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争论的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9
《争论的故事》(精选12篇)《争论的故事》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对部分构词能力强的生字,在课后让学生作更深入地了解。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的处事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想)师:就是《争论的故事》。
(课件出示课题:争论的故事)齐读一遍课题。
二、课题质疑,初读课文1、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是谁和谁在争论?生2:为什么事引起争论?生3: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怎样?………2、同学们问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学课文。
从课文中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读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画出来。
(课件出示问题:①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②为什么事引起了争论?③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自读课文。
3、老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很高兴,可是不知道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好读准了没有,就让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a、指名读,全班齐读;b、小组读,全班齐读;c、全班齐读。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们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疑问?①围绕“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生: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发生争论。
师:“打猎为生”是什么意思?生:依*打猎来维持生活。
25争论的故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领悟道理,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大意,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两全其美”等词的意思。
会分角色朗读,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清结构,能概括课文大意。
会分角色朗读,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探究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推荐一本清代的笑话集《笑林广记》,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里面的故事,好吗?2、师讲《争论的故事》(课文2-3自然段)。
3、其实,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本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到课文《25争论的故事》中去找答案吧!4、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教学字词、识写生字1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词语)兄弟俩争辩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煮着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皮香肉嫩评理剖开两全其美无影无踪关键浪费聚精会神赞许2、对俩”、“烟熏火燎”、剖” “聚精会神”等字进行引导记忆。
3、识写生字,交给“分类识写”的方法烤键辩嫩聚赞(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书写示范)大家认真读贴、描红、临帖。
注意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胸舒、臂开、足安三、理清条理、概述故事1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自然段?2、认识特殊的标点符号。
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说: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板书:讲故事)生:2—5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
4、6 —12小节写了什么呢?生:写了同学们在谈感想。
25.争论的故事一、基础题:1、比一比,再组词。
烤()管()键()评()烧()官()健()苹()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______”兄弟俩(liǎng liǎ ) 剖(pōu pō)开赞(zhàn zàn )许评(píng pǐn )理3、对号入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键:①插在门闩上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棍。
②某些乐器、家用电器或其他机器上的部件,按动后使进入工作状态。
③使皮带轮或齿轮跟轴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她按琴键的动作真美!()(2)、然:①这样;那样②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状态。
③对,正确④然而,表示转折哥哥对弟弟的话不以为然。
()这件事当然是你不对。
()试验虽然失败了,然而他们并不灰心。
()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3)、休:①歇息②停止;完结③别;不要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在家休息。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你休想蒙混过关。
()4、阅读课文片断并填空。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无休止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1)、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3)、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你能再写出一句吗?(4)、“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这里的“时机”指的是:二、阅读理解:啄木鸟和树大树叫了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再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有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
我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捉虫了。
几年以后,树的虫子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
教学内容25.争论的故事共几课时 2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难点: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资源1.《新阅读新习作》P108——110的《荒芜的花园》。
2.小黑板。
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字词。
《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临一个,给生字组2个词语。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三题。
3.阅读《新阅读新习作》P108——110的《荒芜的花园》。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争论:激烈的讨论。
2.学生齐读课题。
3.预设:谁和谁争论?争论什么?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6分钟)●预习作业2:(补充习题)1.两名学生展示交流,其余学生自行校对。
组内相互批改。
2. 预设:争论不休:争个不停。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预习作业2:生字新词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 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老师带来一篇“争论的故事”(补充课题),你们想知道吗?齐读课题。
3.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2:(补充习题)1.指名学生展示交流,交流时请其余学生说不同的答案。
2.导学①“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②“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第一组:时机 赞许 争辩 浪费 烤火 剖开 味道 充饥 关键 评理 满意 笨 煮 第二组:皮香肉嫩 聚精会神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烟熏火燎 1.展示朗读。
2.预设:①时机(机会)赞许(赞扬、称赞)争辩(争论) ②浪费(节约) ③瓣 辩 辨 辫 ( 辩 )论 发( 辫 ) ( 辨 )别 豆( 瓣 ) 3.预设:①预设:聚精会神(专心致志)②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第25课《争论的故事》作业设计故事中的争论在一个小镇的中心广场上,两个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
一个是名叫小明的年轻人,另一个是名叫小华的年轻女士。
小明认为,电子书将会取代传统纸质书籍,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流方式。
他认为电子书具有较高的便携性和易用性,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而且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资源。
小明还提到了环保的优势,电子书不需要用纸张印刷,可以减少森林砍伐和污染。
他说,电子书是时代的潮流,不可忽视。
小华则持有不同的观点。
她认为纸质书籍具有独特的情感和沉浸感,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体验。
她喜欢翻阅书页的感觉,喜欢书籍的气味,喜欢在纸质书上做笔记和标记。
小华说,纸质书承载着历史和文化,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能仅仅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取代。
两个人在广场上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争论声越来越激烈。
周围的人们分成两股势力,有些人赞同小明的观点,有些人则支持小华。
争论的氛围越来越紧张,似乎无法达成共识。
这时,一位老者走上前来,他声音洪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争论没有对错之分。
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优点和缺点,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而存在的。
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而不是争论到底。
”众人听了老者的话,他们渐渐平静下来。
他们开始互相倾听,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从中获得启示。
最终,争论化解成为了一次有益的讨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争论不可避免,但我们要以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争论。
争论是我们思想碰撞的过程,通过争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让争论成为一种成长和交流的机会。
随着老者的发言,广场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人们纷纷停止了争论,开始倾听对方的观点。
他们意识到,争论不是为了证明谁是对的,而是通过交流思想、分享观点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认识。
小明和小华开始共同探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
他们发现,尽管电子书有便携性和资源丰富的优势,但是纸质书仍然拥有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25《争论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关键原谅烟熏火燎(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4、引读4、5段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五、作业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3)共同评价(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