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PBL教学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99.11 KB
- 文档页数:1
PBL教学模式什么是PBL?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基于问题的研究。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PBL医学教学模式是医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围绕某一复杂的、多场景的、基于实际问题的专题或病例进行问题的提出、讨论和研究的过程,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目前已为国际上诸多医学院校采用。
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教学模式,且这个数目还在增加。
近年来,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对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要求。
PBL的实施PBL的全面实施需要决策者的观念更新、足够的经费投入、讲授场地和硬件设备的准备、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学生的准备、丰富的图书资本和网络资本等。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案例(或问题)的准备、教师的培训、学生的培训和硬件设施的准备。
案例(或问题)的准备。
优秀的案例是PBL实施的基础。
国内各院校案例的起原有所不同,有的是全面引进外洋原版案例(如浙江大学),有的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自主编写案例(如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BL讲授中心病例撰写小组认为,一个成功案例必须具备5个R,即Revealing(揭示——能够揭示工作的素质),Refreshing(趣味——具有趣味性、戏剧性等),Relevant(相关——充分的、自然的关联),Reassuring(确定——有一定的谜底),Realistic(真实——案例的骨架是真实的,加以适当修饰)。
案例要主题鲜明,紧密结合讲授内容,文笔流利,场景具有冲击力,内容安排合理,便于使用。
医学PBL教学方式运用本文作者:朱海涛陈黎杜士明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学会今后所需的全部知识。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
PBL引入我国高校后,许多医学院校都在医学临床课、基础课中进行了PBL教学探讨,并在实习、见习、实验课等实践环节也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1~6]。
本文就PBL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探讨,以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为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服务。
1PBL教学模式的优势1.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PBL教学中,没有了老师的直接传授,学生获取知识不得不依靠自己,这自然会使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必须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则,将无所收获。
PBL教学把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具体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病历分析、技能操作等方法,探索、解答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
1.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中,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调研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过提出问题、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讨论、检验求证等阶段。
通过这几个阶段的锻炼,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BL教学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
例如,要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文献、请教专家、搜寻网络资源并通过自我反思等方法获得并理解知识点,而不是直接从教师和课本中获得知识。
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化。
PBL教学法临床教学改革思路简介PBL教学法(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
其核心在于学生通过自主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来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
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国内医学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探索更为适合的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知识积累PBL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它着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面临一系列的实际临床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医学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医学知识。
团队协作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PBL教学法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成小组进行协作,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解决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面对实际临床问题。
这些问题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已经学习的知识储备进行了结合,从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
PBL教学法改革的思路课程设置在PBL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
课程设置应当紧密结合实际临床情况,使学生接触到更为实际化的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更深入的医学知识。
课程可以被设计成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从而让学生在包含问题的课程上逐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不同医学院校中的实际运用效果有所不同。
虽然PBL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其教学模式下学习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探索PBL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同时考虑到教学模式的改进。
对于部分学生,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如通过PBL教学法和听课结合的方式,或是通过网课等方式进行辅助学习。
《卫生统计学》试卷分析与PBL教学模式作者:杜进林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0期摘要:分析259份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试卷,结果显示试卷较难,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试题整体设计合理、覆盖面宽,但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
应更多的采用PBL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试卷分析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a)-0-02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很多学生认为卫生统计学是一门难以学习和掌握的课程。
Problem-Based S.Learning(PBL)是一种较好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由Ho Barrows创立[1]。
多项研究研究表明PBL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和实践能力。
该文分析引入PBL教学模式后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考试成绩,旨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1在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某大学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共259份。
由授课教师组命题,教务处随机抽取A、B卷中一份作为期末考卷。
考试时间100 min,题型分为四类,客观题(选择题与判断题)采用答题卡计算机阅卷;主观题(简答题与综合分析题)由教师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采取密封试卷、“流水作业”的方式判题(即每人只判其中一部分题),避免阅卷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偏移。
1.2 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频数分布。
1.2.1 信度分析[2]信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客观事物重复测量若干次,测量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说明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目前较流行的信度评价方法,信度系数>0.75,精确性好;0.4~0.75,精确性较好;1.2.2 难度分析[2]难度指考生对某一试题考点知识的掌握程度,用难易指数P表示,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
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探讨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在欧美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使用。
在我国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中推行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卫生统计学 pbl 教学方法《卫生统计学》作为医学生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一门课程,是所有医学院校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如何培养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独立地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医学工作中大量偶然数据,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
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实际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
pbl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能力。
pbl教学法在西方的医学教育中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
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在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课程教学中对pbl教学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尝试在研究生的《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医学统计学具有理论抽象,晦涩,概念多,公式繁杂,内容的逻辑性强,而医学生普遍缺乏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等基础,往往不能正确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含义,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复杂的研究资料更是不知从何入手,被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效果评价王远亮;田静;钱湖【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24(21)3【摘要】目的评价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效果,以探讨其对学生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就读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将2022年1—12月45名学生纳入对照组(传统教学),2023年1—12月45名学生纳入研究组(PBL教学模式)。
对比两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学习体验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问题解决能力评分、综合素养评分、学习体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该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总页数】5页(P162-166)【作者】王远亮;田静;钱湖【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相关文献】1.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2.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融合医学人文教育的PBL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教学效果评价4.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5.基于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赛研融通理念下PBL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田 俊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并为后续课程与学科竞赛提供坚实的统计基础。
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将PBL教学法引入统计学教学中,建立“数据采集—统计原理—软件实操—学科竞赛”的“四步”教学模式,以赛促学反向激励学生学习,同时从传统课堂讲授转向“BOPPPS+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从纯理论教学转向课程思政融合。
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痛点”问题得到解决,学生成绩进步明显,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提升显著,教学团队成果显著,最终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与进步。
1 问题的提出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计量经济学、管理会计、大数据财务分析、统计软件应用实验等后续专业课的先修课程;也是“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学科竞赛的必修课程;是我院“大数据财务分析”“金融大数据处理”等5项大数据相关1+X 职业技能证书的支撑课程。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与金融等多个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统计学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地位愈加重要。
但过去一段时间,统计学未得到像高等数据、大学外语等基础课那样的重视与充分认知,国内高校的统计学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法,导致学生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激发等诸多教学“痛点”问题,统计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急需改革创新。
PBL(Project-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指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法。
该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
PBL项目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分组教学,让学生围绕问题或项目独立完成资料收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等各环节任务。
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主要由几个步骤构成,如:(1)认识问题,即学习者要对提出的对学习内容有兴趣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需要仔细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2)分析问题,仔细观察、归纳、推理和判断,综合使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研究方法和问题解决技巧,更好地解决问题;(3)解决问题,是真正学习的环节,需要学习者自主活动,使用自己的智慧,去解释或解决问题;(4)总结实践,学习者和老师一起探讨、讨论和交流,把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新知识结合起来,以了解、立体化,将新知识深刻记住。
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在短期内掌握所学知识及技能以及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和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实质性地,PBL起着指导、调整的作用。
首先,PBL在科学方法知识和技能训练上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习教学中将问题与实际病例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科学式的分析能力和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在细胞学课堂上,找到一个医学检验技术上出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熟悉如何解决问题,并融合从其他课程学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此法在实验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上,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检测过程,并达到熟练掌握学习内容,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
其次,PBL还能够较好地发挥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基本的课程培训的同时,通过分组讨论、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来到达临床上的能力提高和技能提高的目的。
最后,PBL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具备社会竞争力。
具体方式,在对临床护理技能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团队活动中去,或是自行设计实际案例的学习任务,通过实践来熟悉护理知识及社会服务技能,使学生能够完善、立体化自我的临床护理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