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芽苗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简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无化学污染的蔬菜生产方法。
通过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地管理农作物生长、有效防治病虫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
标准和要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遵循一系列标准和要求,包括:1.土壤要求:选用肥沃的土壤,具备良好的通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
2.水源要求:选择清洁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或化学物质的水。
3.种子和种苗要求:选用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无病虫害。
4.施肥要求: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5.病虫害防治要求: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6.收割和储存要求: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正确储存蔬菜,避免腐烂和营养丧失。
核心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包含以下核心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使用天敌、寄生性真菌和细菌等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态平衡,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和寄生虫,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培育寄生虫等。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特性和作物需求,科学地选配肥料,并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建议使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这些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
3. 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指对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管理,包括播种、育苗、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4. 环境调控环境调控是指通过合理调控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例如,在温室中种植蔬菜,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提供较为稳定的生长条件。
优势和影响采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有以下优势和影响:1.保护环境: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了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保证食品安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生产要点
无公害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以及转基因技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无污染、无残留的农产品。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生产要点:
1、土壤管理。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水分保持能力好的土壤,进行深翻培土,平整整地,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混入适量有机肥,如腐熟堆肥或蚯蚓粪,补充土壤养分,提供植物所需营养。
2、种子选择。
选择健康、种子纯度高、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
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捕食者或昆虫寄生肿瘤等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蔬菜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如利用益虫如瓢虫、蜘蛛捕食害虫,或者种植具有抗虫性的蔬菜品种。
4、合理灌溉。
根据蔬菜生长需水量,掌握适时、适量的灌溉,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
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5、适时施肥。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调节剂,维持土壤肥力平衡,避免化肥过量使用和营养失衡。
6、病虫害防控。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蔬菜病虫害,如利用有机农药、微生物制剂或天敌等手段进行防治。
避免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7、无公害收获与加工。
根据蔬菜的不同品种和成熟度,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和方法,避免损伤和污染;收获后,进行初步加工,如去除叶片、泥沙等杂质,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品质。
8、监测和认证。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定期进行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的监测,以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标准。
同时,经过认证机构认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一、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环境质量要求1.合理规划蔬菜基地,尤其是新建蔬菜基地,要建设在远离三废污染,或近期内不被工业开发占用的地区。
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的空气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二级标准。
2.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的灌溉水源必需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必需符合国家菜田土壤卫生标准二级(含二级)以上。
