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作者:周喆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通信的需求,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通过IP网络提供通话功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下一代网络NGN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电信网络系统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显然不如将传统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结合更加合适,一方面能够节省开发新的网络协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已有基础网络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软交换技术(Soft Switch)应运而生,本文将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技术、体系架构和软交换的特点,进而探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范畴,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TN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35-02软交换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软件系统,是一种提供呼叫控制功能软件。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由软件实体提供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硬件平台,能够为使用不同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互操作,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实现互通信,同时软交换对外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允许用户通过编程实现新的业务和功能。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做以下探讨。
1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特性1.1 软交换技术原理分析呼叫控制功能主要负责呼叫的建立、维持和拆除,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呼叫控制是由传输层负责实现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
而软交换技术采用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的思想,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实体,这个软件实体独立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这样就使得NGN网络的语音业务功能与PSTN网络的交换机完全透明的兼容,使得PSTN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成为可能。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习心得论文关于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习心得论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习心得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学习心得论文摘要:《路由与交换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
文章研究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了《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并给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具体方法。
对培养计算机网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路由;交换;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routing and swit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qu xiaoning(changsha commerce&tourism college,changsha410004,china) abstract:route and switch technique is a course demanding a lot of practice and experiment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specialty.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for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presents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involved in the course and the detail way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the presented ideas and methods are crucial for educating the high level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s.keywords:route;switch;practice and experiment;teaching;computer network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实训心得短短两个星期的实训生活无声无息的接近尾声了,然而实训的过程还历历在目。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路由交换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论述,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是指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
它的应用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互联网、通信、金融、教育、医疗等。
1. 互联网通信在互联网通信领域,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不同地域网络之间通信连接的基础。
通过路由器的转发和交换,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保障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通信畅通无阻。
2. 企业网络3. 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中,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ATM、在线银行等金融服务的基础。
通过路由器的转发和交换,可以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安全和稳定的数据传输,保障了金融服务的高效运作。
4. 医疗行业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化随着通信带宽的不断扩大和通信速度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也在不断的向高速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各种高速路由器和交换机产品,其转发和交换速度已经达到了百Gbps甚至千Gbps级别,大大提升了网络通信的效率和速度。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智能路由器和交换机产品,其具备了自动优化网络路由、自动识别网络故障、自动协调网络负载等功能,使得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和高效。
3. 安全化4. 虚拟化三、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将越来越向高度集成方向发展,即在同一设备上集成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多种网络功能,以实现网络设备的多功能化和空间的节约化。
2. 软件定义网络(SDN)未来,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将越来越向软件定义网络(SDN)方向发展,即通过软件化的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以实现网络通信的智能化和灵活化。
网络交换技术论文(2)网络交换技术论文篇二浅议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能够促进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以满足用户对计算机的要求。
本文从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出发,探讨了目前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接着分析了各项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数据交换利用率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特别是在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网络数据交换技术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种类较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常用的交换技术一直在进行完善着,其具有暂时不可替代的特性。
