接区性逸搏心律不常见,多为暂时性。
主要继发于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明显缓慢的窦房心动过缓和房房传导阻滞。
它本身就是房间交接区组织正常潜在自律功能的表现,具有保护作用。
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或应用β受体阻滞药物、利血平等或阿托品早期作用也会引起这种心律。
但常见于心脏病患者,如风湿性心肌炎或其他炎症损伤窦房结或冠状动脉长期供血不足,导致窦房结退行性变。
也可见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伴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室内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化。
这种心律失常也可能发生在心脏手术、电解质心律失常。
较持久的交接性心律失常伴有明显的窦房结功能障碍,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易搏和易搏心律的临床表现分为两部分:1.交接性逸搏的临床表现多为基础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房间传导阻滞等。
2.交接性心律的临床表现交接性心律本身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由心悸、气短等原发性心脏病引起的,体检心率为40~60次/min,第一,心音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如交接性心律系得太慢,心率为40次/min,可出现头晕、心悸、晕厥等症状。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身心律,室性自主心律)【病因】(一)发病原因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中毒,也见于低温麻醉,以及其他严重心脏病。
但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此时的心电图表现也较为复杂,心房可由窦房结控制,也可被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控制。
(二)发病机制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发生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1.在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而房室交接区又未能发出交接区逸搏者。
2.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尤其是使用过量时,抑制了房室交接区逸搏的产生,而发生室性逸搏。
3.有时来自上面的冲动传入未能通过房室交接区,由于隐匿性传导所致而产生了室性逸搏,此见于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长R-R间期时。
4.不伴有心房激动(即心房静止)的室性逸搏心律常是临终前的一种心律失常。
在濒死期,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可极不稳定,常有逐渐减慢的倾向,再进而发展为听诊心音消失,a心电图有极缓慢的室性逸搏心律组成数个至十余个心搏(每分钟),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可0.18s,此时称为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即心电-机械分离现象。
有时逸搏心律可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症状】由于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20~40次/min,心率缓慢,血流动力学常有改变。
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
由于它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
尤其是发生于濒死的患者时,其心排血量是零。
此外,由于室性逸搏心律常见于严重的心脏病,所以常有相应心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
1.在心电图上可见到缓慢的宽大畸形的QRS波频率多为30~40次/min。
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点的位置有关,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上,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较轻,心室率多在40次/min以上;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下,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重,心室率常在40次/min以下,多在30~40次/min。