二、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施肥技术1、平衡、配方施肥的原则根据蔬菜的吸收肥料的特性和栽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平衡配方施肥,尤其是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硝酸盐含量过高。
2、生产过程以基肥为主的原则蔬菜收获前大量施用氮肥,在收获时植株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将会增加,因此,施用肥料必须以基肥为主,基肥占总需肥量的50%-70%,追肥在生育期内合理分次施用,基肥、追肥都要深施覆土。
3、肥料选择以专用肥料为主的原则蔬菜种类很多,根据需肥特性来选择,有农家肥: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杆和饼肥等有机质肥料;商品肥料: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和叶面肥等。
三、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灌溉技术蔬菜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地面灌溉,适用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灌溉方式主要有滴灌、喷灌和浇灌。
四、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田间管理技术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蔬菜植株抗逆能力,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是蔬菜无公害标准纶生产的重要措施。
(一)品种选择与育苗1、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
尤其是对病害尚无有效防止办法的蔬菜种类,必须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用药量。
2、种子和苗床消毒。
种子处理:播种前检验种子纯度、净度、干粒重、发芽率、水分和病虫害种子质量等。
采取温汤浸种、药剂处理等方式对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40%的福尔马林50-100倍对苗床土消毒,除去薄膜2周后待药性挥发再播种。
无公害生产-芽苗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芽苗菜是利用植物种子或营养贮藏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的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稍,或幼茎。
芽苗菜具有速生洁净、营养丰富、优质保健、投资成本低、见效快,便于实现工厂化生产等优点。
1、棚室及生产工具消毒:棚室消毒常采用烟剂熏蒸,以降低棚内湿度。
用22%敌敌畏烟剂500g/667m2加45%百菌清烟剂250g/667m2,暗火点燃后,熏蒸消毒或直接用硫磺粉闭棚熏蒸,也可在栽培前于棚室内撒生石灰消毒。
注意消毒期间不宜进行芽苗菜生产。
此外根据大棚面积大小,适当架设几盏消毒灯管,栽培前开灯照射30min,进行杀菌消毒。
播种前将栽培容器进行清洗消毒,可用5%福尔马林溶液或3%石灰水溶液或0.1%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清洗干净。
栽培基质应高温煮沸或强光曝晒以杀菌消毒。
2、种子处理:精选籽粒均匀饱满、种皮厚、发芽率高、无破损的种子,翻晒1~2d。
用55~60℃温水浸种10~15min,也可采用3%石灰水溶液浸种45~60min或0.1%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搅拌10min后捞出,用清水掏洗2~3遍,清除种子表面粘液。
3、播种上盘、催芽:苗盘内铺新闻纸,上播种子,要求均匀撒播,种子不要有堆积现象。
播后喷1遍水,并盖上塑料薄膜保湿,置于催芽室的架上,每天翻动种子1次,浇水1次,并调换苗盘位置。
当绝大部分种子露芽时,用消过毒的镊子剔除败芽、烂芽、伤芽、死粒的种子。
在18~22℃的适温下催芽2~3d。
芽苗1.5~3cm时,移入栽培室。
4、栽培室管理①浇水: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芽体湿润。
生长前期每天淋水2~3次;生长中后期要增加浇水量,每天淋水3~4次。
每次淋水量以基质湿透为度,不能使栽培盘底部有积水,以免造成烂苗。
②温度:生长适温20℃左右,12~30℃均可生长,一般控制在19~23℃。
③光照:幼苗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迅速且不易标准化。
在采收前保持栽培室散射光状态,夏天要遮光。
芽苗菜生产栽培技术绿化型产品,适宜北方搞;软化型产品,适宜南方搞。
一、生产场地:北方选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南方选择室内栽培。
生产场地:适温16~25度。
降温:空中喷雾、空调、水帘强制通风,透光占墙体30%。
升温:火炉、电热器、空气加热线。
水:自来水(不能有污染)电:照明电气:(玻璃窗能对流)二、生产设施:1、栽培架:3*3脚高3~4层。
要求栽培架要平整,间隔距离不能台短,以利通风通光。
2、栽培容器:选有拉筋的塑料苗盘。
3、基质:废报纸、包装纸、手纸(吸水好、持水能力强)、布(成本高)。
也可用珍珠岩,还可用泡膜塑料3~5毫米。
4、喷淋装置:喷雾器、淋浴或微喷装置。
5、净种容器:水泥池、塑料桶(不能用金属类容器).三、栽培技术:(一)豌豆苗:1、品种:选粮用豌豆(不用白、绿、黄种子);2、种子的准备:要求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种子净度97%以上,种子纯度90%以上(含杂率)浸种24~36小时。
铁豆多,可浸泡达36小时以上,浸泡过程中换2~3次水。
3、播种:(1)清洗苗盘;(2)铺纸;(3)播种量1斤左右,播匀;(4)叠盘催芽:高度不能超过1米,间隔2~3CM,上面盖麻袋片(淋湿的麻袋片),叠盘2~3天,叠盘温度18~25度。
从第二天开始喷水倒盘(去掉麻袋片),每天一次。
待芽长到0.5~1CM高时移置到栽培室(出盘)。
(5)出盘后管理:第一天放到弱光(温光比较稳定的地方)处,•让其有一个适应过程。
出售时放到强光区。
每天浇3~4次水(淋水)。
冬天3次,夏天4次,灵活掌握,要浇透(纸要湿),但不要滴滴哒哒滴水。
如果温度合适,一般8~9天采收。
(6)收获:15公斤左右就可收获。
上面割7~8公分,否则太老。
注意事项:1、防烂种:(1)选抗病品种;(2)严把筛选关;(3)浸种洗净;(4)•苗床的干净;(5)叠盘催芽时不能太多浇水(高温高湿易烂,低温高湿也易烂。
)•出盘时挑出霉烂的。
浇水时先从上面开始,不能从下到上。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一种以自然、环保和健康为基础的蔬菜生产方式。
它与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不同,它不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利用传统的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利用自然光和气体交换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对人体健康亦有提升。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种:在选种上,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蔬菜品种。
同时,也要选择优质的无污染种苗。
