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2006年方针目标管理图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做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准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13.07.26•【文号】海船员[2013]498号•【施行日期】2013.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劳动安全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做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准备工作的通知(海船员〔2013〕498号)各航运公司:《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2013年8月20日起生效。
为确保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做好履约准备工作,顺利通过有关港口国监督检查,经研究决定,我局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依船东申请向国际航行船舶签发《海事劳工符合证明》(见附件1)或《临时海事劳工符合证明》(见附件2)。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海事劳工符合证明》是海事管理机构向500总吨及以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签发的证明其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符合国家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
二、《海事劳工符合证明》之后应附有《海事劳工符合声明》。
《海事劳工符合声明》由两部分组成:《海事劳工符合声明I》(见附件3)由海事管理机构编制,列明我国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国家要求;《海事劳工符合声明II》由船东编写,列明船东确保船舶持续符合国内要求而釆取的措施。
三、2013年8月20日以后交付的新船、变更国籍的船舶或船东新承担了海事劳工管理责任的船舶,船东可申请签发《临时海事劳工符合证明》。
《临时海事劳工符合证明》不含《海事劳工符合声明》,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临时海事劳工符合证明》对于同一船东登记的同一船舶,只能签发一次。
临时证明到期前,应申请签发《海事劳工符合证明》。
四、各公司应根据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完善本公司船员权益保障管理制度,编制《海事劳工符合声明II》,确保船舶持续符合公约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存相关记录,配备有关文书。
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2006年海事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06.04.10•【文号】•【施行日期】2006.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2006年海事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2006年4月10日)为了贯彻落实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各项海事法制工作,并为顺利完成“十一五”海事法制工作指标为了贯彻落实2006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各项海事法制工作,并为顺利完成“十一五”海事法制工作指标和任务打好基础,现提出2006年海事法制工作要点,请遵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十一五”海事发展的法制工作指标是:“法律法规基本满足海事发展需要;直属局、分支局两级机构的政务公开合规率达到90%以上,沿海和内河水网地区海事行政执法监督、考核中的执法过错和错案率不超过5%,发现的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得以100%追究;行政诉讼胜诉率达到90%以上;重大事故结案率及结案合格率均达到100%;沿海及内河水网地区海事机构重要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办理,初步实现电子政务。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实现“十一五”的法制工作目标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年,各海事局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和我局的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稳步推进,并结合“规范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十一五”法制指标的实现。
二、海事立法工作(一)继续做好《海上交通安全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员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配合国务院法制办争取年内完成《船员条例》的发XXX《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立法审查工作。
协助部局承担《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的深圳海事局、承担《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修订的上海海事局、承担《船员条例》制订的广东海事局,应当将相应的立法工作列入本局年度工作计划,保障立法工作顺利实施。
mlc2006公约
(最新版)
目录
1.公约背景
2.公约内容概述
3.公约具体条款
4.公约的影响与意义
正文
【公约背景】
mlc2006 公约,全称为《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于 2006 年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旨在保护全球海员和海上工作人员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这一公约对海员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全球海运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公约内容概述】
mlc2006 公约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则、船上就业和劳动条件、船上培训、船上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船舶和船东的责任。
公约涵盖了海员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海员提供了全面的权益保障。
【公约具体条款】
在公约的具体条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保海员获得公正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海员提供良好的住宿、饮食和娱乐条件;保障海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规定船东应对海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负责;提供必要的医疗
设施和服务,以保障海员在海上的工作和生活健康;为海员提供社会保障,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等。
【公约的影响与意义】
mlc2006 公约的通过和实施,对全球海员的权益保障产生了积极影响。
公约的实施,使得船东和企业在招聘、使用和管理海员时必须遵守国际公认的劳动标准,从而提高了海员的地位,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此外,公约还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提高全球海运业的整体水平。
总之,mlc2006 公约为全球海员提供了有力的权益保障,对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研讨班在我院举行11月6日,由国家海事局和中国船东协会联合主办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研讨班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顺利举行。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学院副院长周明顺受马贵川书记、院长的委托致欢迎辞,会议由国家海事局船员处处长李恩洪主持,来自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外运长航等国家骨干大型航运企业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张守国常务副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即将于2013年8月正式生效《2 006海事劳工公约》将会对我国船员队伍建设和航运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新公约对海员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尤其是社会保障等方面做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需要引起政府主管机关、航运企业和船员本身的重视。
希望参加会议的代表积极参与研讨,充分发挥一线船员管理的实践经验,为履约做好全面准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维护有序的良性竞争环境,根据海员劳务输出的实际情况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外派海员的整体素质,适应国际海员市场的需求,共同为国家航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
开班典礼上李恩洪处长介绍了我国在MLC履约方面的准备情况,指出公约的生效将对我国如何顺应航运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和维护海员的合法权益,全方位推动我国海员走向国际市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积极应对,认真做好船员履约的各项准备工作,保障船员权益,加强船员队伍建设。
