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280.32 KB
- 文档页数:7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分析摘要:现阶段,桥梁工程是重要的基础工程,对于经济建设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转体桥是当前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通过对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分析,了解桥梁转体概念解析及分类,转体桥建设期间关键技术、工艺原理及优缺点,转体桥建设期间技术应用的主要方法,从而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桥梁转体;转体施工;施工工艺引言:伴随国内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跨既有铁路、公路、航道等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相应转体施工工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转体施工可以利用既有地形,不影响既有交通线路运营;转体施工也可以降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施工成本;从安全、质量、进度方面也可以减少高空作业、施工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所以转体施工工法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桥梁转体概念解析桥梁转体技术是在作业期间受到作业环境因素影响,按照桥梁的主体结构在指定位置进行浇筑或者进行拼装,利用转体技术进行作业的一种方法。
转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受到环境因素困扰的桥梁工程进行位置转移,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使桥梁建设转移至恰当的位置进行作业。
转体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需要跨越铁路、山谷、河流及交通相对密集复杂环境,在结构成型之后,再对桥梁的进行转体,从而达到与图纸进行吻合的目的。
2转体桥建设期间关键技术概述2.1转体前施工准备2.1.1施工现场准备⑴编制转体施工专项方案,办理了各项营业线施工手续。
⑵转体支座、滑道等系统检测。
测量控制点及刻度尺布设,安排观测人员。
⑶转体箱梁应力脱架后应力状态正常、线型变化正常。
桥面清理到位,无可能脱落物体。
砂箱拆除、滑道清理完毕,在滑道上铺设了四氟乙烯滑板并涂抹硅脂油。
⑷转体设备进场完成调试,按要求试转,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人员安排就位,具备要点转体施工条件。
根据天气预报转体当天天气晴、南风微风<3级,天气情况满足转体天气条件。
概述桥梁转体的施工方法及应用摘要:运用转体施工法开展桥体施工,不仅结构合理、受力明确,而且能在不影响交通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建材,提高作业效率,在桥梁建设中大量推广应用,今后也必将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施工中,应不断总结施工经验,更好的保证转体施工桥梁的质量。
关键词: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实际应用1.桥梁转体法施工的优点1.1桥梁转体法的施工方式相对较为简单,设备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数量较少,且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
1.2桥梁转体法自身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力相对较为明确,其自身的结构也比较合理,适用于现阶段的桥梁施工。
1.3桥梁转体法可以对现阶段道桥建设过程中的交通繁忙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可以在铁路跨线桥以及立交桥上进行施工,不会对交通产生负面的影响。
同时,桥梁转体法也适用于水深流急或者是通航的河道上的大跨度桥梁建设,这在现阶段的桥梁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4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并且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转体法与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进行比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例如通过桥梁转体法和传统的悬吊拼接法或者是搭架法进行比较,桥梁转体法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11.5-17.4%,这也就保障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目的,从根本上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2.转体施工工作原理竖转施工原理是: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轴方向的河床上(组合结构在梁上)设支架、驳船等预制梁部(拱),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在桥台或台后临时架设支撑提升系统,通过卷扬机回收提升牵引绳,将桥体竖转至合拢位置连接合龙,封固转铰,完成竖转施工。
平转转体施工的原理是:将桥体(主要是上部构造)整孔或从跨中分成两个半跨,在桥位外(横向)利用两岸(侧)地形搭设支架(或设胎)预制。
在桥墩(或台)底部设置转动体系,将待转桥体,通过张拉锚扣体系实现脱架和对于转轴的重力平衡,再以适当动力(卷扬机、千斤顶等)牵引转盘,将桥体平转至合拢位置,浇筑合拢段接头混凝土,封固转盘,完成平转施工。
桥梁转体施工工法一、引言桥梁转体施工工法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桥梁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
该工法通过将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然后利用机械设备将其整体旋转到预定位置,从而实现桥梁的合龙。
本文将详细介绍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实施过程。
二、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原理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然后利用机械设备将其整体旋转到预定位置。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桥墩底部设置旋转支座,将预制好的桥梁结构通过旋转支座进行连接。
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如千斤顶、卷扬机等)提供动力,使桥梁结构在桥墩底部进行旋转。
当桥梁结构旋转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合龙施工,完成桥梁的主体结构。