二、土地准备:使用传统的有机肥料为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要注意在深耕、压实和灌溉上的科学应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三、灌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采用雨水灌溉和滴灌,不使用叶面或土壤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使用天然草本杀虫药和枯木粉末作为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采收和处理:在蔬菜采收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保证蔬菜在采收和后续处理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污染或损伤。
同时,采收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应该将自然、环保和健康三个方面都考虑到,从选种到收成,从防止虫害到采摘和处理,都应该严格遵守该技术的规范和要求。
这种技术的应用,无疑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和自然的蔬菜,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供无公害蔬菜,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土壤处理:
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消毒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其他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2. 种子处理: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并严格按照种植指南进行处理。
种子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以确保它们不受病毒和害虫的影响。
3. 灌溉和排水:
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进行水分管理,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浪费。
同时,确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过度湿润。
4. 害虫和病害控制:
采用无公害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例如使用天敌和有益昆虫、采用生物农药等,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5. 生长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
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6. 收获和包装:
在蔬菜成熟后,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收获标准进行收割,并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 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对生产和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蔬菜,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者最大限度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保证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的蔬菜。
本文档旨在规范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操作,保证蔬菜的质量与安全。
2. 生产前准备•选址:选择土壤肥沃、地理环境适宜、水源充足的区域进行蔬菜种植,并进行土壤检测分析。
•土壤准备:进行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施加合理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质量。
•种苗准备: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进行购买或自行培育。
•设备准备:准备好种植所需的农具、肥料施用器具、灌溉设备等。
3. 种植管理•播种:按照不同蔬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
•间距管理:根据蔬菜的生长特点和品种要求,合理确定行距和株距。
•覆土:播种后覆盖合适的覆土,以保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适宜。
•灌溉管理: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水量,避免过湿或缺水。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定期进行施肥。
•病虫害管理: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采摘管理:定期采摘成熟的蔬菜,避免蔬菜过期。
4. 田间监测与记录•土壤监测:定期进行土壤监测,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调整合适的施肥方案。
•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蔬菜田间是否有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生长监测:记录蔬菜的生长状况,包括生长速度、株高、叶面积等指标。
•施肥记录:记录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等相关信息,以便后期分析和调整。
•灌溉记录:记录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方法等相关信息,以便后期分析和调整。
5. 采收与包装•采收成熟:采取合适的采收方法,采摘成熟的蔬菜。
•加工包装:经过清洗后,使用无公害包装材料对蔬菜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无添加物。
•标签管理:对包装的蔬菜进行标签管理,标明产品的生产时间、生产地、品种等信息。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一、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概念依据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蔬菜生产中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和蔬菜的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操作规程,按照标准进行蔬菜种植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贮运、包装、销售,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
商品蔬菜中的有害物指农药残留、硝酸盐、“三废”等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
二、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意义1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蔬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源有:农药、化肥、工业“三废(气、水、渣)”及蔬菜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中被人工合成的防腐剂、色素等污染。