目前,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产生以后,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就随之而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多种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形成了,目前常用的网络数据交换技术是:报文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
下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的传输单元是报文,报文是一个长度有一定的可变性的数据块,在发生的过程中,站点将目的地址的信息附近在报文上面,然后网络节点会针对这些目的地址展开分析,以保证报文被准确的发送到位,同时保证整个信息传输的顺利进行。
节点捕捉到报文信息以后,对其进行确认检查,并将信息进行保存。
然后通过路由路径去寻找节点,并开始传输报文,在这个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呼叫构建互相的链接,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各个节点会有一定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是报文接受的时间,以及排队造成的延迟的总时间之和。
(二)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与电话系统较为相似,电路交换的运行首先需要构件物理线路,然后在通信双发经过多级的转接,形成端对端的连接,这个连通完全采用的是完整的通信线路,在连接的过程中传输的延时较少,并且在端对端的传输方式上面,数据的传输的可靠性较高,并且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步成熟,目前电路交换技术已经从以前的人工方式逐渐的转变为融合多媒体格式相互通信。
软交换的基本知识及其功能应用摘要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向下一代网络(NGN)的逐步演进,软交换技术正扮演着关键角色,日益成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纽带。
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此文主要论述了软交换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其功能和应用。
关键词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协议功能应用一、软交换基本知识(一)、软交换基本概念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概念的最早演进现阶段的软交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集成分组网世界和电路交换网世界;* 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 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
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
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他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的承载控制(二)、软交换体系的基本要素软交换功能结构图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三)、体系架构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 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
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的通信交换技术,用于实现电话网
络中的交换机功能。
传统的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的,而
软交换则完全依靠软件来完成交换功能。
软交换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传统电话交换机的功能,包括呼
叫接通、呼叫转移、呼叫保持、呼叫转接等。
它基于计算机服务器,通过软件程序来处理和转发电话呼叫。
软交换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灵活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可以根
据需求快速调整和更新交换功能。
2. 成本效益:相比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成本更低,因为
它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
3. 可伸缩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可以处理大量的电话
呼叫和用户。
4. 多功能性:软交换技术可以集成多种通信功能,如传真、语音信箱等。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安全性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高效的电话交换服务。
它是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之一。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技术之一、它使用路由器设备来转发数据包,决定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路由交换技术对网络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以下1200多字中,我将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
首先,路由交换技术在互联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使用路由交换技术,数据包可以在互联网中进行可靠的传输。
互联网由大量的自治系统(AS)组成,自治系统之间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
当数据包在互联网中传输时,它们会被路由器检查并通过合适的路径进行转发。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做出决策,以保证数据包能够达到目标地址。
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使得互联网能够实现高效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其次,路由交换技术在企业网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企业网络通常由多个子网组成,而路由交换技术可用于连接这些子网。
通过使用路由器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流量转发,企业网络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路由交换技术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网络安全性和隔离性,使得不同部门或办公室的数据能够得到保护和隔离。
另外,路由交换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中。
数据中心是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的地方。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需要高效地进行数据通信。
通过使用路由器,数据中心网络可以实现多路径转发和负载均衡,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路由器还可以根据网络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路由调整,以确保数据中心网络的高可用性。
此外,路由交换技术还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
移动通信网络需要为大量的移动终端提供数据服务,而这些终端可能在不同的物理位置。
通过使用路由交换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无缝漫游和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路由器之间的重新路由来实现从一个基站到另一个基站的无中断切换。
这种应用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和其他网络资源。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述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路由交换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为互联网的更快、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就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论述。
一、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1. 互联网通信互联网的核心就是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网络又离不开路由交换技术。
对于互联网通信而言,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数据传输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能够通过寻找最优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保证数据的快速、安全、稳定的传输。
2. 企业网络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网络已成为各大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企业网络中,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内网和外网之间的高效数据传输,满足企业内部各种业务的通信需求。