三、桥梁转体施工工法特点1. 适用范围广:桥梁转体施工工法适用于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可以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施工效率高:通过预制桥梁结构,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好:由于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预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误差。
4. 安全性高:通过机械设备进行旋转,可以避免传统吊装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应用范围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建设中,包括公路桥、铁路桥、市政桥等。
特别是在跨越繁忙道路、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的情况下,该工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五、桥梁转体施工工法实施过程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定合适的旋转支座位置和旋转角度。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2. 预制桥梁结构: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桥梁结构的预制,确保其尺寸和重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设置旋转支座:在桥墩底部设置旋转支座,将预制好的桥梁结构通过旋转支座进行连接。
4. 旋转桥梁结构:利用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使桥梁结构在桥墩底部进行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项参数,确保旋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技术摘要:主要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并对桥梁转体施工的技术应用作了详细介绍,为桥梁转体施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水平;竖直技术桥梁转体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当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一些不可抵御的限制时,转体施工已经成为最科学的替代技术,因此相关技术人员也逐渐重视转体技术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转体施工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虽然转体施工方法中水平转体施工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竖转法是转体施工法中的应用最早的施工类型,意大利的多姆斯河桥就是利用竖转法建成的,它的跨径大约为75米,德国也采用竖转法修建了Argentobel桥,它的跨径大约为140米。
竖转法主要是通过搭支架或者地形在竖直方向的位置浇筑混凝土拱肋,然后将再逐渐从两边将拱肋放倒,进而将其搭接成拱,但是竖转法一般应用在小跨径中,因为如果跨径增大,就会使得竖向搭架相对较高,拱肋相对较长,导致不能较好的控制转动。
平转法的首次应用是在奥地利维也纳在1976年所建的多瑙河运河桥,从此以后平转法在很过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德国、美国、日本、中国等。
采用平转法是施工所建成的桥梁包括斜拉桥、钢桁梁桥、拱桥、T构桥等。
到目前为止,比利时在1991年建成的转体重量最大的本·艾因桥,该桥的转体重量大约为1.96万吨,属于斜拉桥。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桥梁工作者开始研究转体施工技术。
1997年在我国四川省的遂宁县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箱肋拱,它的跨径大约为77米,采用的是平转法,从此以后,平转法在我国山区的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代末80年代初,我国利用平转法建成的拱桥都为平衡重转体施工,且跨径大约都在小于100米。
1979年四川省的公路规划设计院开始研究无平衡重转体施工方法,四川省的巫山龙门桥施工顺利建成,它的跨径大约为120米,成功解决了我国桥梁转体重量大跨度小的问题。
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探析摘要: 转体施工技术扩展了建设桥梁的地域范围。
本文介绍了我国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可将转体施工技术分为竖转法、平转法、平竖转相结合法三种。
全面总结了该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和相应的适用范围。
最后对我国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关键词:桥梁; 转体施工; 竖转法; 平转法abstract: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tends the bridge building area.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ur country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bridge structure of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rot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be divided into vertical rotation method, the rotation method, an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otary combination method thre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 scope. the last of our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proposed.key words: bridge; rotation construction; vertical rotation; rotation method中图分类号: u445. 46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 前言转体施工技术开创了建桥的新思路,扩展了建设桥梁的地域范围。
V ol 118 N o 12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1年4月JOURNA 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ATION RESEARCH AND DEVE LOPMENT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1)02Ο0024Ο05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陈宝春,孙 潮,陈友杰(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摘要:简要介绍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概况,阐述转体施工法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几座桥梁转体施工的实例。