农药残留对人和高等动物导致急、慢性中毒,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毒害。
人类摄入的73 —92% 的硝态氮来源于蔬菜。
硝态氮还原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高铁,使其无法形成运转氧的铁血红蛋白,抑制氧的运载,使人患铁血红蛋白症。
它与胺类物质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工业三废(气、水、渣)污染水体、大气、土壤,使蔬菜中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超标。
主要有SO 2、氟化物、氯气、酸雨、铅、铬等。
2、实行标准化生产可增加农民收入。
在目前的形势下,蔬菜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质量过得硬、叫得响的名牌。
蔬菜标准化生产将全面改善蔬菜品质、提高内在和外观质量,促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牌或品牌。
品牌的创立,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蔬菜产品的价格。
蔬菜按标准进行生产,也利于农民节约投资,防止农药、化肥的大量无效投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了蔬菜标准化,就是抓住了市场,提高蔬菜效益、节约了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有了保障。
3、蔬菜标准化生产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农业部已在全国实施“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 计划,着手建立和实行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无公害红薯芽苗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红薯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贫瘠的特点,植株的吸收能力、再生能力和抗病虫能力也很强,因此栽培面积广泛。
红薯芽苗,又称红薯叶、地瓜叶,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是经人工选择而选育出的供食用的红薯苗顶端茎尖嫩茎品种。
其翠绿鲜嫩,营养丰富,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都比菠菜、芹菜、胡萝卜、黄瓜等高,特别是类胡萝卜素比普通胡萝卜高3倍,比鲜玉米、芋头高600多倍。
红薯茎尖有“蔬菜皇后”之称,是真正的绿色蔬菜产品。
一、品种选择作茎尖蔬菜栽培的品种要求茎尖产量高、粗壮、光滑无茸毛、肉质嫩滑且味儿甜,植株生长旺盛,萌芽率髙。
台农71、鲁薯7号、福薯6号、食20、莆薯、鲁薯3号等品种可供参考。
二、选地与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向阳地块,土壤、水源必须无污染目,远离污染源2km以上。
翻耙时,每667m2应施无污染腐熟厩肥2500〜3000kg,或浇施腐熟粪肥3000〜4000kg, 生石灰50〜70kg,过磷酸钙40〜50kg,耕耙2〜3次后按需整成畦备用。
三、栽培技术1、栽培时间茎尖菜用红薯露地栽培3—8月份都可进行,大棚栽培一年四季都可以。
2、栽培方式(1)以茎尖为主的栽培采用茎蔓段栽插法,株距15〜20cm,每667m2栽1.5万〜2万株。
成活后,主蔓长到20cm 长时应及时打顶,以促分枝;茎尖采摘中,每月应沟泼施 1 次腐熟对水的粪水500〜600kg,或10〜15廊尿素,同时要注意防旱、灌水和除草等。
茎尖菜用红薯栽培很少发生严重病虫害,在必须防治时,也不可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而应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
(2)薯菜兼用型栽培用大垄双行密植栽培,要求垄宽80〜90cm,株距20cm,其他管理方法同上。
到了秋末,每667m2还可挖取薯块1500〜2000kg。
(3)大棚茎尖栽培用薯块直接播种生产,此法栽培不仅采摘量高而且间隔期短,可实现全年供市。
栽培时先按上述方法施足基肥并耕耙,后做80〜100cm宽的畦,排薯时每平方米排10〜15肚,再用疏松肥沃土覆盖住薯块并浇适量水。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1.土壤准备1.1在开垦新地或旧地整治前,要测试土壤的理化性质,并进行土壤修复,改善土壤结构。
1.2适时翻耕土壤,培肥、中耕、平整土地,并加入有机肥料和复合微生态肥料。
2.种子处理和选择2.1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耐病虫的优质品种。
2.2用酒精或热水消毒种子,或者用生物农药、有益微生物菌剂进行防治。
3.定植和管理3.1确定适宜的定植密度和距离,避免过度种植。
3.2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及时对苗期进行揭膜、返茬、摘心等措施。
3.3合理利用有机物料进行植物覆盖,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3.4对病虫害进行防修管理,利用机械方法、生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4.施肥4.1通过土壤测试,掌握土壤养分情况,科学合理地施肥。
4.2采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料进行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4.3控制施肥量,按照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
5.灌溉管理5.1根据不同的蔬菜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5.2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
5.3防止水源污染,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水进行灌溉。
6.病虫害防治6.1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定期对田间进行巡查。
6.2利用生物农药和有益微生物菌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3采用轮作和间作等措施,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降低它们的发生和传播。
7.环境保护7.1禁止在生产过程中乱扔垃圾和化学药剂,定期对田间进行清理。
7.2合理利用剩余农资和农作物秸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3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循环农业措施,降低环境影响。
8.采收和储存8.1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采用合适的采收工具。
8.2尽量使用无公害包装材料,保护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8.3采用低温、湿润的环境进行蔬菜的储存和保鲜,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9.质量标志和追溯体系9.1根据无公害标准,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和质量评价。