室性劳搏及室性劳搏心律之阳早格格创做目录•基础概括•病果•症状体征•查看化验•鉴别诊疗•并收症•防止保健•治疗用药别号: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己心律,室性自决心律部位:胸部科室:心血管内科,内科症状:心律得常心力衰竭戚克眩晕晕厥胸痛心跳很治心净骤停房性劳搏心律加速室颤返回顶部基础概括如果房室接接区也受到与窦房结等相共本果的做用,没有克没有及收出劳搏时,则心室起搏面即收出激动去统制心室,产死室性劳搏(ventricular escape).连绝3个或者3个以上的室性劳搏,即形成室性劳搏心律(ventricular escape arrhythm).返回顶部病果(一)收病本果多睹于宽沉心净病患者,如冠心病、慢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天黄中毒、奎僧丁中毒、电解量混治、下钾血症、药物中毒,也睹于矮温麻醒,以及其余宽沉心净病.然而是最罕睹的本果仍旧单侧束支传导阻滞所制成的下度战实足性房室传导阻滞.此时的心电图表示也较为搀纯,心房可由窦房结统制,也可被心房扑动、心房哆嗦、房性心动过速等统制.(二)收病体制正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爆收室性劳搏或者室性劳搏心律:1.正在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者宽沉的窦性心动过缓而房室接接区又已能收出接接区劳搏者.2.心房哆嗦的患者正在应用洋天黄,更加是使用过量时,压制了房室接接区劳搏的爆收,而爆收室性劳搏.3.奇我去自上头的冲动传进已能通过房室接接区,由于消得性传导所致而爆收了室性劳搏,此睹于已下传的房性期前中断或者心房哆嗦少R-R间期时.4.没有陪随心房激动(即心房停止)的室性劳搏心律常是临末前的一种心律得常.正在濒死期,室性劳搏心律的频次可极没有宁静,常有渐渐减缓的倾背,再从而死少为听诊心音消得,a心电图有极缓缓的室性劳搏心律组成数个至十余个心搏(每分钟),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可>0.18s,此时称为缓而无效的室性自决心律,即心电-板滞分散局里.奇我劳搏心律可转化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哆嗦等.返回顶部症状体征由于室性劳搏心律的频次为20~40次/min,心率缓缓,血流能源教常有改变.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由于它可陪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哆嗦、心净骤停,故可出现戚克、心力衰竭、阿-斯概括征.更加是爆收于濒死的患者时,其心排血量是整.别的,由于室性劳搏心律罕睹于宽沉的心净病,所以常有相映心净病的百般临床表示.1.正在心电图上可睹到缓缓的宽大畸形的QRS波频次多为30~4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面的位子有闭,如起搏面正在房室分叉以上,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较沉,心室率多正在40次/min以上;如起搏面正在房室分叉以下,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沉,心室率常正在40次/min以下,多正在30~40次/min.2.室性劳搏周期普遍是准则的,然而少量没有准则.3.室性劳搏心律时,心房与心室呈各自独力激动,产死实足性房室分散.返回顶部查看化验暂时尚无相闭资料报导.主要依赖心电图查看.(1)室性劳搏典型的心电图特性:①正在较少的间歇后出现一个畸形的QRS波:时限≥0.12s.常呈类似束支传导阻滞图形.T波与QRS主波目标好同(图1).②QRS波前无窦性P波:奇我室性劳搏冲动可顺传心房,爆收顺止P-波,称为心房夺获.③室性劳搏与窦性激动可产死室性混合波.④室性期前中断的中断周期短于主宰节律,而室性劳搏中断周期少于主宰节律.(2)对于室性劳搏典型心电图的仔细形貌:①心室同位起搏面的自律性很矮,所以表示为正在较少的心室间歇后才出现心室激动.其劳搏周期普遍为1.5~2.4s.劳搏周期互相之间基本相共.②室性劳搏均为延缓出现:其QRS波的形态与时间,与决于劳搏面起源的位子.如起搏面位于束支、分支近端,则图形类似束支阻滞或者分支阻滞图形.如起搏面位于希氏束分叉处,则QRS波群形态类似平常QRS波群,与房室接接区劳搏类似.起搏面位子越矮,则QRS波群畸形宽大得越明隐,果为它是通过心室肌内传导所致.如心室内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劳搏起搏面,则可出现2种或者2种以上形态分歧的QRS波,此为多源性室性劳搏.应与多源性室性期前中断相鉴别,前者是延缓出现,后者是提前出现.③出现继收性ST-T改变:正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下落、T波倒置;正在QS波或者S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抬下、T波曲坐.④混合波:当窦性冲动与室性劳搏的起搏面共时到达心室,各自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即爆收室性混合波.室性劳搏正在很少的情况下可顺传至心房,即出现P-波.由于接接区顺传导的速度较前传缓,所以顺止P-波经常正在QRS 波之后.如有窦性P波,P-R′间期常<0.12s,证明窦性P波与室性劳搏的QRS无闭,正在房室接接区二者互相搞扰产死了房室分散.(1)室性劳搏心律的典型心电图特性:①连绝3个或者3个以上的室性劳搏(图2).②心室率多为30~40次/min:劳搏间期普遍是准则的,然而也有少量呈沉微没有准则(图3).③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2)对于室性劳搏心律典型心电图的仔细形貌:①室性劳搏心律的频次:大多为30~40次/min,也可超出40次/min,也可正在20次/min以下,那与起搏面部位有闭.