关键词:桥梁;施工;转体;应用;发展;中国中图分类号:U445146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wing Metho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ChinaCHEN Bao Οchun ,SUN Chao ,CHEN You Οjie(Fuzhou University ,Fujian 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s wing metho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is introduced.I ts key techno Οlogy and several exam ples are presented.K ey words :Bridge ;C onstruction ;S wing metho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hina0 概述桥梁是一种跨越障碍的构造物。
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1,2]。
桥梁转体划分
(原创版)
目录
1.桥梁转体划分的定义与分类
2.桥梁转体划分的方法
3.桥梁转体划分的实际应用
4.桥梁转体划分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正文
一、桥梁转体划分的定义与分类
桥梁转体划分是指在桥梁工程设计中,将桥梁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划分,以便于施工和计算。
根据划分的依据和方法,桥梁转体划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结构形式划分、按受力特点划分等。
二、桥梁转体划分的方法
1.按结构形式划分: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如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进行划分。
2.按受力特点划分:根据桥梁的受力特点,如内力、外力、温度等进行划分。
3.按施工工艺划分:根据桥梁的施工工艺,如预应力、后张法等进行划分。
三、桥梁转体划分的实际应用
桥梁转体划分在桥梁工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计算桥梁的内力、变形、稳定性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转体划分。
同时,转体划分还有助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
四、桥梁转体划分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桥梁转体划分是桥梁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桥梁工程的转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0引言桥梁工程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增加,施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先进化。
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目前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转体施工比较适合应用于跨越深谷急流或难以吊装的特殊区域,这种施工方法具有吊装费用低、施工安全可靠,以及整体性好等优势。
1转体施工的优点在某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转体施工可以利用桥梁结构本身作为转动体系,利用结构本身及钢构件作为施工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搭讪支撑的工序和成本,也大幅减少了钢管等周转性材料的使用,使施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施工方面,将传统的桥梁高空作业和水上作业,转变为岸边陆路作业,不仅使施工场地和施工环境得到了保证,也有效避免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在交通方面,很多桥梁施工位于通航河道或车辆频繁的跨线立交桥,转体施工不会对桥下交通造成影响,而且在主要构件合龙后,也方便后序施工;另外,在机构使用方面,转体桥梁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简单,对桥梁的线形和外观质量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
2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法2.1竖转施工法竖转施工法是指将桥体从跨中分成两等段,在桥轴方向设置支架等预制部件。
在待转桥体的岸端设铰,并将提升系统临时架设于桥台或台后,利用卷扬机来进行索引提升,使桥体能够竖向转体到合拢位置,然后在合拢处封固混凝土,完成竖转体施工。
竖转施工法常见于肋拱桥工程中,比如搭设简单支架组拼或现浇拱肋中。
这种施工方法适合应用于季节性河流或者河流水深较浅,搭设支架较容易的河流当中。
对于通航的河道,可采用浮船浮运至桥轴线上,将转动铰安装在拱脚,利用扣索来进行牵引,使结构竖向转体到设计位置,实现合龙。
竖转施工的转换体系通常由牵引系统、拉索、索塔所组成。
竖转施工时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
竖转施工时,应该对竖转体系进行合理安排。
不仅索塔和支架要足够高,水平交角也应该足最够大,但索塔、拼装支架受力也较大,材料用量较少。
探讨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的基建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着重探讨了桥梁的转体施工技术原理、此种工艺的特点及其中的各项关键技术,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应用中途分类号:o434.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工作原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就像工程建设中的挖掘机铲臂一样,随意旋转,在桥墩或桥台上分别预制一转动轴心,以此为界把桥分上、下两部,上部进行整体旋转,下部则作为固定基础、墩台,由此在工作中我们可从现场实际出发,上部构造在河岸或路堤上预制,旋转角度根据地形随意调整。
二、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特点1、适用大跨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
尤其是水深流急、跨越深谷、风景胜地、公铁立交等受限现场。
2、桥梁转体靠结构自身旋转,用不到吊装设备,节省大量支架钢材或木材。
3、混凝土轴心转体,简便易行,转体重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安全、可靠。
4、整体预制半孔上部结构,稳定性好,整体性强,更体现结构力学性能。
5、工艺和机械简单,转体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在短时间内转体到位,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三、转体施工技术关键1、竖转法竖转法主要在肋拱桥,拱肋通常是低位浇筑或拼装,在向上拉升到设计位置合拢。
竖转体系由牵引系统、拉索、索塔组成。