9.2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产地、生产时间、品种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查询。
浅谈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为保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创造有利于生产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按照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生产。
1选用抗病虫品种应选择抗病虫、抗逆能力强,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如番茄可选用中杂8、9号、毛粉802、佳粉17等;黄瓜选用津优系列、津春系列、新泰密刺等。
2种子消毒、催芽番茄种子用55℃温水浸种,不停搅拌,保持15秒,加凉水冷却,浸泡3~4小时,放入10%磷酸三钠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用湿布包好,放在28℃左右地方进行催芽。
黄瓜种子可用55℃温水浸种,不停搅拌,保持30分钟,加入凉水冷却,浸泡3~4小时,放入150倍40%甲醛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洗净,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在30℃左右处进行催芽,2/3种子露白后播种。
3苗床消毒苗床高温堆肥杀灭病虫害:苗床用2%福尔马林消毒,边喷边拌,土壤潮湿时用薄膜覆盖,7天后揭去薄膜,晾3天,待无气味时再用。
农家肥中带有多种病菌和虫卵,使用前一定要充分发酵腐熟,这样可有效杀死肥中病虫,且不会发生蔬菜烧根和有毒气体危害等不良现象。
4改进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4.1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各种蔬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换茬,能有效减轻和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
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生产不能超过两茬,换茬时,不要再种同科的蔬菜,最好是与葱、蒜等辣茬作物轮作,实在不能轮作的情况下,要采用深翻烤土、客土换土、施石灰、使用重茬剂等方法。
目前在生产中推广运用的高抗重茬的有机物高科技产品NEB(恩益碧)在西瓜、黄瓜、茄子、番茄、白菜、芹菜等多种蔬菜作物上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清洁田园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其方式是将蔬菜生长期间初发病的叶片、果实、病株及时清除或集中烧毁深埋,以免病原菌在田间扩大、蔓延。
4.2合理施肥浇水菜田施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5000千克以上的农家肥,以保障全生育期的需要。
在施肥中,底肥与追肥要配合施用,并适当增施磷、钾肥,667平方米施磷肥25~35千克,钾肥12~18千克,控制氮肥用量,有针对性地施用各种蔬菜专用肥。
无公害芽苗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摘要从生产环境与设备、种子选择、种子清洗与浸种、播种与催芽、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无公害芽苗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以供芽苗菜生产户参考。
关键词芽苗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黄豆、绿豆、黑豆的种子利用自动控制水温水量豆芽机(专利号为ZL2005200077553.3),在黑暗下采用苗盘栽培,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幼梢。
1生产环境与设备
1.1生产环境
选择在轻工厂或民用房舍内,生产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GB 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
1.2生产设备
自动控制水温、水量的豆芽机为自主开发的专利设备,长 4.0m,宽2.3 m,高2.3 m,每台可放置260个苗盘。
栽培容器采用轻质塑料苗盘,其规格为长53cm、宽35cm、高14cm;底部密布透气孔眼。
浸泡后的豆种直接均匀撒在栽培容器中,不使用纸张、棉布、无纺布等栽培基质,防止出现栽培基质污染等情况。
2种子选择
适于芽苗菜生产的种子,选择圆润、饱满、成熟的豆种,芽苗菜生长速度快,下胚轴或茎杆较粗壮,抗病,适应性强,生物产量高,产品可食部分比例大,纤维形成慢,品质柔嫩,货架期较长。
种子发芽率≥95%,纯度≥95%,净度≥97%,含水量≤8%。
3种子清洗与浸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清选,剔去虫蛀、破残、畸型、腐霉、已发过芽的以及特小粒或瘪粒、未成熟种子。
黄豆、黑豆、绿豆的种子进行人工筛选和挑拣。
清选后的种子即可进行浸种。
先用清水将种子淘洗2~3遍,淘洗干净后用,夏季可直接用水浸泡,冬季用30℃的温水浸泡,水量超过浸泡种子的最大吸水量的1倍,浸种时间冬季可稍长,夏季可稍短,通常在种子达到最大吸水量95%左右时结束浸种(见表1)。
浸种期间应根据当时气温的高低酌情换清水1~2次。
结束浸种时再淘洗种子2~3遍,并轻轻揉搓、冲洗,漂去附着在种子上的黏液。
4播种与催芽
播种前首先要对苗盘进行清洗和消毒,在清洗池(容器)中浸泡苗盘,洗刷干净后置入消毒池,在0.2%漂白粉溶液中浸泡50~60min。
涝出后用清水冲去残留消毒液,随即进行播种。
通常采用撒播,播种量见表2。
保持盘间一致,撒种均匀,播种时剔出清选时漏挑出的种子,播后不要磕碰苗盘,浸种后立即播种。
播种完毕后将苗盘叠摞在一起,并置于栽培架上,每65盘为一摞,每台机械可装4摞。
启动程序,电脑调控,保持温度在17~25℃(见表2)。
不需要进行通风换气。
5日常管理
出盘后所要求的温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自动控制水温、水量的豆芽机有加热系统,机内恒温。
每隔4h喷淋1次水,每次喷淋2min。
需要通风换气。
6病虫害防治
采用抗病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严格进行水分和温度管理,并对栽培场
所、栽培容器和种子进行严格消毒,栽培容器可用0.2%漂白粉溶液浸泡30min,种子可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浸种吸胀后)10min进行消毒。
要求种子无病虫害。
芽苗生长过程中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及外源激素。
7采收
收获上市的产品应达到芽苗茎叶粗壮肥大,生长整齐,无烂根、烂脖(茎或下胚轴基部),无异味,不倒伏,无筋渣,将苗盘直接取出,活体上市销售。
8参考文献
[1] 曹志杰,方俊华,杨强.四种芽苗蔬菜的栽培比较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2(6):23.
[2] 夏晓东,梁国华,吴兴业.芽苗菜工厂微电脑自控设备及其应用[J].长江蔬菜,2000(9):3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