3. 无线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网络之一。
而在无线网络中,路由交换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无线网络可以实现数据包的快速传输,保证移动设备的稳定连接和网络服务的高效运行。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路由交换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网络的工作模式,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和数据面进行了分离,统一的网络控制器通过外部程序对网络进行控制。
而在SDN中,路由交换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智能化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 下一代互联网(IPv6)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的地址资源已经遭受了枯竭的压力,而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则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IPv6协议中,路由交换技术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更高效的路由选择算法和更丰富的地址空间,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的论文一:计算机网络是由大量的网络接入终端以及网络连接节点组成的,数据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便捷高效的共享和传输。
就覆盖范围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三类。
无论哪种网络都是按照标准的体系结构进行部署的,为降低网络部署的复杂性,提升网络应用的灵活性,现代计算机网络均采用分层的方法设计实现,每一层负责某一具体的功能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同层信息都按照统一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故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拓扑结构类、体系结构类以及通信协议类等。
1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无论其规模是大还是小,通常都是以局域网为基本单位的。
计算机终端在构成局域网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进行连接。
目前局域网组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总线型、环型以及星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使用一条主数据电缆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网络中的所有终端都通过一个端点与数据总线相连,这种拓扑结构下的局域网设有一个起始点与一个终止点,网络内终端之间的通信都是通过数据总线完成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应用便捷等特点。
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所有终端共用一根数据总线进行通信,故一次仅允许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网络利用率非常低。
环型拓扑结构将各节点串联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数据在局域网中进行传输是按照规定的方向进行单向传输。
这种拓扑结构下的局域网中不存在逻辑起点与终点,且终端间的数据传输不受其他终端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管理等优点。
但是这种拓扑结构需要在结点位置添加中继器以保证信号能够传输到接收端,且一旦网络中的结点过多时传输效率会急剧下降。
星型拓扑结构中各结点与中央集线器相连。
终端间的数据通信经由中央集线器路由实现。
其组网实现简单便捷,相较于前两种组网结构而言,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路由交换技术姓名学号班级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在系网络技术系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6.1.15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
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中小型企业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企业现代化、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
而中小型企业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中小型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中小型企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速度的需求。
现代企业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就不能称之为现代企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对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加,现在各企业均正在或已搭建了企业内部局域网,因为,企业网络的建设是企业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网络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了基础平台。
关键词:局域网搭建路由交换技术配置目录一、前言 (4)二、项目需求分析 (4)(一)项目背景 (4)(二)企业网络描述 (5)三、网络总体建设目标 (6)(一)网络总体规划 (6)(二) 网络建设 (8)(三)网络设计原则以及建设目标 (9)(四)网络层次化设计 (9)四、路由、交换设计 (9)(一)设备选择 (9)(二)设备命名规范 (10)(三)VLAN、子网及IP地址规划(192.168.1.0-3.0) (10)(四)路由协议 (13)(五)交换技术 (13)(六)IPV6 (14)五、服务器设计 (14)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5)(一)网络边界安全威胁分析 (15)(二)网络内部安全威胁分析 (15)(三)解决方法 (16)七、关键技术介绍 (16)(一)VLAN技术 (16)(二)VTP协议 (17)(三)Trunk 技术 (17)(四)HSRP 协议 (18)(五)Spanning-Tree协议 (18)(六)Uplinkfast (19)(七)EtherChannel (19)(八)NAT技术 (20)(九)ACL技术 (20)(十)集群技术 (21)(十一)PPP技术 (21)(十二)DNS服务器 (22)(十三)FTP简介: (23)(十四)File服务器 (24)(十五)Mail服务器 (24)(十六)Web Server与HTTP (25)(十七)AD服务器 (25)(十八)DHCP (26)(十九)Easy VPN (27)(二十)VOIP (27)(二十一)QOS (28)八、总结 (28)九、致谢 (29)十、参考文献 (29)一、前言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全世界的人可以随时进行网络交流。
浅析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与应用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数字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通过计算机和专门的软件来实现电话的连接和交换。
它是传统电话交换系统的一种替代,具有灵活、可靠、高效等特点,因此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读者对这一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原理1.1、数字化处理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来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信号的失真和噪音,提高通信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从而节省带宽和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数字化处理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基础,也是其与传统交换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
1.2、分组交换程控软交换系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这种技术将数据分割成多个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灵活、高效、可靠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通信需求,同时也能够进行多级服务质量的控制,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分组交换技术成为了现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程控软交换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1.3、虚电路技术1.4、数字交换技术2.1、固定电话网络程控软交换系统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支持电话的接入、连接、交换和管理等功能,同时还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固定电话网络能够通过程控软交换系统实现智能网、宽带接入等多种业务,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商业价值。