拉索索力在脱架时最大,此时拉索水平角最小,竖向分力也最小,拱肋要从多跨支承到铰支承和扣点处索支承过渡,脱架时要转化成结构自身变形与受力。
为顺利竖转脱架,可在提升索点处安置助升千斤顶。
索鞍与牵转动力装置、竖转铰构造与安装精度、索塔和锚固是保证竖转质量、转动和安全的关键。
国内拱桥大多是无铰拱,竖转铰是施工中的临时构造,所以,竖转铰结构与精度需考虑施工要求,尽量减小造价。
跨径小可用插销式,跨径大可用滚轴。
如果拉索牵引系统的跨径小,可用卷扬机进行牵引。
如果跨径大,牵引力要求也大,牵引索较多,则可以使用千斤顶液压同步系统。
桥梁工程中转体桥的施工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3-02-23T01:47:31.517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期作者:周开拓[导读] 在我国的桥梁建设领域,转体法施工属于一种全新的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不断运用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道路交通顺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工程已经成为我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转体桥是众多桥梁形式中的一种,是利用转体法施工建设而成的桥梁。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的转体桥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文章以桥梁工程中转体桥的施工技术要点为核心展开分析,希望能促进我国桥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桥梁工程;转体桥;技术要点在我国的桥梁建设领域,转体法施工属于一种全新的桥梁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不断运用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
转体法施工在跨峡谷、河流等的桥梁工程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实现桥梁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鉴于转体法施工具备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技术优势,通过对转体桥施工技术要点的详细分析促进该技术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是非常可行的。
1 转体施工的优势不同桥梁工程对应的环境和位置不一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用转体施工技术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优势。
转体桥施工就是在其他方向上进行桥梁结构物施工与预制,而后通过钢索拉动球铰结构转动,带动上部的桥梁结构扭转到一致的方向上,从而形成贯通的桥梁结构。
这一施工方式有如下优势:1.1 安全性高,不会对下部重要结构形成安全影响,转体桥的桥梁浇筑、桥面铺装等施工环节都是在其他方向上进行作业的,因此在桥梁上跨高铁等重要结构物时就不会对高铁形成安全影响,安全系数较高;1.2 可以实现多结构同时转体,施工精度高,控制便捷;1.3 桥梁转体施工效率高,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桥梁贯通施工。
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桥梁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平面转体;施工技术一、“平面转体法”桥梁施工的应用范围早期的平面转体法施工主要应用于拱桥,随着转体桥梁设计的日益完善和施工技术的成熟,现已发展应用于连续梁桥、刚构式梁桥、斜拉桥、系杆拱桥等桥型。
平面转体法主要适用于在谷深流急河谷上,或桥梁立交体系交通繁忙、不准阻断车辆通行的公路与铁路上,以及不允许断航的河道上,本施工方法的优越性更加显著。
二、“平面转体法”施工的特点平面转体法施工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下面以连续梁和T构梁为例讲述其特点:1.施工工艺上的特点。
“平转法”的施工工艺为两岸分别在垂直桥梁中心方向的岸边搭设支架分段施工完成悬臂主梁,然后通过转动系逆时针旋转90°,使两岸的悬臂梁旋转到位,最后应用支架和吊架模板,分别浇筑边跨和中跨合拢段的混凝土,从而完成上部结构的体系转换;而常规的连续梁和T型刚构梁的施工工艺为沿着桥梁的方向采用支架现浇、悬臂拼装或用悬臂挂兰等方式施工主梁。
2.承台的结构与常规桥梁的承台不同。
“平面转体桥梁”的承台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即上承台和下承台,上下承台通过桥梁的转动体系上转盘(磨盖)、下转盘(磨心)和环形支撑转动压力,加之下承台因为要承受桥梁转体过程的垂直荷载,所以下承台体积较大;而常规桥梁的承台只有下承台,体积也相对转体桥小一些。
3.施工质量比较容易控制。
平面转体桥的主梁施工采用两岸岸边支架现浇的方法施工,其主梁线性、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分段张拉的质量比较容易控制,而采用的挂兰法施工的主梁,在主梁线性控制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质量等方面相对困难一些。
三、“平面转体法”桥梁施工技术转动体系主要由磨心、磨盖和环道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施工质量的好坏将是转体能否成功的关键。
国内外转体桥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转体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转体机制使其在架设跨越较长距离的道路或铁路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国内外转体桥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动态。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内转体桥梁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转体桥梁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已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座转体桥梁。
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应用的推广,国内转体桥梁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转体桥梁建设的重要市场之一。
国内转体桥梁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流量的增加,传统的桥梁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转体桥梁作为一种灵活性较高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是转体桥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国内转体桥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更加可靠和高效。
再者,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也促进了国内转体桥梁的发展。