如起搏面正在房室束分叉以上,心室率较快,达40~50次/min,当起搏面正在房室束分叉以下时,心室率常正在40次/ min以下,多为30~40次/min.正在濒死期心室率可极没有宁静,常有渐渐减缓的倾背,可为10~20次/min,或者小于10次/min.②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面的部位有闭,与室性劳搏延缓出现的QRS波特性相共.③室性劳搏心律时:劳搏周期普遍是准则的,然而也有少量没有准则.没有准则的劳搏间期可睹于多源性室性劳搏心律(图4),也可睹于单源性室性劳搏心律.正在临末前,劳搏间期常呈举止性延少(图5).可睹到室性劳搏心律启初收火时频次较缓,以去渐渐加快曲至形成准则而止.有人称此局里为“Treppe局里”.④室性劳搏心律时:心房与心室呈各自独力激动,产死实足性房室分散.⑤室性劳搏心律奇我可睹到室性劳搏激动顺传至心房产死心房夺获.⑥室性劳搏心律时室上性冲动(窦性或者房性)可下传与室性劳搏冲动共时激动部分心肌,产死室性混合波.⑦正在宽沉心净病时:室性劳搏心律有大概转化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者心室哆嗦、心净停搏.返回顶部鉴别诊疗1.接接区劳搏心律陪室内好别性传导与室性劳搏心律鉴别接接区劳搏心律陪室内好别性传导时的心室率为40~60次/min,QRS波呈沉度畸形,多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限<0.11s.多无室性混合波.室性劳搏心律时,心室率正在20~4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多呈单相或者单相,时限>0.12s,可有室性混合波.2.室性劳搏心律与加速室性劳搏心律的鉴别前者心室率为20~40次/ min,是房室接接区的主动心律;而后者心室率为60~110次/min,是心室的主动心律.返回顶部并收症常常室性劳搏心律对于血流能源教做用较大,可出现眩晕、晕厥、戚克、阿-斯概括征等较宽沉的并收症,还可诱收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爆收.返回顶部防止保健室性劳搏及室性劳搏心律是一种死理性代偿体制,当其出现时要主动觅找引起室性劳搏及室性劳搏心律的本收徐病,查明病果,主动治疗其本收病果,是防止此种心律得常的基础步伐.返回顶部治疗(一)治疗主假如针对于病果治疗,果为室性劳搏及室性劳搏心律是心净的一种死理性呵护体制,故应主动治疗本收病,如慢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炎等.停用洋天黄、奎僧丁,纠正下血钾、酸中毒.当爆收实足或者下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使用阿托品0.5~1.0mg静脉推注,或者用同丙肾上腺素1mg加进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普及心率(注意安排浓度),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晕厥、或者阿-斯概括征时应安顿体中临时起搏器或者安顿永暂性起搏器.(二)预后室性劳搏心律是一种心净死理呵护体制.它的临床意思与决于前提心净徐病.常常认为室性劳搏心律对于血流能源教做用较大,常提示有较宽沉的心净徐病、药物中毒或者电解量混治,预后较好.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晕厥、阿-斯概括征时应即时安顿体中临时起搏器或者安顿永暂性起搏器.。
逸搏和逸搏心律窦房结是心脏的最高起搏点,在所有的心肌自律细胞中其自律性最高。
除窦房结以外,心脏尚有许多潜在的起搏点主要有三处即心房、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各处均有自己固定的频率。
在许多情况下,潜在起搏点被最高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较快冲动所抑制,不能控制心室。
当窦性激动不能下传时,潜在的起搏点即被动的发放冲动,使心脏避免过久的停搏。
心动过缓时,在长间歇后延迟出现的被动性异位搏动称逸搏起搏点。
在心房称房性逸搏在房室交界区称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在心室者则称室性逸搏。
如果逸搏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即成为逸搏心律。
通常较窦性频率为慢。
比窦性心率稍快的逸搏心律,则称加速性逸搏心律或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临床上以房室交界性逸搏最为多见,室性逸搏次之,房性逸搏较少见。
交界性逸搏和交界性逸搏心律(junctional escape and junctional escape rhythm)1.交界性逸搏的心电图(1)典型的心电图特点:①在较长间歇的心动周期之后出现的QRS波,其形状、时限为室上性。
②大多数交界性逸搏看不见P’波,少数在QRS前后可见逆行P’波。
在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在aVR、V1导联直立。
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P’-R间期<0.12s),或在QRS波之后(R-P’间期<0.20s),或埋在QRS波中(图1)。
③如果出现数次交界性逸搏,则每次逸搏周期固定。
④有时QRS波前后可出现窦性P波,但P-R间期<0.10s(图1)。
(2)对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①交界区的自律性比窦房结低,因此交界性逸搏的逸搏前间期要比窦性周期长,一般为1.0~1.5s。