本次研讨会聘请了大连海事大学王秀芬教授、上海海事大学阮巍副教授和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陈萍副教授从公约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动态、公约履约的实践及启示以及我国船员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中法律权益的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阐述,同时来自海事系统的专家在研讨会上对公约进行了分标题的讲解。
此外,参会人员与教授和海事局的专家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和研讨,明确了公约实施将带来的变化和企业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定,为落实和履行公约相关规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海海事局关于上报2006年调整建议计划有关事项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
•【字号】
•【施行日期】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上报2006年调整建议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局属各基层、机关各处室:
根据《上海海事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各单位和部门应于2006年10月底前上报本单位或部门2006年度调整建议计划。
为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编制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重申如下:
一、调整原则
1、原则上没有特殊原因不新增项目;
2、计划项目内容、规格型号、规模、投资和进度等需要调整的,应如实填报,详细说明理由。
二、编制要求
1、新增计划项目的前期工作文本应经专业审核通过;一般常用设备购置项目应已完成技术性能、规格型号、价格和配置标准等专业审核。
2、凡新增计划项目涉及政府集中采购的,应事先向局财务处申请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未取得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一律不安排调整计划。
3、各单位应按照《上海海事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格式和要求填报项
目建议计划表和编制说明。
4、请各单位于2006年10月30日前将符合上述要求的调整建议计划及其附件(含电子文档)报计划基建处。
联系人:张国荣,电话53931500-1231
特此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机关工作记录程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公布日期】2007.10.10•【字号】沪海事[2007]649号•【施行日期】2007.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2007年)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机关工作记录程序》的通知(沪海事〔2007〕649号)局机关各处室、基层各单位:根据《交通部海事局海事工作记录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上海海事局机关工作记录程序》,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上海海事局机关工作记录程序二OO七年十月十日附件:事局机关工作记录程序第一条为规范局机关建立和保持海事工作记录,进一步提高海事管理质量和水平,根据《交通部海事局海事工作记录管理规定》,制定本程序规定。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上海海事局机关的工作记录。
第三条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各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工作记录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记录的建立、保持、保管、归档和管理等工作。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本部门编制的工作记录格式。
第四条各部门应梳理各项工作流程和环节,确定各项工作流程和环节中应建立和保持的工作记录。
建立的记录应反映工作的过程及其关键点。
第五条全局范围内使用的,具有通用性的工作记录格式,由办公室组织编制。
仅限于本部门使用的,不具有通用性的工作记录格式,由各部门自行设计,并根据工作性质、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有关要求规定保存期限,由各部门负责人审定,报办公室备案。
修改工作记录格式或保存期限,由各部门负责人审定,报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的工作记录,编制《上海海事局部门工作记录清单》(见表1),报办公室。
办公室汇总各部门工作记录清单,编制《上海海事局局机关工作记录总清单》(见表2)。
工作记录发生变更,应经过部门负责人审定。
工作记录变更时,各部门应更新部门记录清单,报办公室更新工作记录总清单。
一张图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编者按:
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
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生效。
那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什么呢?下面通过一张图帮您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2006年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2006年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地方海事局、港口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水上危险品运输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部决定于2006年5月10日至8月18日开展“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解决2005年全国开展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
同时,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水上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现将《2006年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方案开展相关工作。
附件:2006年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二00六年四月十日附件:2006年水上危险品运输“百日会战”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交通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路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通知》(交海发[2006]33号)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工作,突出重点,依法整治,努力提高水上危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环境。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Preamble序言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国际劳工组织大会,Having been convened at Geneva by the Governing Body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and having met in its Ninety-fourth Session on 7 February 2006, and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召集,于2006年2月7日在日内瓦举行了其第94届会议,并Desiring to create a single, coherent instrument embodying as far as possible all up-to-date standards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o be found in other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ventions, in particular:希望制订一项条理统一的单一文件,尽可能体现现有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中的所有最新标准以及其他国际劳工公约,特别是以下公约中的基本原则:–the Forced Labour Convention, 1930 (No. 29);–《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th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Organise Convention, 1948 (No. 87);–《1948年自由结社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第87号);–the Right to Organise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vention, 1949 (No. 98);–《1949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第98号);–the Equal Remuneration Convention, 1951 (No. 100);–《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号);–the Abolition of Forced Labour Convention, 1957 (No. 