2.2、移动通信网络2.3、宽带接入网2.4、企业网络程控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数字技术的电话交换系统,它具有数字化处理、分组交换、虚电路技术和数字交换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支持固定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宽带接入网和企业网络等多种应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程控软交换系统将会在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5篇)提纲:1.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2. 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3.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优势与劣势4. 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5. 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案例分析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推动着科技的进步。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发展始终保持着高速稳定的态势。
从40年代到70年代,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一直处于萌芽状态,主要用于科研活动和军事应用。
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快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逐渐应用到商业领域。
到了90年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普及。
21世纪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在移动互联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了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建筑行业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计算机网络应用可以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特别是在现代建筑行业,计算机网络应用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建筑设计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建筑设计,模拟出建筑的三维模型。
每个建筑元素都有一个详细的模型,建筑师和设计师可以使用模型进行修改和优化。
这使得建筑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在建筑施工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可以进行建筑施工图的数字化,使用BIM建模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生成。
施工图的数字化可以提高施工图的准确性,并将构建过程中的问题集中在预制环节,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错误率。
在建筑管理和运营中,计算机网络应用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实时监控,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等进行优化。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运营的效率和品质。
第三部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优势与劣势计算机网络应用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一些劣势。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交换技术逐渐成为了网络通信技术的热点。
本文讨论了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概念、通信网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软交换技术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技术;下一代网络前言:软交换技术是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其交换系统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取代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必然。
作为下一代网络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软交换技术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1],在技术上和经济性上逐步具备广泛开发应用的可行性。
1.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概念1.1 软交换技术的定义软交换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呼叫控制软件,它以PC服务器为基础控制的部分进行呼叫控制,实现呼叫和控制的分离。
软交换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语音和视讯的综合服务,能够同时实现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2]。
1.2 软交换技术的特点软交换技术的特点是高效灵活、接口支持广泛、业务功能全面等,其特点鲜明,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运营商使用软交换技术已经在通信领域有了很多应用。
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呼叫和接通记录明细,还可以提供各种视讯服务,实现多网统一,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软交换技术使用统一的IP 底层网络,将通信业务中单独工作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视讯业务实现统一,达到高效、灵活、安全利用通信网络的目的。
1.3 软交换技术的结构系统软交换体系结构分为接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网络及终端设备的接入,接入层可能包括以下几种设备:中继网关(TG)、信令网关(SG)、网络存储器(NAS)、接入网关(AG)、无线接入网关(WAG)、综合接入设备(IAD)等;传输层是指信息传输的通道,传输层是否通畅决定了用户的网速快慢;控制层是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的设备,其向上链接传输层,将传输层的数据流进行整合,向下链接业务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如呼叫控制、语音服务、资源管理等;业务层包括三大服务器即功能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策略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正文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概述、路由器技术应用分析、交换技术在现代网络中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与路由交换技术之间的关系。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展望了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网络安全、结论、展望、研究成果、前景、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而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交换技术作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路由器技术和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种基本通信方式,它们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通信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升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网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分析网络安全与路由交换技术的关系,同时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通过对该领域的探讨和研究,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质量,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网络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通信需求。
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摘要: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
论文主要从软交换提出的必然性、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可编程网络;应用程序接口;电力通信网引言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
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
如要增加新业务,首先需要修订标准,再对交换机进行改造,每提供一项新业务都需要较长的时期。