在同一心电图上,逸搏的出现常与前一心搏相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即逸搏周期。
如出现数个交界性逸搏,其逸搏周期恒定,相差应<0.08s。
②由于交界性逸搏的激动是按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所以QRS波形态、时限与窦性的QRS波相同。
但如果发生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可发生畸形。
逸搏与逸搏心律的临床比较分析正常心脏节律活动受窦房结的控制,当窦房结受到抑制不能按时发放冲动(窦性停搏、窦率缓慢)或是由于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过早搏动造成基本心律延迟发生时,次级起搏点便发出激动,引起心脏的除极。
这种异位起搏点的激动,只出现一两次称为逸搏;如果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则称为逸搏心律。
根据起搏点部位的不同,将逸搏与逸搏心律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三种,以交界性最为常见。
逸搏与逸搏心律系被动异位心律,具有生理性保护作用,可防止心脏停搏时间过长,造成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一)房性逸搏和房性逸搏心律房性逸搏是指在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时,心房内潜在起搏点摆脱了窦房结的控制,引起心房除极,产生房性逸搏。
当房性逸搏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即称房性逸搏心律。
【心电图表现】1.房性逸搏①在较窦性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与窦性P波不同的房性P’波。
其形态与起搏点的位置有关:起源于心房上部,P’波直立;起源于心房下部,则为逆行P’波。
②P’-R>0.12s或短于窦性P-R间期。
③QRS波群形态正常。
④房性逸搏的激动与窦性激动同时传入心房,可形成房性融合波。
⑤多个逸搏出现时,则每个逸搏周期相等。
2.房性逸搏心律①窦性P波消失,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房性P-QRS-T波,其特点与房性逸搏相同。
②房率与室率相等,频率50~60次/分,如小于50次/分,称为房性心动过缓。
3.特殊类型①房内游走心律 (多源性房性逸搏心律) P,波形态各异;P’-P’间距长短不齐;P’-R间期长短不一,但均>0.12s。
②左房心律(异位起搏点位左房) 左房心律的p’波电轴通常在-60°~+150°,故I、Vs、Ⅱ、aVF 导联P波倒置,aVR导联P,波直立。
V1导联P’波直立,并呈圆顶尖峰状特殊形态。
P’-R间期无固定规律,常在0.12~0.20s。
③心房静止(房性静止) 所有导联无心房波(窦性P和房性P’);食管导联及房内心电图亦无P 波出现;QRS为室上性,节律规整;心脏透视无心房搏动。
精品文档房室交界性逸搏和逸搏心律概述1其间歇超过交界区组织内潜在起搏点的自律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不能按时传到房室交界区,个或3周期的时限时,称为交界区性逸搏。
连续此潜在起搏点即发放冲动,由此引起的一次异位心搏,个以上的交界区性逸搏即构成交界区性逸搏心律。
3窦性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的临床表现多为基础心脏病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本身不发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房室传导阻滞等所致的症状。
逸搏本身无明显症状。
停搏、心第1 次/min,~碍。
多数患者出现的症状系原发性心脏病所致。
如心悸、气短等。
体检心率为4060,可有头晕、心悸、晕厥等症状发生。
/min次音强度无明显变化。
如系过缓的交界性心律,心率<40 较长时间的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过缓时,可出现晕厥、低血压等并发症。
通常认为短暂的交它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
交界区逸搏心律是一种心脏生理保护机制。
交界区逸搏心律本身无重要持久的交界区逸搏心律常提示有心肌损害。
界区逸搏心律无明显临床意义,窦房阻滞者,一方面提示基础心脏病严重,一方面提示预发生于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意义。
后较差。
偶发于窦性心动过缓者预后较好。
病因2交界区性逸搏的常见病因2.1)窦房结功能低下:主要系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频率低于交界区时,即可出现交界区逸1(%的患者发生交界区逸搏。
心肌病、心肌%~10搏。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梗死,在发病初期有7炎等患者也有发生。
)窦性停搏:在一个较长的窦性停搏后,可发出交界区逸搏。
此见于心肌炎、电击复律后、某(2些药物作用等。
)窦房传导阻滞:如心肌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