105);–《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the Discrimination (Employment and Occupation) Convention, 1958(No. 111);–《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the Minimum Age Convention, 1973 (No. 138);–《1973年最低年龄公约》(第138号);–the Worst Forms of Child Labour Convention, 1999 (No. 182); and–《1999年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第182号);并Mindful of the core mandate of the Organization, which is to promote decent conditions of work, and意识到本组织倡导体面劳动条件的核心使命,并Recalling the ILO Declaration 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Rights at Work, 1998, and忆及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并Mindful also that seafarers are covered by the provisions of other ILO instruments and have other rights which are established as fundamental rights and freedoms applicable to all persons, and还意识到海员也受国际劳工组织其他文件所保护,且享有已确立的其他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Considering that, given the global nature of the shipping industry, seafarers need special protection, and认为由于航运业的全球性特点,海员需要特殊保护,并Mindful also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ship safety, human security and quality shipmanag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as amended, the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 1972, as amended, and the seafarer training and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 as amended, and还意识到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经修订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中关于船舶安全、人身保安和船舶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以及经修订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中的海员培训和适任要求,并Recalling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1982, sets out a general legal framework within which all activities in the oceans and seas must be carried out and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as the basis for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ac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marine sector, and that its integrity needs to be maintained, and忆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一个总体法律框架,海洋中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此框架下展开,它是海事部门进行国家、地区和全球性活动和合作的基础,具有战略性意义,其完整性需要得到维持,并Recalling that Article 94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1982, establishes the duties and obligations of a flag State with regard to, inter alia, labour conditions, crewing and social matters on ships that fly its flag, and忆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十四条特别确立了船旗国对悬挂其旗帜的船舶上的劳动条件、船员配备和社会事务的责任和义务;并Recalling paragraph 8 of article 19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which provides that in no case shall the adoption of any Convention or Recommendation by the Conference or the ratification of any Convention by any Member be deemed to affect any law, award, custom or agreement which ensures more favourable conditions to the workers concerned than those provided for in the Convention or Recommendation, and忆及《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第十九条第8款规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大会通过任何公约或建议书或任何成员国批准任何公约都不能被视为影响到那些确保有关工人得到优于公约或建议书所规定条件的法律、裁定、惯例或协议,并Determined that this new instrument should be designed to secure the widest possible acceptability among governments, shipowners and seafarers committed to the principles of decent work, that it should be readily updateable and that it should lend itself to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and决定此新文件的制订应保证得到致力于体面劳动原则的各国政府、船东和工人尽可能最广泛的接受,且能够便于更新并使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和执行,并Having decided upon the adoption of certain proposa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ch an instrument, which is the only item on the agenda of the session, and决定就本届会议议程的唯一项目通过某些建议,以完成这一文书,并Having determined that these proposals shall take the form of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决定这些建议应采取一项国际公约的形式;adopts this twenty-third day of February of the year two thousand and six the following Convention, which may be cited as the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于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三日通过以下公约,引用时可称之为《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启用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06.11.24•【文号】•【施行日期】2006.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启用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的通知由部海事局组织开发的《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以下简称VIMS5.0系统)已通过了评审验收,现具备了推广使用的条件。
经研究,决定自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启用VIMS5.0系统,在全国各有关船检单位推广使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VIMS5.0系统推广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第一批推广使用单位(具体名单见附件1《船舶检验发证管理系统VIMS5.0推广方案》)应不迟于2007年6月1日、其他单位应不迟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VIMS5.0系统的推广启用工作。
二、为进一步加强证书的防伪,对第一批推广使用单位,自2007年6月1日起;对其他单位,自2007年12月31日起,国内航行船舶的检验证书、记录和检验报告必须用VIMS5.0进行编制、打印,凡未使用VIMS5.0系统打印的国内航行船舶的检验证书、记录和检验报告将被视为无效检验证书、记录和检验报告。
三、各单位应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VIMS5.0系统的推广启用工作;要按附件1的要求做好系统运行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准备工作。
请各单位于2006年11月30日前将本单位的推广组织机构、具体负责人员报部海事局船检处。
四、2003版国内航行船舶检验报告、检验记录、检验项目表随VIMS5.0系统的启用而同时启用。
格式见部海事局海船检[2003]248号文。
五、《船舶起重设备证书》、《内河气垫船储备浮力证书》、《船舶试航证书》格式业经规定程序审核批准,现一并予以公布。