为了推动转体桥梁技术的应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为转体桥梁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国外转体桥梁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国际市场上,转体桥梁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转体桥梁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些国家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转体桥梁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效率,为全球转体桥梁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国内外转体桥梁的发展将呈现出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是技术创新的加速推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会不断创新,使得转体桥梁在跨越大距离和特殊地形条件下能够更加灵活和可靠地运用。
其次是转体桥梁的规模和复杂度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转体桥梁可能需要跨越更大的河流和峡谷,同时满足更高的交通流量和运输要求,因此技术、设备和施工难度将会更大。
此外,转体桥梁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试论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作者:边文同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桥梁平转法施工的承重系统大都采用钢球铰,球铰连同定位支架、环道、撑脚等用钢量很大,再加上钢球铰加工需特殊设备,只有极少数专业厂家可以承担,费用昂贵,不利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推广,今后应该注重投资效益,针对不同转体重量,适当采用造价较低的钢平板铰或混凝土球铰以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桥梁转体法施工特别是水平转体法施工因跨越铁路、公路、航道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干扰,故而得到了运营管理部门的青睐,在跨越繁忙交通线路与航道的桥梁施工中逐步推广,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桥梁转体法特别是水平转体法施工技术。
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桥梁水平转体体系由承重系统、转动系统和平衡保险系统三部分组成。
相对上世纪,承重系统和转动系统创新显著。
2. 1 承重系统承重系统是桥梁转体法施工的核心,与工程投资、转体重量、施工工艺等密切相关。
上世纪后期,承重系统多采用混凝土球铰。
混凝土球铰由钢筋混凝土球缺、铰盖和转轴组成。
转轴在球铰浇筑时预埋,铰盖需等球缺打磨圆顺光滑后以球铰为底模浇筑。
由于人工打磨混凝土球缺、铰盖比较困难,转动摩擦阻力较大,桥梁转体重量受到限制。
当桥梁转体重量增大后,承重系统多采用钢结构,出现了钢球铰、钢平板铰和组合铰,铰结构以工厂加工为主,安装工艺日趋简单,转动更加灵活。
2. 1. 1 钢球铰钢球铰和混凝土球铰一样,同属单点支承结构,承受全部转体重量,具有承载力大、加工精度高、安装简便、转动灵活等优点。
钢球铰一般由下球铰、上球铰和转轴组成。
上、下球铰在工厂用钢板精加工而成,运到现场后,在钢支架上安装定位。
钢球铰凹面向下,接触面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块,并填充润滑剂,以减少转动摩擦阻力。
桥梁转体施工方法
于海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总页数】2页(P248-249)
【作者】于海
【作者单位】张家口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J], 谭子书
2.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J], 侯有权
3.桥梁转体施工方法浅析 [J], 满俊国
4.浅谈转体施工方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J], 杨绪广
5.桥梁转体施工方法的应用与关键技术 [J], 程琳;张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桥梁建设成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体施工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桥梁施工方法,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一建公路工程转体施工的相关知识,包括转体施工的特点、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等方面。
一、转体施工的特点1. 施工速度快:转体施工采用整体吊装、旋转就位,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分段吊装、分段拼装的繁琐过程,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 施工精度高:转体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旋转速度和角度,使转体梁体在空中实现精准就位,提高了桥梁的施工精度。
3. 施工安全可靠:转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远离高空作业,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4. 经济效益显著:转体施工采用整体吊装、旋转就位,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损耗,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转体施工方法1. 竖转法:适用于转体重量不大的拱桥或某些桥梁预制部件(塔、斜腿、劲性骨架)。
施工过程中,先将构件竖立,然后进行旋转就位。
2. 平转法:适用于刚构梁式桥、斜拉桥、钢筋混凝土拱桥及钢管拱桥。
平转法分为有平衡重转体施工和无平衡重转体施工两种方法。
(1)有平衡重转体施工:转体重量大,施工关键是转体。
目前国内使用的转体装置主要有两种:以四氟乙烯作为滑板的环道平面承重转体;以球面转轴支承辅以滚轮(或移动千斤顶)的轴心承重转体。
(2)无平衡重转体施工:主要针对大跨度拱桥施工,将拱圈扣索拉力由在两岸岩体中锚碇平衡,从而节省了庞大的平衡重。
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具有锚固、转动、位控三大体系。
3. 平竖结合法:适用于复杂结构的桥梁施工,将竖转法和平转法相结合,实现整体吊装、旋转就位。
三、转体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选用优质材料,确保转体梁体、转体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质量。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旋转速度、角度,确保转体梁体在空中实现精准就位。
3. 施工监测:采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实时监测转体梁体的位置、姿态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