(3)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见于三度以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4)房性期前收缩后窦房结暂时受抑制。
(5)室性期前收缩伴有向心房的逆行传导后:房室交界区逸搏及逸搏心律多见于中老年人,很少(6见于儿童。
2.2 交界区逸搏心律的常见病因主要继发于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严重的窦性心交界区性逸搏心律不常见,大多为暂时性的。
逸搏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如下:(1)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P`波,无突然发生及终止的特点,P`波可直立、双相或倒置。
(2)心率在70~130次/分之间,P-P均齐。
(3)P`-R>0.12秒,QRS波群一般呈室上性。
(4)与窦性心律的关系,有两种情况:1不伴有窦房竞争,特征如如上述。
2伴有窦房竞争,此时房性心律的频率常与窦性频率相近或稍高。
因此,可间断出现窦性及房性心律。
窦性频率快时,控制心房,频率减慢时,心房节律点又控制心房,形成竞争现象,并可见房性融合波所谓逸搏是指当窦房结兴奋性降低或停搏时,隐性起搏点的舒张期除极有机会达到阈电位,从而发生激动,带动整个心脏,称为逸搏。
被动异位心律为生理性保护机制,其本身不需要治疗,如果心室率太慢而产生症状或低血压者,需提高心室率,给予治疗。
当上级节律点激动形成发生障碍或传导延迟时,低位节律点被动地发放激动,形成逸搏。
逸搏连续发放三次以上,称为逸搏性心律。
逸搏或逸搏性心律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
目录编辑本段逸搏分类(1) 交界性逸搏:在较基本心律周期为长的间歇之后出现一个QRS波。
此QRS与其前的窦性QRS的时距相对恒定,其形态与窦性QRS相似(除非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逸搏之前无P波,或虽有窦P但“P-R”<0.12秒(说明窦P与QRS无关);或QRS前后有逆行P波(逆P在前,则P′-R<O.12秒;逆P在后,则R-P′<0.20秒)。
(2) 室性逸搏: 在一个特长的心搏间歇之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
QRS前无P波,或与其前的P波无关。
室性逸搏之后可有逆行P波。
若出现室性融合波,则室性逸搏的诊断更为定。
(3) 房性逸搏: 在较长的心搏间歇之后出现的QRS波, 此QRS一般为室上型(也可因合并室内差异传导、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而畸形),其前有一个房性异位P波,P' -R间期≥0.12秒。
编辑本段逸搏心律(1) 交界性逸搏心律:连续三次以上,室律缓慢而匀齐(心率一般为40-60次/分) 。
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应该做哪些检*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如何诊断鉴别,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房室交接区逸搏和逸搏心律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胸透*一、检查1、交接性逸搏的心电图特点(1)典型的心电图特点:①在较长间歇的心动周期之后出现的QRS波:其形状、时限为室上性。
②大多数交接区逸搏看不见P′波:少数在QRS波前后可见到有一逆行P′波。
在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在aVR、V1导联直立。
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之前(P--R间期0.12s),或在QRS波之后(R-P-间期0.20s),或埋在QRS波中。
③如果出现数次交接区逸搏,则每次逸搏周期固定。
④有时QRS波前后可出现窦性P波。
但P-R间期0.10s。
(2)对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①由于交接区的自律性比窦房结低,因此交接区逸搏的逸搏前间期要比窦性周期长,一般为1.0~1.5s。
在同一心电图上,逸搏的出现常与前一心搏相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即逸搏周期。
如出现数个交接区逸搏,其逸搏周期恒定,相差应0.08s。
②由于交接区逸搏的激动是按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心室:所以QRS波形态、时限与窦性的QRS波相同。
但如果发生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可发生畸形。
由于此是发生于延迟的心搏,故不能用传导阻滞尚处于相对不应期等来解释,但其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③逆行P′波:交接区逸搏的激动一方面通过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下传至心室;一方面大多通过中结间束或后结间束向心房逆行传导,心房的除极向量指向左上方,所以在额面上P环为-60°~-90°。
投影于Ⅱ、Ⅲ、aVF导联轴的负侧,P波倒置,为逆行P′波。
投影于aVR导联轴的正侧P波直立:投影在Ⅰ导联轴的正侧或等电位处,Ⅰ导联的P波直立、低平或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