为满足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网络中出现了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IN)。
智能网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分开。
交换机完成呼叫连接,而智能网完成业务提供,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增强业务的能力,缩短了新业务提供的时间。
而这种分离仅仅是第一步,随着承载的多样化,必须将呼叫控制和承载连接进一步分离,这正是软交换引入的目的。
软交换在未来网络中的位置将被分成接入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即把控制和业务的提供从媒体层中分离出来。
各层的功能如下:(1)接入和传送层。
将用户连接到网络,并将业务量集中后传送到目的地址。
(2)媒体层。
将要通过网络传送的业务转换成正确的格式,例如将话音业务打包成ATM信元或IP包。
此外,媒体层还可将业务选路到目的地址。
(3)控制层。
包含呼叫智能。
该层决定用户应该接收那些业务,还控制其他的在较低层的网络单元进行业务流的处理。
(4)业务应用层。
在纯呼叫建立之上提供附加的业务。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使用基于包的承载传送,例如IP、ATM,克服了TDM网络中容量不足的缺点;(2)具有开放式端点的拓扑结构,既能良好的传送话音,也能支持数据业务。
(3)将网络的承载部分与控制部分相分离,允许二者分别演进,有效地打破了单块集成交换的结构;(4)在各单元之间使用开放的接口,允许运营者为其网络的每一部分购买最理想的产品。
新的网络结构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原有网络近期不会消失,这就产生了新、旧网络融合、互通的问题。
如何灵活、有效地使现有的PSTN网络与分组网络实现互通,将PSTN逐步地向IP网络演进,其关键的网络产品就是软交换设备(Soft Switch)。
1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 (InternationalSoft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2、软交换技术(1)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又称为呼叫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
其最基本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服务器或网元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信令互通(如从7号信令到IP信令)等。
这种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
这一分离同时意味着呼叫控制和媒体网关之间的开放和标准化,为网络走向开放和可编程创造了条件和基础。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和关键设备,必须具有以下功能: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该功能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
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 的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
同时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2)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
它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所提供的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3)业务提供功能由于软交换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交换应能够支持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同时还应该可以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
4)互联互通功能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流行的IP电话体系结构,一种是ITU-T制定的H.323协议,另一种是IETF制定的SIP协议标准,两者是并列的、不可兼容的体系结构,均可以完成呼叫建立、释放、补充业务、能力交换等功能。
软交换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当然也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协议。
(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软交换将是下一代话音网络交换的核心。
如果说传统的电信网是基于程控交换机的网络,那么下一代分组话音网则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
软交换是新、旧网络融合的枢纽。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经济角度考虑,与电路交换机相比,软交换成本低。
软交换由于采用了开放式平台,易于接收革新应用,且软交换利用的是普遍计算机器件,其性价比每年提高80%,远高于电路交换(每年提高20%),可见软交换在经济方面有很大优势。
2)从用户角度考虑,在传统的交换网络中,一个设备厂商往往供应软件、硬件和应用等所有的东西,用户被锁定在供应商那里,没有选择的空间,实现和维护的费用也很高。
基于软交换的新型网络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因为厂商的产品都是基于开放标准的,所以用户可以向多个厂商购买各种层次的产品,可以在每一类产品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来构建自己的网络。
3)软交换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软交换将以前的电路交换的核心功能进行了分类,将功能以功能软件的形式分配到分组网络的骨干网中。
这种分门别类的分布式结构是可编程的,并对服务供应商和第三方特性开发商是开放的。
由于所有的功能都以标准的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网络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3、基于软交换的增强的业务框架及其接口协议(1)基于软交换的增值业务框架结构软交换的引入形成了增强的业务框架,其中应用服务器完成增值业务的执行和管理,提供增值业务的开发平台,并处理与软交换间的接口信令;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提供特殊业务(如IVR、会议和传真)的资源平台,处理与媒体网关间的承载接口。
(2)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接口和采用的通信协议软交换作为一个开放的实体,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采用开放的协议。
各种接口及其使用的协议如下:1)媒体网关和软交换间的接口。
用于传递软交换和媒体网关间的信令信息。
此接口可使用信令控制传输协议(SCTP)或其他类似的协议。
2)软交换间的接口。
实现不同软交换间的交互。
此接口可以使用会话发起协议SIP-T或BICC(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3)软交换与应用/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
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三方应用平台、各种功能服务器等的接口,实现对增值业务、管理业务和三方应用的支持。
如:a、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可以使用SIP协议或API(如Parlay),提供对三方应用和各种增值业务的支持功能;b、软交换与策略服务器间的接口,可使用COPS协议,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工作进行动态干预;c、软交换与网管中心间的接口,可使用SNMP协议,实现网络管理;4、软交换与智能网SCP间的接口,可使用INAP协议,实现对现有智能网业务的支持。
4、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各运营商在组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与其它各种网络的互通。
在下一代网络中,应有一个较统一的网络系统结构。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较好地实现了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功能。
软交换与应用/业务层之间的接口提供访问各种数据库、三方应用平台、功能服务器等接口,实现对增值业务、管理业务和三方应用的支持。
其中: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的接口可采用SIP、API,如Parlay,提供对三方应用和增值业务的支持;软交换与策略服务器间的接口对网络设备工作进行动态干预,可采用COPS协议;软交换与网关中心间的接口实现网络管理,采用SNMP;软交换与智能网SCP之间的接口实现对现有智能网业务的支持,采用INAP协议。
通过核心分组网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
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
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
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实现不同与软交换之间的交互,可采用SIP-T、H.323或BICC协议。
5、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实现目标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在一个理想的位置上把该架构推向摩尔曲线轨道。
并且它应该有能力支持下列基本要求:(1)独立于协议和设备的呼叫?熏设备的呼叫处理和/同步会晤管理应用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